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61节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61节

小说: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矗揖透芯醯礁纯唷2坏约和纯啵姹鹑送纯啵豢吹叫硇矶喽嘀谏际怯猩聘⒍加蟹鹦裕徽庑┒髅曰罅耍氖羌徽5纳睿唤】档纳睢�
  我在澳洲,我一天吃一餐,中午在学院跟大家在一起吃饭,我早晨这一餐也断掉了。每天早晨,通师、胜师他们给我一小盘的水果,一般是两个桃或者是一个苹果、一片西瓜,很少一点点,我足够了,很快乐!我上午、下午在录影室里面跟诸位讲《华严》,我那个中气很足,我的日子过得多么丰富。自己的生活,愈简单愈健康,愈简单愈长寿。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得病?中国古人讲得很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道场要庄严,学道的人功夫要得力,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要说话。这个道场,人不拘多少,进入道场,一句话都没有;他没有话,他就没有念头,他心是定的、心是净的,与道相应、与性德相应。性体空寂,性相庄严,性的作用至善,这才叫正常享受,这才叫「安住佛国土」。
  「出兴一切处」,兴是兴起,出是出现,哪个地方有缘,哪个地方就现身。现什么样的身?佛没有身,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佛的现身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希望见什么样的身,佛就现什么样的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我常常跟大家说明这个事实,无论在中国、在外国,佛教里面的诸菩萨,知名度第一的是观世音菩萨,没有人不知道;有不知道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的。观世音菩萨知名度最高!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普门品》、《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应以佛身而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而为说法,举一个例子,佛身能现,其他的不必说了。
  我们今天要和睦全世界所有的宗教族群,你就想到观世音菩萨这句话。这些众生喜欢基督教的基督,观音菩萨怎么办?看到这些众生,应以基督身而得度者,观音菩萨会不会现基督身而为说法?肯定的,当然之理。所以基督耶稣是什么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新旧约全书》是观世音菩萨对那一类众生所说之法。应以真主身而得度者,观世音菩萨现真主身而为说法;真主是穆斯林伊斯兰教。我们看真主是什么人?观世音菩萨。就我们佛教来看,确实如是,一点都没错,所以法是平等的,「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这样一来是不是把其他宗教贬低了?不是的。《华严经》上讲,一个是「主」,其他的都是「伴」。这个主,不是一定的主,这个「一」是任一,任何一个都可以作主。譬如我们以基督为主,佛就是伴。基督为主,诸佛菩萨都是基督的化身,应以佛身得度者,基督就现佛身而为说法,佛教经典都是基督所说的。如果是真主为主,佛、基督都是伴,应以佛身而得度者,真主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基督身而得度者,真主现基督身而为说法。真平等!他不是假平等。所以归结到最后,我下了一个结论,真神只有一个,唯一的真神,他能够现无量无边的化身;真主也好、基督也好、佛菩萨也好,各个宗教的这些神圣都好,全是这一个真神的化身,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家。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这些人不了解事实真相。各人迷於自己的成见,造成一个混乱的局面,把社会秩序破坏了,和平破坏了。不是真神的意思,决定不是佛菩萨的意思,不是耶稣基督的意思,也不是真主的意思。什么人的意思?末世门徒无知,不能「安住佛国土」。然后你才晓得,具体而言,「佛国土」是什么?佛国土是经典。基督徒、天主教徒没有安住在《圣经》里,《圣经》就是天堂;穆斯林没有安住在《古兰经》里,《古兰经》是天园。所以我跟许许多多宗教往来,我劝导他们,宗教的仪式重要,但是教育更重要。教育是什么?读经。我们要提倡读经、要提倡讲经。最好各个不同的宗教信仰,我们在一起读经、讲经,让彼此大家都能了解。
