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160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160节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幌喔伞@罾鲜υ谔ㄍ迦思页扑魉谋Γ诜鹈乓话愣际桥懦馑K晕颐歉б彩芰艘恍┯跋欤苁裁从跋欤克旅砝锊荒茏 N乙簧簿蠹壹娑己芸推氲剿旅碜∫惶觳豢梢裕谒旅沓砸欢俜姑挥形侍猓蠹一峤哟恪1浦咄段蘼罚阶詈竺挥蟹ㄗ樱≡瘢桓鲋挥蟹牌簿ジ憔惴鹗拢切校扛鏊旅矶蓟队倬褪腔顾住
  我走在这个交叉路口的时候,我们有个听众,就是以后的韩馆长,她是听众,她看到我这个遭遇,她是北方人,打抱不平,她叫我经要继续讲,佛要认真去学,没地方住怎么办?她说我家里面还有空房子。她们家是个小型的别墅,花园洋房,两层楼,楼上有个厅,叫我去看,你可不可以住在这个地方?我初出家没多久,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到台中,我带著她一道去,去见李老师,向老师报告,可不可以?老师同意,说可以。所以我就住她家里,住了十七年。讲经就没有中断,她替我张罗,去租地方讲经、借地方讲经,很辛苦。所以我讲经起初这三十年没有中断靠她,这三十年基础才真正奠定,以后就走向国际。所以没有这样的护法,学经教是多么困难!现在这个时代,为什么缺乏讲经人才?诸位就明白了。没有长时间的薰习,天天接触经典,接触经典就是天天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你在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能够不受影响吗?你能够不受干扰吗?谈何容易!所以我们相信古人说的话,「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如果三个月不读圣贤书,绝大多数的人肯定被污染。三年不读圣贤书,我们套一句夫子的话说,「其余不足观也已」,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我们讲到依法不依人的重要性。
  第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什么叫了义?古人,我们先念古人所说的,「谓诸大乘经,皆明中道佛性,若依此而修,则万行成就,能见佛性也」,这个了义。这个了义讲得不错,讲得太高,为什么?我们一般人做不到。我这些年来讲经,我讲了义讲得很浅显,什么叫了义?我现在的根性、我的程度,跟我生活环境没有障碍的这个法门、经典,我来学习,而且这个法门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这就是了义经。那什么是了义经?《阿弥陀经》是了义经,《无量寿经》是了义经,你依照这个经典修行,你决定得生净土。古德告诉我们,「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明心见性是开悟。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知道,在这个世间我们是不可能开悟的,这是一句老实话;要开悟必须要换一个环境,到极乐世界去。死心塌地专修净宗,这在现前这个时代是唯一的了义。
  下面这是古人讲的,「不依不了义经者,谓小乘等经,不明中道佛性,若依此而修,则万行难成,不见佛性也」。可是我们对於小乘等经要重视,为什么?这是小学,我没有小学怎么能念大学?所以小乘经,我在台中学经教的时候,小乘经学了十几种,李老师教的。我第一部出来讲的经,三十三岁第一次正式出来讲经,讲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这部经的内容有三个,第一个是讨论学佛是吉还是凶,讲这个问题;第二个讲杀业责任;第三个讲师生的关系,这是入佛门的基础,所以要晓得。以后我们学了净土,净宗所遵循最高的指导原则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一段经文,叫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这是最高指导原则。第一条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条里面,我们这些年来常常劝勉同学们落实儒释道的三个根,就是这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在《弟子规》,「慈心不杀」在《太上感应篇》,后面「修十善业」,就是儒释道这三个根,第一条,你说多重要!这三个根扎稳,这才能入佛门。
  入佛门,第二条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你入佛门。这入佛门是小乘,小乘是基础,我们偏重在《沙弥律仪》,再往上去做不到!能把《沙弥律仪》做到,那就是现在最好的出家人,真正佛弟子。所以必须要把古人的标准降低,我们才得受用;拿著古人那个标准,我们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所以第二条就落实在《沙弥律仪》。第三条,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个四句话,三句是自己修行,最后一句是教化众生,要劝别人,也就是你要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条我们就落实在《无量寿经》、在《阿弥陀经》,读诵大乘。《华严经》呢?《华严经》是大《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所以一定要晓得,这是古人讲的,不是我们说的,《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一部经,里面所讲的是一桩事情,内容完全相同,一个说得简单,一个说得详细。讲得最详细的是《华严》,讲得最简单的是《阿弥陀经》,一而三,三而一。我们看《华严》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所说的全是极乐世界的现况。所以你要认识极乐世界,要了解极乐世界,你去读《华严》,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上品十善。所以这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我们了义这样讲法,大家真的就没有怀疑,就有了依靠。
  第三很重要,「依义不依语」,这非常重要。因为经典是从印度梵文翻过来的。我初学的时候怀疑,有没有翻错?像现在我们拿一篇东西翻译,不要说别的,拿一篇文言文翻成白话文,怎么翻都没有办法翻到原来的意思,那梵文翻成中国文能靠得住吗?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我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向方东美先生请教。方老师告诉我:现代的中国人不是从前的中国人,现在的中国人丧失民族自信心,所以遭遇这么多苦难,从前中国人那个自信心是非常强。所以我提出问题,说梵文经典流传到中国这么多,为什么没有保存、流传下来,这个东西到哪去了?方先生告诉我,我们中国人,古时候的中国人,他们翻的经典肯定翻的意思没有一点错误,文字比它的原文还要华丽。换句话说,学佛念中文经典就可以,梵文经典可以不要,你说这是什么样的气概!所以梵文经典就不重视,我们感觉得很遗憾,可是当时人并不觉得遗憾,我们所翻的比它好。
