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黄帝内经 >

第22节

黄帝内经-第22节

小说: 黄帝内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 ,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 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洒浙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 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 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 不行,则为不仁。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 气浅者,脉偏痛。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 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 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 ,邪气中之,凝结日以益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 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 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大意】

   本篇论述了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感等刺节,痈邪、大邪、小邪、热邪、寒邪等五 邪,以及解结、推法、真气、邪气等问题。

   九宫八风篇

   合八风虚实邪正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 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 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 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 旱。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 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疾风 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 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徒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 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 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 ,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 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 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 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 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 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大意】

   本篇按宫的方位讨论八风对人本的危害,并教人如何预防。

   岁露论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 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 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 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早。其内搏于五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 积而作焉。

   黄帝曰: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 

   岐伯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于,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休,何也?

   岐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

   帝曰:善。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奏理闭,暑则皮肤缓 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

   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疾,其 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

   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

   黄帝曰:可得闻乎?

   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精,肌肉充,皮肤 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 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奏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 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者何也?

   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

   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

   帝曰:愿闻三实。

   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命曰三实,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

   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

   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 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也,万民 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 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 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

   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 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 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负从东南方行,春有 死亡。正月朔,天和温不风,籴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

   此所谓候岁之风,贼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 已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奏理者也。 

   痈疽篇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 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 ,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 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散之时, 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 流溢,草萓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 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 故痈肿。寒气化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 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黄帝曰:愿说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 者,泻则合豕膏,食,三日而已。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 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荣,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 焫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 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榖实瓜萎,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不治,十日 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久之,其病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 治之,剉■■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 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之,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 日死。

   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

   岐伯曰: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

   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骨肉,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 ,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大意】

   本篇论述痈疽的病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