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元征宫词-薄慕颜 >

第180节

元征宫词-薄慕颜-第180节

小说: 元征宫词-薄慕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些日子,皇帝白日也少有出去活动。一般都是隔天上午去霁文阁一趟,先听大臣们呈奏近日政事,再拣要紧的看一下,余下便交给慕毓芫处理批复。只是皇帝的病依旧时好时坏、断断续续,并没有如他说得那样,因为妹妹的喜事而冲散些许病气,通常午时左右便回泛秀宫歇息。慕毓芫虽然是满心焦虑,却也毫无办法。只能每天每夜多陪在皇帝身边,相对时还得如常般柔和自然、笑颜软语,不敢露出一丝一毫的悲戚,唯有心里自苦而已。
  
  早起的时候,皇帝说昨夜梦见故去的皇后,打算在小佛堂摆上香果之类,小小的祭奠一下。今日既不是皇后的阴辰,也并非皇后的祭日,皇帝突然心血来潮要上香祭奠皇后,宫人们都是措手不及。慕毓芫替皇帝寻来玄色素服,吩咐道:“皇上是有话要跟皇后娘娘说,只要心意到了即可,不用慌慌张张的,赶紧下去预备香烛、各色瓜果。”
  
  明帝颔首道:“嗯,简单的备几样就好。”
  
  慕毓芫捧着素服给皇帝穿上,低头整理道:“皇上若是想多说会儿,就在小佛堂里面坐着,外头还有些冷,可别在风地里站得太久。”
  
  明帝握住了她的手,柔声道:“宓儿,你陪着朕过去。”
  
  慕毓芫停住手上动作,看着眼前明黄色的绣纹龙袍,想着要去祭奠的人,心思不由左右摇摆不定。不过皇帝的意思却很坚定,始终握着不放,慕毓芫沉默片刻,终于轻声答应道:“好,臣妾也去换身衣裳。”
  
  “记得带上云锦披风,别着凉了。”
  
  当初七皇子年幼夭折,慕毓芫丧子心痛、思念不已,皇帝命人在泛秀宫后院设了座小佛堂,以备平日上香祭奠之用。皇帝怕慕毓芫触景生情,并没有设立灵牌,只备有香案、香炉等物事,另在内殿中放置祈福长明灯一盏,由宫人日夜添油照料。
  
  此刻前殿已经布置妥当,多禄领了圣旨,带着所有宫人悉数退出,留下帝妃二人单独上香祭奠。殿内香烟氤氲缭绕,将皇帝的面容笼得虚幻不清,脸色静若湖水,看不出有丝毫特别的情绪。慕毓芫静静站在旁边,看着皇帝亲自点上素香,仰望袅袅上升的轻烟出神,像是在遥望远在天上的皇后。  

  “佩缜……”一声轻唤低低出口,明帝的眸色终于微泛水光,连那轻拿素香的双手也在抖动,对空喃喃道:“佩缜……,朕带着皇贵妃过来看你了。如今,朕的身体也不太好,或许不用多久,就不能再照顾雯儿他们……”
  
  “皇上”慕毓芫终于忍不住出声,欲要上前阻止。
  
  明帝回过头来,眼角带着一丝浅淡的疲惫感伤,转身将素香插好,对着蜿蜒散开的香烟轻声,“佩缜……,如今雯儿已经嫁到慕家,与驸马恩爱和睦,与皇贵妃更是亲上加亲了。倘使将来,朕也撒手而去……”他慢慢转回头来,眸光闪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似的,却是没有开口。  

  慕毓芫抬眸看着皇帝的眼睛,最后慢慢走到香案前面,取出素香点上插入香炉,忍住心痛微笑道:“皇后娘娘……”开口稍微顿声,从前的‘缜表姐’是再唤不出了,“寅雯一直都是皇上的掌上明珠,如今更是慕家的子媳,只要有我在世一日,就一定会有寅雯的太平安康。断不会让人欺负了她,受到委屈……”她侧首避开皇帝的视线,几近无声的叹了叹,默默转身,独自一人无力走出佛堂。  

  双痕还在院子口等候着,迎上来问道:“娘娘,皇上没出来么?”
  