  以后我跟李老师学教,我也把这个问题请教李老师,李老师的说法跟方先生就不一样,因为方先生毕竟是学者,他不是专门学佛,他是学哲学。李老师告诉我,在中国参加翻译的这些大德们,不但是有修行、证果,至少都是三果以上;主持译场的,佛菩萨再来的,这中国人有福。你看,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傅大士,这是现居士身,弥勒菩萨再来的,这是暴露身分的,没有暴露身分的多!他说你不晓得,这中国人有福,感动佛菩萨应化到中国来从事於这个工作。所以这个得依义不依语,佛说的这句话意思就深了,因为后人对於翻译怀疑的人真多,我自己学佛也不例外。我们看古德所说的,「义即中道之理,若依此理而修,则能成就万行,破诸颠倒而显中道之理也」。这了义经,古来祖师大德指导我们的,《华严》、《法华》,一乘经,那就是了义经。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一方面,但是《华严》最后指归净土,就是归《无量寿》,《无量寿》是了义的了义。为了便利修行受持起见,还有更简单的,《阿弥陀经》。你要是专修《阿弥陀经》,那我要劝你,你一定要学蕅益大师的《要解》,莲池大师的《疏钞》,因为你没有这两样东西,《阿弥陀经》讲得很简单,里头的意思很深很广,你没有方法体会。
  「不依语者,语是世间言语文字,非出世法,若依此而修,则万行不成,颠倒不破,中道不显也」。这是真的,如果我们怀疑经典翻译有问题,尤其是同样一部经有好几种的翻译。譬如《金刚经》,你现在《大藏经》里面去看,六种翻译,你去看、比对,翻译都不一样。现在我们流通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的本子,玄奘大师也有译本,你一比较你就晓得。我们得依谁?罗什法师肯定是佛菩萨再来,那不是普通人,像安世高,都不是凡夫,他翻得好,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读起来像念中文一样。不能怀疑,一怀疑问题就出来了;经没有问题,翻译的人没有问题,自己不得利益,亏就吃大了!所以文字不重要,义理重要,翻译的时候只要义理没有翻错,文字多一个少一个这无所谓,不同的体裁也行,只要义理正确。这是讲到依义不依语。
  最后是「依智不依识」,这是我们的心态,我们修学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古圣先贤的典籍。「依智者」,这就是我们讲的理智,识就是感情,我们学习一定要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不会有成就,感情是迷,理智是慧,是智慧。「照了之心,名之为智,若依正观之智,於诸波罗蜜观察而修,则能破生死烦恼之业,必证大乘涅盘之果也」,这就对了!所以教下修行讲止观,止观实在讲就是最初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放下」,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那个时候我初学,他要给我讲止观,我完全不能接受,也不会懂,他讲得很通俗,看破、放下。那年我二十六岁,我接触佛法才两个月,方先生介绍的时候我就看佛经,认识了章嘉大师,我向他请教,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的就能够契入经教?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真正善知识教学的手段。我们的问题提出来,他不是直接就答覆我,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在他的客厅里面就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这是他教学的方法。为什么?我们年轻,心浮气躁,他看著你,看半个小时,让你心平气和,浮躁的气分没有了,心定下来,他才跟你讲,你会得受用,心浮气躁学不到东西。说了一个字「有」,这有,我们的心又动了,耳朵竖起来要好好听,他又不说了,说一个字就不说了。这次时间短一点,大概五、六分钟。总是让你静,你浮动的时候不跟你讲。
  所以我们这才了解古人的教学,重视学生心平气和,他才能受益。如果心浮气躁,不要说是佛法,世间的学术他都学不到,他学只能学皮毛。譬如读世间圣贤书,你读四书五经,你决定不能懂得它的意思。所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个诚是什么?心平气和是诚,心浮气躁诚意没有,你学什么?我跟章嘉大师三年,进入到他那个房子,磁场就不一样,很能够摄受人心。就是一句话不说,你跟他在一起静坐两个小时,你会感觉到受益很多,生欢喜心!大师言语不多,态度安详,你看照片就像他人一样,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让我们佩服。你看他穿的一身衣服,春夏秋冬都是一样,冬天当然我们觉得没有问题,夏天,夏天他不热。那时候有一位讲经的法师道源老和尚,在夏天的时候看到他也是这样的,他还不断拿个扇子搧,到章嘉大师面前,他说:大师,你不热吗?章嘉大师回他一句话:心静自然凉。章嘉大师他没有搧扇子,他听了这句话感到很羞愧,也就是说他心浮躁,人家心定的。所以说真正心定他才有观,放下他才有正观之智,这是把烦恼习气都放下,《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要统统放下,你智慧现前了。现前怎么样?现前还得要干,不干不行,干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所以理没有离开事,事没有离开理,理明白了,这个理要贯通在事相上,事就是理,理事是一不是二,这才能契入。
  什么是大乘了义的佛法?生活就是的,你日常生活就是的。如果你的生活跟你所学的东西完全是两桩事情的话,这个佛法就变成世间法,那就不叫学佛,李老师讲的,那是搞佛学,你是研究佛学,那不是学佛。学佛,佛在哪里?佛在生活里面,佛在起心动念、佛在言语造作、佛在处事待人接物,你真得受用!所以方东美先生讲「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是把它脱了节,那你享受在哪里?你享受依旧是烦恼,依旧是习气,你就错了。所以学以致用,真得受用,得受用从哪里看?从身体上看。所以你看我讲经今年五十年,我讲经初期的时候就很大胆,那个时候年轻,人家也不相信我,说我胡说八道,我说学佛的好处在哪里?第一个好处,你不会生病;第二个好处,你不会衰老;第三个好处,你不会死。人家听了说:胡说八道,年轻人。真的,现在我说这个话大家相信,为什么?我这个例子在。我学佛五十七年,讲经五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