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学中医-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无疾:一定不要再吃了。。 你妈妈的情况,一定与病例不同。。
一大块金子:名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治病思路我感觉在出师之后,不局限,因人而已,只要自己能够充分掌握就行.刚开始的话,只能是四诊合参,八纲辩证.综合分析考虑.
小路飞飞:思路是看明白了,具体病例还没水平消化+
望 面色、舌苔
闻 声音是否洪亮,还细细切切
问 哪里不适,二便正常否,女的再问经期
切 把脉
然后根据经验理论辩证、开方。
三 学习中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思维模式、理论基础、知识框架与今天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数理化等知识截然不同。从这一点看来,现代人学习中医学的确是难度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人,我们身上的血液是几千年来,由我们的祖先一辈一辈流传至今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骨子里就刻画着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思想。对中医学多一点了解,我们就会很轻易的发现,我们身上原本就带有如此多的“中国味道”。
古代医生学习中医的方法,大体上包括以下三种:家传、师承和自学。今天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在正规的中医院校内学习。我们的讲座对象,是定位于广大的中医爱好者。所以如何通过自学的方式学好中医,或许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具体的自学方法,我在前面已经有发贴,详细说过(参见拙作《自学中医入门必读》一文)。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自学中医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学习中医,需要认清以下几组关系:
1、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入门的第一步,一定不是怀疑,而是相信。只有先以谦虚的态度接受下来,才有资格去评价,这门学问究竟有何长处与不足。完全以门外汉的身份去品头论足,一是在虚度自己的光阴,因为于己无益;二是会贻笑大方,因为班门弄斧。对前两年媒体热炒的“废止中医”闹剧,我想根本的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吧。
要想学习,首先需要“相信”;要想“相信”,首先需要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
古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不是像今人一样,强调“因为A=B;B=C;所以A=C”这样的形式逻辑推理;在认识事物时,也不是像今人一样,强调必须经过实验检验得到的结果才是真理。古人更加注重体验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意义;更加重视思辨在反思问题中的价值。下一次我们讲阴阳五行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充分的体验到这一点。
2、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初学中医,很容易出现两种偏激的想法:一种认为,学中医主要靠实践,理论繁琐难懂又无用,根本没有必要追求太多。另一种则正好相反,认为要学好中医,必须首先把理论基础打的非常扎实才可以,而且这基础,必须是从《易经》开始,继而是《内经》《难经》《伤寒》《脉经》等等经典著作。对于第一种朋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到几个零星的方子或腧穴的用法后,越来越感到中医的渺小,认为中医是纯粹的经验医学,雕虫小技而已,常抱着自己的点滴经验,坐井观天。而第二种朋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越学越觉得中医了不起,中医思想博大精深,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窥见一斑,竟完全记不得,医学的目的,原本是要治病救人的。由于长期缺少实践,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小,最终难免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实际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理论源于实践,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升华成理论,又可以用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离开了实践的源泉与检验,理论必然会成为干瘪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也必然成为盲目难成大器的实践。
作为中医爱好者,理论的学习是最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了这些理论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需要随时随处留心体会,将理论的知识转变成实践的体验,这些理论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才会把知识学活,才可以真正掌握防病治病救人的方法。在下一次的讲座中,会重点教给大家一些方法,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请关注。
此外,无疾一直非常推崇医案在中医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在理论学习阶段,医案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在临床实践阶段,医案可以帮我们丰富经验,开阔视野;对于较少有机会开展大量实践的中医爱好者,医案更是活化理论、增加兴趣、弥补实践的不二法门。以后我们会有专门的一章,来详细讲解医案的价值与学习方法。
3、自学与求师的关系;
很多中医爱好者有这样的困惑:我很想学习中医学,但是我没有老师,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才好?
实际上,自学的方法,从来都是在学习中医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明代有一位名医叫作江瓘,苦于自己久患呕血症而无医能治,便发奋自学中医。他从古今医案入手,广泛搜集,最终汇编成一部《名医类案》,流芳千古于杏林,而江瓘本人也成了一代名医。现代许多著名的老中医,同样是通过自学的途径学有所成。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出版的《名老中医之路》中,记载有多位这样自学成才的老前辈。这套书现在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的新版,市面上就可以买到。作为入门的指导,无疾推荐来读。
然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学习的道路上,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有所成的。遇到困惑、迷失方向时,求助于同道求学的老师和朋友,是为自己扫清障碍、增进学识的有效途径。平时多注意结交些同样喜爱中医学的朋友,大家多做交流,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此外,无疾自迈入中医大门十几年来,虽然感慨于自己的资质愚钝,但总算得上比较勤奋的一个。又自执教杏林,面对中医门内莘莘学子,总希望将自己所学倾囊相与,将自己所遇曲折一一相告。别无他求,只希望自己所挚爱的中医学,可以更多的为人所学,为人所用,早日看到中医界多成就几位济世大医,百姓可以冀中医之术得以安身保命。倘有心学习中医而方向不明,学习途中遭遇到荆棘拦路,无疾愿作诸位朋友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势必不遗余力,协手共进。。。
哇哈哈:初学中医,很容易出现两种偏激的想法:一种认为,学中医主要靠实践,理论繁琐难懂又无用,根本没有必要追求太多。另一种则正好相反,认为要学好中医,必须首先把理论基础打的非常扎实才可以,而且这基础,必须是从《易经》开始,继而是《内经》《难经》《伤寒》《脉经》等等经典著作。
哎。。。我就属于那第二种偏激的人。。
Dtxipi:1、 中医思考问题的方式,究竟与现代人有着怎样的区别?
