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愕男扌芯陀姓习�
为什么许许多多同学看到,他念佛念得不错,念了十几二十年,到最后听别人几句话,把念佛放弃了,改学别的法门,甚至於还有佛教放弃,到基督教那里受洗去了。这是什么原因?虽然念佛、念经念了十几二十年,不懂意思!所以遇到一个人几句话一讲,你的心就动了,你就怀疑了,你就违背了。这个情形有,自古以来就不在少数。我们听到、遇到了,一点也不感觉的奇怪,知道原因在哪里。
今天这个世界,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没有道场。什么叫道场?这个处所有道风、有学风,才能称之为道场。学风是什么?它有它修学的所依。依是依据,它依据哪一种经论来学习,「一门深入,长时薰习」,这是古圣先贤教人的。唐朝时候清凉大师住在五台山显通寺(大华严寺),一生学《华严》、讲《华严》,一门深入。天下学子有志学《华严》的都到他家,五台山要用现在的话说是华严大学。想学《华严》,当然要上五台山。想学《法华》的,那就是天台山,浙江的天台山,所以也称为天台宗,天台宗是以地名取的。如果按所依的经典就叫法华宗,你想学《法华》你就到天台山去。你想学《华严》,你就到山西五台山去。你要想学法相《唯识》,你到长安大慈恩寺去。古时候这些寺院丛林,用现在的话说都是专科大学。它跟我们现在大学不一样,现在大学里头很多科系,它是综合的大学。中国古时候的寺院丛林是专科大学,专科大学是现在所讲的学院,它是这个性质。这个样子师资集中,经论,所修学的经论在这个地方非常完全,场所、同学因缘聚足。
道风是讲修行,讲的是行门。华严宗,他们修什么?修法界定,就是前面我们刚刚讲完的,普贤三昧。华严宗主要是修法界定,修普贤三昧,所以它有道风、有学风。天台宗学风是《法华》,这是大家现在都晓得的「法华三大部」,《法华经文句》,智者大师的注解,《法华经玄义》就是智者大师九旬谈玄,就是《法华经》的玄义,五种玄义,它的行门《摩诃止观》,所以这三种合起来叫法华三大部。《玄义》跟《文句》是解门,这是学风。《摩诃止观》是行门,这是道风。
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学风是什么?道风是什么?你这么一问,你就晓得,这个能不能跟古时候道场相比?不能,现在几乎没有了。我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这是我们为佛弟子真正是引以为忧的。这怎么办?佛法,大家常常讲续佛慧命,用什么来续佛慧命?如果没有真正的道风跟学风,佛的慧命肯定要断绝。但是要想建立学风与道风,环境的干扰、阻碍,那个力量也不能够忽视。所以在今年我们有缘在古晋建一个念佛堂,这个地方在山上,是李金友居士的山庄,海拔一千公尺,虽然它在热带,这个地方四季常春,我们建个念佛堂。忍师跟李居士很熟,我让她去经营,告诉她:希望你在这个小道场,这个小道场是新建的,附近并没有第二个道场,缘殊胜。你要在这里真正把净宗的学风与道风建立起来,你就是一代祖师。
学风怎么建?只有一部《无量寿经》。每一天《无量寿经》念一部。早课念《无量寿经》,晚课念《阿弥陀经》。每一天听经两个小时,只听《无量寿经》,其他经都不要听,其余时间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要想把这个道场真正办的像一个道场,最重要的就是「止语」,不说话,你才能成功;一说话,道场就破坏了。古时候这个寺院丛林真正叫清修道场,里面的修行人,外面有客人来参访,他们根本理都不理你的,不会跟你打招呼,完全没有看见、没有听到,你说他心多清净。访客来的时候有招待,知客,知客是一个单位,就像我们现在做招待组一样。诸位晓得,大的丛林里面,知客有大知客、二知客,大知客就是接待组的组长,二知客是副组长,底下有一些接待的工作人员,由他们照顾。
古时候到山上来访问的人很少,所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是寺院丛林都建立在深山,你要到那里去,都要走路去,没有车,车、马、轿子都不可以上去的。不像现在,现在马路开上去了,还要用缆车,唯恐你不来。在从前并不欢迎闲杂人等来参观,为什么?扰乱修行人的心。所以古时候那种道场现在没有了。古晋那个高山上,那要去就相当不容易,所以现在确实是个很好的修学环境。最重要的是不讲话。我们这个道场,如果在这个地方学习的都能够止语,止语是什么?心是定的,他能成就。只要杂心闲话那就完了,只能在佛法里头结个缘,我们一般人讲结个法缘,结个欢喜缘;要想在这一生成就,那就难了,几乎是不可能。
