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中寒论辩证广注-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泻胃气。)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薛氏医按。有姜枣。空心午前服。
琥按上方。本治饮食劳倦。内伤发热等证。而丹溪以之治中寒。以伤寒多实热。宜泻。中寒多虚寒。宜补。故用上
汤加发散药。愚以中寒身受寒气者。固宜补发。若口食寒物者。尚当温中消导。上汤之用。未免过于补也。全在医者。
临证。出入加减用之。
戴院使云。中寒之证。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
此为寒毒所中。宜先用酒调苏合香丸。轻则进五积散。加香附一钱。麝香少许。重则用姜附汤。若人渐苏。身体回暖。
稍能言语。须臾。问其别有何证。挟气攻刺。姜附汤。加木香半钱。挟风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而肿痛者。加白术一
钱。筋脉牵急者。加木瓜一钱。肢节疼痛者。加桂二钱。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要诀类方)苏合丸方
属性:(本和剂局方)
白术 青木香 乌犀角 香附 丁香 朱砂 诃黎勒(煨) 白檀香 安息香(一名金银香另为末无灰酒熬膏) 麝
香(研) 荜茇 龙脑(即冰片) 苏合香油 沉香(各二两) 薰陆香(即乳香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或如龙眼大。外以蜡包。临时切开取用。以姜汤。熟水酒。任下。
琥按上方。乃辛温走窜之剂。入阳明气分之药居多。方中药味。惟犀角性凉。兼走阳明血分。愚以中寒卒倒。不能
言语者。宜暂用之以开胸膈凝滞之气。待苏醒。即宜用他药也。
吴仁斋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也。盖中寒比伤寒尤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如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
中汤。或藿香正气。加对理中汤主之。寒甚。脉沉细。足冷者。必加附子。若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五积散。加吴
茱萸主之。寒甚。脉沉。足冷者。宜四逆汤。加吴茱萸主之。若寒中厥阴。则少腹至阴疼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
甚者。必用附子倍之。如冷极唇青。厥逆无脉。囊缩者。仍用葱熨法。或吴茱萸炒熨法。并艾灸脐中。及气海关元。二
三十壮。最佳。取脉渐渐而来。手足温暖。乃可生也。如一时无药。急用凉水。搭手足四腕。视其青紫筋处。以三棱针
刺其血出。亦愈。或于十指尖出血。亦佳。或一味吴茱萸煎汤与之。亦可救也。
琥按上论云。寒中太阴。或藿香正气。加对理中汤主之。盖寒中太阴。脾与胃为表里。胃有寒食积滞。藿香正气。
宜对用也。又云。寒中少阴。宜五积散。加吴茱萸主之。方中用药冗杂。与少阴不相关涉。且无专主之味也。至其用凉
水搭手足四腕。以三棱针刺其血出。此惟阳证热厥。脉伏囊缩者宜之。如阴证厥逆。无脉囊缩者。亦用此法。是虚其虚
也。何悖谬之极邪。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藿香正气散
属性:治四时之气。寒疫时气。山岚瘴气。两湿 气。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风吐泻。中湿身重泄泻。或不伏水土。脾
胃不和。或饮食停滞。复感外寒。头痛增寒。或呕逆恶心。胸膈痞闷或发寒热无汗者。
藿香(上) 白术(中。发汗。用苍术。) 浓朴 陈皮 半夏(俱中。呕吐倍用。口渴去之。) 白茯苓 白芷 桔
梗大腹皮(俱中。内虚去之) 紫苏(发汗为君。自汗少用。) 甘草(下。呕吐去之。)
水二钟。姜五片。煎一钟。通口徐徐服。以衣被温覆取汗。腹中寒痛。佐官桂。冷甚。加干姜。名正气温中汤。饮
食不化。加香附砂仁。名香砂正气散。心下痞。加枳实青皮。名正气宽中汤。
琥按上方。乃脾胃停冷。兼感风寒之剂。非中寒正治之要药也。
又云。阴证似阳者。乃水极似火也。盖伤寒传变。或误服凉药。攻热太速。其人素本肾气虚寒。遂变阴证。冷甚于
