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动漫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寡母难为 作者:京八桥(晋江vip2013.05.21完结,宅斗、空间) >

第54节

(红楼同人)红楼之寡母难为 作者:京八桥(晋江vip2013.05.21完结,宅斗、空间)-第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李纨并不知情,也不太在意。她休息了一会儿,仍然打起精神笑容可掬地去招待各家女眷,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一点有用的消息。她的身份不太适合出门作客到处交际,难得有这样接触各家显贵女眷的时机,不能浪费掉。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筵席散后累得筋疲力尽,却是得到不少关键的信息,心中比较满意。
  碧月一边给她捶腿,一边嗔她道:“没见奶奶这样逞强的,眼见的又是一个琏二奶奶。原先天天劝她该歇着就歇着,轮着自己偏偏这样赶着磨倒了钟的。”
  李纨笑道:“你懂什么,我有自己事呢。”
  素云低声道:“前天付奶奶领过来那个小妞儿,模样挺标致的,是准备给兰哥儿做房里人的么?”
  李纨面色一沉:“以后这事你们谁都不准提起。”
  素云自知失言,灰了脸垂下头去。李纨见此笑道:“姑娘如今也娇了,大约是嫌我老累,又不给嫁妆嫁人,说几句心里便不痛快甩脸子给我看,叫我以后面上怎么过得去呢。”
  素云噗嗤一笑:“奶奶又风起来了。”
  李纨稍微侧了侧身子,道:“我一向不瞒着你们,有些事不和你们提起,就肯定有我的想头。你们跟了我这些年,还不知我待你们和姐妹差不远么?”
  素云越发羞惭,扭着身子不说话。 碧月笑道:“奶奶也不消开解她,她是个耿直心肠,再大的怨气吃饱了睡一宿也忘记了,直到年前要动刀子,她还在梦里呢。”
  素云直过去撕她的嘴:“你才是那猪猡呢!”
  李纨笑了笑,任由两个丫鬟笑闹,自己则闭目歪在炕上寻思着今日所听之事。
  被忠顺王府狠狠摆了一道的贾府起复,最不高兴的人恐怕就是忠顺老亲王了,不过他此刻并没有心思收拾贾府,因为朝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新的敌人——苏丞相。
  那苏丞相走的是无耻奸臣路线,靠吹嘘拍马见风使舵和厚颜无双等大招一步步从六品小官爬至如今尊贵之位,可见其功底深厚。原先他这种丑角并不在忠顺老亲王眼里,并且他也一向很乖,一张甜嘴吹捧得老亲王飘飘欲仙十分痛快,甚至还以为其也是忠于自己的。
  老亲王的智慧也许都消耗在了当年扳倒另外一位老亲王之上,人嘛,年纪一大很容易松懈,再加上他儿子又是个狠奸有余眼光不足的,一时竟没有发觉丞相这只听话的狗实际上则是一只危险的狼。
  在他的麻痹大意之下,丞相在吹嘘拍马的十几年里,竟慢慢培养了自己的势力,最关键的是他近来不知走了什么运,搞到极大一笔钱财物资,一向被钱粮把持的户部也登时为其马首是瞻,朝中反对忠顺老亲王的人从原先的松散势弱渐渐有了声色,开始拧成一条绳子,要慢慢地勒死他。
  对比下,一个空有荣光没有什么太大实权的外戚贾府压根算不得什么,日后再收拾罢。
  忠顺老亲王和得意洋洋的苏丞相怎样也想不到,在这场男人官场权利刀光剑影的角逐背后,有一个细弱的女性影子,悄悄将他们束在了一起。
  苏丞相的那笔钱财自然是李纨假借他人投诚提供的。这些年来,经营店铺海货的两个精灵不但巧妙地隐藏了这巨额财富与贾府大奶奶的关系,更是渐渐掌握了相当可观的人脉资源和黑白两道的关系,丞相爱财,她便送之有道,互惠互利,有何不可?苏丞相也算是瞌睡遇着枕头,本来愁资金的他一下子手头宽泛,便毫不迟疑地撕破伪装,在圣上的默许下,对嚣张过头的忠顺亲王露出他的利齿。
  她不愿意,也不能把贾府推至风口浪尖,正面对抗上亲王府。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帮扶起一个老道的政客和同等级的对手,将贾家置于安全的阴影和背景当中,待两虎相争关键时刻一扑击杀,才是上法。
