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

第13节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第13节

小说: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老子强调寡欲,道理就在此。
  老子又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它也使人能够对于欲望的对象知道得多些,以此作为手段去取得这些对象。它既是欲望的主人,又是欲望的奴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们就不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位了。所以《老子》中说:〃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
  政治学说
  由以上学说,老子演绎出他的政治学说。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可是两家也有不同,照儒家说,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老子》中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
  于是圣王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废除这一切。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又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
  圣王首先要消除乱天下的一切根源。然后,他就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又一个貌似矛盾的说法。《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它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里有〃无为〃的另一种含义,后来经过一定的修改,成为法家的重要学说之一。
  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欲望。他们距离原有的〃德〃还不远。他们的淳朴和天真,是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保持的特性。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由于孩子的生活接近于理想的生活,所以圣王喜欢他的人民都像小孩子。老子说:〃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他〃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愚〃在这里的意思是淳朴和天真。圣人不只希望他的人民愚,而且希望他自己也愚。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第二十章)道家说的〃愚〃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个大优点。
  但是圣人的〃愚〃,果真同孩子的〃愚〃、普通人的〃愚〃完全一样吗?圣人的愚是一个自觉的修养过程的结果。它比知识更高,比知识更多,而不是更少。中国有一句成语:〃大智若愚〃。圣人的愚是大智,不是孩子和普通人的愚。后一类的愚是自然的产物,而圣人的愚则是精神的创造。二者有极大的不同。但是道家似乎在有些地方混淆了二者。在讨论庄子哲学时,这一点就看得更清楚。

★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在那里过着隐士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所以我们不能肯定《庄子》的哪几篇是庄子本人写的。事实上,《庄子》是一部道家著作的汇编,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有些代表第二阶段,有些代表第三阶段。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就连它们也不会全都是庄子自己写的。因为,虽然庄子的名字可以当作先秦道家最后阶段的代表,但是他的思想体系,则可能是经过他的门人之手,才最后完成。例如,《庄子》有几篇说到公孙龙,公孙龙肯定晚于庄子。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将是同等地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政治、社会哲学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原因就在此。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情和理
  相对幸福是相对的,因为它必须依靠某种东西。这当然是真的:人在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这种发挥在许多情况下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佛家以老、病、死为四苦中的三苦。是不无道理的。照佛家说,还有…苦,就是〃生〃的本身。因此。依靠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幸福,是一种有限制的幸福,所以是相对幸福。
  人可能有许多大祸临头,最大的大祸是死亡,《庄子》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讨论。畏惧死亡。忧虑死亡的到来,都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不过这种畏惧和忧虑,可以由于对事物自然本性有真正理解而减少。《庄子》里有个故事,讲到老子之死。老子死子,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却批评别人的痛哭,说:〃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养生主》)
  别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他们受苦,是〃遁天之刑〃。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地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VI)。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庄子本人有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不哭也就够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放止也。〃(《庄子·至乐》)郭象注:〃未明而概,已达而止,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情可以以理和理解抵消。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也是道家的观点。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扰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如斯宾诺莎说的:〃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XLⅡ)
  这样,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方向,其中有不少的悲观认命的气氛。这个方向强调自然过程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人在自然过程中对命的默认。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可是道家思想还有另一个方向,它强调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要达到这种同一,人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和理解。由这种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幸福,《庄子》的《逍遥游》里讲明了这种幸福。
  这一篇里,描写了大鸟、小鸟的幸福之后,庄子说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他所待者就是风,由于他必须依赖风,所以他的幸福在这个范围里还是相对的。接着庄子问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