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第13节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第13节

小说: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嘈杂一症《类证治裁》谓“嘈症属胃”,朱丹溪云“皆痰火为患或食郁有热”。《类证》所言以脏腑立论,病往在胃,丹溪所言以病因立论,痰火为患。二书所立处方多属常法,不外健脾化痰之类。如属变局,拘于常法则难取效。余举此二例均属嘈杂症之变局,例一系肝木乘土,甲木不降、乙木不升,故用四逆散合小建中汤舒肝理脾、温聿中脏。例二既属心脾受损又兼肝气不舒,故虽经三次诊治其方不变,始终以归脾汤补心血为主治,随证加减。由此可见中压精湛之理论及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不拘常规、常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能取效于临床。

隔食症

李××,男,三十岁。素有胃病,胸闷纳呆,食入作账,自感消化迟滞。病已日久。诊其脉缓而濇,舌体胖。苔薄白。此系脾湿过重,以致运化失权,影响胃气不降。治宜健脾燥湿,理气散寒,兼行滞气。处方用:

鸡内金9克 广木香3克 台乌9克 厚朴9克

高良姜9克 沉香3克(后下)

方中鸡内金健脾胃,消积滞。木香醒脾和胃,合台乌、厚朴以行滞气。良姜温胃散寒,增进食欲。再加沉香降气调中,温肾助阳,配诸理气药,又能理气宽胀。如此相辅为用,则寒去阳复,湿浊下行,胃气随降即不致上逆为病。药仅六味,配伍有法。

次诊:服一剂,即觉病情缓减。原方加京三棱6克、郁金6克,以行气化瘀。服三剂,症状消失。

'按':隔食系饮食停滞难消之症,与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病则运化迟滞,胃病则纳食欠佳。前人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本例因湿邪滞碍气机,影响脾胃升降,故方中用鸡内金健脾化滞,配以温中散寒,降逆和胃诸品,使湿去滞消,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机调畅,升降复常。为食滞中焦、消化迟滞之治又增一法。





李××,男,四十岁,患噎膈已半年,询其病由,因忧思郁结,劳心伤神而起。现每当进食即感咽部梗阻,吞咽困难,食入有时吐出。诊其脉沉而弦,舌淡白。证属肝气郁结,胃逆不降,脾阳不足,影响贲门的正常启闭。所幸病程不久,胃阴未损,用荜澄茄散加砂仁。处方:

荜澄茄9克 高良姜9克 肉桂9克 公丁香3克

厚朴9克 桔梗6克 广陈皮6克 砂仁6克 三棱9克

香附9克 甘草3克

上方为降逆理气、和中、化瘀、逐寒、开郁之方,尤妙在三棱一味,是肝经血分药,能化瘀血,协同香附、厚朴、陈皮更能理血中之气,而降胃逆。

二诊:上方服六剂,噎膈减轻,饮食下咽已较舒畅。原方加潞党参15克、白术9克,以益气健脾。脾能健运,则运化如常。服二剂,噎膈全止,饮食能正常受纳。

嗳气不止

李××,男,四十五岁。七个多月来,每于饭后即暖气,声大而长,连续不止,有时可达二小时之久,甚为烦恼。兼见胃脘微痛,头昏、口臭,口苦、欲呕、心烦。久治无效,始来所就诊。察其舌质绛,脉弦劲。脉症合参,显系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所致。治宜清泄肝胆郁热、和胃降逆。然病久正气已虚,应兼补气扶正之品。选方用《伤寒论》旋复代赭汤合丹溪左金丸化裁:

旋复花6克(布包) 生代赭石15克 法半夏9克

潞党参15克 炒云连5克 炒吴萸2克 竹茹6克

复诊:服上方二剂后,暖气呕逆即减,胃痛亦止。但余症尚存,脉转弦数。用原方加陈皮6克,生石膏15克以疏理中焦气机,进一步清泄郁热。连服五剂,诸症消失而愈。

'按':嗳气即噫气,又称噫。张景岳谓:“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嗳气与呃逆有剐。《证治汇补》谓:“胃实则噫,胃虚则哕。”哕即呃逆。说明暖气以实证居多,而呃逆声低无力者则以虚证为常见。二者均系胃气冲逆所致,但嗳则声大而长,呃则声急而短。若嗳气连续不止,或反复发作者,应结合患者体质、病程,辨清虚、实、寒、热,及夹痰、夹火等情况,灵活施治。如本例系肝胃郁热,胃失和降;但病程较长,正气已伤,故用旋复代赭汤去草、姜、枣,用旋复花消痰结、降逆气;代赭石重镇降逆,配旋复花善治暖气、呃逆、反胃等症,潞党参扶正补虚,竹茹清热止呕,涤痰开郁。左金(黄连、吴萸)清泄肝火,少用昊萸反佐黄连,引热下行,左金配竹茹,能清肝胃郁热,降逆止呕,常用于暖气、呕吐、口苦等症。遣方用药,恰中病饥,故取效神速。

