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从战列舰到核潜艇 >

第6节

从战列舰到核潜艇-第6节

小说: 从战列舰到核潜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飞机没有击沉过德国U型潜艇,但对U艇是个很大的威胁。
    当时,皇家飞行团有一个飞行训练中心,从一开始就分为两部分,即后来人们所共知的陆军飞行中队和海军飞行中队。开始时,英国本土的防空任务由海军飞行队负责,因为陆军飞行队把它那支弱小的空中力量的大部分调到欧洲西部战线去了。面对德国飞机不时对英国城镇的轰炸,皇家海军航空队由于装备落后,而在防空上未能取得成功。这样,陆军就把防空任务接过去了,但情况也没有好转。德国人使用轰炸机在白天对伦敦进行袭击,虽然没有造成军事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但是造成了人员的伤亡。由于防空的失败,引起了公众公开的叫喊,这是建立调查空战的战时内阁审查委员会的一个原因。斯姆特斯陆军上将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也是建立该委员会的推动力。该委员会建议在皇家海军飞行队和陆军飞行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军种。当时有人想把飞机的采购工作集中统一管理,但优先的建议却认为轰炸会赢得战争。英国陆军在西欧战线的明显失败,以及皇家海军在日德兰海战中令人失望的表现,在客观上支持了战略轰炸的论点。该委员会想象到,未来的战争最好是轰炸敌人的本土,破坏其工业和交通,炸毁其城市,杀伤其居民,这样就能使敌人害怕,从而促使其投降。
    战略性的轰炸比旧时海军所进行的海上封锁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对敌人进行海上封锁,可以窒息它的贸易,使它的工业停顿,它的居民就要挨饿,但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奏效。然而,一支战略轰炸机部队将会越过敌人的陆军和海军舰队,迅速而又更经济地去达到上述目标。因此,有人认为,陆军和海军过时了,也是多余的。这就是第三军种的思想。毫不奇怪,在该军种取得了飞机的垄断权以后,空军元帅们顽固地反对把刚刚获取的任何有重要意义的资源交还回陆军和海军,以便支援它们的陆上和海上的作战。空军元帅们认为,这样的作战与他们毫不相干。
    最早使用航空母舰的是皇家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成功地对舰船进行空投鱼雷攻击的也是皇家海军航空兵。它曾为实施战略轰炸闯出了一条新路,整整有两年时间,它肩负着英国的防空任务。可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如果皇家海军航空兵只是单纯地执行海上任务,那就显得过于庞大了。它们大部分都是独立的。它们中的很多军官既没有海上的经验,也没有受过海军的基本训练。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欢迎成立一个专门的新军种。在这个新军种中,他们期待着找到一份报酬更高的工作。就这样,皇家海军航空兵于1918年4月1日不再存在了,它的2,500架飞机和55,000航空人员被吸收到皇家空军中。陆军航空飞行队也是这样。
    皇家海军仍然需要飞机来进行支援,甚至还需要舰载飞机随舰队一起活动。这个要求虽然没有被否定,但对于如何管理这些飞机,在经过了长期的激烈争论之后,却做出了有利于新军种的决定,因此,对于舰载飞机的管理,皇家海军同皇家空军经历了20年的不愉快的共同管制。经决定,皇家空军要派一支航空中队去海上执行任务。但是,皇家空军竟然提出要把航空母舰置于它的领导之下,因为他们认为航空母舰只不过是海上的浮动机场而已。海军部击退了空军这个挑战,并重新取得了对航空母舰的作战指挥权,但这是以海军的拨款为代价的,就象海军部为了取得飞机上舰所付出的代价一样。然而,飞机的采购计划还是在空军部的手里,海军部所能提的也只是关于飞机的性能要求。海军得到的总不是最好的飞机,这一点毫不奇怪。
    搞航空专业的海军军官(不是观察员),都隶属于皇家空军,因为舰队航空队的海军飞行员也受到皇家空军的委任。这样,舰队航空中队也属于皇家空军的一部分。因此,海军飞行员就不同于潜艇艇员、鱼雷手、炮手、信号员或航海军官等海军各部门的那些专业人员了。当时,一位海军飞行员是不能指望得到指挥一个舰队或者一艘航空母舰的机会的。这样,对海军航空兵的管理问题,将会变成一场复杂的恶梦。航空母舰上各部门的技术人员部属于空军领导,剩下的其他人就是水兵了。这些水兵一上舰,就要遵守舰长所颁布的海军训练条令。然而,在岸上的由皇家空军负责训练和指挥的机构中,全部人员都要遵守空军的条令。
