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性理疗病-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述王凤仪性理疗病学说与传统中医及儒家思想的相关性
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人口健康”,“发展创新文化”。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健康在当今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而医学界正积极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医学临床证明:机体的健康与积极正确的内心情志息息相关。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心理学以不到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并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古人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早已指出上古真人年皆百岁,其养生之道乃遵从“形与神俱”。“形”即身,“神”即由心所主,明确的指出了真正的健康乃是身心兼备不可或缺。我们祖国传统医学虽然较早地认识并提出以心神为主导的“神-形健康模式”,后世医家亦有大量的散在理论及医案的论述,但并未形成完备的诊治系统,仅为中医心理学的萌芽阶段。时至今日,中医心理学虽已有大踏步的进展,仍未形成与西方心理学相抗衡的完备体系。而挖掘整理继承王凤仪先生的“性理疗病学说”,正是填补这一空缺的宝贵民间财富。
王树桐,字凤仪,世称王善人,清末民初时热河省(今辽宁省)朝阳县人氏,幼时家境贫困,性至淳善,稍长即逢时代大变革之期,因恨怨村中之人大都不行忠孝礼义之道而罹患十二年之疮痨,后因听讲善书而自明病因,心中顿悔,缠绵不愈之顽疾一夜而愈,遂志于讲病劝人,后影响遍及当时的东北四省,其后半生创立了七百余所女子义学并众多性理疗病舍、讲演舍等公益事业,并大力推行道德教育,所过者化,救人无数(朱循大《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四川省宗教文化交流中心)。而性理疗病是其独具特色的治病及劝善之手段,历经王善人及其学生多年的躬身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理论。其精髓深深根植于传统儒家文化之沃土,内容丰富,义深言简,且行之有效。不仅对心理疾病,对众多疑难杂症亦有可靠的疗效。而当此学说已在我国白山黑水间广为传播与救助群众疾患的时候,早期的催眠术还被西方社会视为巫术而加以禁止。性理疗病主要思想如下。
1 何谓“性理疗病”
“性理疗病”又称劝病,讲病。“性”指人的气质与性格,“理”是规律或法则。“性理”是运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的气质与性格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及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性理疗病”便是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分析其致病的内在情志因素,通过语言为人劝病或用以自我治疗(朱循《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四川省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从中医角度来看,此“性”由心所发,心乃君主之官,人身之主宰,其余脏腑都在心的统帅下协调运作,《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1],此疗法即从心入手,直指病因。
2 “性理疗病”中对五行的应用
2。1 阴阳五行人 凤仪先生把人们内在千变万化十分复杂的性格与气质,按木火土金水五行阴阳来说明其变化的规律。而表现于每个人的身上又各有所偏。在凤仪先生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人的内在情志变化与人的一生健康疾病寿夭有密切的关系,而掌握此规律可探测人躯体脏腑疾病变化规律(朱循天《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四川省宗教文化交流中心)。性理阴阳消长变化,可由人的面形、体态、气色和声音中观察所得,此谓“诚于中,形于外”也。
据此将人分为木性人,火性人,土性人,金性人和水性人五种。以木性人为例:面长瘦而露骨,上宽下窄,色偏青,肩背耸直,脚步高压有声,语音直而短,气度轩昂。木性分阴木阳木,形同而气质清浊随心性变化,阳木主仁德,正直有主意,遇事不盲从,有定见,行为端正,有悲天悯人,舍己为人之心。阴木好怒,性情粗暴,出言撞人,执拗顽梗,不服人,气量窄小,难成事功。
2。2 “五毒”致病学说王凤仪先生认为人与人交往最易产生“五毒”即怒、恨、怨、恼、烦五种消极情志感受,而疾病的产生与此五毒密切相关。此五毒与五行相应,怒-木,恨-火,怨-土,恼-金,烦-水。
以“怒”为例:阴木人易怒,表现如下:①受制、忍无可忍时气得浑身发抖,一旦爆发不顾后果;②人之所为,违背己意,大发脾气;③事不合理,喜打抱不平;④不满情绪发泄于外,暴跳如雷,不计后果;⑤怒的特点:以愚蠢冲动开始,以后悔告终,事既出而无法挽回。
“怒”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影响:怒气伤肝,肝气不舒,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头迷眼花,两臂沉重,四肢麻木,中风失语等。该学说对五行与人体的脏腑生理及其病理的相关性认识与传统中医思想理论相一致。故“怒”作用于人体即对肝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余者同此理。
3 “性理疗病”的治疗方法
