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9-医学纲目 >

第175节

579-医学纲目-第175节

小说: 579-医学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亦非肺气有余也。气盛当认作气衰,有余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又为有余,当清肃下行而不喘,以其 
火入于肺,衰与不足而为喘焉。故言盛者,非言肺气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余者,非言肺气有余也, 
言肺中之火有余也。故泻肺以苦寒之剂,非泻肺也,泻肺中之火,实补肺也,用者不可不知。 
〔罗〕x槐角利膈丸x 治风胜痰实胸满,及喘满咳嗽。 
皂角(一两,酥炙,去皮弦子) 半夏 槐角(炒。各半两) 牵牛(一两半) 
上同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x定喘饼子x 神验。 
羌花(醋浸一宿,炒) 桑白皮(炒) 吴茱萸(炒) 马兜铃 陈皮(去白。各一两) 寒食面(三两) 
白牵牛(三两,半生半炒,取头末二两) 
上为末,和匀,滴水丸,如樱桃大,捏饼子。取热灰半碗,在锅内同炒,饼子热,每夜服一饼,嚼烂,煎 
马兜铃汤下。如患人心头不快,加上一饼或两饼,至微明利下,神效。妇人有胎,不可服。 
洞虚子神秘沉香丸 下痰喘。(方见痰饮门。) 
〔仲〕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之不愈。x木防己汤x主之。虚 
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x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x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人参(四两) 茯苓(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水六升,煮二升,去渣,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即愈。 
〔丹〕喘急有风痰者,《妇人大全》x千缗汤x。 
半夏(七个,炮制四片,破之) 皂角(去皮尖) 甘草(炙。各一寸) 生姜(如指大) 
上用水一碗,煮去半,顿服。一方不用甘草,但用半夏末一两,皂角去皮弦半两,生姜七片,同入纱袋中, 
水三升,煎至一盏五分,以手揉洗,取清汁,分作三服,并服二服,效。 
〔云〕x四七汤x 治痰涎咽喉中上气喘逆,甚效。(方见咽喉条。即仲景治妇人胸中如有炙脔,半夏浓朴汤。) 
〔《保》〕x半夏丸x 治因伤风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恶心欲倒。 
半夏(一两) 槟榔(三钱) 雄黄(三钱) 
上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姜汤下。小儿丸米大。 
〔《经》〕定喘化痰。猪蹄甲四十九个,净洗控干,每个指甲内入半夏、白矾各一字,装罐子内,封闭, 
勿令烟出,火 通赤,去火毒,细研,入麝香一钱匕。有上喘咳嗽,用糯米饮下,小儿五分,至妙。 
〔《简》〕治喘急。用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末,童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渣温服。 
凡治喘,正发时无痰,将愈时却吐痰者,乃痰于正发之时,闭塞不通而喘甚,当于其时开其痰路,则易 
安也。宜此方桔梗之类,及枳壳、栝蒌实、杏仁、苏叶、前胡等,引出其痰。候痰出喘退,却调其虚实, 
虚者补以参、 、归、术,实者泻以沉香滚痰丸之类是也。 
〔河〕人参半夏丸 化痰定喘。(方见咳喘。予平日用此方治久喘未发时服此丸,已发时用沉香滚痰丸微 
下之,累效。) 
〔世〕火喘。用白虎汤加栝蒌仁、枳壳、黄芩,神效。 
〔《保》〕x双玉散x 治痰热而喘,痰涌如泉。 
寒水石 石膏(各等分) 
上细末,人参汤下三钱,食后服。 
〔仲〕支饮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卞之。(方见肺痈。此方效验甚捷,但虚人忌服。) 
〔丹〕x紫金丹x 治哮喘遇冷发者用之。 
精猪肉(三十两) 砒霜(明亮者一两,研细) 
上将肉切如骰子大,用砒末入肉内拌匀,分肉为六分,每分用纸筋黄泥包之,用火烘令泥干,又用白炭火 
于无人处 ,青烟出尽为度,放地上一宿,研极细,用汤浸蒸饼丸,如绿豆大,用清茶吞下,大人二十丸, 
小儿十丸,量虚实用之。 
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 
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加茱萸汤及此方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其二属寒包热。 
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发表诸方之类,及预于八九月未寒之时,先用大承气汤下其热,至冬寒时 
