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大国医 >

第3节

大国医-第3节

小说: 大国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咔匣够晟ⅰ钡氖褂蒙希褂幸恢帧八牟挥谩钡乃捣ǎ次笱陶呶鹩谩⒀盎ㄎ柿呶鹩谩⒆陨毖八勒呶鹩谩⒏盟乐宋鹩谩�
  什么叫该死之人勿用?我想大概也就是曾祖父自己认为不该救的人不用吧。
  由于曾祖父对自身绝技的固执看法,也因此得罪过一些人。比如解放前在鲁西南地区赫赫有名的土匪李二牛角。有一回他在黄河故道被仇家打了黑枪。只见一颗子弹从鼻孔旁进去,再从后脑勺出来,人愣是没死。
  李二牛角手下的一帮兄弟,抬着他和一箱子金条,专程来找曾祖父。面对金条和苦苦哀求,曾祖父只是摇摇头,摆摆手,说一句:“您请回吧。”
  脾气暴躁,杀人成性的李二牛角,从怀里慢慢抽出一把乌黑的手枪,直指曾祖父的头。他手下的一帮人,也迅速卸下身上背着的长枪,拉开栓,“呼啦啦”一下子,枪口全都对准了曾祖父。
  医,还是不医?那个久远年代中的神医何三爷,又该何去何从?
  第6节:丁家的唢呐(1)
  第二章
  丁家的唢呐
  李二牛角幼年丧父,寡母李王氏含辛茹苦,将其养到十五六岁,本指望李二牛角长大成人,顶门立户,以结束母亲多年来守寡养子的艰辛。然而,让李王氏没想到的是,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幼被宠爱惯了的李二牛角,因缺少约束和管教,成了二流子。
  二流子是鲁西南方言,指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之人。李王氏看儿子田地里的农活不会干,集市上的买卖不会做,心想总也不能让长大成人的儿子,一天天无所事事地浪荡下去吧。于是,李王氏托人送礼,求大户丁家收下儿子当徒工,也算是谋一份差事,混口饭吃。
  阜城集城关外的丁家在解放前经营着一支庞大的唢呐乐队,这在当地被称做响器班子。当地的响器班子,不像北方有些地区,专供丧事,为超度亡人的魂灵而用。在鲁西南,响器班子有为丧事而用的哀曲,也有为嫁娶及店铺开业等用的喜调。
  解放前的丁家,每天最少能出四五台乐队。这当中,有十里、八里内的乡人所请,也有百十里地以外的他乡人之邀。那时候,单在丁家学陡的小工,就有四五十位之多。
  按理说,当时丁家主事的老大——百鸟丁,是不愿收李二牛角来学徒的。这是因为解放前的响器行业,有着它严格的帮规制度,非一般人能够介入。故百鸟丁的唢呐乐队里,真正要收徒的话,除了本行业里的后代以外,再有就是贫寒人家无以为生的孤儿。
  李二牛角拜师于丁家,主要是百鸟丁看在李王氏的分上,念其寡母养子不容易。于是,也就破例收下了李二牛角这位徒弟。可是,真等李二牛角向百鸟丁行过入门礼,敬过拜师酒后,浪荡惯了的李二牛角三年学徒下来,大大小小的台面也算是见识了不少,但却仍是唢呐、笙、笛不会吹,铙钹、铜锣、梆子不会敲,更别说那难拉?的二胡和单弦了。
  百鸟丁看李二牛角实在是不成器,可又不忍清理门户,只好让他做管道具的差事。可谁知,李二牛角管道具没过三个月,竟惹出一件不小的祸事。
  当时,丁家的响器班子,受聘于鲁西北的一户人家,为死者超度魂灵。可就在那吹鼓楼子内,管道具的李二牛角,挂了一幅老黄牛上告阎王的幕布。
  此幕布为苏州刺绣,价值好几十块大洋,那幕布上面中的图像是:阎王爷坐在大殿之上,其下是一头老黄牛,口衔一把牛耳尖刀,而在老黄牛一旁,却跪着一位头戴白色小帽的回民。
  此画像的意思大概是说:我老牛一辈子含辛茹苦,替人耕地种田,没想到临死前,还要挨回民的一刀之苦。求阎王爷做主,惩罚回民。
  此画面大概取材于古时的一段戏文,并没有其他含义。然而,李二牛角没想到的是,此地区回民居多。他们在观赏丁家乐队吹奏的同时,也看到了吹鼓楼子内的那幅幕布。心里就说:你们丁家乐队,这岂不是成心和我们回民过不去吗!于是,便呼喊一声,数十位回民手执牛耳尖刀,冲进吹鼓楼子内,欲将丁家乐队扫平。
