鲁迅卷7-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 杨守敬(1839—1915) 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地理学家、版本学家。《日本访书志》,共十六卷,是他任清朝驻日本公使馆馆员时,调查国内已失传而日本尚有留存的古书的著作。其中录有《游仙窟》,并加按语说:“男女姓氏,并同《会真记》,而情事稍疏,以骈俪之辞,写猥亵之状,真所谓傥荡无检,文成浮艳者”。
〔15〕 河世宁 字子静,日本人。曾任昌平学学员长。《全唐诗逸》,共三卷,辑录流传于日本而《全唐诗》中遗漏的诗作百余首。内收《游仙窟》中的诗十九首。每首下分别署名张文成和《游仙窟》中的人物崔十娘、崔五娘、香儿等。
〔16〕 鲍氏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清代安徽歙县人。
《知不足斋丛书》,是他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辑印的一部丛书,共三十集,一百九十七种。其中根据《全唐诗逸》录有《游仙窟》中的诗十九首。
〔17〕 矛尘 即章廷谦,笔名川岛,浙江绍兴人。《语丝》撰稿人之一。
〔18〕 目兼目舌 眼皮低垂;虎虎,羞涩的样子。都是唐代俗语。
〔19〕 陈球 字蕴斋,清代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燕山外史》,共八卷,是他用骈体文写成的一部言情小说,约成书于嘉庆十五年(1810)。
一九二九年
《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1〕中国古人所发明,而现在用以做爆竹和看风水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他们就应用在枪炮和航海上,给本师吃了许多亏。还有一件小公案,因为没有害,倒几乎忘却了。那便是木刻。
虽然还没有十分的确证,但欧洲的木刻,已经很有几个人都说是从中国学去的,其时是十四世纪初,即一三二○年顷。那先驱者,大约是印着极粗的木版图画的纸牌;这类纸牌,我们至今在乡下还可看见。然而这博徒的道具,却走进欧洲大陆,成了他们文明的利器的印刷术的祖师了。
木版画恐怕也是这样传去的;十五世纪初德国已有木版的圣母像,原画尚存比利时的勃吕舍勒〔2〕博物馆中,但至今还未发见过更早的印本。十六世纪初,是木刻的大家调垒尔(A。Dürer)〔3〕和荷勒巴因(H。Holbein)〔4〕出现了,而调垒尔尤有名,后世几乎将他当作木版画的始祖。到十七八世纪,都沿着他们的波流。
木版画之用,单幅而外,是作书籍的插图。然则巧致的铜版图术一兴,这就突然中衰,也正是必然之势。惟英国输入铜版术较晚,还在保存旧法,且视此为义务和光荣。一七七一年,以初用木口雕刻〔5〕,即所谓“白线雕版法”而出现的,是毕维克(Th。Bewick)〔5〕。这新法进入欧洲大陆,又成了木刻复兴的动机。
但精巧的雕镌,后又渐偏于别种版式的模仿,如拟水彩画,蚀铜版,网铜版等,或则将照相移在木面上,再加绣雕,技术固然极精熟了,但已成为复制底木版。至十九世纪中叶,遂大转变,而创作底木刻兴。
所谓创作底木刻者,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记得宋人,大约是苏东坡罢,有请人画梅诗,有句云:“我有一匹好东绢,请君放笔为直干!”〔7〕这放刀直干,便是创作底版画首先所必须,和绘画的不同,就在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中国的刻图,虽是所谓“绣梓”,也早已望尘莫及,那精神,惟以铁笔刻石章者,仿佛近之。
因为是创作底,所以风韵技巧,因人不同,已和复制木刻离开,成了纯正的艺术,现今的画家,几乎是大半要试作的了。
在这里所绍介的,便都是现今作家的作品;但只这几枚,还不足以见种种的作风,倘为事情所许,我们逐渐来输运罢。
