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电子科学发明家 >

第32节

电子科学发明家-第32节

小说: 电子科学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的商人和游客,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绚丽多彩,更是热闹非凡,因为 

它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技术论战有直接关系。这就是有名的关于交流电和直流 

电的论战,它引起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关注。论战的一方是大名鼎鼎的爱迪 

生,另一方却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工程师。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后,一直用直 

流电供电,这种电源虽然不理想,但是由于他竭力宣传,加上电灯问世不久, 

用户也就接受下来了。不料,有个青年电学家却向威望很高的爱迪生提出了 

挑战。那个青年电学家就是在《马可尼和波波夫》中提到过的台思拉。他由 

于仰慕爱迪生,几年前从南斯拉夫来到美国,投身在爱迪生门下,可惜没有 

得到重用,只在爱迪生发电厂当个普通技师。台思拉怀才不遇,就自立门户 

搞起研究来。他发现输送交流电比输送直流电有明显的优点,就主张发展交 

流电。1888年,台思拉在美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上宣布了这个主张,并且提出 

交流电将要在很多方面取代直流电,参加学会的人听了都很震惊。当时,工 

程界对交流电还十分陌生,大多数人都不敢相信。爱迪生为了维护自己的专 

利,特别表示反对。争论延续了好几年。双方相持不下,据说爱迪生甚至想 

请司法机关宣布交流电不合法。爱迪生尽管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但 


… Page 113…

是在真理面前,最后还是败给了台思拉。 

     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交流电旗开得胜。会场里九万 

盏五颜六色的电灯,全部都由台思拉研制的交流发电机供电,总共才用了十 

二台发电机。络绎不绝的观众望着辉煌的博览会大厅,赞不绝口。年轻的德 

福雷斯特也来到了博览会大厅。他穿着紧身外套,站在人流中望着壮丽的场 

景出神。从前他只见过几盏、几十盏电灯挂在一起,用的都是直流电。现在, 

几万盏用交流电的电灯汇集成灯的海洋,光彩夺目,照得眼花缭乱。德福雷 

斯特完全被陶醉了。直到博览会大厅里已经空无一人,他还站在那里发呆。 

年轻人闭起眼睛遐想起来:未来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一个热爱科学的青 

年,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呢? 



                               爱上了无线电 



     交流电的崛起,使电气业的前途突然大放光明。因为交流电可以升压, 

远距离输送方便,比直流电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可以使用大功率发电机。 

交流电在芝加哥博览会上大显神威以后,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驰名北美的 

尼亚加拉瀑布,在举行博览会三年以后,装上了大型交流发电机。这组发电 

机也是台思拉设计的。它使三十二公里以外的布法罗城得到了照明,这是直 

流电望尘莫及的,连爱迪生也认输了。从此,交流电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当时,德福雷斯特刚从大学毕业,消息传来,他格外感到兴奋。 

     年轻人贪婪地读着关于瀑布发电站的报导,台思拉的胜利象磁铁一样吸 

引着他,他本来是学机械工程的,现在决定把电学当做自己的职业。他设法 

进了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在一个研究室当助理研究员。德福雷斯特专心钻 

研,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这年他才二十四岁。 

     不过,德福雷斯特并不感到满足。他渐渐认识到,单用电气是不能概括 

未来那个时代的。在二十世纪到来的时候,科学技术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这时,他又听到台思拉不用导线点亮了远处电灯的消息。这个南斯拉夫 

人在完成了交流电大业以后,又去探索电磁波的应用,而且作出了很大成绩。 

台思拉的思想和脚步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德福雷斯特完全被台思拉的天才 

征服了。“不用电线就能够传递电信号吗?”年轻人顿时明白了:未来是无 

线电的时代! 

