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3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械览淼模飧稣秸欠浅?赡芊⑸摹T趺囱颖埽坎皇持谏猓辉俑磺兄谏嵩┏稹N也簧彼簧蔽遥也缓λ缓ξ遥馐且欢ǖ牡览怼W萑还ド杏泄蝗サ模颐窃焙谏灰倒ド挥醒Х鹬埃颐巧鄙匀猓煺飧鲆担庑┰┣渍髟趺窗欤课颐茄Х鹬竺髁耍医艺庖簧扪У墓Φ禄叵蚋叵蚴欠鸾痰氖跤铮孟衷诘幕袄此担野盐倚扪б磺械某删陀胨蚕怼K峤邮堋⑺芾忠猓饩褪腔┏鹞朴眩训腥俗涑膳笥选U馐侵腔郏馐欠鸬难�
世间人他不懂,敌人永远是敌对的,誓不共存,这种坚固的执著造成累劫包袱,永远不能够解决问题。圣贤人的教育没有别的,化敌为友,化恶为善,化迷为悟,这是教育!永远没有怨恨,永远没有敌对。别人跟我敌对,那是过去生中的业,现在我懂得了,我要把它化解。怎么化解?他侮辱我、他毁谤我、他伤害我,甚至於杀害我,一丝毫怨恨的心都没有,就化解了!不但没有怨恨、没有报复的念头,反而有感恩的这个心。为什么感恩?我们的怨结化解了,我们的对立消除了,你那里没有消除尽,还剩下一点点,我这里消除尽了。从这些逆境恶缘,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成就自己的持戒波罗蜜、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罗蜜,《华严经》上讲十波罗蜜都成就了,怎么能不感恩?这就叫做转境界,《楞严经》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能转,我们受极大的苦难我们都欢喜,我们乐意承当。为什么?苦难不是没有原因的,过去生中不善业因感召的,我自作还自受,绝不怨天尤人。这个帐到这里清了,好事不是坏事!要不是佛菩萨教诲我们,我们哪里懂得这个道理?总是有怨恨心,总是有报复心,那个麻烦就大了,生生世世不能解脱。
所以学佛,说老实话,这也是一般人很不容易的,学佛是学吃亏、学上当。世间人不肯干,真正有智慧的人欢喜干,为什么?消业障、增福慧。这里头不但十波罗蜜圆满,以中国古圣先贤所讲的,八德也圆满,普贤的十愿也圆满。我这么多年来总结佛陀的教诲,写了二十个字、十桩事情,也圆满,「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你想想看,哪一条没有圆满?从这个地方才真正生大欢喜心,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样样跟人家计较,样样都执著,那是苦恼不堪,那是增长贪瞋痴慢、增长自私自利,换句话说,增长六道轮回的业因,你怎么能出得去?人要不离开六道,一切大乘经里面佛都说,肯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这是六道里面的事实真相。众生一切业报,佛菩萨清楚、佛菩萨明了,佛菩萨一样也示现,为什么?为了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六道是苦海。帮助众生,一定要示现跟众生同样的身、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生活环境,但是诸位要记住,他是示现,就好像在舞台上表演、演戏一样,演得非常逼真。为什么?供养观众、觉悟观众,慈悲到极处!所以刹土庄严里面,虽然讲的是菩萨净刹,也不能不说众生业报。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五段「刹庄严」,长行第四句:
【或以示现一切菩萨愿海庄严。】
这在三大类里面,菩萨是人,『愿海』是法,也是人法两种。菩萨弘愿深广无际,通常我们熟知的,像:地藏菩萨本愿、普贤菩萨十愿、观音菩萨十二愿,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法藏菩萨四十八愿,这些大愿引导著大行,以行践愿,愿愿真实。法藏菩萨大愿建立了西方净土,他建立西方净土绝对不是为自己受用的,是为了提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菩萨们、大心凡夫们最完备的修学环境,这是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以大愿庄严国土。法藏的四十八愿,跟普贤菩萨的十愿完全相同,普贤菩萨把四十八愿再归纳,归纳成十愿。由此可知,普贤菩萨的十愿是略说,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是广说,说有广略不同,内容是一样的,不增不减。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普贤的法界,这我们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说得很明白。
修净土的同修不能不知道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不但你要知道,你得要认真的学习。为什么?《无量寿经》一开端,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参与无量寿会所有的诸佛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句话重要,太重要了!清朝末年魏默深居士将《普贤行愿品》附在净土三经后面,称之为《净土四经》,我想大概也是这一句触动了他的灵机。而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又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这是《楞严经》里面一分,取出来附在四经后面,成为今天净土宗所说的五经一论。净土宗的典籍圆满具足,不需要再增加,到这个地方真的是究竟圆满。由此可知,弥陀净土跟普贤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那个十愿要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相应,怎么能够引导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所以这一句,克实而论来描述西方净土,那是再好不过,真正是说到极处!
