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集中精力练习-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表于2004年4月〈莫愁〉家教版
我是如何教会孩子阅读的
作为父母,能在孩子的童年为他培养起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对孩子的一笔馈赠。我11岁的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阅读能力强,阅读速度快,从书中获取了许多课外知识。然而他的读书爱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回顾以往,感觉经验宝贵,现将我如何具体地、循序渐进地教会他阅读分三阶段详细讲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阅读启蒙阶段:
1、从生活中识字:
心理研究表明,0—3岁是培养儿童对于阅读兴趣的关键阶段。因此我非常重视孩子的
早期阅读启蒙。汉字是砖,句子是砖砌成的墙,文章是建好的大厦,所以阅读始于识字,阅读包括识字。我本来计划等他会说一些词汇的时候再教他认字的,但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提前实施识字计划。在孩子十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和他玩起字来,我把汉字做成识字卡,叫他把我指定的汉字所代表的物品递给我,“宝宝,妈妈要吃‘苹果’。”“妈妈要‘笔’写字,把‘笔’给我”,他非常高兴地递给我。“这是‘爸爸’,宝宝想爸爸了吧,来,抱‘爸爸’。”他欣喜地把“爸爸”抱在胸前。原来,婴儿识字并不象想象中那么难,其实想想也容易理解,汉字本来就是一种象形符号,当我们把汉字当作一种图形时,与画有什么区别呢?把字当作图画来认是可行的。但有一点要强调,我不是去买现成的识字卡,而是自己做卡,因为买来的识字卡总是把识字和认图联系在一起,这样反而容易因为物品图形的色彩鲜艳、形状各异而喧宾夺主,导致孩子认图而不认字。毕竟汉字比起图形来单调枯燥得多,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父母买来了识字卡孩子却不肯认字的原因了。
那时,他还不会说话,我就把与他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汉字全部用彩色笔写在一张大纸上,并挂在墙上教他认几遍。为了巩固,就叫他要什么东西时就去指。比如,他要喝水,就会叫我们抱他过去,去指“水”字,这样,我们既可以知道他的所需所求,又让他同遗忘作了斗争,巩固了所学的汉字。当然,我没有忘记不断重复“水”这个音,以便更快地学会说。随着他的成长,每当他说出一个新词汇时,我就大加表扬一番,并立即把它写在黑板上或墙纸上,这样既激发了他的语言表达欲,又达到了识字目的。此外,只要有汉字的地方,我都不放过机会教他认,如看广告牌、标语,认食品袋上的字等。总之,是把汉字渗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把认字当作一项有趣的游戏。
(2)从书报中识字。
学过的汉字如不巩固会很快遗忘的,这样容易前功尽弃。怎么和遗忘作斗争呢?我发现他很喜欢反复看电视广告,只要一播出他看过的广告,就兴奋异常。我由此类推,如果把刚学过的汉字以某种方式多次呈现在他眼前,他也会很乐意去看的。果不出所料,当我拿出一本图书,要他把整本书中的“狗”字全都找出来时,他高兴极了,“妈妈,这里有‘狗’!那里也有‘狗’!”这种玩法其美名曰”找朋友”。一般家庭里都有扔得到处都是的报纸,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我叫他从报纸的大小标题中找出如“大”、“小”、“好”、“日”之类的常用字(太小的字不方便孩子看,所以只看标题上的字)。这样,他掌握的汉字非常牢固,玩起来又觉得有趣。
在我断断续续的识字教育中,他爱上汉字就象爱上图画一样自然,并对汉字产生敏感和兴趣,一旦对汉字产生敏感和爱好,那么对于汉字的载体——图画书也产生特有的爱好,这为下一步的阅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亲子共读阶段:
如果仅仅会认单个的字,放在句中却不知所云,或者连贯不起来整句的意思,那么即
使认得再多,也不等于会阅读。绝没有必要等到认了很多字以后再来阅读,那样既不易巩固旧字,接纳新字,也不利于尽早培养阅读能力。因此,要尽快引导到书上来,进入阅读状态。