     德福雷斯特想给台思拉当个助手,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对于有志的青年, 

生活的道路总是宽广的。德福雷斯特没有能够遇上台思拉,却意外地同另一 

位杰出的人物——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相逢了。这是他青年时代遇到的第二 

件重大的事情。 

     在这以前,马可尼在英国成功地进行无线电表演的消息已经传遍欧美大 

陆。有一天,德福雷斯特从杂志上读到介绍马可尼的文章,还附有一张小照。 

照片上,马可尼端正地坐在实验台前,神情严肃,他的左边放着电磁波发射 

机,右边放着接收机。德福雷斯特读完这篇文章,受到启发,决定改变方向, 

研究无线电。在同辈的研究人员中,要算他对这门刚刚崭露头角的科学理解 

得深。不过,在开始一段时间,他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研究所对他“不务 

企业”,也有一些议论。 


… Page 114…

                               马可尼的启示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春秋过去了。这是十九世纪最后一段岁月,物理学 

正在酝酿着深刻的变革。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在孕育中,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 

索刚刚揭开序幕,科学界充满了新和旧的斗争,有浓雾,有风暴,也有隐隐 

的雷声。正是在这三年时间里,刚刚诞生的无线电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899年夏天,马可尼成功地实现了跨越英法海峡的无线电通信,并且在英国 

军舰上装上了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不再是美丽的憧憬和幻想,它开始对 

现实生活发生了影响。 

     1899年深秋,在美国举行盛大的国际快艇比赛。马可尼接受邀请来到美 

国,用他的无线电装置报导比赛实况。他在一艘船上,五个小时向海岸无线 

电站拍发了四千多字的消息,消息再从陆地上电台用电报线传给《纽约先驱 

论坛报》。报导迅速、及时,使美国的新闻记者叹服不止。 

     马可尼在纽约期间,还在美国军舰上作了无线电通信表演。表演的时候, 

港口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马可尼在军舰上表演完毕,和助手走下军舰以后, 

为了满足观众的好奇,又在岸上作了一次表演。德福雷斯特早就望眼欲穿, 

天不亮他就跑到码头上来等候了。当时,他很幸运地亲眼看见了马可尼的表 

演。这次观摩,对他后来的发明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可尼身穿一件细格外套,头上戴顶博士便帽,熟练地操纵着电台。德 

福雷斯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恨不得也能够亲自上场试一试。等到表演结束, 

他挤到前面,在收报机前面停下来,看了又看。当时,他离马可尼只有两三 

米远。这个意大利发明家正在同舰长说话,没有注意到他。马可尼的助手、 

敦实的肯普注意到他的神态,就友好地打开了发报机让他仔细地看个究竟。 

     德福雷斯特感激地朝肯普点点头,就聚精会神地看起来。后来,他的目 

光停留在一个装着银色粉末的小玻璃管上。他记起曾经读过的资料,就问肯 

普:“这大约是金属屑检波器吧?” 

     正在同舰长说话的马可尼,突然听到了这句问话,就转过身来,很有兴 

趣地打量着德福雷斯特。德福雷斯特认出打量自己的是马可尼,又惊又喜, 

激动地伸出手说:“我叫德福雷斯特,无线电业余爱好者。” 

     马可尼笑着和他握了握手,诙谐地自我介绍说:“古葛利埃莫·马可尼, 

也是个无线电业余爱好者。” 

     两个献身无线电事业的青年,就这样交谈起来了。他们两人,一个是已 

经成名的发明家,另一个却是普通的爱好者。对无线电事业的共同热爱,把 

两个萍水相逢、不同国籍的人联系在一起了。德福雷斯特向马可尼请教了一 

些技术难题,马可尼都向他作了解答。他还谈起自己研究三年一无所获的苦 

恼。马可尼鼓励他说,也许是没有找到恰当的研究课题。这个意大利发明家 

讲到自己正在努力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他指了指发报机里的小玻璃管,对 

德福雷斯特说:“这就是你所说的那种金属屑检波器,看来它很需要改进。” 

马可尼在谈话中特别还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增大通信距离,就非革新这种原 

始的检波器不可。至于究竟应该怎样改,马可尼还没有成熟的意见,当时他 

的调谐电路还没有成功。马可尼这一席话给德福雷斯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象,原来改进金属屑检波器,就是当时无线电研究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课 

题。在回家的路上,德福雷斯特兴奋地想着:说不定我能够完成这个使命! 