弘法利生在这个时代,应该是用网路传播、用卫星电视来传播,我们的心还是定的。古人讲「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你怎样断烦恼?你怎样离开是非?烦恼跟是非是你最大的障碍。你要不能够远离,你的道业很不容易成就,这个道理我们总是要懂得。众生根性嗜欲,如何帮助他、诱导他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第六句:
【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议。】
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一念普知一切三世』,这个不可以疏忽的。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为我们提示,这就是「所应之时」。佛跟众生是凭感应的,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什么时候来应?「一念普知一切三世」,这个不可思议。一切三世怎么个讲法?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他加上个「一切」,用现在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就稍稍能够理解了。
就现实我们这个世间来讲,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地球上每个地区都有时差。严格的说,科学家把地球假设有经度、纬度,经度三百六十度,每一度的时差都不一样;一度里头有六十分,每一分的时差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不能那样算,那样算就太麻烦了。所以把一个地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昼夜二十四小时,分作二十四个时区,虽然一个时区里头有时差,那个时差不太大,不太明显,这都从方便说。认真说的话,三百六十度每一度六十分,每一分,分里头还有秒,时差各个不相同,这是从地球上说。
不同维次空间里面,那个三世差别就更大了。在地球上我们现在讲时差,我们今天现在此地是五点二十分;在美国,我们这个地方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的现在可能是那一边的过去,也可以说是另一边的未来,这个现在我们懂了,我们现在有这个常识了,有这个知识了,得利於交通的便捷。譬如从中国飞到美国,飞到美国的时候,今天飞,飞到美国还是今天。但实际上,在中国这边已经是第二天了,但在美国还是在同一天,甚至於时间又提前两个小时,或者延后几个小时,这是现在我们旅行已经很清楚、很明了了。「一切三世」我们就不难懂了,何况空间跟时间不是定法,是个抽象概念。
最重要的是「一念普知」,普是普遍,一个都不漏,不管你是讲现在、或者过去、或者未来,现在、过去、未来同时,这个意思你能懂吗?就在我们地球上就是同时。我们香港这里是五点钟,日本跟我们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他们是六点钟。五点钟跟六点钟同时,你懂不懂?香港的五点钟跟日本的六点钟同时,跟澳洲的八点钟同时;澳洲跟日本又有一个小时时差,同时。「一念普知一切三世」,你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但是这一句实际上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感应不失时节因缘,最重要的是讲这个,我们要懂这个意思。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来帮助他,绝对不失时节因缘,这主要讲的是这个。
我们要学习也在此地学习,时节因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世间法而论,它确实有数,所以普通人,我们知道六道里面都不例外,他有命运,真的有命运,命运就是数,在转运,在变化。什么人能够超越命数?你先要晓得这命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因为有,所以算命看相看得很准,特别是算命。算命是从数学,因为你有数,所以能够推断得出来终生休咎。你们看《了凡四训》。我们在香港许多街道上看到,有看风水的、看相的、算命的挂的招牌,有这么多,可见得有疑惑的人很多;没有疑惑不去找他们,心里有疑惑就算算命、看看相,今年走不走运。
