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第8节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第8节

小说: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方服后,神识较清,已能识人,惟身重不能转侧,头闷痛,恶心。舌苔由白燥转白腻,脉由沉细转弦滑。此内湿素盛,痰湿上逆,治应除湿、祛风、益气、扶脾、涤痰。方用李东垣半夏天麻自术汤。处方:

法夏9克 白术9克 明天麻9克 烧神曲9克 炒麦芽9克

茯苓15克 炒苍术9丸 陈皮6克 泽泻9克 北口芪15克

潞党参15克 干姜9克 焦黄柏6克

上方服二剂,神识更清,但仍不能起床。自以为病势好转,虑余诊务繁忙,乃另邀某医作调理治疗,处以大橘皮汤加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木香、陈皮、槟榔、六一散、扁豆等。服后即见烦躁、失眠、手足抽搐,复延余诊。症见:脉弦细,舌红燥。盖由利湿伤阴,阴虚动风,肝阳不潜,冶应柔肝熄风,安神定志。予自拟首乌黑芝麻散和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炙首乌15克 黑芝麻15克 金石斛6克 钩藤9克 桑叶9克

菊花6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甘草5克

方中首乌、黑芝麻滋养肝肾,补血祛风。石斛益阴补精,钩藤、桑叶、菊花清肝熄风,平降肝阳。桂、芍、龙、牡、草,安神定志,潜镇浮阳。

连服三剂,搐溺已止,渐能活动,烦躁失眠症亦减去七、八,宜继续养血柔肝、育阴潜阳治之,方用自制二甲散加减。处方;

龟板15克 鳖甲15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当归9克

杭芍9克 枣仁15克 女贞子9克 炙首乌15克 乌梅3个

川楝子6克玄胡索6克 甘草6克

服三剂后,病体逐渐恢复,已能起床,出院回家,继以饮食调养。

真热假寒证

杨××,女,三十岁。初患上腹疼痛,发高热,大便秘结。病已四日。曾用灌肠法通便,反致腹痛、吐泻、手足厥冷,烦躁不安,面青,脉微。经服大剂附子理中汤(重用附子),服后病情加剧,乃邀余往诊。症见:面青,神烦,肢冷,吐泻发热,口唇焦燥。舌呈紫色,脉象闭伏。细审之:手背虽冷,但手心灼热,加以烦渴引冷,口臭气粗,舌唇焦紫等症状,并非阳气不足,实为邪热有余之象。若属真寒,必现手心手背两面俱冷,岂有手心独热之理,这是辨证的关键所在。脉虽不显,由于热邪闭伏于里,阳盛格阴,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故见肢冷脉闭。综上判断,确系真热假寒,阳极似阴,即《内经》所谓“热深厥深”,实属有余之热证,用附子理中汤而病情反剧者,缘犯“实实”之戒,以阳药治阳症,热势愈盛,重热则寒,物极必反,故外现阴寒之假象。法宜急泻其火以救阴。处方:

第一方:

地浆水适量 (掘地作坑,灌水搅之,待其澄清后,去泡沫取水)

绿豆30克(用地浆水煨服)

第二方,葛根黄芩黄连汤:

粉葛15克 炒黄芩9克 云黄连6克 甘草6克

第一方地浆水,能治腹内热毒绞痛,并解药物、鱼、肉及果、菌诸毒,绿豆清热解毒,涤胃清心,行血脉。二药合用,解毒之力尤强,嘱先服此方以夺腹内炽热之势,继服第二方以清表里之热,并使内陷之邪外出。

二诊:上方各服一剂,自诉肢厥回,体热退,腹痛大减,呕泻均止。面已不青,六脉显现。口臭气粗益甚,烦渴饮冷如故,真热之象已逐渐外呈。宜清肺胃之热而保津。方用王孟英驾轻汤加减。处方:

鲜竹叶9克 生扁豆9克 苡仁9克 淡豆豉6克

焦栀子6克 黄芩9克 陈木瓜6克 枇杷叶9克 厚朴6克

陈皮6克 石斛9克

三诊:上方服一剂,仍感烦躁口渴,口臭气粗,六脉洪数,气分热势仍张。殆因表气闭塞,热邪不能外透,里热过重,内外不通。改予发表攻里之剂。方用三黄石膏汤。处方:

黄连6克 黄芩9克 黄柏9克 麻黄6克 栀子6克

生石膏30克 淡豆豉6克 生姜3片 绿茶叶9克 大枣3个

四诊:服一剂,气分热势虽清,但因胃浊不降,大便多日不解,腹胀气粗,苔黄燥,脉现滑数有力。证转阳明腑实,下证已具,宜釜底抽薪。用《伤寒论》大承气汤。处方:

大黄9克 厚朴9克 元明粉9克 枳实9克

五诊:服一剂,大便得下,里热得除,病势大减宜继续清理肠胃湿热,养阴生津以善其后。方用《局方》甘露饮。处方: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天冬9克 麦冬9克 石斛9克

黄芩6克 茵陈9克 枳壳6克 炙枇杷叶9克 甘草5克

嘱服二剂,诸症消失,其病遂愈。

'按':真热假寒之证,本可观厥。仲景云:“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但医者稍有疏忽,极易误治。本案抓住手心灼热,结合口唇焦燥、舌紫、烦渴饮冷、口臭气粗等真热现象,不为面青、肢冷、吐泻、脉伏等“寒象”所惑,仍按真热治之。用地浆水煮绿豆,先夺腹内炽热之势,同时予葛根芩连汤解肌透热,引内伏之热邪出外。药后.果然内热外观,真象毕露,假寒尽除。继以清热生津,扶持正气,俟攻下条件成熟,以大承气汤一鼓作气扫荡热邪而诸症悉解。诚如唐容川论佚火之厥谓:“先宜治其伏火,使火得发,转厥为热,次乃更清其热,斯可愈尔。”

戴 阳 证

施××,女,十七岁。因发热持续不退,入某医院治疗未愈,邀余会诊。症见:高热,全身冷汗不止,声低息短,四肢逆冷,面赤如硃,身重难以转侧,二便如常。右脉沉细,左脉浮大无根,舌青滑,不思饮。询问服药情况,始知前医曾用葛根芩连汤、银翘散和白虎汤等方,而发热日增。细审此症之发热,实乃元阳外越。面赤如硃,系阴寒过盛,虚阳上越之假热证,所谓“戴阳证”也。因误用寒凉,故病势日益增剧。急宜交通阴阳,收纳元气,乃用《伤寒论》白通汤。处方:

附片60克 干姜12克 葱白3个

复诊:上方服一剂,病如故。认为药已对证,但疗效不显,是由于阴寒格拒过盛,药不能直达病所。应从阴引阳。本着“甚者从之”,“热因寒用”的治则,于原方加猪胆汁数滴,童便一杯。服后热竟全退,冷汗亦止,面赤身热大为减轻,惟四肢尚冷。继以《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峻扶元阳,交通上下。处方: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姜、附二味为阳中之阳,不加甘草,较四逆汤扶阳之力更专,故服后诸症悉愈。

'按':“戴阳证”最易与实热证混淆,若只见高热不细加审究,极易误治。但病既真假相混,必有其本质可寻。如冷汗不止、声低息短、肢冷、脉浮大无根,即其内寒本质所在,发热面赤非其本也。结合以前所服方药,为真寒假热之“戴阳证”,急用白通汤回阳收纳。然因阴寒格拒,初效不显,后于原方加苦寒反佐,服之果验。若审证不详,略有疏忽,见药不效,改弦易辙,则病终难愈也。 “阴阳交”二例

例一:

汪××,男,十五岁,患发热不退,已近一月。夜重昼轻,汗出不止,有时汗干而热不退。服西药解热剂,热虽暂退,旋又复热,且热度极高,目上视不瞑,烦躁不安,喘促气微,汗出如洗。病情危重,急来求余会诊。余详加诊视,症见:舌紫而腻,脉浮大而劲,壮热汗出,热不为汗衰,此病名“阴阳交”。《内经》论之甚详,若属温热病之坏证(逆证),预后多不良。所幸者,尚能饮食,胃气未绝,尚有一线生机。盖汗出热当退,今热不为汗衰,发热和汗出,兼而有之,足证气机不收,阳越于上,故发热汗出也。肾属水而主五液,若肾水不能温升,心火不能凉降,坎离不济,阴阳不交,升降失司,则为此病所以至危之理也。王叔和云:“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则难。”但若治之得法,尚可挽救。治法当在通阳交阴,使气得收,津液能藏,俾能热退汗敛,则病可愈也。乃用《张氏医通》益元汤加猪胆汁,勉力救治。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2克 炙艾叶9克 大寸冬12克 甘草3克

