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要药分剂-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治】主消谷。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发痘疹。通心窍。(嘉 )
【归经】入肺脾二经。兼入心经。为透发之品。(辟一切不正之气)
【禁忌】经疏曰。辛香发散。气虚人不宜食。痘疹出不快。非风寒外侵。秽恶触犯。不
宜食
以上宣剂菜部
卷二宣剂下
橘核
内容:味苦。气温。无毒。
【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肾冷。炒研每温酒服一钱。(大明)小肠疝气。及阴
核
肿痛
【归经】入肝经。为治下部之品。(能治肾膀胱因寒所生之病)
【前论】士瀛曰。橘核入肝。与青皮同。故治腰痛及溃疝在下之病。不独取象于核也。
时珍
【炮制】备要曰。凡使。以新瓦焙香。去壳取仁。研碎入药。
卷二宣剂下
枇杷叶
内容:味苦。性平。无毒。得金气以生。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呕哕不止。妇人产后口干。(大明)煮汁主渴疾。治肺气热嗽
。及肺风疮。胸面上疮。(孟诜)疗香港脚。(时珍)
【归经】入肺胃二经。为下气之品。(兼泻剂 和胃降肺气清热解暑毒)
【前论】苏海峰曰。枇杷叶治肺胃病。取其下气之功也。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
呕
【炮制】雷公曰。凡采得。湿叶重一两。干者三叶重一两。乃为气足堪用。粗布拭去毛。
甘
咳
卷二宣剂下
荔枝核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心痛。小肠气痛。以一枚煨存性。研末。新酒调服。(寇氏)治 疝气痛。
妇
人血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散寒祛湿之品。
【前论】李 曰。荔枝核同牛膝、补骨脂、延胡索、合欢子、茴香、木瓜、杜仲、橘核、
萆
卷二宣剂下
橄榄
内容:味缓甘。性温。无毒。得土中之阳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中阴也。
【主治】主清咽喉而主渴。浓肠胃而止泻。下气醒酒。消食除烦。解河豚毒。一切鱼鳖
毒。
【归经】入肺胃二经。为清解之品。
【前论】丹溪曰。橄榄性热。能致上壅。不可多食。
鳌按、橄榄之热。在乎两头。切去之。但用中段。便不热。以少盐腌之。便不上壅。
卷二宣剂下
甜瓜蒂
内容:味苦。性寒。有小毒。感时令之火热。禀地中之伏阴而生。升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本经)去鼻中息肉。(别录)
治脑寒
疸。湿热
【归经】入肺脾胃三经。为涌吐之品。(阳明吐药 能吐风热痰涎上膈宿食)
【前论】东垣曰。难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此饮食内伤。填
塞胸
之物
成
阴
鳌按、王祯云。瓜类不同。其用有二。供果者为果瓜、甜瓜、西瓜。供菜者为菜瓜、胡
瓜、
是俗
不辨。团
【禁忌】经疏曰。瓜蒂极苦而性上壅。能损胃伤血。耗气散神。凡胸中无寒。胃家无食。
皮
疸
以上宣剂果部
卷二宣剂下
铜青
内容:一名铜绿。味酸。性平。微毒。铜禀土中以生。青则其英华秀出于外所结成者。
【主治】主妇人血气心痛。合金疮止血。明目治肤赤。息肉。(藏器)主风烂眼泪出。(之
才)
【归经】入肝胆二经。为专去风痰之品。
【前论】抱朴子曰。治皆肝胆之病。亦金胜木之义也。
【禁忌】经疏曰。凡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由肝虚血少者。忌用。
以上宣剂金部
卷二宣剂下
蓬砂
内容:即硼砂。味咸甘。性凉。无毒。采取煎淋结成。亦如硝石、 砂之类。
【主治】主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大明)上焦胸膈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
翳。
除
【归经】入肺经。为生津去痰泄热之品。(喉科要药 亦能柔五金而去垢腻)
【前论】苏颂曰。今医家用硼砂治咽喉。最为要切。寇氏曰。初觉喉中肿痛。含化咽津。
则
然
取其柔物也。其治痰热眼目障翳者。取其去垢也。
鳌按、芽儿雪口。以硼砂一味研细吹之。即效。