疑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好,道理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著。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有命数。什么人真正脱离命运?脱离命数就不生不灭了,跟诸位说是法身菩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权教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脱离命数。但是他们聪明,他们有相当的定功,他们自己可以转变自己的命数,得自在了。大乘佛法里面讲,他们这些人得半个解脱,解脱就是自在。法身他没有得到、没有证得,般若智慧他没有开,我们讲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脱。解脱他得到了一部分,他得到自在。没有圆满的智慧,他也有相当高的智慧;有智慧的人不造恶业,所以他不受恶报。
什么是恶报?六道就是恶报。佛在经上讲六道通苦,欲界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都要受。色界天苦苦没有了,但是他有坏苦、有行苦,还是不能离苦。到无色界,他连这个身体肉体都不要了,我们讲灵界,灵界是讲的无色界,没有肉体了,肉身的苦乐他不受了,但是他还有灵在;那个灵,我们也可以说是心灵,他灵在,灵还有忧喜的受。为什么?他证得,他欢喜;他寿命到了,定功失掉了,忧就来了,烦恼又现行了,又往下堕落了。所以无色界还有行苦。苦苦、坏苦,还有行苦,三界统苦。证得阿罗汉离开三界六道了,这个五种受,佛经上讲的凡夫五种受他脱离了,他得正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但是他还是不能够离开诸佛如来,不能离开法身菩萨,为什么?烦恼障断了,所知障没有断。没有证得法身,没有开般若智慧,还是需要佛菩萨来教导他。教化的时节因缘就非常重要,他什么时候来?全凭感应。我们很希望佛菩萨来度我们,佛菩萨为什么不来?很希望,好像是感,没错,你真的是有这个心,但是你这个心有障碍,麻烦在此地,你的障碍没有破除,佛菩萨没有法子应。再给你讲真话,真话是佛菩萨有应,你自己感受不到。你求佛菩萨,佛菩萨真来了,你感觉不到,为什么?你有业障,这是给你讲真话。你的业障不消除,应就不能够明显的现前。这个道理是我在很年轻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我们应当怎么做?应当努力从忏除业障下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四个科目「忏除业障」,感应就现前了,所以它有时节因缘。
你看看在香港,我从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听众就相当欢喜,希望我常来香港,最好能够在香港有个道场,一直到去年才有这么一个道场,时节因缘。为什么不能提前?这就是时节因缘,因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有这个道场不但不能成就道业,反而障碍你的道心。佛菩萨真慈悲,真照顾,你需要多大的道场,他就给你多大的道场,绝不过分。为什么?过分的时候,你的烦恼麻烦就来了,完全是正确的。而且这个道场在这个地区,使用多少时间,也都有时节因缘的。
你说古时候祖师大德道场有兴旺,多少人在那里修行证果。现在怎么样?现在没落了。庙宇殿堂还在,修行的人没有了。所以你就晓得时节因缘,你要懂得;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自己一定抓住,我这一生我要把时节因缘抓住,我在这一生一定要成就,真正用意在此地。给你拐弯抹角说了许许多多,真正目的是要自己把自己修学的时节因缘认知掌握住,不要错过。错过了,再一次想得到,好难好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能够把时节因缘掌握住的这个人,无论世法佛法他是成功的。
这里面还有善法恶法,造作恶业的人造得很大,他为什么能成功?他也是把时节因缘抓住。你心地善良,想为一切众生做好事,你这因缘抓不住,也是没有办法。谚语常讲「好事多磨」。磨是什么?磨是折磨,往往把机会失掉了,错过了,这里面情形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复杂。这是真正的学问,怎样才能够认识机会,才能掌握机会?这不是几句话能讲得清楚的。从原理原则上说,本经经文就如是。总的来说,一定要断烦恼障,要断所知障,你才有智慧。
清净智,每一句里头,如果我们要是照前面完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