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第2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药能退脾土,复肾水,降心火。
黄连 茵陈(各五分) 黄柏 黄芩(各四分) 栀子 茯苓 泽泻(各三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渣,稍热服,食前。
〔洁〕阴黄则清便自调,面目及身黄,四肢冷,是脾虚不能制肾水,当用益黄散下使君子丸。(益黄
散方见治法,使君子丸方见疳。)
淡黄白者,胃不和也,平胃散、调中丸。渴者人参白术散。(平胃散方见泄泻。调中丸方见腹痛,
人参白术散方见消渴。)月里生黄(见胎惊条。)
〔《明》〕饮水不渴面黄∶阳刚穴(一壮。)
〔钱〕黄相似∶身皮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膊背强,大小便涩,一身尽黄,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如屋
尘色,着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胆也。此一证多发于大病后。又有一证,不因病后,身微黄者,
胃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大,食土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黄也。又书云∶诸疸
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不和也。
x栀子柏皮汤x 治伤寒身黄发热。
栀子(八枚) 黄柏(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水煎,去渣,温服。
x犀角散x 治小儿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一两) 茵陈 干葛 升麻 龙胆草 生地(各半两) 寒水石(七钱半)
上 咀,白水煎服。
一方 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尽干黄。以干葛汁和蜜调服。(《袖珍方》无干葛,用栝蒌。)
x连翘赤小豆汤x 治小儿伤寒发热身黄。
麻黄 连翘 甘草 生姜 赤小豆 生梓白皮(各二两) 杏仁(四十个) 大枣(十二个)
上 咀,水煎服。一方,生小麦苗,捣汁服之,立效。
x消食丸x 治小儿脾胃不和。常服宽中快气,消乳食,正颜色。
砂仁 陈皮 三棱 蓬术 神曲(炒) 麦芽(炒) 香附(米泔浸,炒) 枳壳 槟榔 乌
梅(各半两) 丁香(二钱半)
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食后,紫苏汤下二三十丸。
x茯苓渗湿汤x 治小儿黄胆,寒热呕吐,而渴欲饮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得安卧,
不思食饮。
茯苓(五分) 泽泻(三分) 茵陈(六分) 猪苓 黄芩 黄连 山栀 防己 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 枳壳(各二钱)
上 咀,水煎,徐徐温服。
〔丹〕治小儿吐泻,黄胆。
三棱 蓬术 青皮 陈皮 神曲 麦芽 黄连 甘草 白术 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温水调服。若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x瓜蒂散x 治小儿忽发心满坚硬,脚手心热,变为黄胆。不急治,则杀人。
瓜蒂(七个) 赤小豆(七粒) 秫米(七粒)
上为末,用一字,吹两鼻内,令黄水出。余末尽水调服之,得吐出黄水即愈。一方,瓜蒂一两,
赤小豆四两,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服。药下即卧,当吐清黄汁为效。虚者不宜服。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腹痛
属性:〔汤〕小儿腹痛曲腰,干哭无泪,面青白,唇黑,肢冷,为盘肠内吊。凡有此证,急煎葱汤淋洗其
腹揉之,葱熨脐腹间。良久,尿自痛中出,其疼立止。续次服药。
乳香 没药(各少许透明者,细研)
上件,木香一块,于乳钵内磨,水一分,滚数沸,调乳、没末。
此药只一服效。
〔钱〕x钩藤膏x 治小儿腹中极痛,干啼后偃,名盘肠内吊。
乳香(研) 没药(研) 木香 姜黄(各四钱) 木鳖子仁(二十一个)
上先将后三味同为细末,次研入上二味,炼蜜和成剂,收贮。每一岁儿可服半皂子大,余以意加减。
煎钩藤汤化下,无时。次用魏香散。
x魏香散x
蓬术(半两) 阿魏(一钱)
上先用温水化阿魏,浸蓬术一昼夜,培干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煎紫苏米饮,空心调下。
〔无〕x蒜乳丸x 治冷证腹痛夜啼。
大蒜(一棵,慢火煨香熟,研烂) 乳香(另研,五分)
上研,为丸如芥菜子大。每服七粒,乳汁送下。
上四方,治寒腹痛,属盘肠内吊,其候曲腰干哭是也。