  李纨把手笼在袖中,袖口上面绣绘着双雀戏珠的花样,金丝银线十分耀眼奢华,一改原先的淡薄清恬。
  兰儿也快长大了,作为母亲,她自然是希望他将来能平平安安迎娶那位小姐,和他的父亲曾经希望的那样,父母俱在,贤妻伴侧,儿女双全,而绝对不是在成亲当天悲惨地死去。
  李纨眼中绽出狠厉的光芒。
  再温柔的母羚羊,一旦自己的家人幼崽遭遇危难,也能当即变成凶狠的母豹,不撕碎敌人的喉咙绝不罢休。
  这是流传至今的母爱的规则,或许表现形式稍有不同,然而内在的守护却是永远不变的。


☆、72第七二回

  转眼间就到了七月初七;这天乃是大姐儿的生日;李纨早就给预备下了一套新缎子衣服和几个荷包;又在青葛院摆了两桌糖果点心,叫兰儿惜春等人陪着她玩耍一天。
  凤姐那边早早派人送了东西过来,也是簇新的衣服鞋脚;还有几样凤姐亲手做的点心;都是大姐儿最爱吃的,用食盒盛着送了过来。
  姐儿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得,每天和贾兰等人玩闹日子也快活,今日一见自己娘送来的东西,眼泪就直掉,直到惜春给她一个香瓜抱着顽才罢。
  李纨把姐儿抱在怀中笑道:“都说咱们姐儿金贵;我看她脾气却是好着呢,容易哄。”
  惜春笑道:“这一点可不像琏二嫂子。”
  李纨道:“这些时你在忙什么呢?叫人请你都请不动,今儿要不是沾大姐儿的光,还不知猴年马月见着你。”
  惜春忙道:“嫂子你还记得不,咱们家原先家庙里那些出家女人,里面有一个本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后来因为身子不好许愿捐了出来的,如今在栊翠庵里带发修行。”
  李纨回忆了一会儿,半晌道:“大约是叫什么玉的?她没有随那些小尼姑一道走么?”
  惜春点点头:“正是她,叫妙玉的那位。说起来她也是个妙人,咱们家败了后,罪不责其身,却不肯离开,说是守在这里等我们回来。太太原先就很是赞她,听了这个缘故后更是看重了。”
  李纨笑道:“如此说来,又是个未卜先知的。你和她很要好么?”
  惜春道:“不过说得上几句话罢了,她目下无尘,难得有交好之人。原先宝姑娘和二嫂嫂还能在她那里讨杯茶喝,如今府里也就我偶尔去找找她,她心情好时同我下几盘棋,不好时面上就有些淡淡的。”
  李纨忍不住笑道:“都说你性子执拗,总算来个更狠的人压着你了。等你三姐姐出去后,你还是少同她来往些,姑娘家家的,别起了什么怪心思。”
  惜春道:“嫂子说的是。”
  正说着素云忽的掀帘子进啦笑道:“奶奶,外头一位老人家来请安。”
  李纨问:“是谁?”
  “原先来过几次的那位刘姥姥。”
  李纨忙让人往里面引。惜春抱着大姐儿和贾兰往里屋头去了,不一会儿几个媳妇婆子引着刘姥姥进了屋,李纨见刘姥姥穿着崭新的棉布衣裙,头上戴着个细银钗儿,满面红光,不由得笑着把她往炕上让:“姥姥坐,您身上还好?”
  刘姥姥忙还了礼,又掸掸衣服方坐下了:“托奶奶的福,能吃能睡呢。上次我走得急,没能细看,不知道奶奶竟在匣子里放了那么多银子,回去后肠子都悔青了。好容易农忙过了,想要上府里请安,却不料府里出那样的事,吓得我哟,心直颤着。咱们人小力微,帮不上府里的忙,只好天天往庙里烧香拜佛,求老天开眼,不能这样苛刻你们这样的人家。后来打听你们都去了金陵,我托村里走货的人把新打的面和晒的菜干送了半车去,不知道那人走脱没有。”
  李纨笑道:“多谢你挂念,面和菜我都收到了,大家吃着都很喜欢。早想着派人谢谢你,只可惜路途遥远,你又是个实诚不过的人,认真来往起来,怎么耗得住?左右寻思着等上京的时节再找人请你来坐坐罢了,可巧今儿你又肯上门来。待会儿吃过饭也不要走了,我要人给你收拾房屋睡下,等会再带你去见太太。估计你也听周嫂子说过了,如今老太太和凤丫头还在旧宅那边呢,没有一道过来,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儿和我说是一样的。”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还多亏得你们善心,给了我那么多东西。如今我们在乡下也有了几十亩地,还做着个小生意,虽算不得富贵,和庄子里其他人家比起来是强多了。一听说你们又回京里来,房子什么的也还了回来,我真个是欢喜得差点掉眼泪。”说罢刘姥姥不好意思地一笑,从脚下拎起一个篮子来:“这里头是福蛋和红糖糕,是我那干儿子媳妇这几年连生三个儿子的庆生礼。他自打我给他找了个老婆后,对我也是好得很呢,几乎和亲娘一样了,这不,打听到我今儿要来,好说歹说把这篮子东西给捎上,还说东西轻陋,重在心意。这些东西都是给年轻的奶奶们的,姑娘可吃不得。”
