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纪晓岚西域东行记 作者:陈继光 >

第4节

纪晓岚西域东行记 作者:陈继光-第4节

小说: 纪晓岚西域东行记 作者:陈继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它会对着草丛狂吠,就在狂吠处,草急剧地朝两旁晃动,不知是什么怪兽,在草丛中朝远处飞快地游动,带来了一种隐秘的恐惧。
  有些险要的去处,人要先把马拉过去,然后,再把车推过去。
  乌岭的那些黑色的岩石,奇形怪状,有的像黑色的兀鹰,有的如虎,有的似狼,有的状如黑猩猩,有的似魔鬼……
  别处是草木皆兵,这乌岭险处,令人草石皆兵。
  黑色,深深的黑色,浓浓的黑色,让人感到压抑,像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提心吊胆到达乌岭峰顶时,已是日上三竿了。
  纪晓岚看那峰顶,在阳光下,金灿灿异常耀眼,岭体乌黑,这顶峰尖端,恰色彩斑斓,一团锦绣,像一顶彩色的帽盔,又像是绕了一条锦袍。尖顶一柱擎天,像是伸向高空的犀角,闪着沼目的光泽。——想不到鸟岭还有如此灿烂绚丽的绝顶。
  绝顶下是一道十丈高下的石壁,下临一泓山泉。有人在泉旁的岩石上刻上了“乌岭天池”。
  人马就在这一池泉水边休憩片刻。
  这里的山泉水并不寒冷彻骨,还有些温度,水底有些气泡不断升起,看来是温泉。
  玉保到了泉边,嘴又馋了,取出青田瓤,就想舀水变酒喝。刚打得一瓠水,就被额楞上来打翻。玉保骂着,又想用瓤打水。额楞的凹眼窝中射出了凶光,连玉保也感到威慑。
  “喝酒闯达坂岭,自找死!”
  额楞的这句准噶尔话,纪晓岚听清了。
  额鲁特坐在泉边,只是注意着额楞,不插一言。当额楞把目光射向额鲁特时,额鲁特就故意用羊皮壶打泉水,只当不知他们的争执。
  纪晓岚也用羊皮壶灌满了水。
  他从泉水中看到了峰顶那块石壁的倒影。
  他是从倒影中先发现这奇观的:这整块石壁像是矗立在那里的一本掀开的书。这掀开的书页上还有密密的字,每个字都镌刻在一个个小方格中,密密地排列着,又形同一册册小书,——部大书中的千万册小书。
  纪晓岚仰视这峰顶的绝壁,像个屏风,正中微有些凹陷,并不像倒映在泉水中时中间凹陷得那么深。石壁上也并不见有镌刻的万千密密的字。他走近石壁,才依稀发现石壁上确有那密密镌刻的痕迹。也许是凤吹日晒,也许是年代久远,只留下隐隐约约的刻痕,已不能辨出是些什么字。很遗憾。
  他想起,昨天傍晚,在达饭岭下,看到乌岭峰顶处四次石门中开,石壁的山肚中贮满了千万册书,也许就是这王绝壁被夕阳反照出的幻景。说不定,这正是古人中那些绝顶聪明的人,利用光的作用,留下的一个奇迹与奇观。
  他十分遗憾,因为岁月与天风的磨蚀,已看不出镌刻的是什么字了。
  他又来到泉边。这时一行人马都已饮好了水,也灌足了水壶,泉水没有任何波纹,平静得像面镜子。他再注意石壁的倒影时,几乎要惊呼起来。泉水中已清晰地将石壁上镌刻的密密的字倒映了出来!