     几天以后,马可尼结束了在美国的工作,乘上“圣·保罗”号轮船离开 


… Page 115…

纽约。轮船开进英国水域的时候,他还进行了几项出色的船…岸通信实验。大 

西洋彼岸的旅行给马可尼留下了愉快的记忆。不过,他没有想到,在美国期 

间竟播下了发明的种子。 

     就在马可尼离开美国以后不到两个月,德福雷斯特辞去研究所的工作, 

在纽约泰晤士街租了一间破旧的小屋,全心全意地研究改进检波器。 

     窗外飘起了雪花。这是十九世纪最后一个冬天。新的世纪就要到来,一 

个伟大的发明也在艰苦的环境中孕育着。 



                               在煤气灯下 



    德福雷斯特节衣缩食,买来一些最简陋的器材做检测电波的试验。由于 

辞去了工作,没有正常收入,他的生活很困难。这个发明家实在太穷了,连 

买一副耳机的钱都没有。实验的时候,他只好一只手拿着单耳听筒,一只手 

调节检波器。为了维持生活,他白天常常去给富家子弟补习功课,或者到饭 

店里去洗碗、扫地。一到夜里,他就沉浸在发明创造的乐趣中。 

    科学发明的成果不是唾手可得的。德福雷斯特在坎坷的小径上探索了一 

年,还是没有什么收获。他的各种试验都失败了。可是,他一点也不灰心, 

继续进行试验。 

     1900年一个隆冬的夜晚,德福雷斯特正在灯下进行一次新的实验。窗外 

朔风呼啸,他穿得很单薄,冻得直哆嗦。屋里点的是煤气灯,实验装置也很 

粗糙。一个从旧货摊上买来的电键,两个自制的电瓶,再加上一个粗线圈, 

就构成了德福雷斯特的发射机。当他按动电键的时候,线圈接通电源,发出 

火花,就辐射出电磁波信号。在靠他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同电流计相连的金 

属屑检波器,被他当成了接收机。检波器里的金属屑,他已经换过好多种, 

效果都不好。 

    德福雷斯特一面按着电键,一面观察检波器的反应,他突然感到头顶的 

灯光一明一暗地在闪烁。开始,他还以为是窗外刮风引起的。后来,他发现 

灯光明暗的变化很有节奏,而且是由于受了电键开关的影响:按动电键,线 

圈发出火花,煤气灯的火焰马上变暗;相反,松开电键,火焰立刻变亮。 

     想不到竟会有这样奇异的现象!德福雷斯特两眼盯着煤气灯,反复按着 

电键,那黄色的火焰仿佛受了一种神秘力量的控制,随着电键的节拍忽明忽 

暗地闪烁不定。他闪过一个念头:能不能利用这个现象来搞无线电检波呢? 

    德福雷斯特凭着发明家的灵感和才智,发明了一种“气体检波器”,1903 

年在舰船无线电通信中试用,获得了相当的成功。这项工作占去了德福雷斯 

特两三年时间。 

     不过,用火焰来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虽然新奇,却不是上策。在今天看 

来,甚至还有些可笑。它不但缺少足够的理论根据,而且也没有多少实用价 

值。因为要在每台接收机里装上火焰装置,用起来很不方便。更主要的还是 

检波效率不高。后来,德福雷斯特放弃了这个方法。 

     火焰检波器虽然被放弃,它却成了德福雷斯特通向坦途的桥梁。德福雷 

斯特从火焰检波器联想到一个问题:既然炽热的火焰能受电磁波的影响,炽 

热的灯丝不也可能会有反应吗?这只不过是一种逻辑推理,却很有实用价 

值。因为他想到了用“灯泡”来检测电磁波,这就找到了打开真理大门的钥 

匙! 


… Page 116…

     德福雷斯特正在研究用真空管检波的时候,有个朋友带来了意外的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