〔钱〕胃虚冷,面 白色,腹痛不思食,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若不下利者,调中丸主之。(益黄
散治下利而痛也,调中丸治不利而痛也。)
x调中丸x
白术 人参 甘草(炒。各半两) 干姜(炮,四钱)
上为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食前,温水下。(海藏云∶仲景理中例也。)
x当归散x 凡小儿夜啼者,脏寒而腹痛,面青手冷,不吐乳是也,宜此方。服之效。
当归(去芦头) 白芍药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桔梗 陈皮(各一钱)
上 咀,煎五分,时时少服愈。
上三方,治寒腹痛,属胃虚,其候不思食是也。
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赤黄,与三黄丸、人参汤下。(三黄丸方见发热法。)
〔丹〕腹痛夜啼。服牛黄丸如豆大,乳化吃之,于脐下书田字,立安。(《圣惠方》)
〔钱〕积痛,口中气温,面黄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当磨积,
宜消积丸。甚者白饼子下之。后和胃,用白术散。(消积丸、白饼子方见癖。白术散方见消渴。)
〔丹〕食积腹痛硬。必用紫苏、萝卜子之类。
〔世〕小儿好吃粽成腹痛。用黄连、白酒药等分,为丸服。
〔汤〕x三棱散x 治积气肚痛。
砂仁 甘草 益智(炒,去壳) 三棱 蓬术 青皮(炒,各等分) 为末,白汤点下。
虫痛,面 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安虫散主之。小儿本怯者,多此病。
(田氏云∶虫痛,啼哭俯仰,坐卧不安,自按心腹,时时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唇白。又目无精色,
口吐涎沫,此为虫痛。)
〔钱〕x安虫散x 治小儿虫痛。
胡粉(炒黄) 鹤虱(炒黄) 川楝子(去皮核) 白矾(枯,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大者五分,米饮调下,痛时服。
〔汤〕治虫动,痛极不可忍。用干漆半两,槟榔一枚生用,窑老一块,再 细研,三件一处为末,
空心热酒调,良久,取下虫,立愈,验。(窑老,恐窑中 过泥物也。)
又方 用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尽出,用新汲水入生麻油,空心调下。
〔钱〕x安虫丸x 治上中二焦虚,或胃寒虫动及痛。
干漆(炒烟尽,二分) 雄黄(一分) 巴豆霜(一钱)
上为细末,糊丸如黍米大,量儿大小服之。取东引石榴根煎汤下,或苦楝根,或芜荑汤下五七丸至
二三十丸,发时服。
x芜荑散x 主治同前。凡小儿痛时,便高声啼叫,人中上鼻头唇口一时黑色,脉法当沉弱而弦,今
反脉大,是虫
症也。
白芜荑 干漆(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或一钱,米饮调下,发时服。
〔丹〕蛔虫。用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煎下。
〔钱〕积痛,食痛,虚痛,大同小异。惟虫痛者当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随其症用药。虫与痫相似,小儿本
怯故胃虚冷,则虫动而心痛,与痫症略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安虫散主之。
辛氏女子五岁,病虫痛。诸医以巴豆、干漆、 砂之属治之,不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睡卧不安,
自按心腹,时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或白或黑,目无光而慢,唇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卧转不安。召
钱至,钱详视之。用芜荑散三服,见目不除青色。大惊曰∶此病大困,若更加泻,则为逆也。至次日,辛见钱
曰∶夜来三更果泻。钱于泻盆中看,如药汁,以杖搅之,见有丸药。钱曰∶此子肌浓,当气实,今证反虚,不
可治也。辛曰∶何以然?钱曰∶脾虚胃冷则虫动,而今反目青,此肝乘脾。又更加泻,知其气极虚也。
而丸药随粪下,即脾胃已脱,兼形病不相应,故知死病。后五日昏笃,七日而死。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鹅口
属性:〔汤〕《巢氏病源》鹅口候者,小儿初生,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口,故曰鹅口。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
熏发于口也。治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黄丹 出火气,掺于舌上。(葛氏方。)如用前法,
其舌上白屑不脱,可煮栗 汁令浓,以绵缠指头拭之。若春夏无栗 子,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
