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

第84节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第84节

小说: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骸   
    归智《 读〈 曹雪芹传 〉》见报书    
    (2000年6月7日)    
    死潭投石漫萦怀,健笔佳辰得眼开。    
    流水高山重叹惜,行云走月一徘徊。    
    诸芳语痛三春尽,两赋思深百代才。    
    独上层楼万灯火,颂君新句动微哀。    
    笔者乃于2000年6月30日有唱和之作:    
    和周玉言先生赠诗    
    新证横空骋壮怀,孤明襟抱海棠开。    
    压城云重添痴味,枕阁霞飞染砚斋。    
    斯室弥馨萦入梦,其人如玉痛怜才。    
    沁芳一脉听流水,独上层楼未可哀。    
    周先生阅后来信大赞:“诗函昨到,和韵之篇极佳。‘孤明襟抱海棠开’之句尤奇!馀亦工力悉敌,情辞兼至也。此种咏题自然为一‘空前’,可不论,至于后来,吾不敢知,唯见当代人能出此者亦不可得第二家也。”信尾又附加一笔:“斯室其人一联甚佳。”( “庚·六·七夜”信,2000年7月9日邮戳 )海棠是史湘云的象征花卉,枕霞旧友是她的别号,而周先生说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沁芳泉是大观园的“总钥匙”,《〈 红楼梦 〉与中华文化 》中有一节论贾宝玉即云“其人如玉”——本从《 诗经 》篇中句化来。
   另一首是2000年12月20日写的向周先生恭贺新春的诗,写在贺年片上寄去:    
    新千年将至奉赠周玉言先生    
    红坛谁弄百年潮?一缕心音韵未消。    
    王蔡胡俞输鲁史,李蓝何蒋混曹貂。    
    集成新证潜龙啸,质本真诗大吕敲。    
    探佚鸿蒙标国学,风流文采自天骄。    
    周先生于“庚腊除二夜”来信说:“这七律数句而已,然竟涵盖了一部‘红学史’,大奇!”并附有“庚辰冬至后”一首唱和之作:    
    归智赠新句奇绝喜而步韵难报佳音也    
    冬深暖句压寒潮,雪气宁随岁序消?    
    四杰多讥明自异,八仙过海暗争高。    
    逢人说项霞边指,为我成文月下敲。    
    天壤痴如君亦少,拙生得友向渠骄。    
    ( 注解:拙句原为“李蓝何蒋混曹高”,故周颔联为“高”韵。 )    
    于“庚腊十二”,周先生又写来一首,可见其兴致极高也。( 2002年“元旦之夕”还来信说:“去岁过年收小座历有七律诗使我一整年欢喜不置。” ):    
    再和归智    
    感暮怀人绪若潮,积思新雪两难消。    
    绛芸书罢晴雯喜,青埂镌成宝玉高。    
    探佚心通闻感召,传诗字好悟推敲。    
    相逢明日还相说,万古芹脂为圣骄。    
    笔者这首引起周先生一再唱和的诗,其学术内涵已在《 独上红楼 》之《 再看一位红学大师 》一章中作过阐释。周先生与笔者的交谊,用刘心武先生的话说,“完全是君子之交”,只因为“志同道合”,故二十余年因缘不断。大约彼此的气质倾向与思维方式有相近之处,故学术见解每每相合,当然也并非没有个别观点上的不同意见,那就如周先生赠诗中所云“留得异同归一是,方知为学品尤难”。笔者从周先生获得的指点、教益,自是数不胜数,而感受最深的,则是周先生那种悟性主导的思维方式和治学方式。这一点,读周先生的著作会有感觉,但还不像亲聆馨颏时更体会深切。笔者与周先生面谈的机会也没有几次,但每次聆教后,都如嚼橄榄,余味无穷,曾与内子感慨不已。    
    周先生为笔者的几种著作写过序或书评。其中为《〈 石头记 〉探佚 》写的那篇序更具有深远的红学史意义,在传记的有关章节中已经作过回顾。而周先生的大著,笔者也往往写书评推介,到了新世纪,更为周先生的《 红楼小讲 》、《 文采风流曹雪芹 》、珍藏本《〈 红楼梦 〉新证 》和《 周汝昌论红楼艺术的魅力 》撰写序言。2004年,笔者的“红学三书”将要付梓,周先生又为其中的《 红楼赏诗 》和《 独上红楼 》各题诗二首,此时周先生的视力已近乎全盲,挥翰走笔已成难事,但仍然勉力将为二书所题之诗作各一首用毛笔书成,深情高谊,让人感动不已。待三书出版,周先生接到样书后,立即于2005年3月27日电传短简,评曰:“此三书:囊括三才,网罗万象,思力之深透,功夫之沉雄,当世无人能望项背。洵红学之北曜,而文史之南针也。装帧亦清雅大方,欢喜无量。先以数行为贺,不尽所怀。”后来,周先生又特别写了《 “独上红楼九面风”为君讲红学 》的书评(《 中国图书评论 》2005年第11期及《 古籍新书报 》2005年12月28日 ),对《 独上红楼 》给予崇高评价。    
    周先生赠笔者的诗有许多首。拙著《〈 石头记 〉探佚 》1992年10月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了增订版后,他于1993年3月8日夜写的那一首七律是颇耐人寻味的:    
    身到红楼第几层?危栏迢逓石嶒。    
    诸方振铎仍须士,独夜传衣转慕僧。    
    腐鼠尚劳甘惠施,鸣鸾谁识晓孙登。    
    遥知辛苦十年事,听尽啼鸦睡未曾?    