无热可包,自不发者是也。 
〔丹〕x清金丹x 治哮嗽遇浓味发者用之。 
萝菔子(淘净,蒸令熟,晒干为末,一两) 猪牙皂角(火烧过,以碗覆地上,作灰末,三钱) 
上为末,拌匀,用姜汁浸蒸饼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三十粒,慢咽下。一方劫喘,用姜汁蜜炼丸,桐子大。 
每七八十丸,噙下,止之。 
〔瑞〕x化痰丸x 快脾顺气,化痰消食,治久喘或作或止者,甚妙。 
半夏(洗) 南星(去皮膜) 白矾 皂角(切碎) 生姜 
上各一斤,用水煮南星,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将生姜切作片,同半夏、南星晒干,无日色火焙。 
再加∶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另研) 干葛 杏仁(去皮尖,另研) 
神曲(炒) 麦 (炒) 山楂 香附子(去毛) 
上各半斤,净与前药合和一处,研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食后 
茶汤送下。 
〔仲〕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 
〔洁〕白术散 治夏月饮冷酒,生痰膈满。(方见咳脾肺条。) 
〔丹〕喘而心痛。油炒半夏为末,粥丸,姜汤下三十丸。 
哮嗽必用吐法。吐药中用醋多,不用凉药。 
子和稀涎散(方见治法门上实条。) 
〔世〕治喘。用古文钱七个,盐梅七个,水一盏,同浸二宿,每服一呷,空心,良久吐出恶痰而效。 
〔垣〕病机云∶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辨云∶伤寒家论喘呕,以为火热者,是明有余之邪中于外,寒变而为 
热,心火太旺攻肺,故属于上。又云∶膏粱之人,奉养太过,及过爱小儿,亦能积热于上而为喘咳,宜以甘寒之 
剂治之。《脉经》又云∶肺盛有余,则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短气,皆冲脉之火行于胸中而作也。系在下焦, 
非属上也。盖杂病不足之邪,起于有余病机之邪,自是标本病传,多说饮食劳役,喜怒不节,水谷之寒热,感 
则害人六腑,皆由中气不足,其 胀腹满,咳喘呕,食不下,皆以大甘辛热之剂治之,则立已。令立热喘、寒喘 
二方于后。 
x人参平肺散x 治心火刑肺,传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闷,咽嗌不利。 
桑白皮(一钱) 知母(七分) 甘草(炙,五分) 茯苓(四分) 地骨皮(五分) 天门冬(四分) 
青皮(三分) 五味子(三十粒) 陈皮(三分) 人参(五分) 
上 咀,只作一服,水煎,食后温服。如热甚加黄芩四分,紫苏叶、半夏各五分。 
x参苏温肺汤x 治形寒饮冷则伤肺,喘,烦心,胸满短气不能宣畅。 
人参 肉桂 甘草 木香 五味子 陈皮 半夏(制) 桑白皮 白术 紫苏茎叶(各二两) 
白茯苓(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如冬寒每服不去节麻黄半分, 
先煎去沫,下诸药。 
〔丹〕喘有阴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亦有痰火冲上者,宜四物汤加青黛、竹沥、陈皮,入童便煎服。 
〔垣〕调中益气汤加减法。(方见治虚实条。) 
如秋冬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 
有音不得卧,加茱萸五分或一钱,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盖此证随四时 
为寒热温凉,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熟汤丸如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 
服,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食压之,使不得胃中停留,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大抵治饮食劳倦 
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如时上见寒热病,四时症也。又或 
将理不如法,或酒食过多,或辛热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寒大热之处益其病,当临时制宜,暂 
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夭横矣。《黄帝针经》曰∶从下上者,引 
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气,阳病在阴,从阴引阳,宜以入肾肝下焦之药引甘 
多辛少之药,使升发脾胃之气,又从而去邪气于腠理皮毛也。又曰∶视前痛者,当先取之。是先以缪刺泻其 
经络之壅塞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取之而后治他病。 