小儿初出腹,有连舌,下有膜如石榴子者,中隔连其舌下,后令儿言语不发,舌不转也。可以爪甲摘断之,
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烧发灰敷之,即止。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口疮
属性:(见心主热门)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口噤
属性:〔田〕大人小儿,口噤不开,牙关紧者,诸药无效。天南星末一钱,脑子少许,相和研匀。用指蘸
生姜自然汁,蘸药于左右大牙根上擦之,立开。
〔丹〕初生口噤不开,不收乳。用赤脚蜈蚣,去足炙末,猪乳汁调下五分,三四服愈。
〔《圣》〕小儿生下七日口噤。牛黄些少,竹沥调下一字,以猪乳滴口中。
口噤搐鼻法。用郁金、藜芦、瓜蒂为末,水调搐之。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滞颐
属性:(口角垂涎是也)
〔肃〕清心导痰丸 治舌纵涎下。(方见大人门。曾用甚妙。)
〔汤〕小儿滞颐者,多涎流出,积于颐上,此由脾胃冷,涎多故也。脾之液为涎,缘脾胃虚冷,
不能制其津液,故流出于颐,法当补脾。(按《内经》云∶舌纵涎下皆属热。此恐汤氏之偏见,今
两存之,以备参考。)
张涣x温脾丹x 治滞颐效。
白术 青皮(各半两) 半夏曲 丁香(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上为细末,糊丸如黍米大,一岁儿十丸,二岁二十丸,米饮下。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脐风撮口
属性:〔钱〕小儿洗浴,拭脐不干,风入作疮,令儿撮口,甚者是胃虚,气不和,口频撮,x调气益黄散x主之。
赤脚金头蜈蚣(一条) 蝎尾(四尾) 僵蚕(七条) 瞿麦(五分)
上为末,先以鹅毛管吹豆大入鼻内,嚏喷啼叫可医,更用薄荷汤下。
〔钱〕x柏墨散x 治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 袍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所乘,致令小儿四肢不和,
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宜速疗之。
黄柏 釜下墨 乳发(烧。各五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敷之。
〔丹〕脐风。湿盐二两,豉二合,杵成饼子如钱,炙热,熨脐上安。又,以黄柏末敷之。
〔姚〕小儿脐肿。桂心炙热熨之,日四五。
〔《秘》〕脐风疮。用年久东壁泥,研,敷之。
〔《圣》〕脐风久者成疮,不干,伏龙肝敷之。又,马齿苋,烧叶末敷之。(《千金方》)
〔《子母》〕治小儿脐赤肿。杏仁杵如脂,敷脐肿上。
〔《圣》〕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并赤肿。用枯白矾,研细,敷之。
〔世〕治婴儿因剪脐伤外风,致疮不干,用白矾、 白龙骨各等分,同为末,每用少许敷之。又
方,绵烧灰,研细,每少许干掺之。
〔丹〕撮口。夜合花枝煮汁,拭口并洗,愈。
〔田〕撮口治法,用白僵蚕为末,蜜调涂儿谷道。又,牛黄一钱,竹沥一合,时时抹口中即瘥。
〔无〕小儿初生一七日内,忽患脐风撮口,百无一效,坐视其死,良可悯也。有一法,世罕知者,
凡患此证,看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以温水蘸熟帛裹指,轻轻擦破,即开口便安,不药神效。
小儿初生,脐风撮口,诸药不效者。灸然谷,穴在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不宜见血,立效。
〔《甲》〕脐风,目上插,刺丝竹空。
〔《明》〕脐肿∶腰对脐骨节间。(三壮。)
〔世〕脐风撮口,在百日内不治。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肺主燥
咳嗽
属性:〔钱〕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间肺气大旺,病嗽者其病必实,非久病也。其症面赤痰盛身热,法
当以葶苈丸下之。若久者,不可下也。
x葶苈丸x 治乳食冲脾,伤风咳嗽,面赤痰盛,身热喘促。
甜葶苈(去土,隔纸略炒) 黑牵牛(微炒) 汉防己 杏仁(去皮尖,炒,另研如膏。各一两)
上为末,研入杏膏拌匀,蒸陈枣肉和,再捣为剂,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生姜汤下,
乳食后或临夜服,量儿加减。
〔洁〕x人参荆芥散x 治身热痰嗽,胸膈不利,宜下痰去热。
人参(半两) 荆芥穗(一两) 大黄(二钱)
上为细末,水煎,调槟榔、木香细末五分,轻粉一字,乳后服。如身热潮热,宜服清凉饮子去大黄,
三服之后,一二日却入大黄服之,令疏利则愈,不可便动脏腑。
〔钱〕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伤风寒嗽也。风寒从背第三椎肺 穴入,当以x麻黄汤x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