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132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十信圆满,入佛境界。这个单元,最后这个单元,第十个单元讲佛境界。契入佛境界就成佛了。所以十信观圆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十信是修德,到十住是果德现前了。当然这个大单元就是「问明品」,是讲观行。下面一品「净行品」,「净行品」讲事行,就是说我们智慧的观行,如何能够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能入佛境界。学了之后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起用,这个不行。所学非所用,那我们入不了佛的境界;换句话说,成不了佛。
  在这部《华严》当中,十信位里面,曾经跟诸位多次的报告,初信到六信没离开六道,七信离开六道了,七信到九信都在四圣法界。七信是声闻,八信是缘觉,九信是菩萨,一道甚深是菩萨境界,十信是佛,佛法界。诸位要知道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天台大师称之为相似即佛。他把佛分做六种,第一种叫理即佛,理是法性,一切众生圆满具足。所以从法性上来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理上讲的。从事上讲,众生迷失了自性,现在开始接触到佛法,在这里认真的学习,学习并没有得受用,这个时候叫名字即佛,有名无实。我们想想看,我们现前大多数学佛的同修没得受用,怎么叫得受用?真正做断恶修善的功夫得受用,我们没有认真做。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依旧随顺烦恼习气,在一般人讲毫无修养,没有变化气质。连世间读书人,这是从前不是现在,古时候读书人常说读书在变化气质,他不一样。
  换句话说,读书人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是中国人,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他们对於物质生活不重视,精神生活重视,所以他常生欢喜心,物质缺乏无所谓。诸位在《论语》里面看到,物质生活最差的颜回。孔子学生里面,颜回最快乐,从来没有说是为物质生活忧虑过,没有。什么样艰苦的生活,他都能接受,从来就不放在心上。《论语》里面记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这种生活要给别人,哪个不忧虑?哪个不犯愁?可是颜回不然,夫子赞叹他,「回也不改其乐」,他很快乐!他乐从哪来的?在《论语》里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读书人如果能够有这么一个境界,你的功夫上道了,一天到晚欢欢喜喜,生活再贫穷,工作再繁忙,都快乐。
  工作多不累,欢喜!知道这个工作是为社会服务。尤其是入圣贤境界之后,真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处处给一切广大群众做一个好榜样、好样子!人不愿意吃的苦,他愿意;人不愿意干的活,他愿意,这里头什么个道理,你得好好去想想,我们观念变了,思想变了。一般人是凡夫的思想、六道的观念,就是轮回心。他能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所以他快乐,道理在此地。
  一切都是要从断恶修善做起,而断恶修善的基础在持戒。戒行的基础我们要知道,佛法里面是十善业道,这是最基础的,可是十善业道也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十善做不到?其实十善并不难,而且是一定要做到,为什么?人本来就是善人,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已经念到,「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就是说,人之初本来就具足十善,天经地义的。现在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迷失掉自性,就是迷失了本性,用《三字经》的话,迷失了本性。本性本善迷失之后,我们的思想行为就跟十善相违背,本善变成不善。
  本善里面决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哪里会杀害众生?现在迷失,念念当中有利己,利己一定损人,损人是伤害人,为什么伤害人?为了利己。偷盗是想尽方法占便宜,占便宜是盗戒,本性里头没有,没这个念头。迷失了本性,就把十善变成了十恶。我们现在要想修十善这么样的困难,这个原因佛在经上都讲过,我们没有小乘的基础。十善是通达小乘的,所以中国佛教是以儒道为大乘佛法的基础,中国人不学小乘。但是现在儒跟道不学了,那怎么办?没有办法,所以我们今天极力提倡《弟子规》,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弟子规》做到。