孩子最初的阅读行为来自于父母朗读给他听,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从这儿开始的,可有些父母很不耐烦反复给孩子读讲一个故事,其实,孩子这种喜欢重复的心理特点,正好提供了巩固汉字、引导阅读的有利条件。孩子两周岁半的时候,我每晚讲故事给他听。第一步:先自己朗读几遍,目的是为了让他对故事的情节内容有个熟悉过程,接下来我再实施第二步就容易多了。朗读时尽量用原话,但也要看他的理解水平,如有的不能理解,就要概括成他能听懂的话来讲,然后再用原话朗读。第二步:我用手指点着字,一字一句地朗读。朗读过程中,我常留心他的表情,当他对某个句段表现出高昂兴奋的情绪时,我就作多重复几句,以加深印象。如《小猫咪过生日》,他最爱听其中的四段儿歌,我就多指读几遍,并让他也跟着我一起朗读。第三步:让他朗读或讲述给我听。在他几乎背下这四段儿歌的时候,再叫他指读给我听,以熟字带动生字,半背诵半朗读,这样,儿歌中的字记住了,再扩展下去,整个故事基本会读了。另外还可以让他把故事重复讲述一遍,由我不断提问,引导他不断思考,或者和他一起续编故事。
在我朗读过程中,注意到了表情的丰富,语气的轻重,语调的抑扬顿挫,如故作惊讶,有意夸张,情绪随故事情节而起落,有时配合一定的手势。过后,两人讨论故事中人物好坏,扮演故事中人物角色,模仿故事情节作游戏。这样,一开始就让他觉得阅读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这样的亲子共读,哪个孩子不喜欢呢?
第三段:独立阅读阶段。
亲子阅读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等他一学完拼音,我就开始放手让他自己阅读。
由于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又有拼音帮助,加之有最初的阅读能力作基础,阅读对于他来说已不成问题。然而从以前给他读到让他自己读,要有个自然的过渡,如果过渡不好,容易让孩子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开始,我象以前一样读故事给他听,讲到精彩处或一半时,我故意不讲,说睡觉时间到了,留到明天讲,书呢,就放到他床头,这样由于为故事情节所强烈吸引,不由得自己翻书看起来。渐渐地,他能独立看书了。
然而拼音读物毕竟情节简单,内容单薄,语言儿童化、口语化,根据拼音阅读会影响阅读速度,容易分散注意力,以致抓不住主题思想内容。为了提高阅读速度,也为了提高思维,拓展视野,必须提供无拼音的篇幅较长、情节丰富的书籍。因此,二年级初,我开始为他提供无拼音书籍。阅读时,遇上不懂的生字,我让他放在句中去猜测,或者跳过去不管(这并不影响他对文意的理解),不要局限于个别的生字,而要进行整体阅读,宏观把握,而且尽量进行快速阅读。从有拼音阅读到无拼音阅读的过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受识字率所限,在这个关键过渡阶段,必须特别注意选择他感兴趣的书籍,否则会因有阅读困难而对阅读失去兴趣和信心。父母要善于抓住孩子生活表现出来的兴趣所向,投其所好,选择他喜欢读的书籍。我抓住他爱看幽默、逗人发笑的故事的特点,选择儿童笑话幽默及有富有幽默色彩、妙趣横生的故事;针对儿童爱幻想的特点,推荐极富想象力、极度夸张的书籍。我之所以最先选择这两类故事,是因为在开始摆脱拼音阶段,这类浅显易懂而富娱乐性的书籍,容易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中得到乐趣和享受,也容易养成快速阅读习惯。当孩子从书中体验到愉悦感、轻松感时,再推荐诸如《一千零一夜》之类的民间故事、名著、童话小说等就容易多了。
由于我对早期阅读的高度重视和适度把握,使他能尽早地阅读,培养起他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使他的理解能力、作文水平、语文成绩大大提高,并且培养了健康人格,熏陶了情感,扩大了知识视野。阅读,将使他终生受益无穷,这算是我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吧。
——发表于《成长》2004年第九期
如何赞赏才更有效?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对于孩子来说,赞赏是心灵鸡汤,运用得好,它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引发兴趣,使智力得到提升;能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缺点;能完善人格和培养优秀品质。那么该如何赞赏才能获得以上功效呢?
