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高注金匮要略-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 气者。谷气也。胃中饱食过度。或久停未化。于是胃实气满。不从下行。而由胃络旁溢者是也。但积聚以
及气。其症俱能作痛。而其名义。颇相似而难辨。故问其所以为积、为聚、为 气之谓也。不知积为脏病。脏
者。收藏之象。其精常住而不散。故积之为病。亦因其脏精之居守。而始终不移。聚为腑病。腑者。府库之象。其
气既入而亦出。故聚之为病。亦因其腑气之流行。而发作有时。展转痛移。夫发作有时。则未发者。为阳气犹
有自振之机。展转痛移。则所聚者。为病邪已见腾挪之渐。投以辛甘。治以攻发。迎而导之。则聚者自散。宁与
脏积之始终不移。正邪相服。而无隙可乘者比哉。故可治也。聚曰可治。则积之不可治者。在言外矣。胃之络
脉通于胁。故实满之 气。溢于胁下。而作如刺如胀之痛也。按则其气复从络而还于胃。故其痛则愈。复发
者。指按起而言。不曰可治不可治者。其意或以减谷则愈者乎。此所谓 气之症也。下文二十一句。就五脏
之积而言其脉。且广言积之在募原内络中者。其诊法亦准脏积之例也。盖谓五脏诸积之大法。俱属有阴
无阳。而其阴液沉着之候。故其脉来必细以应无阳。必沉以应脏。必伏以应阴液沉着。此细而沉伏附骨者。
乃积脉也。若此脉见寸口。积在胸中。胸中者。心肺之所托也。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喉中者。心肺上出之络之
所经也。见关上。积在脐旁。脐旁者。肝脾之所托也。上关上。积在心下。心下者。心肺下行之络之所经也。微下
关。积在少腹。少腹者。肝肾之所托也。见尺中。积在气冲。经名气街穴。针灸大成作气冲。在脐下横骨两端毛
际中。动脉应手者是。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也。但于脏无取。未详其义。岂阳明之气。与阴会相合而通于肾脏
者乎。脉与积应。其左右中央。各根据其部者。如寸口左见。则积在心。右见。则积在肺。左右两见。则积在心肺中
央之内络。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又如关上左见。则积在肝。右见。则积在脾。左右两见。则积在肝脾中
央之内络。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下焦及寸关尺之微上微下者俱仿此。以五脏之系及络俱能病积。
故曰广言积之在募原内络中者。其诊法俱准脏积之例也。或曰。条端明列三病。仲景独言积脉。而不及
聚与 气者。何也。答曰。 气为一时之轻病。减谷则气消而痛愈。故可不必言其脉也。然愚尝试之。其人尺
寸俱平。关脉实而滑于右。弦而细涩于左者。乃 气之脉也。若夫聚之为脉。已具积脉中。而俟善读者之自
悟久矣。如诸聚大法。脉来细而于不浮不沉中见者。乃聚也。下文十九句。文则易积以聚。意则易脏以腑。而
细按之。则三焦之所属。六腑之所经。左右中央之所寄托。不与积脉同一彰明较着乎哉。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属性:x一条x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
人素盛今瘦。水
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为脏腑之津液所化。譬之循良之民众。因激变而为贼者也。而所以激津液之变者。大概不越寒热两因。
如肺受热而金有烊化之象。则伤其阴。阴伤。则喉嗓间如有物粘紧而不可出。微痛似喊破之状。一二日咳
出胶稠黄色之痰。不过七日。以形稀色白为渐愈者。一也。肺受微寒。则阳郁而叶紧。郁极怒发。寒邪又随阳
气之变动而化热。寒热交蒸。则自剥其液以送之。咳出成块白色。状如米粥之痰。而外裹粘涎清水者。此寒
本热标。两因并见者。二也。先从便难。渐致燥结。下气浮停。肠胃中热。衬托上蒸。肺干液竭。火熏作痒。因而致
