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612-古今医彻 >

第12节

612-古今医彻-第12节

小说: 612-古今医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愈甚而火弥炽。痰弥盛矣。急须驱风豁痰。开通郁结。纠缠顿释。闭塞立开也。故喉风。僵蚕、 
半夏为君。佐以疏理。喉痹。射干、甘、桔为主。佐以辛凉。撤其风而火自息。祛其痰而风自宁。 
纵有龙雷之相火。安足患乎。此治之之要。首则探吐。次则解散。甚而从治。严用和蜜饯附子片。 
令吮其汁。因火不归元。而足冷脉微。已成危险之候。有不得已而用者。 
一喉痹。俗名乳蛾。生于两傍。红紫如钱。中黄如豆。或左或右曰单。左右俱有曰双。嗌以 
上者可见。嗌以下者不可见。水谷难下。急须点破咯吐之。或以鹅翎蘸灯油脚搅吐之。 
一喉痹。属外感者。发散药入射干。属七情所伤者。归脾、逍遥去 、术。加射干、桔梗、 
薄荷开之。阴虚火动者。 
六味汤入薄荷。 
一喉痛久不愈。甚至溃烂。素曾患时疮者。用萆 散。 
一喉风痰涎壅盛。联布心胸。肿大红赤。喘息难舒。用巴豆油染纸作捻子。点火吹灭。取烟透 
鼻内。实时口角流涎。并触患处。急服僵蚕散。 
x射干汤x 治喉痹。 
射干(一钱) 防风 荆芥 桔梗 薄荷(各一钱) 大力子(钱半焙研) 广皮(八分) 甘草(三分) 
加灯芯一握。生姜一片。水煎。火甚。加玄参、天花粉。肺虚。加川贝母、茯苓。 
x僵蚕散x 治喉风。 
僵蚕(二钱汤净) 半夏 防风 前胡 荆芥 桔梗 葛根 枳壳 玄参 薄荷(各一钱) 大力子(一钱半焙) 甘 
草(三分) 
生姜一片水煎。 
x萆 散x 治杨梅喉癣。 
土茯苓(别名萆 五钱) 当归 金银花 皂角刺 米仁(各二钱) 白鲜皮 白芷 木瓜 木通(各七分) 甘 
草(五分) 
水煎。 

卷之三杂症

属性:经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言治法也。而余取以治瘰 。尤不易之法也。 
东方者。木也。足厥阴肝足少阳胆属之。阴不足。则阳有余。肝胆主节。筋无血养。则火自甚而 
金不能平。木反侮之。于是喉之两傍。厥阴少阳经筋之所过。则郁给成核。始则一二。继则三五。 
或左或右。累累如贯珠。久则溃烂。脓血淋沥。以致月消而败矣。南方者。火也。实则泻其子也。 
如夏枯草、连翘、黄芩、贝母、玄参之属。清火消痰。使火不得以乘金。而金得以平木。将少阳 
之火。不复炽矣。而厥阴之血。从何养乎。则补北方是也。北方者。水也。水乃生木。乙癸同源。 
肝气不宜助而肝血宜滋。况肾水既旺。而不盗金之气。西方不虚。东方独得实乎。故泻南方者。 
治瘰 之始。补北方者。救瘰 之终。余因是而悟古人立法之巧。非后人所几及。类如斯。 
一瘰 女子多见之。男子间有。有血虚内热所致。有郁怒伤肝而作。或感大行暑热。或啖煎 
炙醇酒。热生痰。痰成核。初则泻火消痰。开郁解毒。溃则补中益气。滋养肾水。庶成者可消。 
而溃者可敛也。 
x夏枯草汤x 
夏枯草(三钱) 玄参 黄芩 土贝母 金银花 连翘 天花粉 薄荷 桔梗(各一钱) 甘草节(三分) 
灯芯一握。水煎。郁怒。加香附、柴胡、钩藤、远志。血虚。加当归、白芍药。血热。加生 
地、牡丹皮。气虚者。加味归脾汤入夏枯草。或逍遥散加贝母、夏枯草。饮食不入者。四君子汤 
加广陈皮、香附、陈神曲。饮酒太过者。前方内加葛根、泽泻、青皮。去香附。肾阴不足者。六 
味地黄丸。 