  《弟子规》简单!总共只有一百一十三桩事,这叫做根本戒。这一百一十三桩事要是不能够做好,统统做到,十善业你就没有法子落实。十善业落实,十信观你才能够修,观照!十信心你才能够起得来。十信观圆不但出六道,出十法界了,到哪里去?到一真法界去了,《华严经》里面讲华藏世界。这就是佛境界,华藏境界是佛境界。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教下讲大开圆解,十信观圆就是大开圆解;我们净土宗称之为理一心不乱。名称虽然不一样,境界是相同的,都是佛境。这个造当作到达讲。你就到达佛境,你就入佛境了。我们中国一般俗话讲成佛了、证果了,这个造就是成佛证果的意思。於中也是先问后答。你看看这里问的人不一样。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
  这个『谓』就是问。就是对文殊菩萨讲,诸菩萨对文殊菩萨讲:
  【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
  你前面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把我们自己所了解的都向你做了报告。现在:
  【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
  现在反过来要求他了。『仁者』,这个名词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熟悉、要理解。仁者,在佛门里面通称是菩萨的称号。我们有时候写信尊敬别人,仁者,仁者是菩萨的称号,就是仁慈的人。仁慈的标准,谚语常讲「仁者无敌」,我就用这句话做仁者的一个标准。敌是什么?敌对,对立,这就是敌。仁者无敌,这个人心里面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没有对立,这是菩萨,这是我们要学的。
  你看看凡夫,他跟一切人有没有对立?有,不是同一类的就对立。现在社会上政党政治,不是同一个政党的就对立。这些年我在澳洲,也参加一些社会的活动,在宴会里面,认识的人很多,我们总想一桌吃饭,没有,他就是排得很远,到那边去。什么原因?他不是一个党。我听了以后也不说话,不好说话,心里很难过在想,现在我们每个人口口声声都讲和谐,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安定,两个政党不能在一起吃饭,这到什么时候和谐才能落实?所以会后,我们同参道友,我谈谈这些话,真正要是和谐,不同的派系大家都在一桌吃饭,和谐!不同的派系不能在一起吃饭,只是见个面,点点头,打个招呼,都不肯深谈,这怎么行?这是明显的对立,坚固的对立,对立就不是仁者。
  仁,二人,自他一体,自他不二,爱人如己,这叫仁者,这是菩萨。所以仁者也就是大慈大悲。你看看这意思多好,佛门通称,尊敬别人都称之为仁者。仁者两个字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如果看到这两个字,一定要给人家讲清楚、讲明白。我们自己要向这个方向、向这个目标努力,去修自己,就是把自己对一切人对立的界限,从自己内心里头把它化解,我们的心就清净了。有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物对立,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心不觉悟、心不真诚,怎么能修菩萨道?怎么能修大乘法?这不能不懂。
  我们对人不能对立,对物,物是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譬如蚊虫蚂蚁,蚊子来叮你,你什么样的心态?一巴掌打死了;看到蚂蚁,手指一按,蚂蚁死了。这是对立,有我无你,你不可以伤害我,我可以杀你,你不可以伤害我,哪有这种道理?这是不讲理。菩萨对这些小动物一视同仁。蚊子要叮菩萨,菩萨欢喜供养,它饿了想吃一点,你供养它就好了!跟我们的心不一样;不愿意供养它,把它赶走就好了,绝对不会杀它,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很乐意的供养。对这些小动物不对立,而且尊重它、爱护它,就跟对佛菩萨一样。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蚊虫蚂蚁也是未来佛,它有佛性。凡有佛性皆当作佛。它今天为什么沦落成这个样子?它造的业障很重,所以今天受这样的果报。它受这个果报,我们懂得佛法的人知道,它正在消它的业障。业障消除之后,它会得人身,它会在人道当中闻佛法,会继续修行,这是事实真相,这不能不知道。
