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解密骗术大全,多年精心积累-第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业离校的日期越来越近,焦急的她几乎是不加选择地向数十个求职网站逐个发送了详细的个人资料,以求加大命中率。为了让个人资料丰富多彩,她还在求职简历上附上了个人生活照片。几天后,一家外贸公司来电称对她的情况比较满意,对方在电话里用英语和她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后,表示基本同意聘用她为公司的董事长秘书。当天下午,欣喜不已的李同学又接到该公司的电话,对方称经过公司研究,非典期间应聘人员不能立即上班,但可以在5月15日之前交280元档案费进行备档,然后签定用人协议。李同学不假思索地汇出了280元档案费。接下来,李同学却怎么也联系不上这家外贸公司了。
更让李同学感到害怕的是,上周六的晚上,她已经入睡,手机突然响了,一个陌生人先是询问了她的学历和姓名,之后突然向她询问“价钱”,还大说了一通污言秽语。她气愤地挂断了电话。第二天她又接到了类似的骚扰电话,经询问李同学才明白,这些人都是在一个色情交友网站上看到了她的相片和详细资料才打来电话。无奈之下,她只好更换了手机号码,可一想到自己的相片还在色情网站上贴着,她就有莫名的烦躁和恐惧。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网上招聘已经逐步体现其特有的优势———为求职者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应聘。同时,为求职者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机会,人人都可以向公司情况提出问题或者推销自己,平等地得到公司的考察。而且网上招聘范围更宽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特别是在非典时期,到人才市场求职的传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网上求职、电话、短信求职等方式取代。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上求职互不见面的特点,处心积虑设置网络陷阱,以种种名义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一些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通常是先在网上公布一些薪酬诱人的“招聘信息”,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要求求职者汇款到指定的可以全国通存通兑的账号,钱一到账立刻就被取走,公安部门难以追查。同时,一些非法网站窃取求职者的私人资料后,有选择地张贴在色情交友网站上,骗取网民的点击率和中介费。
本报值班律师周金树提醒网民,网上求职、网上招聘已成为一个大趋势,但网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因为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严格规范,一旦出现问题,求职者难以维权。所以,面对这个虚幻的网络世界,求职者除了选择诚信度较高的网站以外,更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热线链接
通过网络求职,应有针对性地选取几个较正规、知名的网站登记注册。因为正规网站在刊登人才需求信息时,都会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对方能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严防虚假信息的发生。
求职者在登记电子简历时,尽量填写完整,保证学历、工作经验等情况的真实性,但填写资料时应注意保密,名字可使用英文,一般不要留下家庭详细住址和家庭固定电话号码。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生活照片发到网站,必须用照片时最好用标准两寸照。
同时,不要随便点击鼠标,铺天盖地地发送简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要对自己投递简历的公司多了解。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有针对性地访问一些公司网站进行查询。必要时可以和当地工商行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用人单位的真假。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53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望子成龙”家长被骗11万
【案例导读】
上大学要靠自己的努力,千万不要听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美丽承诺”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为何还有多数家长上当受骗!?
【案例正文】
打着清华大学“教授”的牌子,以能帮外地高三考生到北京上大学为名,收取了9名考生家长11万块钱后却逃之夭夭的王某,近日将被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检察官们提醒北京和外地考生,上大学要靠自己的努力,千万不要听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美丽承诺”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去年高考前夕,在京工作的李先生接到江西老家亲人的电话,希望他能在北京找到关系,帮助老家的几名高三考生进京上大学(骗术研究网 163164 )。李先生通过朋友结识了清华大学的“王教授”。这位“王教授”40多岁,一见面,他就给李先生看了自己的教授证书,并声称办上学的事肯定没问题,只要每个学生交上一万多块钱,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等着北京这边的大学录取通知了。
高考结束后,“望子成龙”的9名江西考生家长赶到北京找到“王教授”,王教授让考生家长填写了他拿来的招生报名表,然后收取了9位家长的11万元“好处费”。
高考成绩出来后,给“王教授”交了钱的9名考生分数都在500分以上,有的考生还考出了598分的好成绩。但由于考生和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到了“王教授”身上,直到高考录取结束,交过钱的学生不但没有一个被北京的大学录取,还大都“流落”到了其他省份的三流大学,或者无奈地选择了复读。
在公安机关的卷宗里,“王教授”根本不是什么清华大学的教授,而只是家住在清华家属区的一名普通居民。王伪造了一个教师资格证书,把自己装扮成了清华大学“教授”。到其被公安机关抓获时,“王教授”收受9名考生家长的11万元钱,均已被其挥霍。海淀区检察院将以涉嫌诈骗罪,对这位假教授提起公诉。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54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打工防骗子花样常翻新
【案例导读】
各路骗子则利用打工者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种种陷阱骗财骗色。
据调查,目前以下四类骗局上当者较多:
【案例正文】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打工潮流越来越大。各路骗子则利用打工者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种种陷阱骗财骗色。据调查,目前以下四类骗局上当者较多。为此,警方忠告各位打工朋友,擦亮眼睛,谨防受骗。
骗局一:以著名企业的名义设招工点行骗。由于著名企业影响较大,打工者见招工牌就信以为真,等交清了报名费,去报到时,那企业被搞得莫名其妙。打工者情知受骗再去找时,原招工点早已人影无踪。
骗局二:以中介公司为名义租房行骗。借口租房办中介公司,在门口张帖各种求职信息,使打工者信以为真,并以管吃管住等优惠条件骗取信任。一旦打工者交了报名费和押金,他们便人溜楼空。
骗局三:对求职心切的年轻女性伺机骗财骗色。这些骗子往往以非法劳务市场为作案对象,瞅准目标后,再以高工资、优惠待遇等骗取年轻女性信任,使这些涉世不深的打工者财色双失。
骗局四:要你干活却不给工资行骗。骗子承包某项工程后,再以招工为名骗打工者去工地干活,却不签订劳动合同。等到完工时,骗子早已提着承包款开溜。打工者分文得不到,甚至骗子是谁也不清楚。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55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胆骗子公开招聘县长
【案例导读】
印几十张公告四处一贴,就可以招收县级干部了!?