  众吹打手,也纷纷??起板凳、桌子自卫。
  丧家并不愿招惹是非,怕闹出人命。就看那披麻戴孝的贤子孝孙们,一面给闹事的回民磕头;一面又给吹打手们赔不是。最后的结果是将那幅老牛上告阎王的幕布烧掉,才算是放了丁家乐队一行人的生路。
  第7节:丁家的唢呐(2)
  虽然在这次事故中,李二牛角表现得非常勇敢,并用五尺多长的白蜡杆,连连打退了多名冲进吹鼓楼子内的回民,且自己的胳膊也被牛耳尖刀刺伤。但众师兄弟们,还是没有原谅他。原因是,正是他的失误,导致了此次演出非但没挣着钱不说,倒还赔进去一条几十块大洋的幕布。
  阜城集城关外的丁家大院里,百鸟丁亲自为众吹鼓手接风。面对众人七嘴八舌对李二牛角的指责,百鸟丁非但没有埋怨李二牛角,相反倒还替李二牛角解脱罪责:“责任在我,事先没有详细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李二牛角也是无心,一块幕布几十块钱,烧了也就烧了。只要没伤着众人,没闹出更大的事来,损失几十块钱,不算什么。”
  事后,百鸟丁又多给了李二牛角一份佣金,安慰他回家好好养伤。
  在我的故乡鲁西南,有关百鸟丁的传闻很多,先说说这“百鸟丁”的外号是怎么来的吧。
  百鸟丁刚刚做了丁家响器班子老大的时候,正好赶上曹楼村曹老爷子的大殡。
  曹家祖上做过京官,出过巡抚。乡人们认为曹家家族兴旺,盖因曹家林地(坟地)是一块风水宝地。此次曹老爷子亡故,看阴阳宅的风水先生,更是故弄玄虚地传出:下葬那日,须赶在午时三刻,有戴铁草帽者前来,水鱼上树时分为好。
  水鱼乃游在水中之鱼,岂能上树?草帽有竹子的、有麦秸的、有布的,还从没听说过有铁制的草帽!
  曹老爷子出殡那天,来了很多乡邻。据说当时的场面,比过年时三王庙庙会还要热闹。
  财大气粗的曹家,为了安葬曹老爷子,特意请来了四台响器班子。一般人家有红白喜事,大多请两台响器班子足矣。
  两台响器班子,俗称对台经,往往两个班子互相竞争,各自拿出吹奏绝活,以吸引众人压倒对方而扬名。现在曹家请来四台响器班子,丁家乐队占了其一。为此,百鸟丁派出了以长子大老黑为首的丁家班最得力的一帮干将。
  曹家大殡三天。第一天,丁家班便以纯熟的坐功、高超的吹技,压倒了另外三家杂班。
  没想到第二天,刚一开吹,另外三家杂班,纷纷亮出各自的绝活。就看这家吹鼓楼子内的大喇叭上顶板凳,那家吹鼓楼子内的人一嘴吹俩喇叭。台下围观的人齐声喊好,直落得丁家班前冷冷清清。
  因为你吹技再高,在形式上没有什么花样,也是无人观赏。丁家班的哥几个一商量,既然人家能以旁门左道吸引众人,咱们也别光吹正经的大曲了。于是,丁家班也亮出了自己的绝活。
  这一天,丁家班的老大百鸟丁,共派出了八台响器班子。但最让百鸟丁放心不下的,还是那有四台经?对吹的曹楼。为此,百鸟丁骑上小毛驴,赶到了三十里外的曹楼。
  曹府前果然热闹,四台响器班子吹得一台比一台卖命。可百鸟丁只看了一眼自家的响器班子后,便气得铁青了脸。
  只见吹鼓楼子内,吹唢呐的大老黑在唢呐上立一根筷子,筷子上顶着一个飞速旋转的瓷盘。大老黑一边吹唢呐,一边用手去击打瓷盘,好使它转动得更快些。
  台下的围观者也跟着叫好。百鸟丁快步走进丁家吹鼓楼子内,众吹鼓手一下子全傻了。那大老黑唢呐上的瓷盘,也“叭叽”一下摔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因为,多年来丁家响器班子扬名四乡,靠的是高超的吹技。而那些如变戏法、耍杂技般的绝活,则被认为是有辱师门的斜道,也是百鸟丁明令禁止吹奏的东西。
  百鸟丁看到这四台经对吹的阵势,先生生压下对弟子们的不满。心说我就不信丁家这祖上传下的高超吹技,压不住那些旁门左道的吹法。
  于是,铁青了脸的百鸟丁,也不言语,一把抢过大老黑手中的唢呐,扫去八仙桌上的物件,一撩长袍,迈上了八仙桌。唢呐一挨嘴唇,便“呜哇哇”吹出了一曲凝重而又粗放的哀曲。
  台下的围观者耳朵一阵发麻,高喊:“丁家班换人了,快来看呀。”
