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157节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57节

小说: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睦镅穑恐罘鹑缋矗皇鞘湾饶材岱鹨桓鋈私玻磺腥缋炊际钦飧鏊捣ǎ痰嘉颐浅跹У姆卜颍澜涞枚ǎ蓝ǹ邸N颐且巧崞溲В蔷屯炅耍阍倬倥Γ淦淞磕悴还且桓鍪兰浞鹧Ъ叶选V钗灰宄恰阜鹧А梗悴皇恰秆Х稹梗忝挥醒Х穑》鸱ㄕ媸档氖苡茫阋环忠缓炼嫉貌坏剑愎氖欠卜蛏睿饩褪墙裉旆鸱ㄆ毡樗ノⅲ览砭驮诖说亍�
  我这一次跟日本、韩国那边的出家在家的同学在一起讨论,都谈到这个问题。全世界每一个地区的佛法,大幅度呈现衰落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我们都搞佛学,没有认真学佛。戒没有了,佛就没有了;礼没有了,儒就没有了。只剩下什么?剩下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不能具体落实。佛法的定慧要落实在戒行里,儒家的伦常大道要落实在礼的基础上;如果去掉礼就变成儒学,佛法去掉戒就变成佛学。古人讲实学,实是真实,真实的学是学儒学佛。现在人把它颠倒,儒学、佛学,当作学问来研究,自己不能够契入儒、佛的境界,儒跟佛的真实受用完全得不到,这个地方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我们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的人,不能不留意。所以我这一次办这个学院,本来想不管事的,院长请别人做。筹备期间看看,实在不行,要给他们搞的时候,将来都变成佛学。在这个状况之下,我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这个学院我还是要自己承担下来,我还是要做院长,至少把这第一期带下来,九年。前面两年是基础的基础,落实到戒学,就是德行的教育,我们要真干。我们学习的纲领就是「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大家都很熟,这三条太重要了,佛讲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我们自己要学,要做给别人看,做给别人看就是示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怎么做?《弟子规》。《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在家怎样做儿女,在学校怎样做好学生,岂不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这两句话落实在《弟子规》。我们的《弟子规》要求一定要做到,不是会念会讲,那有什么用处?那变成讲学了。「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落实在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要做到,我要求能背诵,能讲解,能做到。这是三福第一条。第二条「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把它落实在《沙弥律仪》。沙弥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分量不多,一定要能背诵,要能落实,变成自己实际的生活行为,我要求的水准很低。这才是真正出家人,真正是佛的出家学生。第一条真正能做到,你是佛的在家学生。第二条如果能把《沙弥律仪》做到,你才是佛的出家学生。否则的话,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
  所以前面两年所学的,就是这四门功课,主修的:《弟子规》、《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果你还有能力,还可以加一样助修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正助双修,总共是五部。四部是主修的,有一部是助修的,两年要完成,两年不能完成淘汰掉了。有这个基础,然后学我们的本科,三年的时间,净土五经一论,我们要读诵,要讲解,要依教奉行,这总共是五年。最后的四年是你专攻一门,你用四年的时间深入,一门深入。九年的时间,完成我们的学业。我不能像古大德那个十六年,为什么?现在人根性跟古人不相同,如果订上十六年,恐怕一个学生都找不到。我订上九年,我能找到十个学生就不错了,我就很满足。所以这个学院跟一般学院不同,这个学院是学佛,不是佛学。你们现在到佛教大学,或者到一般大学去念宗教系,拿个硕士学位,拿个博士学位,你们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
  我这个地方的性质跟一般教学完全不相同,我们真正要成就德行,品德、学问,然后再发大菩提心,舍己为人,牺牲奉献,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学习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你看看「降魔」。我们前面两年就是降魔,持戒就是降魔,修净业三福是降魔。为一切众生做榜样做模范,以身作则,身口意三轮教化,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我们要干这桩事情。我这一次访问日韩这十几天,坚定我的信心,坚定了愿心。我清楚,我明了,要不这样做,我们对不起佛法,对不起诸佛如来,对不起祖师大德,对不起这一生的修学,我们走上失败的道路。
  这是成佛的意思,成就戒定慧三学。『转正法轮』,转正法轮就是全心全力从事於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这是主要的,这是佛弟子,出家佛弟子八正道里面的正业。这八条有一条正了,其他七条都正,这是《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才能得正定、正见、正命、正思惟,你统统都得到。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统统放下。社会上许许多多需要做的社会福利事业,要劝导在家同修认真努力去做,我们全身全心全力要投注在教学。
  所以学院除了正规教导这些学生之外,我们每年也会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办短期讲座,像从前台中李老师办的「大专慈光讲座」,这样的性质。讲座的期限,我们有特殊的学科,有特殊的对象,所以时间最短的一个星期两个星期,长的可以到两个月三个月,一年办两三次,这是对信徒的,对社会广大群众的;内部教学是对学生的,这些学生可以担任短期讲座的讲师,给他们有讲台实习的机会。所以这种教学是全方位的,德行、智慧、能力、相好,我们今天讲的是威仪,面面都顾到,这叫转正法轮。
  『般涅盘』比较难懂。般涅盘是梵语音译,解释很多,它含多义,最常用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灭度,一个是圆寂,这是我们从意思把它翻译出来。圆寂是什么意思?绝对不是说出家人死了就叫圆寂,那哪一个不圆寂?意思都错会了。圆是圆满,什么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三种大圆满。寂是什么?寂是寂灭。寂灭的是什么?妄想寂灭了,分别寂灭了,执著寂灭了。所以「灭」是灭烦恼、灭习气、灭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圆寂。大般涅盘这个圆寂是活的时候证得的,不是死了才证得。
