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43节

冈村宁次-第43节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资历和能力受之无愧罢了。
    东条英机还分析说:山西军拥有10几万兵力,但苦于给养不足,士气消沉,缺
乏战斗力,受到重庆中央军严厉的督战监视;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中共方面的蚕食,
对日军则采取避我锋芒,保持不即不离的态度。因此,阎在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
一旦发表独立宣言,怕遭到重庆军的打击,给其全军招来危险。现在阎表面上的理
由是,为了日华合作,首先必须依靠日本来充实战斗力,要我供饷供械并减少军事
压力。但我们还不能判明阎的真意,此人非常狡猾,你赴任华北后,在向八路军进
攻的同时,还要摸清阎锡山的底牌。如能把阎争取过来,就可带动支那为数不少的
反蒋将领归顺我们,从而打开重庆政府崩溃的缺口,同时以此向中外进行宣传,以
期有利于促进中国事变的解决。
    冈村宁次对东条英机的交待,心领神会。在谈完关于阎锡山的工作后,东条还
给他一项秘密指示:
    “你在重庆那方面也有不少熟人,可能的话,要对重庆进行和平工作。你不要
担心别人说三道四,这事遇机会我将向首相禀告。”
    这一次谈话很长。似乎是预感,这是他俩最后一次面对面地交谈。因为冈村这
次离开日本赴华北上任后,直到1949年2月被“无罪释放”回国,将近8年再没有回
过日本,而东条英机在他归来之前,便已于1948年12月23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
以绞刑。
    谈话结束后,已是夜幕低垂。冈村回到四谷坂町私邸,想到今天任命仪式上的
荣耀和今后要肩负的重任,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于是索性起身,叫专属副官铃
木去邀请住对门的邻居片山严来下几盘围棋,一来排遣一下兴奋不安的情绪,二来
也赌一赌今后的吉凶兆头。他是很迷信的。
    后来,片山严还专门写了一篇“对奔记”发表在报纸上,文中追述道:“7月7
日晚,突有对门冈村将军宅内差使来称,今夜想试作乌鹭(谕围棋黑白子)之战。
近一周来,将军宅内军靴声响,进出频繁,使人觉得有些异样,或许接受了某种大
的使命,正在猜测之中,今见遣使来邀对弃,似乎完全非我所料,于是欣然应诺,
遣人回复即去迎战。“将军像往常一样穿着朴素的和服,见我只‘喂’了一声,立
即走向棋盘。前次对弈我以二子惨败,今天定要捞回三子。于是我暗自鼓足勇气,
极力拼杀。不料一再失利,每局都遭到惨败,终于三战皆北。夏夜渐深,将军提出
再战一局,我予以拜辞。于是,将军稍微欠身,一面收拾棋子,一面微笑着说:
‘这次拜受华北最高指挥官之重任,将要再次踏上征途,后天就启程。舍下请多关
照。’我说:‘衷心恭贺受此殊荣,对您再度出征感激之辞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行
前繁忙时节,我如此久坐,实在抱歉。’将军笑道:‘不,确实准备就给了,所以
今夜要和你较量一番。’此时确有邻居远行的那种惜别之情。他谦恭和蔼地把我送
到大门,我步出门外,还觉得将军站在背后目送我离去。将军在出征前的棋战中大
获全胜,这真是吉祥之兆,我忘掉了输棋的沮丧,心中满怀喜悦。第三天,我到东
京车站给将军送行。东条陆相和其他陆海将领以下达官显贵竟有数百人之多参加送
行。将军身着陆军大将戎装,胸佩彩色略授,率众幕僚,俨然屹立在了望车的外廊
上,英姿凛然,和对弃时的将军判若两人。这凛凛威风正是皇军永不败退决心的象
征……”
    冈村踌躇满志踏上了驶往宇品军港的专列。因东京无港口,日军高级将领出征
或回国的迎送仪式一般都在东京火车站举行。他这次赴任华北,本来选择空路最好,
几个小时之后便可飞抵北平。但是,冈村还是选择了海路前往。“这是因为我适应
乘船,在航海中遇到风浪,旅客不去食堂时,我也常有独自去食堂与船员一起用餐
的经验,对在海上航行感到十分愉快。”在船上,他可以一边享受着航海之乐,一
边在旅途中悠然自得地思考着未来的重任。每次渡海,几乎都是到中国去,所以他
的一些亲朋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黄桥”,意思是说,冈村是架在黄海上的一座桥梁,