    2003年12月26日,笔者曾赋《 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暨红学一百年感赋 》,也可以看作是从红学发展史的角度对周先生的一种观照吧:    
    文采风流劫运生,神州芒种降华星。    
    悠悠二百春秋后,半部奇书倍耀明。    
    论评索隐翻考证,王蔡胡俞纷争胜。    
    发慧燃犀数迅翁,后来周老痴入境。    
    零落诸钗象沁芳,怡红快绿两英皇。    
    意淫浊玉三王号,对称荣衰百八章。    
    真假梦分貂狗辨,超庸味异腐鼠香。    
    探佚学通新国学,壮怀激烈奏宫商。    
    意在高山意流水,晚有弟子传芬芳。    
    沉冤亘古幸昭雪,鹤影深宵渡寒塘。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注:    
    1。 题目:以王国维1904年发表《〈 红楼梦 〉评论 》为红学揭幕之时。
    2。 首联:曹雪芹为“文采风流第一人”,《 红楼梦 》为“文采风流第一书”,见予撰《〈 红楼小讲 〉序 》。周汝昌谓曹雪芹生于芒种节,亦小说中贾宝玉生日也。    
    3。 王蔡胡俞: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    
    4。 迅翁句:早期红学研究评论唯鲁迅于《 红楼梦 》之“思想性”能升堂,入室则待探佚学出也。周老:周汝昌。    
    5。 大观园中“沁芳”溪乃众女儿“花落水流红”命运之象征。怡红院中蕉棠两植影射林黛玉、史湘云,而黛玉别号潇湘妃子,与史湘云之“湘”暗含娥皇、女英共嫁大舜而成贾宝玉两“湘妃”之隐喻也。    
    6。 贾宝玉《 芙蓉女儿诔 》有“怡红院浊玉”之自称,又宝玉有“三王号”:绛洞花王、混世魔王、遮天大王。周汝昌研究曹雪芹原著共一百零八回,前五十四回写盛,后五十四回写衰。    
    7。 原著与续书“两种《 红楼梦 》”优劣真伪之争论乃红学中最关纽之问题。    
    8。 周汝昌1981年为予著《〈 石头记 〉探佚 》撰序中提出“探佚学”概念,1999年答龙协涛访谈时又提出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之论。    
    9。 胡风晚年云要为曹雪芹、鲁迅、路翎之千古奇冤得昭雪而尽全力。史湘云中秋联句有“寒塘渡鹤影”,乃史湘云命运象征,而史湘云之结局实红学探佚之“大过节、大关键”也。    
    10。 末联:白傅,白居易。这两句是曹雪芹除《 红楼梦 》外留存于世的一联残句。此借以喻曹雪芹也。

附录二:周汝昌学术年表

    周伦玲/编写    
    1918年4月14日出生于天津咸水沽。    
    1935年 17岁    
    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并开始学术活动。第一篇读词杂记《 杂俎 》连续发表在《 南开高中 》。    
    1936年 18岁    
    散文《 无题 》发表在《 南开高中 》。    
    1937年 19岁    
    汉译林语堂英文《 白日梦 》,发表于《 南开高中 》。    
    1941年—1947年与顾随先生书信往来与诗词唱和。    
    1947年 29岁    
    于燕大图书馆发现《 懋斋诗钞·东皋集 》,发现咏曹雪芹诗六首,撰写《 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 》发表于天津《 民国日报·图书副刊 》。    
    《 〈 红楼梦 〉新证 》( 初名《 红楼家世 》《 证〈 石头记 〉 》 )开始创稿。    
    以离骚体汉译英国诗人雪莱的《 西风颂 》。    
    英译鲁迅的《 摩罗诗力说 》。    
    英译《 二十四诗品 》。    
    1948年 30岁    
    《 曹雪芹的生年——答胡适之先生 》,发表于天津《 民国日报·图书副刊 》。    
    与胡适先生书信往来,并借来甲戌本,与其四哥萌生写石头记三真本文章。    
    《 〈 红楼梦 〉的考证方法 》发表于天津《 民国日报·图书副刊 》。    
    7月开始撰写《 〈 红楼梦 〉新证 》( 原名《 红楼家世 》 ),10月主体定稿。    
    1949年 31岁    
    《 真本〈 石头记 〉之脂砚斋评 》发表。    
    1950年 32岁    