  上面开宗明义写着——
  中华乃文化昌盛之邦,历代以来,书山字海,千轶万册,犹如亿万珍珠流散在华夏遍野。即使有世家搜罗,也只是束高阁、藏名山、秘私筐,其数量之少,如浩瀚文海中掬了一杯水。为兔遗帐散珠之憾,特将历代朝野书目镌刻在此,待有缘之人方在墨岭天池显映炳现……
  下分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十类:易类:《周易》等……书类:《尚书》等……诗类:《诗经》等……礼类:《周礼》等……春秋类:《春秋》等……孝经类:《孝经》等……五经总义类:……四书类:《论语》等……乐类:……小学类:
  史部十五类: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十四类:懦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王家类……
  集部五类: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怦类……词曲类……
  博通古今的纪晓岚,也惊异若痴了。不要说是搜集的著作之多,有许多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是编排的体列,分类的精当,非大学问家不能为。
  最后的暑名,落款为:文津指迷
  这肯定不是署名。纪晓岚想:文津者就是通往文化海洋的渡口。那意思,就是指示通往文化渡口迷津的人。
  考年代,书目中提到明人万历年间的着撰,可见至少距今200余年。
  山崖绝壁,悬顶刻印,洋洋大观,几乎非人力所能。
  这是数千年中华文化书目的集大成。
  翼括中华,包孕华夏。
  这是天赐文瀚奇宝。
  纪晓岚欣喜若狂。
  纪晓岚几乎忘记了自己在羁旅的途中。
  忘记了己处于生死之间。
  他招呼施祥快取文房四宝来。
  他要把石壁天书誉录到纸本上。
  周围的人看着纪晓岚一会儿手抚石壁,一会儿俯临清泉,神情专注,以至好半天望着一池清泉兴奋得如梦似醉、如痴似迷。又见纪晓岚要文房四宝,以为他诗兴大发。看到他对着清泉在纸上誉录,凑上一看,这天池除了一池清水,池中别无它物、一个个惊诧万分,尤其是额鲁特抬头看看太阳,更是焦急。正要催促纪晓岚,只见小黑大对着峰巅狂吠。
  一群鸟,正从山峰飞过,山顶上像是有个巨大的吸口,群鸟连辍着像飞矢投壶般地落进峰顶。同时,乌岭绝顶的那团锦绣,居然蠕动起来,使天池畔的人都感到脚下也撼动起来。人们看清了,山顶原来盘绕着的是一条巨蛇,正在对日晒鳞。一群鸟又从峰巅飞过,巨蛇一昂头,张开巨口,一群鸟就收进蛇口。蛇头上翘然长着三尺长的蛇角。蛇口中吐出的红信,足有数尺,蛇口喷出红雾般的毒焰。巨蛇居高临下,使人魂飞魄散的蛇首,正对着天池边的人。蛇口的伸吐的红信,像红色的叉形闪电,正对准着纪晓岚。
  人马都被吓得瘫软了,恐怖得连声音都喊不出。
  只有纪晓岚还专注地在那里以石当案,俯看清泉,誉录天书,——这世界上只有学问最要紧。那管它危险临头,也忘了危险临头。
  正誉录着的纪晓岚,这时,从泉水中看到石壁上端的字,被一团五色锦云遮住了。从这团锦云中,突然伸出一似龙非龙,似蛟非蛟的巨大的蛇首,这蛇首正对着他。两只玻璃晶体般的蛇眼,闪出令人胆战心惊的冷光。
  纪晓岚还以为是从泉水中腾出了一条巨蛇。
  他大吃一惊,手中的纸与笔似乎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吸去,投入了蛇口。
  纪晓岚跌坐在池畔。
  这时,他才看到那条巨蛇吐着红信,飞掣着红色的叉形闪电已近在他的眼前。
  纪晓岚自知今日,必然丧身在蛇口了……
  第五章谜中之谜
  多年后,当他回忆起那天就将葬身于蛇口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那条巨蛇为什么没有将他吞进蛇腹?
  那巨蛇不要说人,就是马,就是牛,都可以吞得进。那时刻,他连蛇口两排锯齿状的锋利的齿牙,甚至连蛇口吐出的红信——蛇的长舌上森然的钢针般的芒刺都看得很清楚。当巨蛇对他张开了蛇口,他几乎吓得魂灵儿出窍。但当他感到已无法逃脱这个厄运时,反而镇定起来了。可惜再也无法将石壁上的中华文萃总目传给人世间了。可惜,可惜,真可惜!