  去年我们居士林首创,邀请新加坡九个宗教到居士林讲堂,来讲解各个宗教的经典。我不但都听,所有宗教经典我常常在看,我没有间断。我把所有的宗教经典跟佛经完全同样的尊重,不分彼此。李居士告诉我,回教今年开始邀请各个宗教到他们教堂去讲经,好事!天主教跟印度教要跟进,太好了!这个作法,新加坡在世界上虽然是个小国、城市国家,给全世界做榜样、给全世界做典型,实在是难得,我们知道这个国家有福。本地的穆斯林邀请我做过两次讲演,天主教邀请我去讲过《玫瑰经》,是他们主修的早晚课,这都是很不寻常的聚会。从这个地方,我们见到族群宗教的大团结,有助於这个世界的安定和平,繁荣兴旺,人民幸福。我们为佛弟子,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事业。
  我们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一生的行谊,他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从来没有中断过,年节没有放假。昨天是中国的大年除夕,我们停了一次。为什么停?摄影棚工作人员回家过年去了,机器没有人操作,我只好放假一天。今天他们一早就发心到这边来工作,我们讲经照常,我们希望永远的「安住佛国土」。
  诸位要记住,经教是佛国土,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原本我想「世主妙严品」讲完之后,往后三十八品我要略说不能细说了,细说占的时间太长。而在这个时候,许许多多的神众来启请,我意想不到!遇到许许多多天神、鬼神,九法界的神众,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不同空间的生物。科学家讲空间有许多不同维次,不同维次空间的这些大众来找我,希望我细讲。他说我讲这部经,不但世间许多人在听,九法界众生都在听。那么我不能不详细说一点,特别是把这个大经,字字句句怎样落实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现实工作之中、应酬之中,处事待人接物,使我们确确实实是「安住在佛国土」,安住在「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里面。
  「出兴一切处」,这句话就是说有缘的地方,我们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不畏艰苦,不怕劳累;那个地方有缘,我就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去成就他。这几天,中国、外国的朋友都到这边来看我,大家对於佛法,对於整个世界和平安定都非常关心,这些善念善愿非常难得。如何具体的来做好这桩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无论世出世法,最重要的是人才;你要是没有人才,什么事情、再好的理念都会落空,不能实现。
  所以要挽救佛法、挽救劫运,从哪里做起?办学。办学要有办学的环境,要有办学的条件。上一段「华焰髻菩萨」所讲的,佛菩萨凭什么能教?学生又凭藉著什么能学、能成就?都说得很清楚,不只说一遍。这一部《华严经》从头到尾说了很多遍,怕我们健忘,不断的在提醒我们。佛有三个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能教!学生最重要的条件,要具备「深信喜」,深信法喜。你在经教上得不到法喜,你就会被世间五欲六尘诱惑。为什么?你认为那些是快乐,你认为那是享受。你看今天社会上一般人,哪个不享受五欲六尘,以此为乐,他们是以名闻利养是乐。在这个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权势,有很多的财富,以此为乐。只有真正觉悟的人才晓得那个不是乐,那是非常非常危险。
  你得到这个世间的红福(红尘之福),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修的善因,现在你得到这个富贵、得到这个福报。得福报要是没有智慧,你在享福里头就不能不造业;你造的罪业,你将来必定要受苦报。所以我们眼睛看到那种享乐,那个乐是什么乐?就像世间人吸毒、打吗啡,是那种乐;那个乐是一时,不过是几十分钟、几个小时,过了之后,苦不堪言!你这种乐的享受,只能够享二、三十年,二、三十年之后,你死了之后,地狱、饿鬼、畜生,无量劫!世间人迷惑颠倒,过的是不正常的生活。圣人教我们过正常生活,安住佛国!我们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展开经卷,我们面对佛菩萨,这种乐趣、这种享受,确实是世间人很难,你们享受不到的。
