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医方解集 >

第1节

医方解集-第1节

小说: 医方解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医方集解
作者:汪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82年  


自序
属性: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夫仁为心性之学,尚不可以无方,况于百家 
众艺,可以无方而能善此乎。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以其为人之司命,而圣人之所以必慎者 
也。窃尝思之,凡病必有症,症者,证也,有斯病必形斯候者也。证必有脉,脉者,脏腑经 
络、寒热虚实所由分也。有与证相符者,有与证不相符者,必参验之,而后可施治者也,察 
脉辨证,而方立焉。方者,一定不可易之名。有是病者,必主是药,非可移游彼此,用之为 
尝试者也。 
方之祖始于仲景,后人触类扩而充之,不可计殚,然皆不能越仲景之范围。盖前人作法 
后人因焉,创始者难为力,后起者易为功,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 
然 
于 
方之有解,始于成无己,无己慨仲景之书后人罕识,爰取《伤寒论》而训诂之,诠证 
方, 
析微 
不度 
考》 
家之 
所见 
不 
或曰∶善师者不陈,得鱼者忘筌,运用之妙,在于一心,何以方为。余曰∶般 不弃规 
矩, 
而神 
取是 
x康熙壬戍岁阳月休宁 庵汪昂题于延禧堂x 


凡例
属性:一古今方书,至为繁多。然于方前第注治某病某病,而未尝发明受病之因,及病在某经 
某络 
病之 
希矣 
惠后 
良法 
历年 
及后 
兹仿 
言, 
一《医方考》因病分门,病分二十门,方凡七百首。然每证不过数方,嫌于方少,一方 
而二 
三百 
不穷 
一本集所载,皆中正和平、诸书所共取、人世所常用之方,即间有一二厉剂,亦攻坚泻 
热所 
又 
一古人立方,分两多而药味寡,譬如劲兵,专走一路,则足以破垒擒王矣。后世无前人 
之朗 
无宜 
一仲景《伤寒论》,前人印定眼目,自成无己而外,鲜所发明。陶节庵虽着《伤寒六书 
》, 
不 
也 
间 
一仲景伤寒诸方,为古今方书之祖,故注释尤加详悉,观者幸勿以其繁而厌之。 
一正方之后,系以附方,一则篇章省约,一则便于披寻,且以示前人用药加减之法也。 
一时丁衰晚,洞垣窥脏之技,世不再睹,而村间市井,稍能诵《药性》、读《回春》者 
,辄 
备要 
原因 
手, 
高 
一医书浩瀚,泛览为难,岐黄之家,尚艰博涉;文墨之士,奚暇旁通。若非篇章简要, 
词理 
会 
见闻不多,集中采用,不满数十家;又恐注释大繁,观者易倦,其中篇章漫衍,不能尽录者 
,不得不稍为删节,非敢轻肆,以限于尺幅也。然出自某人某书,必仍存其名集,至于古今 
相沿之语,相袭之方,不知始自何人,而不可废者,皆采录之;或文法未畅者,亦僭为删润 
;间有窃附鄙见者,必加“昂按”二字。至每方之正解,有全用昔人者,有出自心裁者,然 
作述相半,未敢师心自用也。 
一古人治疗,识见高明,而用意深远,其处方用药,多有非后人所易测识者(有上病下 
取,下病上取者,有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者,又有隔二、隔三之治者)。况余不业岐黄,又 
学无 
晓者 
一《纲目》、《准绳》二书,有采用前人而不着其名氏、不能推原所自,则以“《纲目》曰” 
、“《准绳》曰”三字概之。 
一集中所分门类,盖以治病之道,当治于未病,故先补养;及既受病,则有汗、吐、下 
三法,故次发表、涌吐、攻里;若表证未除,里证复急者,当表里交治,故次发表攻里;又 
有病 
气血 
云百病皆由痰起,故次除痰;若饮食不节,能致积滞,故次消导;又滑则气脱,故次收涩; 
虫能 
方,以备采择。末附“救急良方”,以应仓猝。再附“勿药无诠”于卷终,使知谨疾摄生之 
要, 
一本集虽名“方解”,然而病源脉候、脏腑经络、药性治法,罔不毕备,诚医学之全书 
,岐 
之苦 
一服药节度,有食前、食后之分,古今相传,罔敢或异。愚谓不然。凡人饮食入腹,皆 
受纳 
分金 
药入 
肺药 
方 
耳 
必 
附记于此,以质明者。 
一十二经络∶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手阳明大 
肠,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足阳明胃,附此以备查考。 