    第三军种的建立还产生了另一个后果。这就是,它使皇家海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掉了它的岸基航空中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皇家海军的航空队大部分是以陆地为基地的。它们通常被派遣去执行反潜巡逻和护航等任务,效果很好。那时,海军航空队的这个部门被确定为海岸防卫队。但是,这个部门在皇家空军中也许被认为是最不重要的一个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成立的海防司令部,只拥有很少的海上飞机,即使用来巡逻也不可能,更谈不上用来进行攻击了。它的反潜炸弹效果很差。为了在领海内保护商船免于遭受空袭,皇家海军不得不求助于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司令部。但是,对截击机在海上的控制问题(即国土防空系统以外的问题),还有待于去掌握。为了布放水雷、打击敌船队、攻击敌军舰,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不得不提供它的大部分飞机。可是皇家空军对鱼雷很不重视,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自由投放的炸弹上,1939年,岸防司令部只有16架鱼雷轰炸机,而轰炸机司令部的飞行员,既没有在舰船的辨认上受过适当的训练——这对任何海军飞行员来说都是一种起码的要求,也没有在海上受过远距离飞行的训练——如果他们想发现敌舰并对目标进行攻击,掌握这种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空军将领们对海军航空兵兴趣不大,这并不出人意外。但使人感到惊讶的是,海军将领们基本上没有认识到航空母舰的潜在力量。尽管如此,航空母舰还是在继续建造,在本世纪30年代的初期,皇家海军航空母舰的数量,实际上超过了美国和日本,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皇家空军把舰队航空队——不是海防司令部的岸基航空队——交还给皇家海军。当时,皇家海军只有“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是新的,还有6艘航母正在建造之中。它们在这次大战中表现得都很出色。当时该航空队只有200多架飞机,但到战争结束时,飞机的数量增加了6倍,然而半数以上却是美国的。就质量而言,当时的英国海上飞机远远不如美国和日本的飞机。
    英国海军航空兵缺乏一个令人信服的方针和良好的规划。它的任务仍然象20年前所赋予于它的任务一样:侦察,防御飞机和潜艇的攻击,打击敌人大型军舰——但只能使敌舰队减速,以便使自己的战列舰队投入战斗。在随后的战斗中,舰队航空队寻找的是敌舰上的大炮,因为皇家海军这时仍然把航空母舰只看作是战列舰队的一种辅助工具,大多数海军将领认为,飞机只不过是起望远镜的作用,而不是起大炮的作用。这说明日德兰战争的阴影还在长期地笼罩着他们。
    如前所述,因为缺乏明确的方针和未能看出这种新式舰种——航空母舰的潜在力量,又加上受到战争初期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了英国错误地把大型航空母舰部署在它周围岛屿西边的通道上。这里正好是德国U型潜艇的巡逻区。“皇家方舟”号险些被鱼雷击中,而“勇敢”号则被打沉了,人员损失惨重。1940年的挪威战役表明,没有足够的防空力量,是不能把一支舰队部署到敌人岸基轰炸机航程之内的海区的,因为高性能的截击战斗机要比军舰上的防空火炮有用得多。但是当时航空母舰很少,它们不能为舰队或者是已在挪威登陆的陆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在疏忽了多年之后,就象人们本来早就预料到的那样,要与皇家空军协调海上的战斗是很困难的,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步克服了这个困难。