内。逼其浮阳之火。发于外。其人面赤烦躁。身有微热。渴欲饮水。复不能饮。大便阴结不通。小水淡黄。或呕逆。或
气促。或郑声。或咽喉痛。所以状似阳证。或者不识。见面赤烦渴。大便秘结。认作阳证。妄投寒凉之药。下咽遂毙。
可不谨哉。切其脉沉细迟微者。急以通脉四逆汤。倍加人参附子。以接其真阳之气。为紧要之治也。设或差迟。遂至阴
盛阳衰。参附亦不能救之。此与阴盛格阳例同。王太仆所谓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者。此名阴盛格阳。非热也。东垣又
谓之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按之则散者。此无根之脉。用姜附汤。加人参治之而愈。此阴阳幽显之奥。水
火征兆之微。学人当求内经之旨。则造化之理。可得而明矣。
琥按阴证似阳。乃直中三阴者居多。上论但云伤寒传变或攻热太速所致其言犹未尽然。
广笔记云。若从无阳邪表证。从不头疼发热。寒邪直中阴经。此必元气素虚之人。或在极北高寒之地。始有是证。
法宜温补以接其阳。附子人参干姜官桂。大剂与之。阳回寒退。即以平补之剂调之。勿过用桂附。以防其毒。
琥按上论。乃知极北高寒之地。始有真中寒证。东南之人。病中寒。皆由元气素虚。内伤生冷。或系过服凉药所致。
此即东垣所云。内伤极多。外伤间而有之。诚确论也。
仲景原论中三阴寒证。但云心烦而渴。咽痛干呕。面色赤。反发热。欲去衣被。无汗而烦。喉痹。便脓血。下利。
腹胀满。及小腹满。按之痛。其人躁。无暂安时。全似阳热之证。此为医人所知。至于发斑发黄。舌黑便闭。恐无所谓
阴证者。曾考海藏阴证略例。又证治准绳。及薛氏医按外伤金镜图方。乃知真寒阴证。反见阳热之形。虽病者百不一遇。
要之昔贤所着方论。皆以传信。必非虚语。后之学人。可不临证细详之乎。
阴证略例云。阴证发斑。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但稀少而微红。此人元气素虚。或先因欲事。内损肾气。或误服凉
药大过。遂成阴证。伏寒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为斑点。但如蚊蚋蚤虱所咬形
状。而非锦文也。与调中汤温胃。加以茴香炒芍药主之。寒甚脉微者。以大建中之类。其火自下。斑自退。可谓治本而
不治标也。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大建中汤方
属性:当归 白芍药 白术(俱中) 麦门冬(上) 黄 (上) 甘草(炙下) 肉桂(中) 肉苁蓉(中) 人参(上)
川芎 附子 半夏 熟地黄 茯苓(俱中)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渣温服。
琥按上方。乃十全大补汤中。加麦冬苁蓉附子半夏也。大能暖胃。补脾益肺。填肾。温肝。故名建中之剂。○又调
中汤能温胃。内有苍术麻黄桂枝羌活白芷。系太阳阳明风燥之药。于理不合。用之恐有害也。
海藏治侯辅之病。脉极沉细。内寒外热。肩背胸胁斑出十数点。语言狂乱。或曰。发斑谵语。非热乎。余曰。非也。
阳为阴逼。上入于肺。传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错语如狂。非谵语也。肌表虽热。以手按执。须臾冷透如冰。
与姜附等药。数日。约二十余两。作大汗而愈。后因再发。脉又沉迟。三四日不大便。余与理中丸。三日内约半斤。其
疾全愈。
吴仁斋曾治一人伤寒。七八日。因服凉药太过。遂变身凉。手足厥冷。通身黑斑。惟心头温暖。乃伏火也。诊其六
脉沉细。昏沉不知人事。亦不能言语。状似尸厥。遂用人参三白汤。加熟附子半个。干姜二钱。水煎与之服下。待一时
许。斑色渐红。手足渐暖而苏醒也。复有余热不清。此伏火后作也。以黄连解毒。竹叶石膏汤。调之而愈。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人参三白汤方
属性: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俱中) 人参(上)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上煎法同前。脉沉足冷。加附子半个。
琥按上方。本系温补脾胃之剂。加附子。则兼暖下焦虚寒矣。吴氏云云。必其人不但服凉药太过。兼受攻克已极。
中气虚冷。故暂用热补以取效。因有伏火。余热不清。仍用黄连石膏等药调之。则知前加姜附。亦为太过。非正治之法
也。学人倘遇此等证。还当细审。不可乱投汤药也。
准绳云。阴黄。身冷汗出。脉沉而黄。乃太阴经中湿亦有体痛发热者。身如熏黄。终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