木刻的回国,想来决不至于象别两样的给本师吃苦的。
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日,鲁迅记于上海。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上海《朝花》周刊第八期,并同时印入《近代木刻选集》(1)。
《近代木刻选集》(1),朝花社编印的美术丛刊《艺苑朝华》的第一期第一辑。内收英、法等国版画十二幅,一九二九年一月出版。
〔2〕 勃吕舍勒 通译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
〔3〕 调垒尔(1471—1528) 通译丢勒。德国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作品有木刻组画《启示录》、油画《四圣图》等。
〔4〕 荷勒巴因(1497—1543) 通译贺尔拜因。德国肖像画家、版画家。
作品有版画《死神舞》、肖像画《英王亨利八世像》等。
〔5〕 木口雕刻 木刻版画的一种。用坚硬的木材的横断面雕刻,特点是精确、细致。
〔6〕 毕维克(1753—1828) 英国版画家。作品有《不列颠鸟类史》并插图、《伊索寓言》插图等。
〔7〕 “我有一匹好东绢,请君放笔为直干” 这是唐代杜甫的诗句。参看本书《〈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及其注〔8〕。
《近代木刻选集》(1)附记〔1〕本集中的十二幅木刻,都是从英国的《The Bookman》,《The Studio》,《The Wood-cut of To-day》(Edited by G。Holme)〔2〕中选取的,这里也一并摘录几句解说。
惠勃(C。C。Webb)是英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家,从一九二二年以来,都在毕明翰〔3〕(Birmingham)中央学校教授美术。第一幅《高架桥》是圆满的大图画,用一种独创的方法所刻,几乎可以数出他雕刻的笔数来。统观全体,则是精美的发光的白色标记,在一方纯净的黑色地子上。《农家的后园》,刀法也多相同。《金鱼》更可以见惠勃的作风,新近在Studio上,曾大为George Sheringham〔4〕所称许。
司提芬g蓬(Stephen Bone)的一幅,是George Bourne的?叮痢。疲幔颍恚澹颉蟆。蹋椋妫濉贰玻怠车牟逋贾弧B壅呶接⒐喜恐钪莸哪究碳椅蕹鲎髡咧遥⑽牡么耍钕胗髟啤?
达格力秀(E。Fitch Daglish)是伦敦动物学会会员,木刻也有名,尤宜于作动植物书中的插画,能显示最严正的自然主义和纤巧敏慧的装饰的感情。《田凫》是E。M。NicholFson的《Birds in England》〔6〕中插画之?唬弧兜杂恪肥牵桑幔幔搿。祝幔欤簦铮睢。幔睿洹。茫瑁幔颍欤澹蟆。茫铮簦簦铮畹摹叮裕瑁濉。茫铮鞦pleate Angler》〔7〕中的。观这两幅,便可知木刻术怎样有裨于科学了。
哈曼g普耳(Herman Paul),法国人,原是作石版画的,后改木刻,后又?ㄋ祝ǎ校铮穑酰欤幔颍┗T怠耙帐跏且恢植欢系慕夥拧保谑潜慵虻セ恕1炯械
牧椒押芸煽罄吹淖鞣纭G耙环牵遥幔猓澹欤幔椋蟆玻浮持橹械牟寤贝
笥晔保缓笠环亲笆危粒睿洌颍濉洹。停幔颍簦玻埂车氖叮蹋帷。模铮悖簦颍椋睿濉。洌澹?
Prenx》(《勇士的教义》)的,那诗的大意是——看残废的身体和面部的机轮,染毒的疮疤红了面容,少有勇气与丑陋的人们,传闻以千辛万苦获得了好的名声。〔10〕迪绥尔多黎(Benvenuto Disertori),意大利人,是多才的艺术家,善于刻石,蚀铜,但木刻更为他的特色。《La 然,就如本来在木上所创生的一般。
麦格努斯g拉该兰支(S。Magnus-Lagercranz)夫人是瑞典的雕刻?遥绕渖贸せɑ堋K淖钪匾墓ぷ鳎且徊崛鸬涫耍粒簦簦澹颍猓铮怼玻保病车氖度悍肌返牟逋肌?