中医有的事情,不是能用科学严谨的推理论证得到的,往往是先肯定一些道理然后才能继续下去。而现代人做什么都讲一个科学性,这个科学往往是由一些物理、生物等的原理来组成,必须要有个公式能表达。
2、 阴阳五行的理论,是否真的是那么深奥和神秘?
其实,在了解了一些阴阳五行的实际对应后,感觉会好接受。先明了五行分别对应什么,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从现代的一些物理概念上也能理解过来。熟悉
3 、阴阳五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会有任何的意义吗?
现在还是有存在的意义,更多的人在住宅布局、装修装饰上讲究阴阳五行。是否具有科学性我也不喜欢去论证。但是在我们逐渐兴起的养生中,阴阳五行也得到一些应用。而且,中医的治疗好像还对经络的运行时刻有关系,某些时候治疗某些方面疾病会有更好效果等等。而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通常我们这些初学的爱好者,没有实践的条件,所以更多是去看书,看那些让人非常有兴趣的病例如何被治好的,就更觉得中医的神奇。然后,大家都推荐看经典,可是感觉没有基础,经典也看不出来其中包含的深层意义。
第二讲 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
一、 体验阴阳五行
(一)体验阴阳
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再尝试一次对阴阳的认识。记住这一次,不是用脑去思考,不是用眼去观察,而是用心来体会下面的文字,来体验阴阳。凡用心,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叫作心静。只有心静下来,意念空虚安详,神思才会敏捷。心静与否,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体现出来:呼吸是否均匀平缓,头脑是否杂念全无,身体是否端正,全身是否放松。如果没有,请现在调整一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我们马上开始对阴阳的体验了。
每天正午烈日炎炎就是阳,子夜皓月当空就是阴;
清晨旭日东升,万物苏醒就是阳;黄昏夕阳西下,万物沉寂就是阴;
四季更替,春暖夏炎就是阳,秋凉冬寒就是阴;
崇山峻岭巍峨陡峭就是阳,丘陵起伏绵延跌宕就是阴;
长江大河气势如虹就是阳,涓涓溪流润物无声就是阴;
白杨雪松刚毅挺拔就是阳,垂柳灌木柔弱妩媚就是阴;
牡丹芍药香气袭人就是阳,兰花茉莉清淡优雅就是阴;
雄狮猛虎凶悍威猛就是阳,绵羊家兔温顺宜人就是阴;
飞鸟自在翱翔天际就是阳,鱼虾灵巧沉潜水底就是阴;
身材魁梧力大刚勇就是阳,纤细温柔婀娜多姿就是阴;
为人豪爽直言快语就是阳,为人含蓄心思细腻就是阴;
好了。如上面文字所述,阴阳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阴阳可以不是刻板干巴的思想,而是形象优美的画面;可以不是晦涩费解的概念,而是生动有趣的意境。这种对阴阳的认识方法,这种将心灵体验与美的意境完美结合的方式,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世代习用的探寻大道的路。仅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确实是比今天正享受着现代科技成果的我们,幸福的多。
(三)体验五行
好了,如果我们了解了体验的意思,也体验过阴阳的思想,我们现在就可以继续来认识下五行了。
我们的古人用以阴阳的思想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用阴阳的确可以帮我们把世界看的更加清晰,但是,仅靠这一思想,得来的认识有时太过模糊了,容易让自己混淆起来。于是古人继续思考世界,体验万物,于是发现了五行。
五行所讲的木火土金水,可以把他单纯的理解为五种物质。但这样的理解太过肤浅,也无法真正用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我们这里还是继续尝试用体验的方法,解读五行的意蕴。首先静心,和前面是一样的。如果呼吸不匀,坐姿不正,杂念丛生,请先做调整,再继续来读。
花草树木,看似柔弱,其性坚韧,曲直而生,为木;
植物多青色,味多酸,春季生发,遇风则动;所以绿色、酸味、春季、生、风等等皆通于木气。
助读:春季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自然界一片嫩嫩的新绿,如一个初生的婴儿,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春季的风与冬季凛冽的寒风不同,冬天的风刚硬刺骨,更多的显示了冬季寒冷的性质,并非纯粹的风之性。春风则不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吹散严冬的阴霾,给世界带来生气。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初升的旭日,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动力。草木虽然看上去弱不禁风,一阵微微的风,也会让枝叶摇摆不定;其实树木内心坚定的很,一定要生活下去,一定要争取更好的活下去;这种精神,叫作坚韧。坚韧的目的只有一个字:生。
火焰熊熊,焚化万物,其性炎上,为火;
火焰色赤,万物经火则苦,夏季繁茂,天气炎热;所以红色、苦味、夏季、长、热等等皆通于火气。
助读:夏季烈日炎炎,万物繁华茂盛。不再是孩提嬉戏,而是三十而立,需要风风火火的开创事业了。不是欣欣向荣,而是鸿图大展。火热是极盛的表现,都希望过红火样的日子,没有人愿意过草绿样的日子;都希望大盘满盘皆红,没有人希望自己手里的宝贝出现哪怕一刻的转绿。但是每当繁盛已极,往往就会有淡淡的苦涩开始滋生了。
金玉砂石,看似坚硬,其实脆弱,善作兵器以杀生,为金;
金石多白色,辛辣善行则生燥,秋季丰收,干燥凉爽;所以白色,辛辣、秋季、收、燥等等皆通于金气。
助读:秋季天高气爽,夏日的炎热暑湿,都随着一阵秋风来至而荡然无存。天气转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