叩其小便之利与不利。小便自利。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
略例云。伤寒病遇太阳太阴司天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一则寒水太过。水来犯土。一则土气不及。水来侵之。
多变此疾。一则茵陈茯苓汤。加当归桂枝。二则茵陈橘皮汤。加姜术半夏。三则茵陈附子汤。四则茵陈四逆汤。五则茵
陈姜附汤。六则茵陈吴茱萸汤。
赵宗颜因下之太过。生黄。脉沉细迟。无力。次第用药。至茵陈附子汤大效。
赵秀才因下之早。黄病脉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药。至茵陈四逆汤大效。
准绳按海藏次第用药者。谓先投茵陈茯苓汤。次投茵陈陈皮汤。又次投茵陈附子汤也。赵秀才次第仿此。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茵陈橘皮汤方
属性:治阴证身黄。脉沉细迟。发热手足冷。喘呕。烦躁。不渴者。服之。
茵陈(一钱) 橘皮(一钱半) 生姜(五片) 白术(三钱) 半夏 茯苓(各一钱半) 干姜(一钱炮)
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通口服。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茵陈四逆汤方
属性:治阴黄脉沉迟。肢体逆冷。腰以下自汗。
附子(一个炮切作八片) 茵陈(二钱) 干姜(炮一钱半)
上煎法同前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茵陈茱萸汤方
属性:治阴黄。脉伏不出者。
吴茱萸(一钱) 当归(一钱半) 附子(制如前一个) 木通 干姜(炮) 茵陈(各一钱) 人参(二钱)
上煎法如前
琥按上三方。皆自伤寒蕴要中集入者。发黄虽系太阴经中寒湿。然亦侵及少阴厥阴二经。如上橘皮汤走太阴。四逆
汤走少阴。吴茱萸汤走厥阴也。外如第一茵陈茯苓汤。已不可考。据准绳云。发黄。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茵陈汤。加
茯苓。猪苓。滑石。当归。官桂主之。韩氏云茵陈茯苓汤是也。又如第三茵陈附子汤。准绳云发黄。四肢遍身冷者。茵
陈汤。加附子甘草主之是也。又如第五茵陈姜附汤。准绳云发黄。肢体逆冷。腰上自汗。茵陈汤。加附子干姜甘草主之
是也。观乎此。而阴黄用药之义。概可知矣。
薛氏医按所载敖氏伤寒金镜录。相传为杜碧清学士所着。前后共三十六图。其十一图。曰。厥阴舌十二图。曰死现
舌。皆真阴寒证之征。厥阴舌。纯红色。内有黑竖纹者。乃阴毒厥于肝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形也。用理中。合四逆
汤温之。死现舌。满舌皆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治。治者审之。立斋云。余在留都时。地官主事。郑汝
东妹婿。患伤寒。得此舌。院内医士曾禧。谓当用附子理中汤。人咸惊骇。遂止。亦莫能疗。困甚。治棺。曾与之邻。
往视之。谓用前药。犹有生理。其家既待以死。KT 从之。数剂而愈。大抵舌黑之证。有火极似水者。即杜学士所谓薪
为黑炭之意也。宜凉膈散之类。以泻其阳。有水来克火者。即曾医士所疗之人是也。宜理中汤。以消阴翳。又须以老生
姜切平。擦其舌。色稍退者。可治。坚不退者。不可治。
弘治辛酉。金台姜梦辉。患伤寒。亦得此舌。手足厥冷。吃逆不止。众医犹作火治。几致危殆。判院吴仁斋用附子
理中汤而愈。夫医之为道。有是病。必用是药。附子疗寒。其效可数。奈何世皆以为必不可用之药。宁视人之死而不救。
不亦哀哉。至于火极似水之证。用药得宜。效应不异。不可便谓为百无一治而弃之也。
琥按舌苔虽黑。必冷滑无芒刺。斯为阴证无疑。
或问仲景论中。如三承气汤。及麻仁丸等。皆治肠胃实热。不大便之药。至三阴寒证。但云下利。而无不大便之条。
岂肠胃虚寒。无便秘之证邪。余答云。肠胃虚。则气馁而不通。寒则凝滞而隔绝。虚寒便秘。焉得无之。有如霹雳煎。
用大盐与蜜等分。熬可捻。如蜜煎导法。海藏云。蜜导用盐相合。亦可。如用草乌头末相合亦可。盐则软坚润燥。草乌
末则化寒消结。可随证阴阳。所宜用之。此可见阴寒秘结。宜用辛温以开之也。又局方半硫丸。本治年高冷秘虚秘。及
癖冷气。愚谓中寒便秘。宜借用之。
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