3。1 治疗总则:“找好处,认不是”凤仪先生指出人际交往中,尤其家庭生活中最易产生矛盾,而此过程中所生成的五毒情志是人体产生疾病的最主要因素。《大学》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古人强调修身为性命双修即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行,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大学》中阐发的“四不正”指出了二者的内在关系。“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2]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是由心所生之情志,其影响到心,使心不能正常发挥统帅五藏六腑的功效,致疾病的产生,即心不正则身不正。心者,本也,身者,末也,凤仪先生据此经义对病患采用调心之法,通过语言帮助患者找到引发病患产生消极情志,进而导致疾病的对象及事件缘由,并通过言语劝说,解开患者的心结,并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生气是一种错误行为,通过反省自己的内心,在心中真正的悔过,则心神得明,内心得安,脏腑气机恢复正常功能,机体自身会通过汗、吐、下3种渠道将病邪排出体外,使疾病顿愈。
3。2 具体细则
3。2。1 收心法该疗法对讲病者本身的道德修养有较高的要求,医乃仁术,不可妄存贪图患者财物之私心,是治疗双方互动信任的基础。患者急于求医,其心神必定涣散,难于气定神闲。《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明则下安”,心安则脏腑气机方可调达。如果急于开始,效果难明,讲病者先要安抚其心,使其信任。不信者,不可治也,亦是《内经》所训。
3。2。2 顺心法据患者的疾病,推测其属于五毒中的哪一项所主,循循善诱,使其讲述出心中的不满情志,患者讲述中难免情绪激动,有失偏颇,讲病者不可横加拦阻,一定候其宣泄殆尽方可。此过程可助其释放五行中之阴面。
3。2。3 养心法观患者不满情志释放殆尽,再用语言引其反观自心自行,结合伦常之道分析其事件原委,使患者自净其心,自明其意,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宽恕他人,这就涉及传统儒家伦理常道之核心—恕,也就是凤仪先生所说的:“找好处,认不是”(找到对面人的好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劝病时离不开伦理关系,病人必有个对面,或夫妻,或父子,或兄弟,或朋友等,性理疗病也实含有伦理疗病因素,二者是相辅而行的。此过程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情志感受,利于正气的恢复。
3。2。4 驱病法经上述劝导,使患者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生气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通过反省自心,在心中真正的悔过,心一动则百骇皆为之所动,脏腑经络气机恢复正常功能,机体自身通过汗,吐,下3种渠道将病邪驱出体外,使疾病顿愈。
3。3 愈后调理病愈后针对患者的养护方法亦独辟蹊径,无需药养食补,教育患者遇事“不怨人”,欲做到“不怨人”需明儒家的“五常”之礼(即仁,义,礼,智,信也),采用以礼养心,以五常养五藏之法。《伤寒》序有言“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3]。心者,神之本,心火者,君火也,君火以明,明五常之礼,使神安而后五藏平,同时明礼亦可通达人与人之间的五伦之道,此乃《中庸》所述的“五达道”。《尔雅》曰:“五达谓之康”。五达既成,心即为之“康”,心康则体亦健矣。故知患者树立起良好健康的心态,可从源头上防止消极情绪产生,真正从根本上杜绝疾病复发。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中”在《康熙字典》释为“心也”“正也”。古人认为有修为之君子可做到“时中”,此境界乃凤仪先生所释的“不怨人”,即当一切可喜,可怒,可哀,可乐之事来临都能心如止水,杜绝一切嗔念,用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自然可以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态。而这一境界,不是普通人轻易可以做到的,退而言之只要达到“发而中节”即适时适地的释放消极情绪且事过即止,也是有益机体健康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和”。“和”《广韵》释为“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这种顺应和谐中正的心理状态,亦是智者的一种养生方法。人与天地同源,亦为万物之灵长,“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只要做到内心“中和”,即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疾从何生,病从何来?
“性理疗病”既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又暗合传统中医的经典理论和治疗手段,该疗法殊胜之处在于治疗无需(但不排除)任何药物和辅助手段,特别适合我国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现黑龙江克山地区刘有生先生(人称刘善人)仍以此法免费接待治疗患者二十余年,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和资料的初步收集整理得出: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治疗手段,不仅治愈了大量疑难疾病,还成功地帮助病患重塑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家庭观和价值观,同时亦改善了众多患者的家庭关系,使很多濒临破裂的家庭得以复原。此疗法真正遵从古人所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的理想,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医治国”之法,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其不仅是宝贵的民间治疗手段,在我们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又正值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本文承蒙刘力红老师指导,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