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一切菩萨愿海庄严的,这个话是实话。就以我们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众而言,我们天天也在这里发愿,「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我们把日常生活当中修积的功德,从回向偈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我这一天有没有修积功德?否则的话,我拿什么去庄严?那庄严不是一句空话吗?那不是妄语吗?今天真的要修积功德!什么是功?功是功夫;德是什么?简单的讲,德是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功德两个字,要认识清楚。通常我们从最浅近的来说明,持戒有功,持戒有功夫;什么是德?得定,那就是德。换句话说,我们遵守佛陀教诫,认真努力学习而没有违犯,这是功夫。得的是什么?烦恼轻、心地清净、智慧增长,这都是德,法喜充满,都是德!修定有功,开慧就是德。修定在我们来说,就是修清净心,修真诚、清净、平等,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之处,用真心不用妄心。别人以虚情假意对我,我用真诚心对他,我有没有吃亏?我没有吃亏,在世法上好像是吃亏,在佛法上我有得。世法是假的,佛法是真的。真的上你有得,假的上吃亏,那吃亏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修清净心,顺境、善缘不生贪念,逆境、恶缘不生瞋恚,这是功夫。得的是什么?得的是智慧增长。过去禅宗六祖惠能,他跟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从他这一句话里面,我们就晓得,他的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才有这种德能,生智慧。这些祖师大德,都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佛在经上常常讲,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非常混乱的社会,好人少,染上恶习气的人多,好人常常受人欺负、常常被人捉弄,古书里头记载的就很多。我们生在今天的社会,即使是大圣、大贤、佛菩萨应化,都在所不免。佛跟孔老夫子当年在世也受到人家欺负、也受到人家侮辱,佛菩萨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教导我们。这些佛菩萨他们是示现、是表演的,我们不是示现、不是表演的,我们是真的。我们受人侮辱、受人毁谤,别人在欺骗我们、陷害我们,我们心里很明白是替我消业障。所有一切伤害,佛常常讲「作还债想」,他来骗我,我前世欠他的,现在应该要奉还给他,你的心多清净!
施恩不求报,我布施给别人恩惠,绝对不能有希求别人报答的念头;你有希求报答的念头,你的心不清净,那你修的不是功德,是福德。有希求心是轮回心,没有希求,决定不求报答,受恩决定不能忘记。我受别人的恩德,我一定要报答;别人受我的恩德,忘得一干二净,这是正确的。古人常说,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在这个世间,你看看所有宗教典籍里面,都赞叹义人,是为一切众神所尊敬、所赞叹的;义人是这人有义气,我们常讲於人有恩有德、有情有义,道义、侠义。我们看看其他宗教典籍,对於道义之人、仁义之人,你看赞叹的有多少!由此可知,人之最可贵的,是要在这一生当中修积道德,这个重要!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这一生没有空过。修道行义,义就是德。在八德里面,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有义。另外一个讲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两种说法都有义。义是德,修道行义。道德之人,众神赞叹、众神尊敬,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活。义是什么?义是为一切众生尽义务而不享受报酬,这叫义!
我们这个道场,道场里面有很多在家同修,有时候也有出家同修,到这个地方来做义工,义工是以内财布施,这不是外财,是以我的身体劳力来布施,来为常住工作。这个人在道场里面干什么?在道场里头积功累德,为大众服务。他在服务里面,如果他真正懂得佛法里面的道理,确确实实他在工作里面提升他自己的境界,在工作里面成就他的六度三学。分配给他工作,他去做的时候,他劳心、劳力这是布施,内财布施。他的工作,他去做这一份工作,有层次、有条理、有秩序,是持戒波罗蜜;他有耐心、小心谨慎的去做,忍辱波罗蜜;一面做一面还求改进,希望做得更好,精进波罗蜜;专心去做,是禅定波罗蜜;做的时候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能与其他的义工,或者工作人员、常住里面执事密切配合,般若波罗蜜。你就晓得,不论担任哪一个工作,六度三学齐修!发心来做义工,这是他的愿力,所以以这个来庄严刹土。我们晓得原则是庄严道场,道场是刹土里面的一个小单位,庄严道场就是庄严刹土;庄严的效果要看你的心量,你的心量愈大,你的果德殊胜。
学佛、修行,愿比什么都重要,愿在前面导引,行跟著愿。行有愿,如同人走路有眼睛,你前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愿有行,好比有两条腿,他一步一步向著这个方向、向著这个目标精进。愿、行不能够偏废,像车两个轮、鸟两个翅膀,相辅相成。第五句:
【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庄严。】
这一句说的是事相,事相里头有表法。在这三大类里面来讲,就是处所跟表法。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说过,我们这个贤劫,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过去有迦叶佛、有拘留孙佛,未来第五尊佛是弥勒佛。在《三千佛名经》里面,我们常讲千佛忏,佛给我们说,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这是学佛同修们都熟知的;在中国寺院、道场,农历年大概都举行千佛忏,千佛忏就是拜三千佛。『影像庄严』,「影像」就是造像,佛现在不住世,我们造佛的形像,佛我们没见过,怎么造法?释迦牟尼就教导我们,在《大藏经》里头,佛曾经说过《造像量度经》,教导我们佛像要怎么造法、菩萨像要怎么造法,声闻、缘觉、诸天的像要怎么造法,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决定不能把佛像造成了人像,所以佛像是有一定的造法。这里头是个什么道理?有道理,表法的,一定要把佛像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来,这是果报,让一切众生看到佛像,看到这个果就想到因,修什么样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所以,这里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因果教育,特别用佛菩萨的形像来显示;你要不把这个果显示出来,人家怎么会想到因?种善因,得善果。
像称之为「影像」,这里头就有智慧在里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造像真正的意义就是要我们见到像觉悟因果,知道善因善果,连带你就会想到恶因恶报。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当然就收敛,不但不敢去做恶事,恶的念头都不生。这是佛菩萨形像显示因果教育的义趣,其余的功能还很多,不可思议!佛代表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菩萨是代表修德,性修不二。见到佛的像,自己一定就能够想到,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佛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圆满的相好,一切众生跟佛没有差别,各个具足。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是众生迷失了自性,起心动念跟性德相违背,所以自性的本能被障碍了。不是没有了,是被障碍,不能现前、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通常讲迷失,不是真的失,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就恢复了。
所以佛教众生,教众生什么?最重要的是破迷开悟,这是佛真正的恩德。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现前的方便,为什么?你还没觉悟。没有觉悟的时候,你要是造恶,你会堕恶道,所以防止你堕三途恶道,教给你断恶修善,是这个意思。这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