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3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相宗入门的课程《百法明门论》,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为一百类,称为百法,百法明门,百法展开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的一切法。这百法讲什么?讲两桩事情,一个是讲一切法,一个是讲无我,一切法无我,真的无我。这个无我就是我们此地学的八种自在,在这一切法里面都看不出,所以这个我是假的,我不是真的。这八种自在如果你都得到,真我就现前。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能力证得,应当知道,知道佛经里讲的有真我。得一切法,谁得?初住以上的菩萨得到。《华严》初住以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尤其是妄想,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境界里面才真正是得一切法无得想,没有得的这个念头。怎么得到?缘,缘生我们叫它做得到,缘灭我们叫失掉。确实只有缘生缘灭,哪来的得失?所以缘生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缘灭的时候也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得自在。凡夫患得患失,没有得到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失掉,所以无论是得或失,都起分别执著,这就错了,起分别执著叫造业。这个现象不但六道里头全有,天道,天也很复杂,二十八层天,愈往上面去他愈淡薄,他并没有真正失掉。甚至於我们在四圣法界里,看到这些声闻、缘觉、菩萨,好像他们对於得失已经不放在心上,这是真的,但是他还有得失微细的习气存在,这个习气要是断掉之后,他就超越十法界。这个习气不能带到一真法界,带到一真法界只有无始无明习气。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看什么事情,要看得淡,不要执著、不要分别,就好,那就很如法。
修行一定要从扎根教育修起,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头一个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为我们做为一个修学的好榜样。诸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实在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没有菩萨?有,真有,你有缘就遇到,你没有缘你遇不到。如果世间没有这些佛菩萨现身,这个世界早就毁灭。有这么多佛菩萨示现在其中,这个就是中国人所谓龙蛇混杂,凡夫是蛇,佛菩萨是龙。凡夫造作一切罪业,佛菩萨的心行纯净纯善,把这个恶业冲淡,这个世间还能够安稳的存在,这是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他在等,等什么?等机缘成熟,我们一般中国人讲,等你良心发现。什么时候你良心发现,他就把正法传授给你,良心没有发现,传正法你不能接受。你看现在一般年轻人,心浮气躁,心定不下来。佛法的承传要具足三个条件,戒定慧,这才能接受正法,没有戒定慧,佛菩萨再慈悲,双手把正法捧著送给你,你没办法接受。我们前面讲过加持,加分,佛菩萨加持一个人是相对的,这个人有一分功德,佛菩萨能加持他一分,就变两分,这个人有十分功德,佛菩萨加持他十分,就变成二十分。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分功德都没有,佛菩萨想加,加不上。不是他不慈悲,他很慈悲,念念不舍众生,好像念念他追逐众生,这是真正的恩德,这不是假的。我们跟佛菩萨求感应,没有别的,真修、真干,你才能得到感应,真干就是缘。佛菩萨的教诲,你能知道多少你就做多少,知道不做跟不知道没有两样。所以要真干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从哪里做起?从十善业做起。我们现在依照《十善业道经》来做行不行?行是行,怕你做不到。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原因你必须要懂得,十善业道下面还有基础,你要没有这个基础,十善业道你修不成功。为什么古人都能做到,现在人做不到?古人有根,从小就受过伦理道德的教育,那是根。
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教导我们,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净业三福,三条,依照这三条指导去做,没有不成功的。这三条第一条四句话,我们想想我们做到没有?第一个「孝养父母」,第二个「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面两句孝亲尊师,这两千年来在中国佛教里面,落实在《弟子规》,儒家教育代替了,慈心不杀,道家的《感应篇》代替了。所以中国人不学小乘,有这样的基础,再修《十善业道》就没问题。有这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对於戒律就很容易。戒律的基础是《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你很容易做到,这是真正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什么,学得再好,你变成佛门里的一位学者。那就是什么?能说不能行,你知道得很多,你做不到。所以真正做到,从孝亲尊师,从因果,从十善业,然后三皈五戒,具足众戒轻而易举你就做到。所以我们学佛,如果没有这三个根,你怎么会有成就?我们在以往、在近代,看到许多人发愤用功、勇猛精进,真的把成绩做出来给我们看,你想一想这些人,他有没有具备孝亲、尊师重道、深信因果、十善业,你想想他们有没有具足?他虽然没学过,他真具足。他要没有这个条件,他怎么能修得成功?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德行的教育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中国在古代没有那么多学校,古代国家所办的学校,都是培养各个阶层领导人的。所以古时候读书,「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在国家机构里面做公务员,他就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我们今天讲从政。一般呢?一般都是私人办的学校,私塾,私塾通常是家学,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晚辈很多,子弟很多,请了好老师来教子弟。学得很好的,参加国家的考试,考试很优秀,被选中,国家就培养你,你将来就是国家各个阶层的干部。由此可知,私人办学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私塾先生的教学,科目也繁多,各种学科都有。一般的教育,伦理、道德、因果人人都懂,不认识字的、没念过书,他懂,他懂得做人,他懂得做事一些原理原则,终身遵守。所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个社会是安定的、是有秩序的、是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知道谦虚,知道尊重别人,懂得礼。虽然学校不多,他真受过教育,受过圣贤教育。现在学校是多了,多什么?圣贤教育不教了,没有这个课程了,所教的科学、技术,所以往往在科技上的确他有常识,可是他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能做佛?佛是人做的,先要学会做人,然后你才会作菩萨、作佛,这个很重要。