连接着日本在中国的“事业”。这一称谓,自然使他高兴,“桥”的两边,也确实
给他留下了不少兴奋和悲伤。
    海浪滔滔,年已57岁的冈村宁次激情不减当年,“我戴上崭新少尉军衔时,正
值日俄战争末期,随即出征桦太接受炮火洗礼。从那时算起,这是第8次离开本土出
征”。每次出征他的官衔职务几乎都提升一次,从小队长、参谋、领事馆武官、到
副参谋长、师团长和军司令官,这次终以一个方面军大将司令官的身分去为帝国的
利益效劳。正是:卸下闲差赴新任,人主华北逞凶狂。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
解。   
   冈村宁次        
      第二十六章  “肃正作战”
                    华北来了恶煞神,屡屡“扫荡”用兵狠;
                    名将左权献生命,抗日烈焰未消沉。
    在日本的官方文件中,其华北方面军的正式称谓叫“北支那方面军”。它的前
身是“中国驻屯军”。其历史沿革是:1901年,日本作为\国联军”的参加国,在
《辛丑条约》中,与各列强共同获得了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日本遂
于同年10月正式编成“清国驻屯军”。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华民国成立,日本
迟迟于1913年才将驻军名称改为“中国驻屯军”。根据条约规定,它主要驻扎在平
津和冀东一带。“中国驻屯军”与日俄战争后日本建立的关东军没有隶属关系,因
为在那时日本就认为“满蒙地区”不能算中国,包括冈村宁次后来担任的那个中国
派遣军总司令,也无权指挥东北日军。关东军是日本在另一个“国家”的驻军,怎
能归中国派遣军管辖呢?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逻辑。
    由此可见,华北方面军在日本扩大侵华以来陆续成立的诸方面军中,资格最老。
“中国驻屯军”在1936年6月以前仅有兵力1771人;之后,有兵力近6000人,司令部
设在天津的海光寺。发动芦沟桥事变前后,日军开始向平津一带大举增兵,并于19
37年8月31日将“中国驻屯军”改编成华北方面军。到阿村上任前的1941年7月,该
方面军下辖第1军、第12军、驻蒙军和直属第27、第35、第110师团及4个独立混成旅
团,成为日本在华的最大一个方面军,总共约有18个师团的兵力。
    华北方面军的司令部设在北平。沿着紫禁城外那条护城河向东行走,没多远便
是老北京人所熟悉的翠明庄。翠明庄青砖楼房,绿色的琉璃瓦顶,中西合壁,别具
一格。在日军占领下早已寂寥的北平城内,这片房子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几百米
开外就有持枪荷弹的日本兵站岗,另有步兵游动哨,还设置了两座岗楼。这里就是
冈村宁次走马上任的地方——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从“七七事变”以来,冈村是第6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华
北的八路军,“我就任时的形势是,对辖区内重庆系军队的作战已大致结束,但周
围几乎到处都有共军活动”。这是多田骏留给他的烂摊子。
    在翠明庄,他集中一段时间分析了前任失误的原因,认为:华北方面军历来高
度分散部署兵力,由于缺乏确切定期的肃正目标,常常变成静止的防御。日军如不
主动讨伐、扫荡和剔抉,则中共方面也不进犯。乍看起来,相安无事,宛如缔结了
互不侵犯条约。但在双方共存期间,中共却在民众中秘密进行工作,充实其力量,
一旦时机成熟,即可一举转向进攻。百团大战就是例证。因此,日军施策的目标,
应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有计划的措施,要划分地域,限定时间巩固治安地区,隐蔽准
治安地区的兵力,有计划进入治安地区,并以剩余的兵力向未治安地区挺进,使之
向准治安区发展。最终目标是把华北1亿民众拉到日方。按照这样步骤去做,既不宜
急于求成,也不可坐失时机,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战法。