【案例正文】
在宾馆租间房,印几十张公告四处一贴,就可以招收县级干部了!10月10日,自称是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周干事”的周青平被“请”进了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分局。
9日,沙坪坝区三角碑附近的街头墙壁上,出现了一份“关于公开报考国家公务员、中青年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告。
“公告”的内容相当诱人:这次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将有一大批老同志退出工作岗位,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考中青年领导干部,被录用的机会相当大。而报考的条件也不严,只需专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最后落实到钱上:报名费200元。
事出蹊跷,10日上午10时,沙坪坝公安分局民警按图索骥,来到公告中的报名地点金太阳宾馆摸底。门口熙熙攘攘。大门上贴着打印的“公务员报名在212房间”的条子。
走进212房间,一年约30出头的男子正坐在桌旁,他自称是市委组织部干事周生。旁边有3位咨询者正在询问有关报名考试的情况。
“周干事”介绍,这次招的是年轻领导干部,岗位有正科级、副科级,最高的是县长。问及招收名额和具体岗位,“周干事”一脸神秘,说这掌握在领导手里,不过他能透露的是每个区有100多个名额,机会很大。经过向重庆市委组织部电话核实(骗术研究网 163164 ),市委组织部目前没有进行公招,也没有周生这样一个人,明显是行骗。上午11时30分左右,沙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当即将“周干事”双扣押。
经调查,“周干事”名周青平,籍贯为四川省华蓥市人。8日下午,周青平从华蓥市坐火车来到重庆,开始筹备这一骗局。他先到金太阳宾馆预定了一个房间,这里有3个出口,便于逃跑。随后,周青平拟定了一个公告,到街边小店打印了几十份,9日就张贴到了沙区的大街小巷。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56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假案败露引曝“淘金骗局”
【案例导读】
近日,一名谎报“特大抢劫案件”的男子被南宁市公安局依法拘留,案件背后更引曝了一场“淘金神话”的闹剧。……
【案例正文】
近日,一名谎报“特大抢劫案件”的男子被南宁市公安局依法拘留,案件背后更引曝了一场“淘金神话”的闹剧。
3月7日晚23时许,当市公安局兴宁分局邕武派出所巡防队执勤路经邕宾大道路口处时,一名神色慌张的青年男子突然从路旁跑出,上气不接下气地报案:“救命!我被打劫了!抢走了4万5千元!”
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巡防队员们一面尽力搜索嫌疑人,一面将警情汇报公安机关,很快,由分局刑侦、派出所等处赶来的增援力量纷纷汇聚于此展开侦查。
此案被抢的案值特大,发案时间又正是警方开展严打“双抢”犯罪专项斗争风头正劲之际,究竟是何等的贼人如此敢胆大妄为?
可就在警方仔细勘查现场之际,另一个疑团却在侦查员们的脑海中升起并不断浓重起来——依据报案人所称,其被抢劫的现场在路边的一条1。5米深的沟里,但勘查却表明,沟里并没有如其所言“4、5个歹徒同时施暴”所留下的痕迹;且报案者身上也没有“拼死抵抗”和“摔下深沟”的伤痕……
事关重大,民警于是将报案人带回公安机关详细问话。报案人自述姓熊,广西某县人,20岁,其于今年春节后在家乡招募了一批民工,准备带往黑龙江等北方省份务工,被抢走的4万5千元钱就是民工们交给他的路费……
具有丰富经验的办案民警却在熊某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同出了诸多疑点,尤其是案发时的情况,熊某讲的几遍都前后不一。
3月8日凌晨,报案人再次改口,说被抢走的金额其实只有4千5百元……
从种种迹象分析表明,熊某所报的极可能是假案!民警决定改变侦查方向,对熊某进行盘问,同时晓明报假案的法律后果。熊某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细细的汗珠也一层层往额上冒。
3月8日上午9时,在大量证据面前,熊某终于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向民警坦白:“我报了假案。”
4万5千元被抢特大案件的迷雾至此终于揭开,可民警同时又发现,在这场闹剧的背后,竟然还隐藏着另一个离奇的“淘金骗局”!
原来,熊某近年在黑龙江等省份务工,回乡后其向人吹嘘自己在北方帮人“淘金”而收入丰厚,现在回来“招工”,很快便鼓动起了一批亲戚乡邻子弟前来投奔,熊某便向每人收取900元作为“路费”。今年3月,熊某率领12名“工仔”开始向梦想中“淘金乐园”进发。
到达南宁后,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