咳。大口稠黄。朝暮不绝。此为胃中之热痰者。三也。而诸症坏痰不与焉。若夫本篇之所谓痰饮者。虽与寒因
之粘涎相似。而其实另是一种。不可不辨也。以其由于饮水所积。故曰饮。以其与痰同能致咳。故亦曰痰饮。
以痰饮渗在胃脘之外。不走小肠膀胱等腑。而悬于胁下。故曰悬饮。以痰饮久悬。而经气虚者。遂乘虚而溢
于经脉。故曰溢饮。以痰饮不旁渗两胁。而中屯心下。如有物支撑之义。故曰支饮。饮久曰留。饮深曰伏。饮以
形质入脏。则猝死。其初症。但以水气射之则病。故于五脏。则直谓之水而已矣。要皆起于肺冷气结。而不能
呵嘘。成于脾寒气滞。而不及分布者。与前所云津液所化之痰不同。故其阴冷似清水。粘滑似薄胶。药宜辛
甘温暖。治宜发汗利水。此为定例。而间或参以苦咸寒润者。特其变症变法焉尔。盛。指肉胜而言。看今瘦
自见。凡阳衰者肉胜。素盛。则阳衰可知。今瘦。则并肠胃中之阴液亦虚。故内削而瘦也。阳衰。则不能运饮。阴
虚。则借资于外水而留恋之。夫水走肠间而不下渗。故沥沥有声。而所谓痰饮者如此。四句当着眼肠间两
字。饮后。犹言痰饮之后。非指饮汤饮水也。痰饮不行。后必由肠而浸淫于胃。由胃而横鼓于胁。盖下衬则上
浮。中满则旁注。以胃络通于胁。故水流肠胃之外而在胁下。胁下为少阳、厥阴之部。肝胆善逆。故咳唾。胁络
得水而作胀。故咳唾则振而引痛也。夫胁下之水无去路。如悬阁之象。故谓之悬饮者如此。四句当着眼胁
下两字。饮水与饮后同义。言悬饮之水。久而不去。则从经络而流于四肢。夫经络之水。阳气运动。可从汗解。
今阳虚而当汗不汗。于是身体中。水热则疼。水坠则重。而谓之溢饮者如此。五句当着眼四肢两字。若夫咳
而气逆。但可坐倚而息。且水饮屯心下。抬高膈气。以致吸不能入而短气。所以不得卧倒。又水浮则气迫而
鼓于外。故其形如肿。而所谓支饮者又如此。五句当着眼在倚息短气四字。是则饮虽四名。理同一辙。先由
痰饮悬饮。终归溢饮支饮。而四者之传变。亦视其胸胁经络之虚实。以为偏全迟速耳。
x二条x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此合下文二条。俱是详言支饮。盖支饮屯积心下。故其水气。得以上射心肺。而成水在心肺之症也。心下者。
心之下。胃脘及脘外之总名。饮积于脘中。故坚硬如筑。吸气不能下引。故短也。但下条为水在胃脘之外。系
悬饮之所传变。饮久化热而烫于外。故欲饮水。此条为水在胃脘之中。系痰饮之所抬高。水饮内顶。故恶水
不欲饮也。
x三条x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饮支于肺下。而水气上逼之。则肺气不得展于下而上逆。故涎沫因之上泛而见于吐也。余见上条注。
x四条x 水在脾。少气。身重。
此详言溢饮之症也。凡痰饮悬饮。其传变俱能病此。盖痰饮则内从胃络而外传于脾。悬饮则旁从胁络。而
下传于脾。故皆能使水气在脾也。脾土之阳衰而至水气射之。则不能运布而溢于四肢者。势也。故曰此言
溢饮之症。脾滞而精悍不升。故少气。脾湿而水土沉坠。故身重也。少气是呼气少。短气是吸气短。
x五条x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此详言悬饮之症也。胁下为肝络之所止经。饮悬于此。则从其络而下射于肝。故水在肝也。水饮实于胁下。
如有物支鼓之状。故曰支满。即所谓支饮之义也。嚏出于肺。肝以水邪犯所不胜。肺恶湿而欲出之。故嚏。但
嚏者。下实其气而始得奋为上迸。则支满者益满。而且振痛矣。与咳唾引痛同义。
x六条x 水在肾。心下悸。
此四饮之外。另是一症。即后文十一条所谓伏饮之未发者。长沙于脏中列此。其为防微杜渐之意深矣。夫
肾为水脏。犹之天地之海。与水原相感召。肾阳盛而小便利。则真阴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饮之有哉。倘
阳德虚微。则水灾祸伏。苟不见微知着而早图之。则平成无日矣。盖四饮为病。是从上而下积。有盈科后进
之渐。其症缓而较平。伏饮为病。是从下而上突。有怒潮直决之机。其症急而尤烈故也。悸是水悸。与虚悸之
跳摆嘈杂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戚戚然如有不测之患。又时时惕焉自警者是也。盖心肾同主手足之少阴。