炒知母6克 炒黄连3克 生姜3片 白洋参9克

五味子10克 大枣3个 葱白3个

猪胆汁一个,分三次调入药内。点童便数滴为引。

此方以附片、干姜温肾培其本元为主,辅以艾叶温肝暖肾,佐寸冬、知母、黄连清上焦之心火,藉以育阴退热。洋参、麦冬、五味为生脉散,能益气、止汗、润肺、清心、滋水。葱白通阳交阴,童便引热下行,加胆汁之苦降导药力入于丹田。此方原治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思饮不入于口,阴盛格阳之戴阳证。今借用是方以治此症,甚为恰当。因方中附片、干姜、甘草四逆汤也,洋参、麦冬、五味生脉散也,合以艾叶、生姜、大枣保其精也,黄连、知母、猪胆汁、童便攻其邪也。一攻一守,保精攻邪,庶使正能胜邪,则热自退,汗自收也。

上方于是日上午服后,至下午五时许,其父来家告曰:“服药后,眼已能闭,热亦稍退,喘促较平,汗出减少。”遂将原方附片加至120克,嘱其再进一剂。服后深夜汗收、热退,喘促全平,诸证已减。但旋又下肢浮肿。遂予白通汤调理而愈。观是症之所以得愈,全赖能食,胃气未败也。

白通汤系交阴阳之方,亦即交水火之方。附片补先天之火以培元,干姜温后天之土以暖中,葱白能引心火下交于肾,附片启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溉济,阴阳互根,而得其平秘矣。故对“阴阳交”证,亦可先投白通汤,若服药拒纳,以益元汤加童便反佐为治。

例二:李××,男,四十三岁。亦患上证,症状与上同,惟烦躁较甚,脉空大而散,舌润苔白腻,满口津液。病已半月,幸能食。投以白通汤,烦躁止而神安,热退而汗收。周身旋出斑疹。经用三豆汤加乌梅、桑叶、苡仁服三剂即愈。越三年复病,症同前。先延二医诊治,一用小柴胡汤,一用白通汤,均无效。复延余诊。询其不能饮食已六日.断为胃气已绝,不予书方,果次日而亡。

'按':“阴阳交”一证,《内经》早有论述。据《素问·评热病论》记载:“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气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日,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这段论述是很精辟的,值得重视。所谓“阴阳交”系指阳邪交于阴分,交结不解,消耗阴气所致,为温热病中的危重证候。本段论述还指出,汗出而热不去,死有三候:一不能食,二脉躁疾,三狂言失治,故曰“三死”。实践证明,这一论断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但临床上有阴气被耗所致“阴阳交”,亦有阳气外越,气机不收所致“阴阳交”。证候不同,治法殊异,临证时须细心审查,不可误治。本病预后之好环,全在是否能食,以判断胃气有无,“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些经验同样是宝贵的。

失血后阳虚寒战

吴××,男,七十四岁。因头顶部外伤流血过多,入某医院急救,经用冷水洗涤创口后,进入昏迷,且寒战不止,因而邀余会诊。症见:舌淡青滑,脉沉,患者踡卧,血虽止而目瞑不语。检视创口,正当巅顶部位。巅顶乃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会合之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寒气侵入,诸阳抑遏,故发寒战。厥阴乃多血少气之经,流血过多,气随血散,寒气侵入,阳气困顿,心窍不宣,故现昏迷。证属阴寒重证,急当峻扶元阳,驱散阴寒,温暖血脉为治。方用《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加大剂量投之。处方:

附片120克 干姜30克

上方专复元阳,消除阴邪,增强体功。服一剂后寒战止。再服一剂,神识转清。因患者年老,元阳本虚,非大剂连服,不能尽功。续以附子汤、四逆汤调理旬日,逐渐平复如初。

'按':此症寒战,昏迷神倦,属气随血耗,阴寒凝闭,阳气不足所致。《内经》云:“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故治疗关键在于峻扶元阳,振奋全身气机,故用大剂干姜附子汤。附片温下焦之元阳,干姜培中土之生气.干姜得附片则温中之力愈大,附片得干姜则温下之力愈宏。

阳虚寒湿

胡××,男,五十一岁。因恶寒发热,不思饮食,经服发汗药后,热仍不退。某中医断为暑热,用栀子、滑石、芩、连之类,服后寒热似疟。改用西药治疟之针剂,针后又觉四肢酸软无力,手足厥冷,眼神发呆,彻夜不眠;又改服中药附片、干姜、参、芪等益气回阳之剂,服后变为神昏、诂语、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