卷之三杂症
肺症
属性:西方白色。入通于肺。位居于兑为燥金。时列于秋为燥令。燥者火之余气也。所藉乎有以润 
之。而不至于竭其液。则清肃下行。将天气降而云物不为之扰矣。肺位至高。风寒易侵。郁火于 
中。使复加之辛热。则柔脆之金。一经消烁。有不损坏者乎。而肺痈于是乎作矣。又主元气。治 
节一身。苟劳动喘乏。用而不息。将肺 
气日促。口吐涎沫。无气以动。而肺痿于是乎成矣。盖二症者。一本外感。一本内伤。外感者。 
非遽至于痈也。良由治疗失宜。过于解散。而以保之润之为急。多有得生者。虽破残之肺。可以 
复完。内伤者。则因酒色过度。酒入气分。色伤阴分。辛热之性。既以耗于上。又以竭于下。日 
渐月累。每成于不自觉。久乃痿 声嘶。肺气败坏而不复支。使欲嘘其既槁而润之。诚难为功。 
孰谓二症可不辨哉。 
一肺痈能食者生。赖有胃气。土为金之母也。其症咳唾稠痰。腥秽如脓。黄赤间杂。甚则咳 
出白血。白血者肺之叶也。手掌干涩。皮肤不泽。脉数而疾。急以栝蒌仁汤。连进数剂。或一二 
十剂。未有不愈者。余屡治神验。不易仆数。 
一肺痿。咳唾涎沫。胸中隐痛。四肢乏力。无气以动。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加阿胶、 
桑皮、麦冬、五味、白芨。 
x治验x 
一男子冬日咳嗽。自用发表。至春咳出臭痰。已七八日矣。昼夜不绝。脉得细数。展侧不能。 
手如枯掌。但饮食犹进。余用栝蒌、贝母之属。连进八剂。减半。又八剂。全愈。以六味丸调之。 
一人夏月饮火酒。患赤痢。脉洪数。与芍药汤服之。未愈更医。至冬。渐变咳嗽臭痰。疡科 
作肺痈治。延至于 
春。日吐红血盂许。上结白沫。臭秽异常。又经月余。咸谓必死。复延余诊。脉犹洪大带数。见 
其食鸡子。连进七八枚。无恙。余因谓曰。可治。肺虽坏而胃气未败也。亦与前汤。服十六剂。 
果愈。继以膏子药。调理而痊。 
x栝蒌仁汤x 
栝蒌霜 米仁(各二钱) 川贝母(去心) 天门冬(去心) 金银花 麦门冬(去心) 
百合(各钱半) 甘草节(三分) 桑白皮(蜜炙) 桔梗(各一钱) 
水煎。久而不敛。加白芨、阿胶。去桑皮。寒月。加款冬花、紫菀。夏月。加生地、牡丹皮。 
若脾虚不食。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但喘未除者。不可骤补。真阴不足。继以六味丸加阿胶。 

卷之三杂症
乳症
属性:经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上则逆而不下。结则聚而不行。人之气血。贵于条达。则百脉 
畅遂。经络流通。苟或怫郁。则气阻者血必滞。于是随其经之所属而为痈肿。况乎乳房。阳明胃 
经所司。常多气多血。乳头。厥阴肝经所属。常多血少气。女子心性偏执善怒者。则发而为痈。 
沉郁者则渐而成岩。痈之为患。乳房红肿。 
寒热交作。宜化毒为主。栝蒌、忍冬之属。可使立已。岩之为病。内结成核。久乃穿溃。宜开郁 
为要。贝母、远志之类。不容少弛。若男子则间有。不似妇人之习见也。陈氏则云微有异者。女 
损肝胃。男损肝肾。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血脉不得上行。肝筋无以荣养。遂结痛肿。似亦有见。 
至既溃之后。气血必耗。惟以归脾、逍遥、人参养荣无间调之。又必患者怡情适志。寄怀潇洒。 
则毋论痈症可痊、而岩症亦庶几克安矣。倘自恃己性。漫不加省。纵有神丹。亦终无如何也。 
一乳痈。恶寒发热。乳房红肿。用橘叶散。 
一乳吹。乳房作胀。枳壳散。乳汁不通。膨闷。王不留行汤。 
一郁怒伤肝。左乳结核。加味逍遥散。入贝母、金银花、青皮、香附。思虑伤脾。右乳结核。 
加味归脾汤。入贝母、金银花。 
一乳疖溃后不敛。人参养荣汤、归脾汤、八珍汤。调养之。余毒未解。入忍冬花。 
一乳岩溃后。须前方久服勿辍。调和情性。若郁结不舒者不治。 
x橘叶散x 
金银花 栝蒌 青皮 当归 皂针 连翘(各一钱) 橘叶(十片) 柴胡(七分) 甘草节(三分) 
水煎。心思不遂者。加远志、贝母。 
x枳壳散x 
枳壳 木通 生地 当归 广皮 金银花(各一钱) 甘草(三分) 钩藤(二钱) 
灯芯一握。水煎。 
x王不留行汤x 
穿山甲(炒) 麦门冬(去心) 王不留行(炒) 当归 白芍药(酒炒) 熟地黄 
茯苓 通草(各一钱) 川芎(五分) 甘草(三分) 
用猪前蹄煮汁二碗煎药。食远服之。以热木梳梳其乳房。其乳立至。 
x蓬术汤x 治乳核。 
蓬术(七分醋煮) 甘草节(三分) 远志肉(甘草制) 人参 金银花 贝母(去心研) 
香附(醋炒) 白芍药(酒炒) 当归身(各一钱) 水煎。 
x麦 汤x 消乳膨。 
麦芽(一两炒研) 川芎 白芍药(酒炒) 熟地 当归(各一钱) 
水煎服。外用布紧束两乳。以手揉按。乳自消退。 
一方用栝蒌两个。炒熟捣烂。酒水各半。煎服。痈肿初起者立消。 
一方用蒲公英二两。连根带蒂。酒煎服。亦效。 
x治验x 
一女子发热七八日。脉数身热口干。诸医作伤寒治。用发表消导药。其势益甚。延余诊之。 
疑其阴血亏损。及细叩其有无痛处。则曰左乳红肿作疼。余乃笑曰。此乳痈症。而误认伤寒。焉 
得不至于此。急与米饮。兼进栝蒌、贝母、忍冬、茯神、远志、钩藤、麦冬、甘草。生津解毒。三剂而愈。 
一女子产后乳痈。三四旬余。反发寒热。延余诊之。脉得 弱。气血二亏。用八珍汤数剂始痊。 

