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从战列舰到核潜艇 >

第7节

从战列舰到核潜艇-第7节

小说: 从战列舰到核潜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哂蟹泶桃馕兜氖牵拦>尚性彼械纳鲜稣秸蜗罚从扇毡痉尚性庇辛Φ厥迪至恕U饩褪�1941年12月日本对珍珠港进行的大规模的、戏剧性的、真正的攻击。
    350架日本的舰载飞机要打击的主要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力量——8艘战列舰。当时有7艘在一起抛锚,另外一艘(“宾夕法尼亚”号)停在干船坞里。1941年12月7日是个星期天,这天早晨看来非常宁静。美国当时还没有参战,舰上的许多军官和士官都在岸上休假。在舰队中,只有四分之一的防空火炮有人值班,可是弹药却锁在弹药箱里。那天,早晨7时55分,正当升旗小组准备在舰上升起星条旗的时候,突然,日本人的首批“九七”式鱼雷轰炸机出现在珍珠港的上空,从40英尺高度发射浅水鱼雷进行攻击——如同英国舰队早在一年以前在塔兰托所干的一样。紧接着是“九九”式轰炸机对着美国军舰进行俯冲,投下重型炸弹,其中有一枚穿进了“亚利桑那”号的弹药舱,使它立刻变成了火海,全舰1100人丧生。在半小时之内,还有3艘战列舰被击沉,另外3艘遭重创,只有“宾夕法尼亚”号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日本人的飞机摧毁了美国战列舰队的核心部分,同时还打击了美国的空中力量,击毁了整齐停放在珍珠港附近机场上的几十架军用飞机。仅仅两个小时,日本人就完成了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他们的大部分飞机都安全地飞回舰上。由于遭到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打击,美国的战列舰队瘫痪了。可是,幸运的是,美国的航空母舰那天凑巧不在珍珠港。这一点后来证明,对日本人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大战开始时,美日两国的海军在航空母舰上几乎是势均力敌的——日本有6艘,美国有7艘。日本的舰载飞机有好几百架(含战斗机、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等)。此外还有水上飞机和飞艇共500多架。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日本还拥有一支以海岸为基地的航空队。它的飞机都是双引擎的轰炸机,能够携带重型鱼雷,飞得远,速度快。日本岸基飞机的飞行员都属于海军领导,所以他们在如何发现敌舰,然后又如何使用鱼雷和炸弹进行攻击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袭击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其伴随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日本岸基航空队,正是为了这种作战而建立起来的,也是根据此目的而装备和部署的。就在珍珠港遭受袭击后的第三天,日本的这些航空中队就在南海找到了它们的猎场,在90分钟之内就把两艘大舰击沉了。在85架参加轰炸的飞机中(其中有51架是鱼雷轰炸机),只有3架被英国的防空火炮击落,当时还没有防空战斗机。这个教训很快地被吸取了。5个月以后,日本人在珊瑚海进行了另一次大规模战斗。结果证明是失败了。当时,英国克雷斯海军少将命令他的3艘大舰,还有两艘澳大利亚巡洋舰和一艘美国巡洋舰,都分别单舰机动。结果,它们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尽管其中有一艘伴随的驱逐舰,后来差一点被美国陆军的岸基轰炸机所击中。
    如果经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都不能成功地对付善于多变的敌人,那么对一支仓促上阵、训练无素、装备不良的飞行中队来说,要执行一项特殊任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德国人的活动对英国海军航空兵力量的不明智做法,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德国大型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竟然敢于在白天,在离英国海岸不到20英里远的距离上,大胆地通过多佛尔海峡。虽然这次行动事先已被觉察到,但德国人还是出其不意地取得了一次战术上的胜利。