富耳斯(C。B。Falls)在美国,有最为多才的艺术家之称。他于诸艺术无不尝试,而又无不成功。集中的《岛上的庙》,是他自己选出的得意的作品。
华惠克(Edward Worwick)也是美国的木刻家。《会见》是装饰与想像的版画,含有强烈的中古风味的。
书面和首叶的两种小品,是法国画家拉图(Alfred La-tour)之作,自《The Wood-cut of To-day》中取来,目录上未列,附记于此。
D D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一月出版的《近代木刻选集》(1)。
〔2〕 《The Bookman》 《文人》。英国文艺新闻杂志,一八九一年创刊于伦敦,一九三四年停刊。《The Studio》,《画室》。英国美术杂志,乔弗莱g霍姆主编,一八九三年创刊于伦敦,一八九七年停刊。
《The Wood-cut of To-day》(Edited by G。Holme),《当代木刻》(霍姆编)。此书全名为《The Wood-cut ofTo-day at Home and Abro-ad》(《当代国内外木刻》),一九二七年英国伦敦摄影有限公司出版。
〔3〕 毕明翰 通译伯明翰,英国中部城市。
〔4〕 George Sheringham 乔治g希赖因汉,英国插图画家、舞?朗跫摇?
〔5〕 George Bourne的《A Farmers Life》 乔治g?鞯摹兑桓雠┓虻纳睢贰G侵蝕勃恩(1780—1845),美国作家。
〔6〕 E。M。Nicholson的《Birds in England》 尼科尔森的《英格兰的鸟》。尼科尔森,英国生物学家、作家。
〔7〕IzaakWaltonandCharlesCotton的《T
he ComFpleat Angler》 艾萨克g沃尔顿和查理g柯顿的《钓鱼大全》?N侄伲ǎ保担梗场保叮福常┖涂露伲ǎ保叮常啊保叮福罚际俏囊崭葱耸逼谟⒐骷摇?
〔8〕 Rabelais 拉伯雷(约1494—155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著有《巨人传》等。
〔9〕 Andre′ Marty 安德烈g马尔蒂,法国诗人。
〔10〕 这里所引的四行诗应译为:“怯懦的卑劣的人们啊!当你们看见那瘫痪的身体和半截的面具;还有那因伤口感染而发红了的脸颊,你们就会知道历尽千辛万苦才获得好名誉。”
〔11〕 《La Musadel Loreto》 《洛勒托的文艺女神》。
〔12〕 Atterbom 阿特包姆(1790—1855),瑞典作家、哲学家。
著有《瑞典文学史》、《花》(即《群芳》)等。
《拾谷虹儿画选》小引〔1〕中国的新的文艺的一时的转变和流行,有时那主权是简直大半操于外国书籍贩卖者之手的。来一批书,便给一点影响。《Modern Library》中的A。V。Beardsley画集〔2〕一入中国,那锋利的刺戟力,就激动了多年沉静的神经,于是有了许多表面的摹仿。但对于沉静,而又疲弱的神经,Beardsley的线究竟又太强烈了,这时适有拾谷虹儿的版画运来中国,是用幽婉之笔,来调和了Beardsley的锋芒,这尤合中国现代青年的心,所以他的模仿就至今不绝。
但可惜的是将他的形和线任意的破坏,——不过不经比较,是看不出底细来的。现在就从他的画谱《睡莲之梦》中选取六图,《悲凉的微笑》中五图,《我的画集》中一图,大约都是可显现他的特色之作,虽然中国的复制,不能高明,然而究竟较可以窥见他的真面目了。
至于作者的特色之所在,就让他自己来说罢——
“我的艺术,以纤细为生命,同时以解剖刀一般的锐利的锋芒为力量。
“我所引的描线,必需小蛇似的敏捷和白鱼似的锐敏。
“我所画的东西,单是‘如生’之类的现实的姿态,是不够的。
“于悲凉,则画彷徨湖畔的孤星的水妖(Nymph)〔3〕,于欢乐,则画在春林深处,和地碉(Pan)相谑的月光的水妖罢。
“描女性,则选多梦的处女,且备以女王之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