  所以今天大家都晓得这个社会严重的对立矛盾,所以它才有许许多多冲突发生。怎样化解冲突?我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很多次,我每次都报告,每次讲话一定都提到,从自己本身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冲突。和平首先在自己心内落实,然后我们才能够影响别人,才能够帮助社会和谐。所以和谐要从这里做起,才能收到效果。否则的话,我本身都不合,怎么能跟别人合?怎么能跟社会大众合?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从事世界和平工作的人一定是仁者,在佛法讲一定是菩萨。
  『以妙辩才』。文殊代表的是智慧第一,实智、权智二智圆融,辩才无碍,他代表这个。中国佛教可以说是纯大乘教。大乘教最主要的是以四位菩萨代表大乘的四个主要的课程。第一个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你看看他的名号上「地」,我们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第一个条件要有土地。你办个学校,你没有土地不行;你开个公司,没有土地你也开不成功;你成家立业住个家,你没有土地,你不能盖房子。我们离开地不能生存,离开地,什么事业都不能成就,地的意思在此地。「藏」是宝藏,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地的资源,地上的资源,地下的资源。地下有多少矿产,地上树木花草、五谷杂粮,养人的,离开地,我们就不能生存!这个藏是宝藏,五谷杂粮都是宝藏,离开它,我们不能生活。佛用这个来比喻人的心地。
  我们的真心,真心就是本性,本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这是宝藏;具足无量的才艺,这是宝藏;具足无量相好。你看看现在人,不管信不信宗教,不管中国、外国,不管是哪个族群、哪个宗教,你去问问,谁不想发财?人人都求财富。财富在佛法里属於相好,我们一般人讲福报,求这个。谁不希望聪明智慧?谁不希望健康长寿?这些全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你要讲长寿,真的无量寿!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在大乘教里头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个个都是无量寿,这个道理可就深!
  你要真正懂得一点皮毛,你会很开心,为什么?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生死!这个身,身是个物质,用个一段时间它就旧了,老旧了,旧了要淘汰掉,再换个新的。我们的衣服穿旧了、穿破了,你会脱掉、舍掉去换件新的。身体就像衣服一样,众生迷惑不知道,把它当作自己,错了。换件新衣服你很欢喜,人死了再换个身体,为什么那么恐怖?这叫迷惑颠倒。所以明白之后,生死这一关看破了,这叫了生死。了是明了生死是这么一桩事情,你再不再害怕?不害怕了,换个身体,身体时间用久了,老了,换个身体。所以聪明人换身体是愈换愈好,往上升了,换欲界天身、换色界天身,愈换愈殊胜!不了解的人,用旧了他一定要换,愈换愈差,换畜生身、换饿鬼身、换地狱身,愈换愈糟。这个道理学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你要知道这桩事情,这用旧了一定要换,我们希望愈换愈好。
  六道、十法界是一回什么事?因缘果报!这桩事情在这个大单元往后经典里面,还会有很详细的说明,帮助我们了解诸法实相。佛菩萨对这个境界是怎么个看法的?他是怎么样态度来生活,为什么生活得那么快乐?为什么境界那么样的殊胜?这是我们应当学的。不是学不到,那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哪有学不到的?文殊是我们自己的妙慧。
  这要求文殊菩萨来给我们说,『演畅』,演好,演是表演,演是身教。身教感人深,你做到!你看《弟子规》里面,话很简单,意思很深。讲儿女对待父母,父母喜欢你,这个孝不难;父母讨厌你,不喜欢你,你还是对他尽孝,这就可贵了,这真正叫孝子。为什么中国二十四孝第一个是舜王?你读一读历史你才晓得,舜王他是从小母亲过世了,父亲续弦又娶了个太太(后母)。后母生了儿子,就是他弟弟,同父异母弟弟。他爱他的父亲,爱他的后母,也爱他的弟弟。可是他的后母讨厌他,爸爸听后母的话也讨厌他,一家三个人都讨厌他。他尽孝的心、尽孝的行只有天天加强,没有退转!三年之后把他父母感化过来了,父母才说这个儿子是真正好儿子,也在千年万世给后人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个意思很深!
  对父母如是,对朋友亦如是。我们佛门里面,同参道友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