补养之剂第一
属性: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人 
之气禀,罕得其平,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故必假药以滋助之。而又 
须优 
已病 
铸兵 

补养之剂第一
六味地黄丸
属性:(钱氏仲阳因仲景八味丸减去桂附,以治小儿,以小儿纯阳,故减附桂,今用通治大小 
证 
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仲 
景曰∶气虚有痰,宜肾气丸补而逐之。丹溪曰∶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以 
制相火,其痰自除,)发热咳嗽(肾虚则移热于肺而咳嗽。按之至骨,其热烙手,骨困不任, 
为肾热,)头晕目眩(《直指方》云∶淫欲过度,肾气不能归元,此气虚头晕也;吐衄崩漏, 
脾不摄血,致血妄行,此血虚头晕也,)耳鸣耳聋,遗精便血,消渴淋沥,失血失音,舌燥 
喉痛,虚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疮疡等(证诸证皆由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详注分见 
各门)。 
地黄(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 山茱肉(酒润) 山药(四两) 茯苓(乳 
拌) 丹皮 
为君;精滑头 
心虚火盛及有瘀血,丹皮为君 
地黄只用臣分两。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熟地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山茱温肝逐风,涩精秘气;牡丹泻君 
相之 
不知 
蒸);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能涩精;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泽泻泻膀胱水 
邪,而聪耳明目(解见后注)。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 
其功未易殚述也(或谓肾气丸为补水之剂,以熟地大补精血故也,不知精血足则真阳自生, 
况山药,茱萸,皆能涩精固气。气者,火也,水中之火,乃为真阳。此剂水火兼补,不寒不 
燥,至平淡,至神奇也。或曰肾气丸实补肝药也,肾为肝母,子虚则补母之义,古云,肝肾 
之病,同一治也。昂按∶“肾气丸”,熟地温而丹皮凉,山药涩而茯苓渗,山茱收而泽泻泻, 
补肾而兼补脾,有补而必有泻,相和相济,以成平补之功,乃平淡之精奇,所以为古今不易 
之良方也。即有加减,不过一二味,极三四味而止,今人多拣本草补药,任意加入,有补无 
泻,且客倍于主,责成不专,而六味之功反退处于虚位,失制方之本旨矣,此后世庸师之误 
也。李士材曰∶用此方者,有四失∶地黄非怀庆则力薄,蒸晒非九次则不熟,或疑地黄之滞 
而减之,则君主弱,或恶泽泻之泻而减之,则使力薄,顾归咎于药之无功,毋乃愚乎。按∶ 
泽泻,《本经》云聪耳明目,为其能渗下焦之湿热也,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故能养五脏、 
起阴气、补虚损、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是以古方用之。今人多以昏目疑之,盖服之太 
多。则肾 
本方煎服,名六味地黄汤。治同(赵养葵作《医贯》,专用此汤大剂治病,且云∶即以 
伤寒口渴言之,邪热入于胃府,消耗津液,故渴,恐胃汁干,急下之以存津液。其次者,但 
云欲饮水者,不可不与,不可多与,别无治法,纵有治者,徒知以芩、连、栀、柏、麦冬、 
五味、花粉,甚则石膏、知母,此皆有形之水,以沃无形之火,安能滋肾中之真阴乎。若以 
六味地 
亦赵 
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尺脉弱者宜之(李士材曰∶肾有两枚,皆属于水,初无水 
火之别。《仙经》曰∶两肾一般无二样,中间一点是阳精。两肾中间,穴名命门,相火所居 
也。一阳生于二阴之间,所以成乎坎而位于北也。李时珍曰∶命门为藏精系胞之物,其体非 
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节两肾中央,系着于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脑,为生 
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内经》所谓七节之旁 