饮 癖

王××,男,四十二岁,云南省陆良县人。平时嗜饮浓茶,常吐清水,每吐甚多,已达十余年之久,经西医治疗无效。中医作反胃治之,用温运法以丁香、桂心、干姜、附片、益智仁、破故纸、吴萸以及四逆汤等方药化裁,服用亦多,见效不大。后改五苓散、胃苓汤健脾利水,亦无效。且每年夏季病发尤剧,乃专程来昆就余诊治。

察其脉,弦滑满指,舌苔厚腻,面色黄暗,胃脘满闷,食少。脉症合参,诊断为饮癖。处以徐灵胎香砂胃苓汤加良姜。服后其病如故。因思此症予温运或健胃利水之剂,未司厚非,但何以不效?恍悟此病历十余年之久,脾虚是其本,饮聚是其标。经云:“能知标本,万举万当。”治本应从健脾燥湿入手,脾健自可运湿,饮何由生!乃予专治饮癖之苍术丸,改为大剂汤药。处方:

苍术60克 大枣12枚

嘱日进一剂。方中苍术苦温,能燥湿健脾。《别录》谓能“消痰水”;大枣甘温,补益脾胃。二药相合,补散兼施,刚柔相济。苍术之散,得大枣之补以济之,则不致过散,大枣之补,得苍术之散以调之,则无壅滞之弊。调剂得宜,大有益于脾胃,故多服而无害。

患者连服二十剂,吐水减其半。仍守原方加灶心土30克以助扶脾之力。再服二十剂,病遂痊愈。乃告患者,今后宜少饮浓茶,以免苦降过度,有损脾阳。愈后,经追踪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附注:此方用治反胃吐酸等症,疗效亦佳。

寒闭肺气咳嗽肋痛

曾×,男,四十一岁_o素体赢弱,兼有痰饮。1951年2月来所求诊,以手按右肋部,疼痛难忍,呻吟不已。发热、咳嗽、气粗,夜不安寐,面目黧黑。脉弦紧,舌苔白腻。脉症合参,此系风寒外束,痰饮内伏,郁久酿热所致。患者素禀虚弱,综合观之,病邪有余,体功不足。用药必须固护周全,不可顾此失彼。处方:

附片60克 枣仁15克 生石膏15克 麻黄6克 法夏9克

牡蛎15克薤白9克全瓜萎9克 郁金6克 白芥子6克

石菖蒲6克

方中附片辛热,石膏甘寒,二药相伍,寒热并用,一以扶阳,一以清热。附片配法夏、薤白、白芥等能温宣胸阳,祛痰化饮,配枣仁以强心安神。石膏清郁热,合麻黄以开发肺气之闭。牡蛎软坚柔肝,缓急迫而解痛。郁金、菖蒲利气散结舒郁,以解右肋之痛。

服二剂诸症俱减,精神转佳,尚发热、咳嗽,续予温肾扶阳,祛风散寒,降逆化痰。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昧。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桑寄生15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陈皮6克

台乌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服一剂,发热即解,除咳嗽痰多外,各症均有好转,继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治之。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处方: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白芥子9克紫苏子9克

炙冬花9克 杏仁9克 川贝母9克枳壳9克全瓜蒌9克

郁金6克 甘草4.5克

服一剂,咳嗽即减。转方用陈夏六君汤调理善后。

'按':临证治病,用寒田热,或寒热并用,全由病情而定,应遵循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去处理。本案表里互见,虚实相兼,寒热混杂,故不僻不用附子温阳扶正,用石膏以清郁热(石膏配麻黄叉能宣发肺气之闭)。药性虽异,各有专司。此种用法,诚有所本。《金匮》越婢汤“恶风加附子”,《千金方》越婢汤等,直接以附子石膏并用者并非少见。

另;此案方中曾以附片、半夏、瓜蒌等反药并用,但未见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且似有增强通阳豁痰之功。这说明古之所谓“十八反”,亦非一成不变,实值得进一步研究。