当时,英国皇家空军在本土南部部署了800多架飞机,但其中多半都是短程的战斗机,240多架轰炸机只能在白天飞行,而调到南部准备参加战斗的双引擎鱼雷轰炸机只有33架。皇家海军也只有6架“旗鱼”式鱼雷轰炸机驻扎在肯特的皇家空军机场。日常的空中巡逻并没有发现德国的这两艘战列巡洋舰。“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接着也离开了设在法国布勒斯特港的基地,向英吉利海峡方向驶来。当德国军舰终于被发现时,第一个实施攻击的是由尤金·埃斯蒙德少校指挥的皇家海军航空兵第825中队。在这次最英勇然而又是一次自杀性的作战中,全中队的人都阵亡了。埃斯蒙德死后被追授一枚胜利十字徽章。尽管如此,敌人并没有遭到打击,而岸防司令部指挥下的飞行员参加战斗时,也没有伤敌人一根毫毛。属于轰炸机司令部指挥的242架飞机中,只有39架能够进行攻击,但它们所投下的普通炸弹不能穿甲。唯一能起作用的是空投水雷(不是两个星期以前投放的,就是当天投放的——看来不象),“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舰都遭到了水雷的打击,其中“沙恩霍斯特”号受重创。
    在美国战列舰队被摧毁的那一天,航空母舰没有停在珍珠港内真是一件幸运的事。这些航空母舰后来组成了新的舰队。一门大炮最多只能把一吨重的炮弹发射到20英里远的距离上,而舰载飞机却能够把同样重的炮弹发射到300英里或者更远的地方。飞行员能飞到很近的距离去看清目标,而战列舰上的枪炮军官只能看到爆炸时溅起的水花,或者在阴暗的天色中或露天里看到远方的一道火光。这一优点很快地被美国人注意到了。他们懂得飞机的攻击距离更远,只要把飞机上的鱼雷和火炮的发射系统完善起来,就能够打击在大海上不断迅速改变航向并且有炮火和战斗机进行掩护的高速航行的舰艇。到了那时,航空母舰就能恰当地宣称,它已经取代战列舰而成为海军的主要军舰了。
    以陆地为基地的空军力量,可以部署在友好国家内地的许多机场之中。它的飞机都分散在各个机场,即使在同一个机场,飞机也是疏散开的。然而,一艘航空母舰很显然是容易受攻击的。它所携带的那支小小的航空力量:飞机、燃料,弹药、炮弹和鱼雷等等,均置于一个“屋檐”之下。它们的“友好领土”只能延伸到停泊在几英里远做为雷达哨的驱逐舰上。但是,航空母舰和驱逐舰之间的水域也总是不安全的,因为敌人的潜艇可以突破声纳的监测。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5艘航空母舰中,有3艘是德国U型潜艇的牺牲品。而美国损失的11艘航空母舰中,也有3艘是被从潜艇上发射的鱼雷击沉的。航空母舰还是敌人飞机攻击的主要目标。美国的轻型航空母航“普林斯顿”号,就是被一枚空投的炸弹——穿到该舰内部引起爆炸——炸沉的。然而,同美国的航空母舰不同,英国的新式航空母舰在其飞行甲板和舰舷都有装甲,以便对付炸弹以及来自巡洋舰上的6英寸炮弹的攻击。英国的这种新设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产生的,其特点是在飞行甲板下面增加一个装甲“箱”,以便保护飞机。这样做,舰载飞机的数量就减少了。在地中海战役中以及在太平洋战争最后一年日本人所进行的“神风”式自杀性的攻击中,这种新设计的英国航空母舰都经受住了敌人的轰炸,而美国的有些航空母舰在遭到日本人同样的攻击时,却遭到了重创。
    从1942年的珊瑚海海战到1944年莱特湾战役的两年半时间里,由航空母舰组成了新的舰队,它有自己的作战方式,犹如几世纪以来战列舰所做的那样。巡洋舰、甚至还有快速战列舰都参加了航空母舰的护航舰队,为它提供防空火力支援,而驱逐舰则保护它免遭潜艇的攻击。这支新式舰队另一个新创之点是,它能够在海上活动长达好几个星期之久:油船和各种供应船在海上为它进行补给,修理船和小型航空母舰为它更换飞机。在珍珠港事件后的珊瑚海和中途岛大海战中,航空母舰编队互相对打,虽然双方的将领都看不见对方的舰船。在这些大战以及其他的战斗中,由于美国指挥官获悉了敌人的作战计划而得到好处。这一点是杰利科上将在指挥日德兰海战时所不具备的。斯普鲁恩斯上将根据传给他的可靠情报进行分析,并立即作出精明的判断。他还碰到了好运,当在中途岛的日本航空母舰处于最易受打击的状态时——飞机都停在甲板上进行加油和装弹,他及时地抓住了这次战机,在这次海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俯冲轰炸机,而不是威武的鱼雷轰炸机。即使这样,这次胜利还是来之不易的。美国损失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和差不多100架飞机;但它的的俯冲轰炸机击沉了日本的所有4艘航空母舰,摧毁了敌人250架飞机。