中有小心是也。以相火能代心君行事,故曰小心。昂按∶男女媾精,皆禀此命火以结胎,人 
之穷通寿夭,皆根于此,乃先天无形之火,所以主云为而应万事,蒸糟粕而化精微者也。无 
此真阳之火,则神机灭息,生气消亡矣。惟附子、肉桂,能入肾命之间而补之,故加入六味 
丸中,为补火之剂。有肾虚火不归经,大热烦渴,目赤唇裂,舌上生刺,喉如烟火,足心如 
烙,脉洪大无伦,按之微弱者,宜十全大补汤吞八味丸。或问燥热如此,复投附桂,不以火 
济火乎。曰∶心包相火附于命门,男以藏精,女以系胞,因嗜欲竭之,火无所附,故厥而上 
炎;且火从肾出,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桂附与火同气而 
味辛,能开腠里、致津液、通气道,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火必下降矣,然则桂附者, 
固治相火之正药欤。八味丸用泽泻,寇宗 谓其接引桂附,归就肾经,李时珍曰∶非接引也, 
茯苓、泽泻,皆取其泻膀胱之邪气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阖一辟, 
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必致偏胜之害矣。张仲景用此丸治汉武帝消渴,喻嘉 
言曰∶下消之证,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故用此以折其水,使不顺趋。夫肾水下趋则消, 
肾水不上腾则渴,舍此安从治哉。《金匮》又用此方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又治妇人转胞小 
便不通;更其名为肾气丸,盖取收摄肾气归元之义)。本方加黄柏、知母各二两,名知柏八 
味丸∶治阴虚火动,骨痿髓枯,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尺脉旺者宜之(此以补天 
一所生之水也。朱丹溪曰∶君火者,心火也,人火也,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 
制之;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类而伏之,惟黄柏 
之属可以降之。按∶知柏八味丸与桂附八味丸寒热相反,而服之者皆能有功,缘人之气禀不 
同,故补阴补阳,各有攸当,药者,原为补偏救弊而设也。《医贯》曰∶左尺脉虚细数者, 
是肾之真阴不足,宜六味丸以补阴;右尺脉沉细数者,是命之相火不足,宜八味丸以补阳; 
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宜十补丸,此皆滋先天化源。自世之补阴者,率用知柏反戕脾 
胃,多致不起,不能无憾,故特表而出之。又曰∶王节斋云,凡酒色过度,损伤肺肾真阴者, 
不可过服参 ,服多者死,盖恐阳旺而阴消也。自此说行而世之治阴虚咳嗽者,视参 如砒 
鸩,以知柏为灵丹,使患此证者,百无一生,良可悲也。盖病起房劳,真阴亏损,阴虚火上 
故咳,当先以六味丸之类补其真阴,使水升火降,随以参 救肺之品,补肾之母,使金水相 
生,则病易愈矣。世之用寒凉者,固不足齿,间有知用参 者,不知先壮水以制火,而遽投 
参以补阳,反使阳火旺而金益受伤,此不知后先之着者也)。本方加桂一两,名七味地黄 
丸,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本方加五味三两,名都气丸∶治劳嗽(益肺之源以生肾水。再加 
桂,亦治消渴)。本方加五味二两、麦冬三两,名八仙长寿丸。再加紫河车一具,并治虚损 
劳热(河车名混沌皮,本人之血气所生,故能大补气血)。本方加杜(仲姜炒)、牛膝(酒洗) 
各二两,治肾虚腰膝酸痛。本方去泽泻,加益智仁三(两盐、酒炒),治小便频数(益智辛 
热,涩精固气)。本方用熟地二两、山药、山茱、丹皮、归尾、五味、柴胡各五钱、茯神、 
泽泻各二钱半,蜜丸,朱砂为衣,名益阴肾气丸(即明目地黄丸,东垣)∶治肾虚目昏(加 
柴胡者,所以升阳于上也)。附桂八味丸加车前、牛膝,名肾气丸(《济生》)∶治蛊胀(别见 
湿门)。 

补养之剂第一
七宝美髯丹
属性:(邵应节) 
治气血不足,羸弱周痹,肾虚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崩带,痈疮,痔肿等证(周痹, 
周身 
交。 
何首乌(大者,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晒) 白茯苓(乳拌) 牛 
膝( 
半斤) 
此足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