而其气尝相通于窈冥。肾中伏水。而心君恍惚。譬之黄河未决。而洛城中之神机暗烛。未免形诸筋惕肉
间也。此自其初症而言。若就已成论。四饮亦低从上泛。而极于支饮。伏饮亦起从下传。而极于四脏者也。
x七条x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自此合下文八九十共四条。言除却溢饮之外。(溢饮不愈则死。无久留之候。)其余三饮。久而未去者。俱
名留饮。此条言支饮之久留者也。心系附背。心下留支饮。则水寒之气。从系而托于背。故其背当寒冷如手
大。内外形气所必应之道也。
x八条x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此言悬饮之久留者也。缺盆。足阳明经脉第十二穴。在项下膺乳间。气舍下。气户上。左右凡两穴。痛引缺盆。
咳嗽转甚。注见首条悬饮。并五条肝水下。
x九条x 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此亦言支饮之久留者也。但七条曰心下有留饮。则饮当胃脘之部。此曰胸中留饮。则比心下又高而逼肺
矣。逼肺。故气机艰于下引而短也。渴。详三条肺水下。四肢历节痛者。人身以历节为溪谷。痛则饮将外溢。而
其气先为郁冒之候也。
x十条x 脉沉者。有留饮。
此统言留饮之脉也。水性趋下。且饮留于中。则其气机重坠而不能浮。故凡脉沉者有留饮也。然诊法各从
其部。如沉脉见寸口。饮留胸中。即上文九条之症。微上关。饮留心下。即前七条之症。微下寸口。而于或左或
右单见。则饮留胁下。即前八条之症。其余脏腑。各以其部处之。而于十二篇积脉为准则也。脉沉。并于沉
处见滑细为是。
x十一条x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
此发明六条水在肾。心下悸之候也。夫伏饮者。伏而未见之谓。此其欲发而犹未全发。特比六条之但悸者
较重耳。其曰必有伏饮。此长沙之独见若神。而人犹不及觉者也。膈上病痰。言膈上素有痰病之谓。喘满
咳吐者。言因病痰。所以胸满而喘。咳嗽而吐也。二句是主。以其为上工之诊窍故也。发者。言有时而甚之谓。
发字直贯下文五症。目泣。眼泪也。振振 剧。阳虚而上奔之象。详伤寒并别注。言寒热等五症。一时发作。大
似阳虚而外中寒邪之候。但其膈上素病痰气。而为满喘咳吐者之所发。则知其非一时之暴病。而为肾中
必有伏饮所致也。盖水饮虽伏于下。而其水寒之气。必凭虚而射于上。肺性恶湿而忌寒。故膈上病寒湿之
痰。湿气上逆。故满而喘。寒气上逆。故咳而吐也。有时而发者。肺病寒湿。寒则持于丙丁。湿则持于戊己。而伏
饮惟张于壬癸故也。寒热者。寒为饮之本气。饮气上张故寒。寒起而格微阳于外。故寒而且热也。背者。胸之
府。胸满而咳。故其气彻于背而痛。腰为肾之府。肾中微阳。为饮寒所迫而外鼓。故腰疼也。目泣虽为肝液。饮
寒上擗而不能摄。故自出也。寒气上浮。而诸阳奔避。故振振自战而 剧也。十八条之苓桂术甘汤。并肾气
丸二方。其可缓乎。盖苓桂术甘汤。所以去伏饮。而肾气一丸。又所以补肾阳而不使饮之再伏耳。门人问
曰。六条注云。此四饮之外。另是一症。即此条之伏饮是也。夫自二条至六条。明似列言四饮之传五脏者。何
以知水在肾一条。独为四饮之外者。一也。又六条但曰水在肾。并无伏饮字样。此条言伏饮。并无在肾字样。
何以知肾水即伏饮者。二也。且四饮传变。各有灌注道路。自肠胃而递及胸胁经络。皆饮汤饮水。从口而入
者也。即如夫子之言。肾水便是伏饮。而谓在四饮之外。倘为亦从口入。则安得谓之四饮之外。敢问此饮是
从何道而入伏肾中者。三也。又痰饮传变。其名则有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之不同。其症则有胸中、心下、胁下、
四肢之各别。伏饮之传变。长沙并不详论。而夫子以为急而尤烈。将终伏而为病、仅如本条者。即谓之急烈
乎。抑别有所为变症者乎。四也。请得而各闻其义。答曰。此问自不可少。夫水在心肺肝脾。俱是从四饮以后。
传射入脏之重症。独水在肾家。是四饮以前之轻症。即后文十八条之微饮也。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