x加减泻白散x 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呕喘促。 
桑白皮(一两) 青皮(二两) 茯苓(三钱) 地骨皮(七钱) 甘草 陈皮 五味 人参(各五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粳米数十粒同煎,去渣温服,食后。 
平居则气平和,行动则气促而喘者,亦冲脉之火。予族兄六旬有余,素有喘证,或唾吐血痰,平居时则不 
喘,稍行动则气促喘急。以黄柏知母滋肾丸,空心服七八十丸,其证大减。此黄柏、知母能泄冲脉之火者,如 
此效也。 
〔丹〕治卒上气喘鸣息便欲死者,研韭汁饮一升,瘥。盖韭去胸中恶血滞气。 
〔《食》〕主上气咳嗽,胸膈妨满气喘。桃仁二两去皮尖,以水一升,研取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之。 
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全文见诊 王注云∶愤,谓愤郁奔迫也。) 
〔《简》〕治肺气喘嗽。马兜铃二两,只用里面子,去壳,秋石半两,入碗内和匀,慢火炒干,甘草一两 
炙,二味为末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以药末含,咽津亦得。(《衍义》云∶治肺气愈。) 
〔垣〕x加减三奇汤x 治咳气喘上气,痰涎喘促,胸膈不利。 
桔梗 半夏 陈皮 甘草 青皮 杏仁 人参 五味子(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二片,煎至一盏,去渣,通口食后服。 
〔罗〕x紫参散x 治形寒饮冷伤肺,喘促痰涎,不得安卧。 
粟壳(一两,蜜炒黄色) 麻黄 桔梗 紫参 甘草(炙) 五味(各五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三片,同煎去渣,食后服。 
〔云〕x清金汤x 治男妇不拘远近肺气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 
粟壳(蜜炙) 人参 甘草(各半两) 陈皮 茯苓 杏仁 阿胶(炒) 五味子 桑白皮 薏苡仁 
紫苏 百合 贝母(去心) 半夏曲 款冬花(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临卧服。 
肺虚则少气而喘。经云∶秋脉者肺也。秋脉不及,则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其治法则 
门冬、五味、人参之属是也。肺痹肺积,则久喘而不已。经云∶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又云∶肺痹者,烦满喘 
而呕,是肺痹而喘。治法或表之,或吐之,使气宣通而愈也。《难经》又云∶肺之积名息贲,在右胁下如杯,久 
不已,令人喘咳,发肺痈。治法则息贲丸能磨其积是也。 
胃喘则身热而烦。经云∶胃为气逆。又云∶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 
上为喘呼。又云∶阳明厥则喘而 , 则恶人,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是 
也。 ,王注谓热内郁而烦。凡此胃喘治法,宜加减白虎汤之类是也。 
肾喘则呕咳。经云∶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根据从,故呕咳上气喘 
也。东垣治以泻白散是也。 
运气 喘者有三∶ 
一曰金助肺盛而喘。经云∶岁金太过,病甚则喘咳气逆,肩背痛。又云∶岁金太过曰坚成,坚成之纪,其 
病喘喝,胸凭仰息。治以温剂是也。 
二曰火攻肺虚而喘。经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少气咳喘,上临少阴少阳,咳喘息鸣。 
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寒热喘咳,甚则肺胀,大腹满膨膨而喘咳。又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气 
上冲胸,喘不能久立。治以咸寒是也。 
三曰风火为气逆。经云∶木太过曰发生,发生之纪,上微则其气逆是也。 
〔《灵》〕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肢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 
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黄帝曰∶取之奈何?伯 
高对曰∶积于上,泻大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冲;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 
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卫气失常论 难足取之者,正入一针, 
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