  也许是那蛇已吃饱了飞鸟,也许是他身上那些小药丸与车上那佛香草的味王,也许是他婺临危时的一念,也许这条蛇就是守护这石壁夭书的神蛇,也许……
  《左传》言:“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也许,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龙蛇。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条巨蛇,就在扑向纪晓岚的一刹那,从石壁飞向天池。先是蛇首没入水池中,然后是整个五色斑斓的蛇身,最后是蛇尾,红色的云雾与一池溅起的水花,慢慢地云消雾散了。池水又复归平静,池中也不见了巨蛇,也许是由暗洞游进了山腹。
  蛇去池清,但再也映不出石壁上那些字迹了。
  这一行人在蛇口余生后,不敢再在此逗留,又往铁岭进发。
  铁岭除了石质坚硬如铁外,还有几处奇险的地段。一是崆峒隘。马与车走到崆峒隘,就会在马蹄下与轮下发出巨大的回响。得得的马蹄,像是一声声擂响的鼓;车轮滚动,则发出一串滚雷似的轰鸣。这是因为崆峒隘一段的山肚是中空的。人马在这里,被那阵阵地鼓与滚雷轰鸣,吓得怯步起来。崆峒隘过后,是磁石坡,这段山路的岩石有强磁性,马蹄铁与铁轮被磁石所吸,在这里行走,又如同在磁铁上拔步,每拔一步,都要化出极大的力气,马走不到百步,就累得乏力。磁石坡之后,又是滑铁峡。这段山路,山石光滑得像是大理石,而且正逢上下坡,每每有些不熟悉这铁岭险要的奇特的骑者,在这里滑得马仰人翻,或跌折了马足,或滑跌下峡谷。
  纪晓岚一行,有熟悉地形的额鲁特和额楞,早就作好了闯铁岭之险的准备。在铁岭的崆峒隘前一行人下马停车,额楞与额鲁特分别从车上取下马蹄软套与防滑绳。额楞对六匹马的二十四只马蹄套上马蹄软套,额鲁特对四辆车捆上防滑绢。这马蹄软套俗名又叫三草鞋,是芨芨草、紫韧草与云里飞三种草编成。西北边陲一带,经常大雪封山,冰天雪地,虽利于雪撬滑雪,有时又需要用这种三草鞋防滑。今天的马蹄软套,是过铁岭滑铁峡专用,软套的垫特别加厚,这样又可在崆峒隘隔音,在磁石坡防磁。
  纪晓岚在额楞帮他的赤骏套马蹄软套时,先取过仔细地端详,一是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多了一番小心,现在他得处处留心,防备暗算,——表面上依然笑呵呵地,外松内紧。
  纪晓岚感到,额楞在装他的那匹赤骏的马蹄软套时,好像显得特别当心。他还注意到,额楞还不时一瞥额鲁特,注意额鲁特的行动。额鲁特则也趁额楞不注意时,关注着额楞的动静。
  马蹄套上了软套,车轮又严严地捆上了防滑绳。果然过铁岭天险时,就变得险而下惊了。
  即使这样,在过崆峒隘时,马蹄与车轮下,还发出仿佛是从地层深处传来的闷雷声。
  过了铁岭后,已近中午,为了把在天池前耽误的时间赶回来,能在傍晚前赶到蛇岭,待马群卸下软套,车轮解开绳索,就不停息地朝虎岭走去。
  虎岭山体的形状,岩石的色泽,都呈虎皮状。这座岭的石峰,石壁,连山洞中的石块也都是斑虎皮色,又称虎皮石。虎岭多山洞,有些山洞,洞中有洞。虎岭之险,就险在山中有猛虎。石状、石体、石貌、石色,仿佛到处都有猛虎在山岗、山脊、山梁,或蹲,或站,或卧。
  进虎岭不久,纪晓岚就听到远远的有几声虎啸,仿佛提醒你,这里确有虎的存在。马一听到虎啸,就惊跳,——马的惊吓状,又在骑者身上产生了连锁反应,于是一行人都将兵器握在手中。
  在虎岭,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过山涧,一会儿穿洞府,一会儿绕过石矾,一会儿钻过虎口,虎口正在山的转折处,像猛虎张开的巨口,口外,就是万丈深渊,过虎口时,人马贴着虎口的内侧,依次小心翼翼地钻过去。纪晓岚想:如果正在这时,听到虎啸,马受惊,那就很有可能被颠下深渊成为谷底游魂。如果谁要起歹心,谋害别人,这里又是一个杀人场。
  过了虎口,有一段较为平坦的山路。说平坦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还是崎岖不平。然而,这段路。覆盖着茂盛的野草,需要辨别方向,从草丛中找路。前面仍然是额鲁特带路。也许这里草特别丰美吧。马在这里都边走边叼着野草,嚼着,显得津津有味。被嚼的野草,发出一股清香味。
  纪晓岚也放松了马缰,爱抚地拍拍马脖,仿佛示意这匹赤骏骠骑马,也可以稍稍放松放松。赤骏也像领会了主人的好意,轻轻地打了个响鼻。纪晓岚发现一个现象,一行的六匹坐骑,到了虎岭后,没有一匹打过响鼻,也许她们也慑于虎威,怕啸叫声会引来猛虎吧。牲口与人一样,也懂得防卫。鹰飞掠到虎岭的上空,只见对山的为首一人,引弓一响箭,山鹰应声落地,恰好摔在纪晓岚的坐骑前。
  这时,额鲁特见另一只山鹰,也正飞到蛇岭上空,就弯弓盘射,弓弦响处,鹰像断了线的鹞子,也正好飘落到对山为首者的马前。
  “好箭法。”
  “纪晓岚称赞额鲁特,也称赞对方。”
  这时,额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