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4节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第4节

小说: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则有收敛、干焦、甜缓、敛涩、滋滑者,百药之性也。散落、燔炳、霜溃、苍陨、冰雪者 
,五气之眚也;在药则有鼽衄、溢汗、呕吐、涎涌、泄利者,百药之用也。德化者气之祥, 
功能者药之良;政令者气之章,气味者药之芳。古之治法,遇岁主脏害,虽平治之不同,必 
以所胜而命之,故《经》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平天气也;下淫于内,所胜治之,治地 
气也。故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此之谓也。至 
于折抑主客,郁发胜复,治之亦莫越于功能气味,盖从其德化政令之所为也。今则不然,惟 
取其性用之所利,而治其灾变之所伤,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 
之,收者散之,滑者涩之,涩者滑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 之,脆者柔之,衰 
者补之,强者泻之。故略去功能气味,随其性用,以备治法之总目,合和修治之大纲,备御 
灾变之要略尔。卫生明哲之士,当不拘于此也。夫五味各随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则脏气偏胜,偏胜则有偏害,偏害则致偏绝 
,夭之由也。是以政理观化,药集商量。《服饵》云∶药不具五味五气,而久服之,虽且获 
胜,久必暴夭,此之谓也。近世庸俗为治,使人单服附子,为害滋多,可不谨乎。 

卷之二
脏腑配天地论
属性:韩子曰∶形而上者谓之天,形而下者谓之地,介于其两间者谓之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 
,莫不禀二气以成形。是以六气纬空,五行丽地,人则默而象之。故足厥阴肝居于巳,手厥 
阴右肾居于亥,巳亥为天地之门户,故风木化焉。足少阴肾居于子,手少阴心居于午,子午 
得天地之正中,故君火位焉。足太阴脾居于未,手太阴肺居于丑,丑未为归藏之标本,故湿 
土守焉。足少阳胆居于寅,手少阳三焦居于申,寅申握生化之始终,故相火丽焉。足阳明胃 
居于酉,手阳明大肠居于卯,卯酉为日月之道路,故燥金行焉。足太阳膀胱居于辰,手太阳 
小肠居于戌,辰戌为七政之魁罡,故寒水注焉。此三才应奉,二气相须,不刊之说,如指诸 
掌。至于五行六气,第相资生,亦莫不有自然之序。如厥阴风木生少阴君火,君火生太阴湿 
土,湿土生少阳相火,相火生阳明燥金,燥金生太阳寒水,顺天道而右旋,所谓营运也。或 
问君火生土,土复能生相火,火复生金,其义何在?此生成之道也。相火既已发焰,晕晕灰 
灭,非土不成,未见虚空能聚火,金在矿,非火不能 出。所以《河图》火七居西室,金九 
居南室,盖互显其成能也,若以一性而推之,无所不备。故木焚则为火,绞则为水;石击则 
为火,熔则为水。洲澶之内,江河竞注;大海之中,火光常起,此皆性之本有也,又何疑土 
中火、火中金。夫木火土金水,此乃常度,人皆知之;至于风暑湿燥寒,谓之揆度,鲜有能 
明其状者。故以木比风,以火比暑,以土比湿,以金比燥,以水比寒,仍以上下二气而配手 
足三阴三阳,则谓之奇度。又况五行各各不同,有正气,有太过,有不及。天地气化既然, 
人之脏腑亦然,感而为病,或外邪,或本气,或禀赋,必当推类,随三度而调之。非究心明 
道之士,孰能与此。 

卷之二
三因论
属性: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盖天有六气,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脏五 
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外则气 
血循环,流注经络,喜伤六淫;内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 
;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 生焉。病诊既成, 
须寻所自,故前哲示教,谓之病源。《经》不云乎,治之极于二者因得之,闭户塞牖,系之 
病者,数问其经,以从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 
,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野狼毒虫,金疮 
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金匮》有言∶千般 难,不越三条, 
以此详之,病源都尽。如欲救疗,就中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或内外兼并,淫情交错;推其 
深浅,断其所因为病源,然后配合诸证,随因施治,药石针艾,无施不可。 

卷之二
外所因论
属性: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以暑热一气,燥湿同源,故《上经》收而为四,即冬伤 
寒,春温病;春伤风,夏飧泄;夏伤暑,秋 疟;秋伤湿,冬咳嗽。此乃因四时而序者,若 
其触冒,则四气皆能交结以病患。且如温病,憎寒发热,不特拘伤寒也,冒风暑湿,皆有是 
证。但风散气,故有汗;暑消气,故倦怠;湿溢血,故重着。虽折伤诸证不同,经络传变咸 
尔,不可不知。飧泄亦然。《经》曰∶寒甚为肠癖。又热湿久客肠胃,滑而下利,亦不止于 
伤风; 疟诸证,亦以寒暑风湿互络而为病因,初不偏胜于暑也。咳论以微寒为咳,热在上 
焦咳为肺痿,厉风所吹,声嘶发咳,岂独拘于湿也。由是观之,则知四气本乎六化,六化本 
乎一气,以运变而分阴阳,反则为六淫。故《经》曰∶阴为之主,阳与之正。逆之则为病, 
乃乱生化之常矣,常则天地四塞矣。治之必求其本,当随交络互织而推之。所谓风寒、风 
温、风湿、寒湿、湿温,五者为并;风湿寒、风湿温,二者为合;乘前四单,共十一变,倘 
有所伤,当如是而推之。又兼三阳经络亦有并合,能所简辨,甄别脉证,毫厘不滥,乃可论 
治。非通明淫化邪正之精微,其孰能与于此。 