卷之三杂症
胁痛
属性: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盖左属阴而右属阳也。阴为血而阳为气也。左者肝也。肝藏血。 
性浮。喜条达而 
上升。有以抑之。则不特木郁而火亦郁。故为痛。治之宜疏肝清火理血。左金兼桃仁、红花、钩 
藤、青皮之属。虚人及季胁下疼者。六味汤滋其水以润之。乙癸同源之意。亦由房劳所致也。右 
者肺也。肺主气。性沉。喜清肃而下降。有以逆之。则肺苦气上逆而为痛。治之宜降气消痰。前、 
桔、枳壳、陈皮之属。虚人归脾汤去 、术加延胡主之。以补其母。若香燥破血之药。非其治也。 
且于中州无碍。不可克代。与外感无涉。不可发散。犯之则汗出发喘。促其毙矣。余每怪时流。 
一遇胁痛。不分左右阴阳。不别气血痰火虚实闪挫之因。动称肝经受病。及用药。又以外感法治 
之。致死不悟。深可悲悯。殊不知胁痛之候。治之一逆。贻祸甚速。即有知者。亦守痛无补法。 
害亦相等。幸临症者慎焉。 
王宇泰先生治一人。患左胁痛。外发红丹数十颗。有投以龙胆泻肝等汤。竟不效。先生曰。 
肝性燥苦急。宜甘以缓之。用单味栝蒌二两。研霜煎饮。取其甘缓润下。红丹可一洗而愈也。果 
如先生言。余凡遇左胁疼。烦躁面赤。脉数痰色绿者。每加之辄验。若无痰而阴亏脉虚数。汗出 
无气以动。六味汤加钩藤。屡获奇效。若血凝气滞。以桃仁、红花、枳壳、醋制青皮、香附、延 
胡等。或加生地、芍药、钩藤佐之。实火。左金丸亦可选用。 
一友右胁痛。以自知医。用发散药。痛愈甚。气息难布。余诊其脉则微弱。特虑其不受补。 
以单味贝母一两。 
研细煎汤饮之。保其肺气。使清肃下行。痛即如失。盖栝蒌色绿入肝。有解毒之功。贝母色白入 
肺。有保残之力。故治各不同也。夫贝母亦能解毒。用之以平肝则无济。栝蒌亦能润肺。用之于 
误汗则太寒。学人不可不知。 
一人患右胁痛。凡旬日。医者误用香燥。致不得坐卧。又延一友。不能治。反曰胸中有滞。 
止宜消导。若痛止。必不可救。及服其药。果愈甚。病者求死。比余适止。见其苦。慰之曰。不 
难疗。可一剂而愈。病者喜。伊芳兄云。痛未可止。余怪问其故。则曰。顷医者有是言。故云。余 
笑曰。令弟苦痛不止欲死。医者又苦痛止不治。何大相背也。检其药。仍用消导加半夏等燥剂。 
余即取素所历效自制推气散。加延胡索。命煎饮之。又适友人杨子武修至。余告其故。欣然同意。 
少顷。病者数日不解带。不转动。忽下榻曰。痛愈大半。欲解衣而睡矣。当晚遂安卧。越三日。 
痛虽愈。但因前久坐。气不归原。不能安枕。余以六味汤加杜仲引气下行。二剂知。四剂已。继 
六味丸调理而康。盖右胁痛者。肺气之逆也。以其真阴亏损。肺不能归藏于肾水之中。故理肺之 
后。继以滋阴。亦一法耳。 
一人患右胁前岐骨下软肉处痛。医者用破气血药加酒煎。投三四剂。遂叫号不绝。余亦以推 
气散加延胡饮之。瘥缓。但面赤脉数口干。加入生地、茯苓。去前、桔。痛稍止。又因劳心。后 
加远志、当归、钩藤、杜仲。去 
枳壳。乃愈。或问之曰。病名为何。余曰。此名闪肭痛。肭在脐之旁。季胁之前。曰何以知之。 
曰。腽肭脐乃海狗肾之别称。则肭之命名。当在脐与肾之间也。若劳倦不节。色欲不谨。气血有 
阻。则软胁前痛。宜补而调之。勿投燥剂可也。 
x疏肝饮x 治左胁痛。 
柴胡 当归 黄连(各七分茱制) 青皮(醋炒) 枳壳(麸炒) 白芍(各一钱酒炒) 
川芎 红花(各五分) 桃仁(九粒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