阴虚肝气横逆二例

例一:胁肋剧痛

王××,女,五十岁。昔有鸦片嗜好,向来身体瘦弱。1951年元月,忽患胃脘及小腹疼痛难忍,大便多日未解。某医处以枳实导滞汤,因体质素弱,不耐此峻剂,服后大便虽行,但疼痛加剧,奄奄一息。该医复用逍遥散加香附、青皮,意欲调气止痛,但疼痛未减,且不能仰卧转侧。某西医断为:肝炎,胆囊炎,用西药治疗,亦未见效。因来就诊。视其唇舌紫色,舌根甚燥,脉细而弦,饮食甚少,余如上述。脉症合参,诊为阴虚、肝气横逆、中气不运。因病者体质素虚,又经消导攻下,中气已伤,虽大便多日未解,不能再用攻下,宜本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及祝味菊先生“体功重于病邪”的原则,先当建运中气,扶持体功。投以《金匮要略》大建中汤。处方:

潞党参15克 川花椒40粒 干姜9克 烧饴糖30克

方中花椒、干姜散寒祛湿、温中快膈,合以党参、饴糖之和中益气,则有大建中气、温补脾胃之功。

服一剂,腹转矢气,胃脘及小腹痛减,精神稍好,但胁痛依然。乃转从肝治,仿叶天士肝病治法,处方用: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当归15克 炒杭芍9克 玄胡索9克

炒川楝子9克 乌梅4枚 川花椒30粒砂仁6克杜仲15克

茯神15克 甘草6克

方中归、芍补血活血;合以花椒、乌梅则能养肝、温营血暖胃;玄胡、川楝疏肝祛瘀而止诸痛;砂仁行滞气,茯神、甘草益心脾而培中;杜仲补益肝肾,诸药又得龟板、鳖甲之益阴补血散结,则达郁、舒气、柔肝、止痛之力悉备。

服二剂后,胁痛减退七、八,大便通畅。但觉五心烦热,夜睡少眠,是阴虚之真相毕露,再于前方去玄胡、花椒、加龙骨、牡蛎、女贞子、枣仁、山萸肉以镇静安神、润燥除烦。连服二剂,烦止眠安,继又以大建中汤二剂,疼痛全除。最后,以归芍六君汤调理善后而愈。例二:颜面四肢浮肿陈××,女,五十一岁。患颜面四肢浮肿,前医曾用苓桂术甘汤和理中汤加减等,温阳利水,健脾燥湿,均未获效,反增心烦气冲,因来求诊。诊脉细数,舌紫苔腻而干,四肢虽肿但按之并无凹陷。脉症合参,亦诊为阴虚、肝气上逆。处以下方: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炒杭芍9克乌梅4枚果杞9克

川楝子9右 菟丝子9克女贞子9克 II|萸肉9克

白薇9克 炒谷芽9克 甘草6克

方中龟板、鳖甲滋阴潜阳,杭芍、乌梅活血敛阴而养肝,川楝子舒肝理气,果杞、菟丝、女贞、萸肉补益肝肾,益精柔肝,白薇清热除烦,谷芽消食健胃以防补药之壅滞。诸药合用,滋阴补血,补养肝肾,收纳耗散之肝气。

服二剂后,多日来之颜面四肢浮肿已消大半,心烦气冲亦现平缓,但突见周身发痒,皮肤干燥。此系阴血不足,津液不行,肌肤失养所致。处方: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炙首乌15克 当归15克 丹皮6克

炒杭芍15克 麦冬9克 桑叶9克 甘菊花6克 乌梅4枚

女贞子9克 山萸肉9克 甘草6克

方中鳖甲、龟板滋阴补血;炙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又能补血祛风,当归、杭芍活血养肝,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麦冬,桑叶、菊花、乌梅、萸肉、女贞养肝阴、润肺燥、收纳肝气。

上方服后,肤痒若失,肿胀全消。

'按':治肝诸法,以叶天士为擅长,因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发病时,不是“肝用太过”就是“肝体不及”。但临床上亦有肝用被损者,故用药应力戒偏激,因为偏寒偏热,皆难中病。若过温过散则伤阴而亏其本体,过寒过润,不仅伤阳而抑其升发之机,且易损伤脾胃,导致中气衰败。同时,肝脏体用之正常,全赖血液之濡、肾水之涵,肺气之敛,脾土之培,故用药时,养血、滋肾、敛肺、培土等几方面都要有所照顾,方能遂其条达舒畅之性。上述二例,在这些方面都是有所考虑的。

疟病阳气大虚

花×,男,二十八岁,在云南中越边境某地工作。解放前其地多瘴疟,花某体质素亏,又加工作过劳,于夏秋之交感染瘴疟,经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病势日重,转来昆明就医,经西药抗疟,中医用中药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等,亦无效,乃来所求治。查其脉空而无根,舌苔白而厚腻,四肢厥冷。面青,指甲乌黑,目无光泽,白睛如有蓝雾上蒙,冷汗淋漓,毛发直立。其母代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