  我很幸运,年轻的时候因为失学,抗战期间流浪四方,居无定所,常常逃难,所以学业没有完成,自己在这一方面感到很痛苦。我到台湾之后,人地生疏,真的是无依无靠,自己要找一个小工作维持自己的生活。想求学,当然到学校读书,我没这么大的福报。我想什么方法?我就想找这些教授,希望私下跟他们学一点。我打听这些学校好的老师,我给他写信,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回我的信,而且都约我见面,所以我认识十几位名教授。我的星期假日,工作之余,我都跟这些教授们约好,我去见他,听他们的教诲。与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常常在一起,这个乐趣,世法里头那个娱乐就没有办法引诱我了。
  我年轻的时候上班,我的同事朋友都说我是书呆子,年纪轻轻不晓得去玩。他们下班,各个欢乐场所去玩;我下班之后,就找这些老教授们,听他们指教。他认为他那个乐,我认为我这个乐。我听这些人讲话,增长知识、增长学问,所以我有应付一切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小这样学成的。如果把时间都去到欢乐场所当中浪费掉,你的德行、学问、知识全都荒废了。我从前跟我那些朋友说:「我不是不会享乐,我是把享乐的时间跟你们颠倒,你们年轻时候搞这些欢乐场所,我年轻时候充实自己的德行学问知识,我晚年享乐。」当时他们听我这些话,不以为然;可是到晚年之后,他们对我佩服,「你走的路对了」。我五十岁以后就在全世界到处讲经说法,周游列国,我那些朋友、同事们才用羡慕的眼光来看我。到这个年龄,大家在一块聚会,那更没有话说,他们比我的差距太大太大了。不说别的差距,身体差距,那就太大了。他们真的老了,牙齿掉了,皮肤皱了,头发白了,行动不方便了。同学、朋友当中,许许多多都比我小两三岁、三四岁的,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我五十年素食,晚上不吃东西,只吃一餐的时间相当长。
  现在到晚年,《华严经》比什么都乐,没有比这个更乐的,乐此不疲!我每天读经、讲经过最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没有疲劳,没有厌倦。你们吃喝玩乐会有玩累的时候,我这个永远不累。这里面的大乐,你要是不能契入,你得不到。就在眼前,当面错过,多可惜!这四句偈里,最重要的就是头一句;最具体的说,就是要落实在大乘经教。这里头有大乐,法喜充满,儒家讲:「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无去亦无来,诸法亦如是』,这是讲「体」,这一句讲得非常之深。但是这个甚深的性体,我们在这个经里头也讲了不少。「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中观论》上说的「八不」,完全是说明体性的实相。谁的体性?是我们自己的心性,是我们自己的本体。我们自己心性跟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是同一个心性,佛如是,我们亦如是。不同的是,佛清楚、佛明白,佛证得;而我们是不知道、不明白,我们迷失了,差别在此地。除此之外,我们跟诸佛如来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在受用上来讲,那差别真是太大太大了。诸佛菩萨过正常生活,快乐无比;我们过烦恼的生活、忧虑的生活,苦不堪言。
  华焰髻菩萨偈颂第八首:
  【一切众生海,佛身如影现,随其解差别,如是见导师。】
  这一首偈的意思,跟我们前面所讲的义趣完全相同。学讲经的法师,这个讲经规矩里面讲的「幻相」。我讲《华严经》,只看到前面第七首,第八首就没有看到。「出兴一切处,无来亦无去」,第八首就是这两句的细说,这两句的注解。这个道理太重要,事实真相不能不明了。你要是不清楚、不明了,你会产生许多错误的想法看法;想法看法错了,你的说法作法当然就错了,这一错麻烦可就大了!造无量无边罪业,果报不可思议。佛在一切大乘经教,为什么要这样的反覆宣说,我们从这些地方能够体会到,诸佛菩萨真正的大慈大悲。我们凡夫太容易迷惑了,回头难,听了佛菩萨的说法劝导回过头来了,很难得;但是转眼之间又迷了。这个事情,佛菩萨清楚明白。为什么?你的业障太重,你的习气太深,你禁不起五欲六尘、妖魔鬼怪的诱惑。
  我这一次在澳洲,遇到一位从达尔文特地到图文巴来看我的一位在家居士,她是菲律宾人,移民到澳洲十几年了。对於中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