一、赞赏要有活动指向性。
儿童心理学表明,年龄越小的孩子赞赏的效果越好。但如果孩子每每尝试一件事,家长总是空泛地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真行!这最多只能肯定现在的水平,而没有暗示下一步的目标,而如果能在赞赏中带有某种活动指向,则能使孩子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比如,三、四岁的孩子都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母亲就要留心他掌握的新词汇,如果哪天他说出一个从未说过的新词汇,母亲可故作惊讶地说:“咦!奇怪,你怎么会说这个“五光十色”这个词啊,一定是从故事书中听来的吧?那可是书上作家用的词啊,怎么就变成你的啦?我们来找找在哪本书上好不好,妈妈也要学。”这就可以和他一起找书来进行亲子共读,以便学更多的词汇,认更多的汉字。“你看月亮除了象圆圆的月饼,还象什么?……你说对了,还象镜子,什么?还像桔子?还像西瓜?你也太会想了吧,如果比赛的话,也许我输给你了。不过我还是不太信,我们来试试比赛怎么样?”这样,又可以和他玩比赛看谁用的比喻多的游戏,以发展他的语言能力。
二、赞赏要有委婉批评性。
陈鹤琴先生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可见,在赞赏中在委婉地批评比直截了当的批评使孩子更乐于接受。比如,孩子喜欢在墙壁上到处乱涂乱画。如果命令式地制止他,也许根本不听。如果这样说:“宝宝画的真好看呀,妈妈怎么看也看不够,能不能画在纸上,这样妈妈上班了也可以带到单位去,和阿姨一起欣赏你的画?再说画在墙上又不美观,就象把画画在宝宝脸上一样,再美的画也不好看了,你的脸也不好看了,对吗?”这样,又保护了孩子的作画兴趣,又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又比如,孩子懒于自己收拾房间,如果把“你看你房间多乱,什么时候都不知道整理一下。”换成:“今天有位叔叔来我们家,参观你房间,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你的孩子人长得白白净净的,人又是很勤快的样子,好可爱。可这房间却这么乱这么脏,你领我走错房间了吧?这一定不是他的房间。”孩子听了会觉得不好意思,不久会收拾起来。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改正了不良行为。
三、赞赏要有客观真实性。
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实际水平,盲目表扬,过度夸张,使赞赏显得虚假、不实在。现
在的孩子心理成熟早,尤其是有了一定判断力的大孩子,他会从中揣摩父母言语中的真实性,如果赞赏失真,被他识破,赞赏就失去效力。因此,家长更要讲究措词得当,不过份拨高,要能表扬到他心坎上。就拿学习成绩来说吧,明明现实情况是考得不理想,你为了鼓励他,不打击他的自信心,仍说:“没关系,你考得不错的。”就显得不真实,没有份量了。倘若这样说:“你这次考试,我看出其实你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还不是很多,如果下次再努力一点,你肯定会比现在考得更好。”这样既暗示了学习要努力刻苦,又不会让孩子灰心泄气,增添了新的动力。每个孩子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全才全艺的人毕竟是少数,孩子总有他的强项和弱项,对于弱项如何鼓励赞赏呢?比如,孩子明知道自己美术的不是很好,你也知道他没有绘画天赋,但你又不能扼杀他的这项喜好,希望能尽量画得好些,你可以这样说:“你的画虽然比不上人家的好,但比我小时候画得好多了,其实主要是你自己平时太少练习作画了,起步较晚,而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画了很多了。如果你现在开始坚持每天作一幅画,过不了多久,你也和他们画得一样好。”这样客观地帮他分析原因,并把原因归于努力的多寡,就不会失去真实性,又能让他信服你所说为实,并肯继续努力下去,从而也培养了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优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