做人就必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孝亲尊师,这是圣贤的大根大本,我们不能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得自於父母,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的智慧得自於老师,老师给我们法身慧命。一个人,无论是世法、是佛法,真正成就,得力於这两个大恩人,知恩报恩。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无论他有多大的福报,有多么能干,做多大的事业,最后都不会成就,为什么?像树一样,没根。像这些道理古人都懂,现在人不懂,这不能怪他,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好,为什么不能怪他?你看佛在经上讲,先人无知。传统的教育已经丢掉好几代,满清亡国之后我们就疏忽了,但是它的影响还影响了二十几年。日本人在中国发动的战争,我们八年抗战,这八年战争之后,传统的文化影响没有了。我们从这个地方算起,至少要算到四代。所以现在人他自己不知道,他父母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可能知道一点,你怎么能怪他?所以佛非常慈悲,先人无知,「不识道德」,不认识道德,「无有语者」,没人教,没有人讲,「殊无怪也」,你不能怪他。我们听了佛这个话心就平了,知道现前这个社会因缘很复杂,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要生怜悯心。为什么?在因果里面讲,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心行不善果报在后面。在这一生当中你要是遭遇到果报叫现报,也叫花报,像植物开花,来生后世叫果报,佛家讲因果通三世的,现报。生报是什么?来生有果报,后报是第三生以后。真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是什么?时辰是缘分。因永远不会丧失,叫阿赖耶保存的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叫起现行。真正懂得、明了,肯定这不是假的,那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不能不谨慎,时时刻刻防范自己犯过失。无意的是过失,要有意的那就是罪孽。不但罪孽有果报,无意的过失还是有果报,这不懂不行。所以真正修行心量要拓开,心量要大,要能够原谅别人,凡事不要计较。
末法修行只有念佛最可靠、最稳当、最简单、最容易。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面说,「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果报太殊胜,殊胜到一般人都不敢相信。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等级的菩萨?大乘教里面讲七地以上,我们现在《华严经》上讲的这个境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的境界。到西方极乐世界烦恼没断,带业往生就有这样殊胜的果报。所以真正聪明人,老实念佛,万缘放下。你念佛不成功原因在哪里?你放不下,心浮气躁,妄念太多。佛号甚至於念不成句,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头,你还夹杂著许多妄念,这个很可怕。所以要放下。妄念多了怎么办?多你要想方法克制你的妄念,功夫才能得力。觉明妙行菩萨教人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跟《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的相应,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里面最严重的障碍就是夹杂,妄念太多,夹杂。妄念从哪里来的?妄念从怀疑来的,你对於这个法门有疑,疑障碍了你的信心。这怎么办?这就不能不学教,多听经。听经,一门深入,不要听太多。你必须要晓得,佛当年在世讲经都是有对象的,就像大夫给人治病一样,每个人他的病况不一样,所以处方不相同。这一大堆经典流传下来,就是世尊当时替那个时代的人治病的药方,我们今天害的病跟他是不是相同?如果不相同,用了这个药方,不但治不好病,还得送命。吃错了药大家知道问题严重,学错法门比吃错药还要严重。
佛法是好,佛法能救人,佛法也能害人。我早年讲经,讲了这句话,有同学听到了不以为然,去问李老师。李老师说对,没错,大家才相信。我们学经教跟吃药的确是一桩事情,所以佛法需要人指导。《华严经》、《大智度论》里面佛菩萨都说过,「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就是说,你要想学佛,不能不依止善知识。善知识在哪里?我到哪里去找善知识?找不到的时候怎么办?找不到的时候你就好好修善根,你先把基础打好。善根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十善业》暂且不谈,你就好好的学前面这两样,学《弟子规》,这儒家,伦理道德,学《感应篇》,学因果,学《安世全书》,这扎根。这个根扎好之后,有这样的根基,你找不到善知识也能成就,特别是净土宗。我给你介绍三个人,你找他,你这一生没有不成就的。第一个是,从近代说起,印光大师。这老人家不在了,往生了,他的著作在,印光大师的《文钞》,你天天读《文钞》,你就是听印光大师给你说法,跟一个人学,我从他这个地方奠定基础。这个基础真正奠定好了,我再介绍你第二个老师,蕅益大师,明朝时候的人,专攻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然后你再去读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就行了。三位大善知识。当然这三位他们的著作是文言文,不深,不是很深的,浅显的文言文。
所以学佛法,古来高僧大德的著作全是文言文写的,我们必须要有文言文的基础,把文言文的钥匙拿到,这钥匙是什么?古文。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用《古文观止》教我们,一个星期教一篇。我在那里十年,十年这一本《古文观止》讲完了,三百多篇。老师教我们,你要熟读五十篇,这五十篇能够背诵,能够讲解、能够背诵,文言文的钥匙你拿到了,你有能力看《大藏经》,你有能力看《四库全书》,文字的障碍没有了,如果你能够熟读背诵一百篇,有这个基础,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老师把这个秘诀告诉我们,肯不肯学在自己。真正发心,相信,没有怀疑,你就去选五十篇古文,先选五十篇,首先熟读,然后再求解,字字句句讲清楚,这是扎根教育。德行上,《弟子规》、《感应篇》是德行。文字上,五十篇古文。现在在台湾,台湾缘殊胜,过去国语日报每个星期,是一个星期还是十天我记不清楚,它出一个小的副刊,叫「古今文选」。这么多年来,他选的东西很多,而且注解得很详细,有注音、有注解,你不必查参考资料,你在这一套东西里面选五十篇。选的标准怎么样?《古文观止》里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