卷之二
叙中风论
属性:夫风为天地浩荡之气,正顺则能生长万物,偏邪则伤害品类,人或中邪风,鲜有不致毙 
者。故入脏则难愈,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涎潮昏塞,口眼 斜 
,肌肤不仁,痹瘁挛僻。随其脏气,所为不同,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反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盖风性紧暴,善行数变,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晕,激人涎浮,昏人神乱,故 
推为百病长。圣人先此以示教,太医编集,所以首论中风也。然四气皆能中人,在证亦有缓 
纵、挛急、搐搦、痹瘁、奄忽不知人者,不可不以脉别。故论曰∶寒热诸痹所有证候,皆如 
风状,须得脉别可也。要知脉浮则为风,紧则为寒,细则为湿,数则为热;外证走注自汗则 
为风,疼痛无汗则为寒,缓弱热顽则为暑,停着肿满则为湿。随其并合,尤宜历辨,唯详其 
所因,合以脉诊,在络在经,入腑入脏,根据而调之,乃可为治。 

卷之二
五脏中风证
属性:肝中风者,人迎并左关上脉浮而弦。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脏为肝。肝虚,喜中风 
,为类相从,故脉应在左关。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苍,头目 ,左胁偏痛,嗜甘 
,如阻妇状,筋急挛痹不伸,诊在目,其色青。 
心中风者,人迎与左寸口脉洪而浮。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心虚,因中邪 
风,乃子母相因,故脉应在左寸口。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赤,翕翕发热,喑不能言,欲 
饮食,食则呕,诊在舌,其色赤焦。 
脾中风者,人迎与右关上脉浮而微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脾虚,因中 
风邪为胜克,故脉应在右关上。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薄黄,四肢怠堕,皮肉 动 
,发热短气,不欲饮食,嗜卧如醉人,诊在唇,其色黄。 
肺中风者,人迎与右寸口脉浮涩而短。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脏为肺。肺虚,因中 
邪风为乘克,故脉应在右手寸口。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气肩息 
,身重背痛,面胀肿,昼瘥暮甚,诊在鼻,其色白。 
肾中风者,人迎与左尺中脉浮而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脏为肾。肾虚,因中邪 
风,为母子相感,故脉应在左尺中。肾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如 ,面庞然浮肿,腰脊 
痛引小腹,隐曲不利,昏寝汗愈多,志意惶惑,诊在耳,其色黑。 
胃中风者,人迎与两关上脉并浮而大。六腑无中风论,惟胃有者,以胃为脏海,纳五味 
以滋养五脏,虚而中邪风。故其状,额多汗,食饮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张口肩息,心下淡淡,食寒则泄。 

卷之二中风治法
生姜生附汤
属性:治卒中风,涎潮昏塞不知人。并主瘀冷癖气,胸满呕沫,头痛,饮食不消。 
大附子(一枚;生去皮脐,切作八片) 
上以水二碗,生姜一两切,同煎至一大盏,去滓,温冷服。一法,加沉香一钱。一法, 
加辰砂末少匕。凡中风,无问冷热虚实,皆可服。盖此药能正气消痰,散风神效。 

卷之二中风治法
白散子
属性: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涎潮,昏塞不语,呕吐痰沫,头目眩晕,上实下虚 
,真阳耗竭。兼治阴证伤寒,六脉沉伏,昏不知人。又治霍乱吐泻,饮食不进;及小便淋沥 
不通,眼赤口疮,咽喉冷痛。 
大附子(生去皮脐) 桂府滑石(各半两) 圆白半夏(汤洗二十一次,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姜七片,蜜半匙,煎七分,空腹冷服。霍乱,加藿香;小 
便不利,加木通、灯芯、茅根煎。此药就有差互,亦无所苦。 

卷之二中风治法
红龙散
属性:治中风,开关窍。 
朱砂(别研) 五灵脂(各半两) 茯神(去心中木) 萆 (各一两) 全蝎(半两) 脑麝(各一钱,别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先服此,次服神异温风丹。 

卷之二中风治法
神异温风丹
属性:治中风一切诸疾。 
麻黄(五两,不去节,择净生用) 人参 白术 干姜(炮;各二两) 茯神 附子(炮,去皮 
脐) 白胶香(别研) 甘草(炙;各两半) 乳香(别研) 全蝎(炒;各一两) 
上将麻黄细锉,用水五升,熬去半,入蜜六两,又熬成膏,入前件药末,和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温酒下,日三服。 

卷之二中风治法
排风汤
属性:治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 
沫,胁满头眩,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蜷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 
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颠倒,与亡人相随; 
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 
仰,冷痹骨疼。诸有此证,令人心惊,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 
通脏腑。诸风疾悉主之。 
白鲜皮 白术 芍药 桂心 芎 当归 杏仁(汤去皮尖) 防风(去叉) 甘草(炙;各 
二两) 独活 麻黄(去节,汤) 茯苓(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服。 

卷之二中风治法
小续命汤
属性: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死。 
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麻黄(去节汤)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甘草(炙) 白芍药 
芎(各一两) 杏仁(一两;汤去皮尖,炒)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防风(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取汗, 
随人虚实,与所中轻重。有人脚弱,服此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 
以防喑。一云恍惚,加茯神、远志;骨节疼,有热,去附子、芍药。《古今录验》有白术 
,无杏仁;《救急》无芎 、杏仁,止十味;《延年》无防风。一云遗失便利产后失血,并 
老人小儿,用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一法,治或歌哭,或笑语,无所不及,用麻黄三两 
,人参、桂枝、白术各二两,无防风、附子、生姜,有当归一两。 

卷之二中风治法
独活丹
属性: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 
白芍药 栝蒌根 独活 桂心(各二两) 甘草(三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匕,姜五片,水二盏,煎六分,去滓,入生葛汁一合,和匀服。 

卷之二中风治法
三黄汤
属性: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不欲饮食。兼治贼风、偏风 
、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言。 
麻黄(去节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