虽然日本的10艘战列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都参加了中途岛大海战,但它们却没起多大作用。然而,美国的3艘航空母舰却没有得到1艘战列舰的支援,虽然美国在东太平洋部署了一支由7艘舰组成的、可资利用的战列舰队。珍珠港事件6个月后,发生了中途岛大海战,这标志着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进攻达到了顶点。山本大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攻击并占领中途岛这个防御堡垒和它的空军基地,并且要迫使当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与日本舰队按旧式战法在海上决一雌雄。可是他失望了,虽然他的战列舰队仍然存在,但他的航空母舰上的打击力量却消失了。这次海战是日本海军遭受的第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因为它损失了这么多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日本海军从此以后再也恢复不了它的元气了。到了1944年底,日本海军除了进行一些垂死挣扎的自杀性战斗外,再也部署不了它的航空兵力量了。
    日本海军的这些谨慎而有组织的自杀性攻击始于1944年下半年。这种行动被称为“神风”行动,据说是根据1570年毁灭中国元朝海上舰队的那一次台风而取的名字。日本人之所以采用这种战术,是因为它在中途岛海战失败以后,它的飞行员中很少有人能够穿过由美国战斗机群组成的防护线,使用炸弹和鱼雷对美国舰队进行攻击。对日本人来说,制造更多的飞机和劝说狂热的飞行员对着敌人的航空母舰直冲过去,那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对那些飞行员进行正当的训练就困难了。对付这种形式的攻击,轻型的防空自动火炮——口径分别为20毫米和40毫米——效果不佳。然而对一个正常的飞行员来说,这种炮却是个威胁。但是,即使这种炮打中了“神风”飞机,因为炮弹太小,它的威力也不足以阻止这种飞机前来进犯,或者是使它改变航向。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重型炮,如5英寸炮,来进行对空炮击。“神风”飞行员经常跟随刚从战斗中归来的机组中去,有时候,他们还会悄悄地溜进编队而不被人发观。但是,这种骗术是有办法对付的,就是在60英里外执行雷达哨任务的驱遂舰上空派飞机进行警戒,而“空中战斗巡逻”中队也会分清各种飞机。早些时候,“神风”飞行员在袭击美国军舰方面,机会要多一些,通常是4次中就有一次成功;但是,随着防空武器的改进,这个比例已大大地缩小了。然而,由于执行“神风”任务的飞机经常出动大批的架次.所以这种飞机直到最后也还是一种可怕的武器。
    海军航空兵并不仅仅限于大型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美国的100艘航空母舰中,只有20艘是大型的,其他的大多数都是护航航空母舰,这种航空母舰不论是新造的还是改装的建造速度都很快,它的航速虽然不快,但它能够装载30架飞机。使用这种航空母舰护航是廉价的。它能够进行防空和反潜巡逻,并能为两栖登陆作战提供掩护和为支援陆军进行远程轰炸。早些时候,英国皇家海军曾预见到,为了保护贸易,在和平时期是需要这种小型航空母舰的。所以,英国走美国的道路,增加了40多艘护航航空母舰。这些护航舰船不论在大西洋战役中,还是在前往俄国的护航队中,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英国使用了这些护航航空母舰和新制造出来的陆基远程海上飞机,才使迫在眉睫的失败转危为安,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由于发明了从护航队的商船上弹射起飞的截击战斗机,一种新式的舰载飞机投入了使用。这种飞机对付在火炮射程之外跟踪护航队的敌人侦察机特别有效。它是一种真正的一次性武器,在完成任务以后,飞行员就会在靠近友好国家船只的海面上降落,以便让人把他救起,这样做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勇气和技术。然而,幸运的是,大多数的飞行员都被安全地从海上救起,他们又重新参加了战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地考验了先前思想家们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发展起来的关于海军航空兵的理论。这样的考验比任何一次人们所能预见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