    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毕业论文:    
    “An Introduction to Lu Chi’s Wen Fu( 英译陆机《 文赋 》之介绍 )”,刊载于1950年第九卷《 Studia Serica 》。    
     Lieh Tze ofBuddhist Sutra 《 列子与佛经之关系( 译文 )》刊载于1950年第九卷《 Studia Serica 》( 原著者为北京大学季羡林 )。    
     考取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    
    1951年 33岁    
    被成都华西大学聘为外文系讲师。    
    1952年 34岁    
    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毕业论文:《 宋词语言的研究 》。    
    《 楚辞中的“予” 》收入文怀沙《 屈原〈 九歌 〉今译 》。    
    1953年 35岁    
    《 〈 红楼梦 〉新证 》出版。    
    1954年 36岁    
    中宣部调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    
    1955年 37岁    
    校订新版《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1959年 41岁    
    选注《 范成大诗选 》出版。    
    1962年 44岁    
    选注《 白居易诗选 》出版。    
    选注《 杨万里选集 》出版。    
    《 曹雪芹家世生平丛话 》发表。    
    赴天津文联演讲《 红楼梦 》。    
    《 曹雪芹卒年辩 》发表。    
    《 唐宋传奇选·序 》写讫。    
    1963年 45岁    
    参加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活动。    
    《 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本义辨 》发表。    
    《 关于曹雪芹的重要发现 》发表。    
    1964年 46岁    
    《 曹雪芹 》出版。    
    1970年 52岁    
    试补曹雪芹遗句。
    1974年 56岁    
    《 〈 红楼梦 〉新证 》进行增订工作。    
    1976年 58岁    
    《 〈 红楼梦 〉新证 》增订本出版。    
    1980年 62岁    
    《 曹雪芹小传 》出版。    
    《 恭王府考 》出版。    
    《 书法艺术答问 》出版。    
    《 〈 红楼梦 〉全璧的背后 》写讫。    
    出席在美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    
    1981年 63岁    
    《 兰亭综考 》发表。    
    《 说“遒媚” 》发表。    
    《 〈 文心雕龙·原道 〉篇的几个问题 》发表。    
    出席济南市红学盛会。    
    1982年 64岁    
    读胡风《 〈 石头记 〉交响曲序 》感赋长句。    
    出席上海红学大会。    
    出席河北省中国古代文化讲习所研讨会。    
    1983年 65岁    
    《〈 文心雕龙·隐秀 〉篇旧疑新议 》发表。    
    出席南京红学大会。    
    1984年 66岁    
    《 “金箍棒”的本义和“谱系” 》发表。    
    出席湖南韵文大会。    
    赴苏联考察《 石头记 》古钞珍本。    
    1985年 67岁    
    《 献芹集 》出版。    
    《 〈 石头记 〉鉴真 》出版。    
    出席贵州省红学大会。    
    1986年 68岁    
    《 曹雪芹独特的结构学 》发表。    
    出席哈尔滨“国际红楼梦研讨会”。    
    1986年—1987年    
    获鲁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