  所有的围观者“呼啦啦”全拥向了丁家班前。
  百鸟丁一曲哀调吹过,向八仙桌下的众徒子、徒孙们轻声说了《百鸟朝凤》。只听百鸟丁手中的唢呐里,一声布谷催春的鸣叫后,在笙、箫、笛、锣、铙钹的伴奏下,燕儿的呢喃、雄鸡的高歌、老鸦的哀号,母鸡下蛋了、小鸡在找虫、大雁归来了,鸽、鹤、鹊、雉????仿佛是一处空旷无人的山谷,寂静中除了鸟鸣,还是鸟鸣。
  观赏的人群不再说话,不再骚动。那吹鼓楼子上,先是飞来了一只、两只鸟儿,继而三只、四只……有麻雀、有灰喜鹊、有啄木鸟……黑压压一大群鸟儿,落在了吹鼓楼子上,久久、久久不愿散去。
  第三天,曹老爷子该下葬了,其他三个杂班的吹鼓手,一齐拥戴丁家班走在开道乐队的最前面。而老二、老三的位置,自然也免不了一场争斗。
  第8节:丁家的唢呐(3)
  闲话少说,午时三刻,即有戴铁草帽的到来,水鱼上树时分,曹老爷子就要下葬了。
  曹家的林地内,下葬的土坑早已挖好。青砖砌就的坟坑内,是一道防潮湿的白灰和松蜡,待装有亡者的棺材放进去后,还要在棺材和白灰与松蜡之间放一套棺。
  套棺无底,只是将棺材罩住,故曰套棺。
  黑漆漆的大棺材,已有杠夫们抬到坟坑之上,那套棺也已抬来备好。手托罗盘,站到高处的风水先生,眼看着午时三刻就要来到,可铁草帽和水鱼还没有聚齐。
  忽然间,晴朗的天空中,从西北方飘来一片黑云,接着噼里啪啦如黄豆般大小的雨点,快速落了下来。
  这天,正好赶上曹楼附近的村庄大集,那赶集的众乡人,也来瞧热闹。有一老妇,为女出嫁,买了一条八斤重的红尾巴大鲤鱼。鲤鱼用柳条串起,老妇提在手里,怕人多沾人一身鱼腥,便将鱼挂在了路旁的一颗歪脖树上。
  此时,又一阵雨点急至。赶集的人中有一老汉,买了一只铁锅,老汉恐雨淋湿布衫,急中生智,头顶铁锅避雨。
  所有的这一切,都被站在高处的风水先生看到了。他用手一指老汉和老妇,高喊一声:“鱼已上树,戴铁草帽者也到,曹老爷入土为安。”
  四台响器班子同时吹奏出“呜啦啦、呜啦啦”的乐声,亡者终于入土为安了。
  此次曹家大殡盛况空前,丁家班也由此扬名。而那丁家班的老大,从此便落下了一个“百鸟丁”的外号。
  吹技高超的丁家班内,管道具的李二牛角干了半年后,却干不下去了。原因是他沾酒必多,且脾气暴躁,招得众师兄弟们反感,??也不愿和他搭伙共事。
  丁家班的老大百鸟丁,也曾多次劝过他。他当时也真听,可之后仍然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把自己的差事当回事儿。
  百鸟丁也就在李二牛角又一次和人家事主打过架后,严厉训斥他:“你如果再不听话,那么你就回家吧。”
  本来百鸟丁只是想吓唬吓唬他,因为自己的响器行业,是受雇于人家,为人家服务的,不能给人家找麻烦。
  可李二牛角倒好,一赌气自己倒先不干了。不过,不干也没关系,你走你的人,丁家响器班照样吹得起来。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二牛角不辞而别时,偷偷运走了丁家班三大柜子的道具。
  第9节:好汉李二牛角(1)
  第三章
  好汉李二牛角
  丁家班的几位年轻小伙子,非要去找李二牛角拼命。说李二牛角这人也真不地道,你吃着主家的饭,拿着主家的钱,临末了还偷主家的东西,这还了的。
  百鸟丁压下众人的怒?气,分析道:“李二牛角偷了东西,肯定要躲些日子,大伙去找他,也不一定能找到。好赖咱响器班的这些道具,寻常百姓人家,也用不着,他一时半会儿也卖不掉。大伙先不着急,等我细细琢磨琢磨再说。”
  三日过后,百鸟丁带领一位小伙计,骑了头毛驴,去了几十里以外的河南商丘,拜访了商丘古城内各家当铺的财东,嘱咐他们:“若有人前来典当响器道具,死当(典当的物品到期后没人来赎,即称为死当)后,请给我留下。”
  商丘虽属河南,但却紧邻鲁西南。城内每家当铺的财东,虽然没和百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