  “没有,在里面说话儿。”慕毓芫扶着额头步上连廊,招手唤来多禄,“本宫有些头疼不舒服,你去跟皇上说一声儿,顺道在佛堂好好陪着,出来时别让风吹着了。”
  
  “娘娘……”双痕也扯了扯衣袖,悄悄递了个眼色。
  
  慕毓芫缓缓回头,只见皇帝正立在小佛堂的门口,手上似乎微微动了动,已经抬脚跨出了门槛。“娘娘,皇上已经出来了。”多禄一脸诚惶诚恐,像是生怕慕毓芫就这么走了,小声道:“娘娘且忍着一些,奴才先去扶皇上过来,等会回去,马上让人去传太医过来。娘娘你看……”  

  “好,你去传太医罢。”
  
  “是。”多禄见她已经往下走,悄悄松了口气。
  
  慕毓芫穿过庭院内坪,上前扶住了皇帝,低头看着地面上的平洁石板,微垂眼帘轻声道:“皇上,不多待一会儿么?要是说完了话,就先会寝阁暖和着罢。”
  
  “嗯。”明帝颔首,默不作声跟着回去。
  
  此刻还不到巳时,皇子公主们都在学堂课学,因此宫内略显冷清,只有小皇子年幼在自个儿玩耍。见到慕毓芫回来,一溜小跑扑上来撒娇道:“母妃,母妃去哪里了?怎么都不带小澜去?”  

  小皇子相貌与母亲最为相似,是个极漂亮的孩子,兼之年幼可爱,慕毓芫不免会多疼爱怜惜一些。只是此时却没心思玩乐,蹲身搂在怀里亲了亲,柔声道:“母妃刚才陪着父皇出去散心,都走累了。小澜听话,自己先去玩一会儿好吗?”
  
  小皇子嘟了嘟嘴,不情愿道:“那……,小澜等会再来找母妃。”
  
  慕毓芫微笑道:“好的,小澜最懂事了。”
  
  明帝招手唤来奶娘,嘱咐了几句,携同慕毓芫一起进入寝阁,待双痕奉好茶便让宫人都退了出去。“宓儿……”明帝欲言又止,似乎不知该从何处说起,“是不是身上不舒服?过来坐下,先倚着歇息一会儿。”
  
  慕毓芫只在圆桌旁边坐了,静静道:“皇上若是有什么话,只管说罢。”  

  “是不是,心里在生朕的气?”
  
  慕毓芫苦笑道:“没有,是皇上多心了。”
  
  “宓儿,你别怪朕多虑。”明帝轻叹,声音里透着无奈伤感,“佩缜跟着朕,多年来没有少吃苦头,还没享上几天清福,就那么早早的去了。寅雯这个孩子,平日仗着朕的疼爱,性子不是很好,历来都有点不知高低轻重。可是,佩缜只有这一个孩子,朕亏欠了她太多,所以对寅雯偏疼了一些。”  

  慕毓芫看着皇帝憔悴的样子,终是难过,忍住了想要说的话,只道:“是,臣妾心里全都明白。”
  
  “得空的时候,只要想起佩缜就觉得对不住她,等到将来……,也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明帝轻声叹气,又道:“其实这些年来,你待寅雯一直都很不错,想来朕今日也是多事,倒是让你伤心了。”
  
  慕毓芫听他说了许多,垂眸道:“臣妾并没有,皇上太过言重了。皇上放心,臣妾今日说过的那些话,答应过的那些事,往后必不失言。”
  
  “你过来,别离朕那么远。”明帝抬手,让慕毓芫靠在自己的肩头,似乎安心踏实了一些,缓缓往下说道:“当初朱家的人待朕不薄,佩缜更是耗尽心血,后来朱锡华祸乱朝纲、阴谋皇室,朕下旨处置了不少的人。倘使佩缜在天知道,一直会怪罪朕太过狠心,即便看在她的份上,也该对朱氏一门宽容些许。”
  
  皇帝能够有今日尊荣,一多半都有赖于朱家背后的支持,以及朱锡华的策划,否则的话,恐怕今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慕毓芫当然明白其中道理,不过这话皇帝说得,自己却不便评论什么,于是静静聆听不语。
  
  “可是,朕不能不为大燕江山着想。”明帝缓缓道来,声音是一贯的平静如水,“之所以那样严苛,几乎将所有朱家的人移除朝堂,便是断了佑嵘的后路,免得他将来成为朱家谋事的缘由。”  

  “……”慕毓芫起身看向皇帝,一时惊动无言。
  
  “寅雯和佑嵘没有母族支持,一直由你照看抚养着,今后只能安安分分过日子,全仰你给他们福荫庇佑。”明帝抚了抚她的肩膀,微微笑道:“宓儿,等到将来你替佑綦掌管江山,到了那个位置,就会知道朕要考虑多少。”
  