  李纨恍然大悟。她知道这个规矩,有些大户人家子息不旺,就到处找乡下人家这种庆生蛋吃。乡下妇人劳作运动得多,吃的也是五谷杂粮,身体比大宅里的妇人健旺,所以很容易一口气连着生好几个孩子,全是男孩儿的尤其难得,大家都想沾一沾她被送子娘娘偏爱的福气。
  “她如今也是三个孩子的娘了。”李纨感慨道:“不知道再见到还认不认得出来呢。”
  刘姥姥笑道:“面色红了点,身子也胖了点,其他还是旧模样。都说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就是不一样,举手投足比寻常官太太还要有气度呢,我那个干儿子爱得什么也似,一丁点委屈也不让她受。”
  刘姥姥因家境渐渐殷实,此番带来的东西也很多,碧月领着人一样样在那里清点。李纨笑道:“以后你没事就经常来坐坐,不用次次带东西来。自打老太太留在那边,咱们太太整天闲着,就盼着有个积年的人儿陪她说话,其他公子姑娘们都还记挂着你讲的趣事儿呢。”
  刘姥姥笑道:“好哇,我一把老骨头别的不会,就会说嘴。”忽然后间一个小丫鬟走来对李纨道:“四小姐走后,大姐儿不知怎么的又哭了起来,直找妈妈。”
  “去抱过来,给姥姥瞧瞧。”
  丫鬟抱着大姐儿出来,她一把扑在李纨怀里抽噎着。刘姥姥道:“原来是大妞妞,这个年纪想她娘,过些时就忘记了。妞妞,你还记得姥姥不?”
  大姐儿张大嘴看着刘姥姥,半晌也忘记哭了。李纨拣了个山楂果子给大姐儿,大姐儿见那红艳艳的,便专心低头玩着,时不时还抽泣一声。
  “她娘身子不好,便让我替她照管一段时间。”李纨道:“还好乳娘一道跟了来,不然哭得更厉害。”
  刘姥姥道:“小孩子总是哭,也不见得全部是想娘,很有可能是撞着什么了,命轻又克不住它。妞妞起了名字没有?”
  “还没呢,姥姥见识多,说几个来听听,等我问过她娘再定夺罢。”
  刘姥姥扳指算了算:“姐儿日子生的太巧,容易旺火,不如以毒攻毒就叫巧姐儿罢。”
  李纨忙谢过了刘姥姥:“的确是个好名字,明儿我就写信给她娘说。”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后,王夫人那边吩咐来请饭,方一道过去了。她平日里实在无事,此番刘姥姥来,王夫人对她很和气:“不嫌弃,就在这园子里多住几日,横竖好多屋子都是空着的,你只管拣喜欢的住罢。白天叫这些姑娘们陪着你到处玩玩,累了来同我说说话,千万不要拘束。我身子不大好,招待不周的地方,不要见怪。”
  刘姥姥连连道:“哎哟哟,这是怎么说的,我什么人也好意思住这样园子里,上一次能逛个饱就是福气了。”
  待众人都来相见时,刘姥姥一个个地辨认问好请安,感叹道:“原来的小姑娘成了大姑娘,大姑娘们有的嫁人,有的现在倒成了奶奶,真不怪咱们乡下说孩子和麦苗儿一样,平时嫌他长得慢,一场雨浇下去顿时都抽了头了。”
  王夫人笑道:“这话新鲜有趣,看着这群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再到孩子有了孩子,可不是稀奇得很么。”
  散席后,王夫人留刘姥姥在里屋说些佛法人情之事,其他人各自回屋去了。李纨扯着黛玉到一边悄悄道:“等会去你屋,我有好东西给你。”
  “什么好东西?”
  “见了你就知道了。”
  回院后,黛玉见碧月笑着端来一个篮子,掀开上面的布后是满满的红蛋红糕,诧异道:“这是做什么?我不吃这些粗东西,怪塞人的。”
  “你不尝一尝,怎么知道不好吃?”李纨吩咐小丫鬟端了微苦的柳霜茶来,逼着黛玉就茶尝了一些。
  黛玉勉强吃点子后,直皱眉道:“太甜了,还粘牙。”紫鹃却知道是什么意思,笑着捧了燕窝粥来给黛玉漱漱口:“这是好东西,姑娘不识货,别惹大奶奶笑话。”
  黛玉连喝了两口燕窝粥才算把口里的糖味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