  翻作灭,四谛法「苦、集、灭、道」,那个灭就是般涅盘,梵语就称为涅盘。那是灭的什么?灭的是烦恼习气,灭的是恶业,一般经教里面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灭的是这个东西;灭了之后才能够修道。所以这一句放在此地,做为总结,好!结得非常圆满。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六五卷)  2002/4/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65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类通这一节经文: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从三昧起,诸菩萨众获如是益,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悉亦如是。】
  这一段经文,前面一句并不难懂,后面一句就不容易懂了,我们看经文。『如此世界』是指华藏世界,前面所说的。『普贤菩萨从三昧起』,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出定。出定之后,华藏世界法会中这些菩萨众,这里面的菩萨众有此界、有他方,我们在前面都曾经读到过,『获如是利益』,「如是」就是指前面所说的十句,这个十句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也说过,这十句是略说,菩萨所获的利益说不尽。诸佛菩萨为大众讲经说法,把无量无边的利益归纳为十大类,这是略说,这十大类展开是无量无边。为什么普贤菩萨出定,参与海会菩萨大众各个都能得这样殊胜圆满的利益,道理是什么?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有说明,这是感应道交,这是普贤菩萨、一切如来威神的加持。
  我们要问,普贤菩萨跟诸佛如来加不加持我们?给诸位说,也加持,这个加持是平等的,这种加持是遍虚空法界,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是称性的。为什么菩萨得利益,我们得不到?这个原因是菩萨没有障碍,我们有障碍。好比我们的无线电台将电波发出去,我们知道电波是四面八方,有的地方电视台接收的能力很强,画面很清楚,它收到了;有些电视机,它收不到。那是什么原因?不是电波没有达到你这个地方,是你的机器有故障,出了问题,就好比是这种情形一样。菩萨那个机器是完美的,没有故障的,完好的,所以他能够圆圆满满的接收到;我们凡夫这个机器有障碍,六根有障碍,接收不到。
  我们的障碍是什么?佛经里面常常讲的业障。什么叫业?造作叫做业。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造作完之后,这个事就结成业。换句话说,只要有造作,你就有业。你造作的善叫善业,造作的恶叫恶业,恶业障碍你,善业也障碍你。菩萨跟我们不一样,菩萨的造作是善恶两边都不沾染。这个话怎么讲?像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表演给我们看,他也断恶,他也修善。那不就是造业吗?他造的是善业。为什么他造的善业就没有障碍,我们造的善业就有障碍?这个意思很深,也并不是很难懂,总在用心不同。
  我们凡夫用的心是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用的是这个心,无论造作善恶业都变成障碍,都变成业障。佛菩萨示现,他所用的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讲他用的是真心,因此他造作的就没有障碍,他用的是真心。这又是什么道理?真心断恶不著断恶的痕迹,修善也不著修善的痕迹。大乘经上常常讲的「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那就对了。换句话说,诸佛菩萨的示现,诸佛菩萨的造作,点点滴滴与空性相应。在这个境界里面,佛不得已为我们说一个名词叫「净业」,佛菩萨造的是净业;换句话说,我们凡夫造的是「染业」。这个话还是很难懂。我们再讲得白一点,浅近一点,就是佛菩萨的造作,我们一般人讲无心;我们一般人的造作、凡夫的造作是有心,不一样在此地。有心就结业,有什么心?有妄心,就结业。佛菩萨没有妄心,所以无心是无妄心,无妄心就是有真心。我们是有妄心,真心就失掉,就这么回事情,所以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辨别清楚。
  真心、妄心还是难懂!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说,所谓妄心就是这里头有自己,没有把自己忘掉,无论做什么事情他有自己。真心没有自己,《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真心。要是「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有妄心。所以大乘经上也说「凡夫著相,圣人离相」,事情是一样做,没有两样。譬如讲《十善业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佛菩萨教化众生是离相,他就没有业了,这造的叫净业。我们凡夫著了相,我持戒,我持不杀生戒,我不杀生,我不偷盗,有我,这就结了业,你就叫善业,你造的是善业;你有心为善,你是善业。那要造恶呢?我杀生,我偷盗,有我。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具足,我造杀盗淫妄,我造的是恶业。善业跟恶业都成了障碍,这是业障。
  菩萨为我们示现,他示现正面的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他没有我,他真正的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他不结业,他没有业,所以叫净业。如果他示现反面的,他示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他示现这个,他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他也不结业。他示现正面的反面的、善业恶业统统叫做净业。那是什么?是表演的,舞台上表演给别人看的,是帮助别人觉悟的,无论从正面、从反面都叫做净业。
  这些话诸位一定要听清楚,要多想想。净业就是不结业,没有障碍,诸佛如来、普贤菩萨那个加持的心愿,他能感受得到,他得加持。如果你造的是染业,不管是善业、是恶业,全都变成障碍,普贤跟诸佛如来的加持,确实他那个波,他加持的波,心的波、愿的波,我们接收不到。我们有业力,业力把我们的机器,六根这个机器破坏了,加持不到。这个道理很深,很不容易去做到。你真正做到无我才行,你有我就不行,这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差别。只要有我,学佛还是世间法;如果无我,所有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大乘学人常说的,「哪一法不是佛法」,到了无我。用《金刚经》上的话来说,「离四相、离四见」,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如果著了四相、著了四见,那就问了,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天天念《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佛法。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