  “不……”慕毓芫的双肩不住颤抖,几欲啜泣出声,“旻旸……,求你不要再说这些了,臣妾……,臣妾心里难过……”不是一剑利刃透心,而是一把又锈又钝的无形之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不住的在心口在轻拉慢锯,一点点将疼痛深入骨髓,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明帝轻拍着她的后背,仿佛即将撒手人寰的并不是自己,让慕毓芫静了一会,继续说道:“宓儿,如今佑綦还是不足成年的孩子,等到他能够自己独断政事,至少还需要整整十年时间。眼下情况特殊,所以朕才给予云、慕两家重权,以免有人欺辱幼主,进而导致国中时局生乱。等到将来形势缓和,你一定要记得平衡朝臣间的势力,否则一旦佑綦长大成人,又岂能忍受臣权过主?到时候,你就会夹在中间两面为难。”
  
  将来,说得都是天下的将来。

  慕毓芫觉得皇帝一定是忘了,忘了自己也是女人。对于女人来说,即便能够掌控天下江山、举国臣民,可是没有丈夫陪伴身边,往后的人生又有什么意趣?如果可以,自己宁愿用这天下和江山,来换取丈夫稍纵即逝的性命,只求平平淡淡相伴到老。
  
  “宓儿,你过来一下。”
  
  慕毓芫有些茫然,跟着皇帝起身走了过去,只见他取出一个火漆雕龙的盒子,放在桌上神色郑重打开。早上见多禄小心翼翼捧来,自己并不知道内中何物,走近往盒子里一看,吃惊道:“这不是……,京畿的虎符么?”
  
  “对,这是京畿虎符。”明帝微笑颔首,将半枚虎符交到慕毓芫的手里,“朕今天把虎符交给你,往后就由你来保管。还有,你要记住朕嘱咐过的话,对于朝堂的事,往后更要多加体会揣摩,勿以私情迷乱心智,要比别人更加刚毅坚强才行。”俯身拉起面前的素手,紧紧交错相握,“只有那样,你才是我殷旻旸的女人!”
  
  尽管九皇子早被册立为太子,大燕未来江山已定,但若让朝臣们看到泛秀宫内的这一幕,只怕仍是要震惊不已。那掌控着京畿命脉的虎符,而今居然握在了皇贵妃娘娘的手里,皇帝为心爱女人倾尽天下、拱手河山,没有一丝一毫担心犹豫。
  
  日子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已经平静下来了。

  皇帝每日都是悠悠闲闲、赏花观鸟,心情似乎也很不错。除了乐楹公主尚在新婚期间,进宫次数稍微少一些,寿王兄妹几人都走得很勤,泛秀宫内常设宴席,七、八位皇子公主一起团聚,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遇上妃子们也在的时候,那就更是人声沸天,偶尔张昌源担心吵着皇帝,慕毓芫总说只要皇上高兴就好。
  
  有次闲话,无意之间说到废妃谢氏。明帝意外的沉默了会,想了想道:“其实,朕也不那么在意谢氏的事。虽然不大喜欢她的性子,但她本人还是不错,不说平日的贞静贤淑,单看这些年对佑馥的悉心照顾,就知道是个心地纯良的人。”
  
  慕毓芫有些意外,顺着皇帝的话道:“皇上要是觉得可以,不如还让佑嵘和佑馥回锺翎宫去?佑馥很是挂念母妃,晚上总是睡不好,就算佑嵘年纪大些懂事,臣妾平时事情太多,也有照顾不到之处。”
  
  “不合适,祖制的规矩不能坏。”慕毓芫以为皇帝还是不满,谁知明帝又道:“你照看三个孩子已经够忙,再加上佑嵘和佑馥,实在有些过重,朕也心疼怕你累坏了。还是先给谢氏一个位分,然后再把孩子们送回去。”
  
  慕毓芫颇为意外,问道:“依皇上看,是复嫔位还是妃位?”
  
  “随你,看着办罢。”明帝漫不关心,倚在舒云椅上轻摇着,“她虽然对朕淡淡的,可却是真心实意对你好。当初升她做贤妃,也就是怕宫中人多事多,你一个人,难免有照应不过来的地方。不过照她的性子,位分不过是个虚名儿,你琢磨着办就是,多半她也不在乎。”
  
  难得皇帝开了口,慕毓芫当即唤人道:“多禄,进来听个旨意。”
  
  “不用。”明帝却摆了摆手,让多禄出去,“宓儿,你有辖理六宫之权,随便找个由头就成了。不管谢氏在不在意,此事都得由你来下旨,只有这样,谢秉京才会欠你一个人情。颖川乃是我朝重地,拱卫着京畿东面数地的安危,既然有施与恩惠的机会,那就一定不能轻易放过。”  

  皇帝这一番费尽心思的考虑,慕毓芫当然不便外传。只说是自己忙碌照顾不开,为免对皇子公主照顾不周,故而暂时复谢氏为龄妃,以此分担后宫琐事。谢宜华自然要过来谢恩,礼毕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