    经过周密策划,1941年8月14日,冈村下令开始他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晋察冀边
区肃正作战”。日军主要参战部队是:方面军直属第27、第35、第110师团和独立混
成第8、第15旅团,第五军的独立混成第3、第4旅团主力与第9、第16旅团各一部,
第36、第37、第41师团各一部,驻蒙军的第26师团一部和独立混成第2旅团,再加上
伪军和配署部,共计约10万人。日军号称此战为“百万大战”,以示对八路军整整
一年前发动“百团大战”的报复。
    8月18日,冈村飞往石家庄,对第110师团进行视察;19日乘装甲车去晋县对第
35师团进行视察;20日对保定的第27师团又进行了巡视。在他的亲自部署下,日军
采取所谓“铁壁合围”新战术,分13路进攻晋察冀边区,攻击重点指向边区的中心
——北岳区、企图将北岳区八路军主力和边区军政首脑机关聚歼于内外长城两侧。
“扫荡”一开始,日军首先实施封锁,一部在古北口、密云佯攻,主力则从四周合
围滹沱河沿岸的无极、深泽一带;接着主力又集结于平汉沿线,22日以后一齐向地
处太行山脉的北岳区合围,先后攻占蓬头、倒马关、阜平等地,使大“扫荡”达到
高潮。         在作战期间,冈村宁次动员了日伪北平的所有报道机关,对这次“百万大战”
大力进行宣传。
    日军在进行攻击作战的同时,更毒辣的手段是对抗日根据地采取“蚕食”封锁
的政策。即通过挖沟、筑墙、开河、修路、建碉堡、制造无人区等野蛮手段,企图
切断根据地与敌占区,根据地与根据地,根据地与平原之间的联系。冈村在华北方
面军的作战主任参谋岛贯武治说:“古时候中国的城市用城墙围绕起来作为民众对
敌人入侵的防护措施。在中国本土和满洲、蒙古之间建筑了万里长城。这对外敌入
侵究竟能起到多大防御作用且当别论,但它是保护中国本土及民众的象征。值此与
中共争夺民众之际,把在我保护下的民众用这样的隔离线围绕起来,划出界限加以
防护,不但可保居民安定,对于促使民众向我方靠拢,也有很大效果。在准治安地
区和未治安地区的交界处,修筑适当的隔离壕沟或小堡垒,是阻止共军入侵的有效
方法,因而广泛地采用了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多田骏在任时就开始实施,但进展不快。冈村上任后根据他早先在北
满推行的所谓“匪民分离”的经验,加快了步伐。到1942年10月前,日军重点针对
晋察冀边区修筑完成了两条战略性封锁沟:一条东西走向,东起琢县经易县、紫荆
关、沫源、灵丘,向西一直延伸到浑源,把北岳区北部和南部分割开来。另一条是
南北走向,北起易县经满城、完县、唐县、曲阳、行唐,向南直到灵寿,与平汉线
平行,借此既可维护铁路交通,又企图把冀西山区与冀中平原分割开。同时,日军
还在晋东北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县与县、乡与乡,以及日军据点周围,铁路和公路沿
线,都挖了封锁沟,有的沟深、宽各2丈,部分还引河水灌人。冈村就任一年多以后
向大本营报告声称,他们强迫中国老百姓已累计新挖和完善封锁沟11860公里,为山
海关经张家口至宁夏的万里长城的6倍,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4。
    冈村宁次的这套囚笼政策,是德克塞的堡垒主义再加上曾国藩对付太平军的办
法,既有以攻为守的战略,又有以守为攻的战略,可谓攻守兼而有之。他把筑路挖
沟,筑垒修堡结为一体,用来围困八路军。另外,他吸取前几任华北日军首脑根据
“治安”状况划分区域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对治安区以清乡为主,建立各种伪组
织,并材编乡,实行保甲连坐,强化日军的奴役统治;对准治安区以蚕食为主,一
步步走上伪化、特务化道路,广修封锁沟墙,筑碉堡,制造无人区,防止八路军的
深入活动;对未治安区则以扫荡和军事进攻为主,摧毁和破坏抗日设施,袭击抗日
的军政党首脑机关。
    当时,中共最高领导机关远在陕北,华北现地的工作主要由彭德怀、左权等人
负责。彭德怀后来曾深有感触地对部下们说:“冈村宁次是一个比多田骏更为毒辣、
更为老练的对手。他有很多本事,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他不出风头,不多讲话,
对部下不粗暴,你从他的讲话里看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