    英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总是遭到来自以海岸为基地的飞机的打击。开始是意大利,后来是更为厉害的德国。事实上,只有英国和美国在北非沿岸部署其空中力量以后,盟国军舰才能在附近的海域中自由活动。在夺取克里特岛的战斗中,在为保卫马耳他岛堡垒而采取的大规模海上行动以便支援护航舰队的努力中,皇家海军损失惨重。照理说,皇家海军的舰艇在这些海域中活动是不应该遇到危险的,它的航空母舰应该部署得更好一些。但是,皇家海军当时却不能为自己选择其作战区域。所以,它终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然而,当时的局势也不全部都是黑暗的。1940年当德国侵略挪威时,它的巡洋舰“柯尼斯堡”号被从奥克尼群岛基地起飞的飞机击沉了,这是英国舰队航空中队炸沉的第一艘大型军舰。第二年,英国海军航空兵在协助舰队的一次作战中,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实施了鱼雷攻击,幸运地击中了它,致使它的舵发生了故障,只能象断了一条腿似地慢速航行。最后,“俾斯麦”号被英国的战列舰队击沉了。
    大多数舰载鱼雷轰炸机有3名机组人员,它们的航速很慢。英国的“旗鱼”式飞机(人们亲昵地称它为“网兜”)每小时最高速度只有139英里;美国的“蹂躏者”式飞机每每小时是206英里;日本的“九七”式飞机是235英里。到了1940年,飞机的工艺水平允许其空投1400磅重的鱼雷(舰上的标准鱼雷重量还要重两倍多),其中战斗部炸药重100磅。鱼雷进入水中的时候并不是立即爆炸,而是直线航行。但是,海上的目标为了规避鱼雷的攻击,往往都是机动的。要袭击在港口里的军舰,飞机一定要飞得很低,往往比平常飞得慢,以便确保飞行员能对原来鱼雷的定深迅速地调整。
    英国海军飞机在成功地对德国的“柯尼靳堡”号巡洋舰和“俾斯麦”号战列舰进行攻击后,还取得了另外一次更有意义的胜利。这就是从航空母舰“卓越”号上起飞的20架鱼雷轰炸机在夜间对意大利塔兰托基地的袭击。他们击沉了抛锚中的3艘战列舰,从而实现了海军将领们于25年前由于装备落后而不能实现的梦想。英国人在塔兰托的胜利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人在珍珠港重复了这种战术。但它的规模要大得多,毁灭性也大得多。
    在海上从高空对军舰进行炸弹轰炸不如使用鱼雷攻击的效果好。为了逃避从高空投下来的炸弹袭击,目标总是要机动的。低空轰炸效果会好一些,特别是当飞行员对着目标进行垂直俯冲时,效果更佳。然而对着敌舰的炮口飞得那么低,需要很大的勇气。但那时的防空火炮对付这种俯冲轰炸机也是困难的。当然,顽强的火炮抵抗,对俯冲轰炸的飞机来说后果也是可怕的。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和美国的舰载俯冲轰炸机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对付敌人的航空母舰。要轰炸有装甲的军舰甲板时,飞机的投弹点就得高一些,这样才能满足穿甲弹的高度要求。只要高空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强大的战斗机群掩护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就可以摧毁敌人大部分的防卫力量。
    英国舰队航空队作战勇敢,技术高强,但由于缺少高性能的飞机和高效率的指挥机构,使它未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时,军事统帅部对海上飞机缺乏足够的认识,但是,不论是英国的盟国还是它的敌人,情况都比英国好。美国和日本当时都没有第三军种,它们的海军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航空兵——不论是舰载的还是岸基的——进行完全的控制。在这两国海军中,一位飞行员是不会对其职业丧失信心的,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指挥一艘航空母舰。在一个有竞争性的军种里面,航空事业的热心者是不会枯竭的。据说在英国海军以及美国和日本海军中,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有影响的“大炮俱乐部”。在珍珠港战争前,美国有17艘战列舰,日本有9艘,另外还有一艘战列巡洋舰。在它们自己的战争演习中,美国海军(“蓝军”)要象在日德兰海战那样与日本海军(“橙军”)进行一场遭遇战。美国海军航空兵执行的是侦察敌战列舰队的任务,因为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舰载飞机能够消灭敌人的战列舰。3年前,美国海军中将金曾在一年一度的海上演习中,使用“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对珍珠港进行过成功的攻击。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海军飞行员所进行的上述战争游戏,却由日本飞行员有力地实现了。这就是1941年12月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