【禁忌】经疏曰。硼砂克削为用。消散为能。宜攻有余。难施不足。此暂用之药。非久
服之
【炮制】时珍曰。出西番者白如明矾。出南番者黄如桃胶。皆是炼结而成。
以上宣剂石部
卷二宣剂下
秋露水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乃阴气之液也。
【主治】主禀肃杀之气。宜煎润肺杀祟之药。及调疥癣虫癞之散。(虞抟)百草头上露。
止
【归经】入肺经。为润泽之品。(兼补剂)
【前论】徐之才曰。霜杀物。露滋物。性随时异也。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则处暑矣。疟
必由
【炮制】时珍曰。凡取露水。于朝日未 时。拂取用之。
卷二宣剂下
阴阳水
内容:一名生熟汤。味甘咸。无毒。以新汲水百沸汤和匀。
【主治】主调中消食。凡痰疟及宿食毒恶之物肿胀。欲作霍乱者。即以盐投中。进一二
升。
【归经】入三焦经。为调和阴阳之品。
【前论】马志曰。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
则脏
定者
言之
阳水
【炮制】回春曰。河水与井水合用。亦名阴阳水。
以上宣剂水部
卷二宣剂下
白鸽
内容:味咸。性平。无毒。禀水金之气以生。
【主治】主辟百药毒。及人马久患疥。(嘉 )调精益气。治恶疮疥。并风瘙白癜 疡
风。
(
块
【归经】入肾经。兼入肺经。为调精益气之品。
【前论】仲淳曰。凡毒药之性多热。鸽得金水之气。故能解诸药毒。
【禁忌】经疏曰。本经虽云调精益气。其用止长于祛风解毒。然而未必益人。故孟诜云。
食
卷二宣剂下
五灵脂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出北地。寒号虫粪。降也。阴中阴也。恶人参。损人。
【主治】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本经)通
和
血脉
凡血
疝痛
发寒
【归经】入肝经。为行血止痛之品。(肝经血分药 入肝最速引经有功止能行血不能生
血)
【前论】 庵曰。五灵脂治血崩。非正治之药。乃祛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袭伤营血。
以
之
脉盛
鳌按、五灵脂专于散瘀行血。大有奇效。一妇人自缢半夜。其家救之。虽苏。次日遍身
青紫
生五
令
愈
【禁忌】经疏曰。血虚腹痛。血虚经闭。产妇去血过多发晕。心虚有火作痛。血虚无瘀
滞者。均忌。
【炮制】雷公曰。此物多夹砂石。绝难修治。凡使。研细。酒飞去砂石。晒干收用。时
珍曰。此药气甚燥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人以砂石杂而货之。故以
糖心
鳌按、刘禹锡云。寒号虫四足。有肉翅。能飞。但不甚远。则知此虽名虫。既能飞。则
属鸟
以上宣剂禽部
卷二宣剂下
虎骨
内容:味辛。性微热。无毒。西方之兽属金。风从虎者。风为木。虎属金。木受金制也。其
性升。阳也。
【主治】主除邪恶气。杀鬼疰毒。主惊。治恶疮鼠 。头骨尤良。(别录)〔胫骨〕治筋
骨毒
定痛。
悸。(孟诜)明目去翳。(时珍)
【归经】入肾经兼入肝经。为搜风健骨之品。
【前论】李 曰。用胫骨者。虎之一身筋力。皆出于前之胫骨中。性气藏焉。故用以入
药。
当
鳌按、时珍之说极是。治病必从其类。不得概执胫骨为良。
【禁忌】经疏曰。凡血不足以养筋。以筋骨疼痛者。宜少用。
【炮制】雷公曰。凡使虎骨。捶碎。去髓。涂酥或酒或醋炙黄。凡使虎睛。取真者。以
生羊
卷二宣剂下
麝脐香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忌大蒜。
【主治】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本经)疗诸凶邪气鬼气。
中恶
邪。不
诸血诸痛
【归经】入脾经。通行十二经。为开关利窍之品。(走窜飞扬内透骨髓外彻皮毛)
【前论】东垣曰。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冰片入肾治骨。又麝香风病在骨髓者
宜之
清油
麝
若诸
耶。
【禁忌】经疏曰。凡病之属于虚者。法当补益。概勿施用。
以上宣剂兽部
卷二宣剂下
穿山甲
内容:味咸。性微寒。有毒。
【主治】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 。(别录)风冷湿痹。
通经
【归经】入肝经。兼入胃大肠二经。为走窜之品。(兼通剂 功专行散通经络达病所)
【前论】李仲南曰。性专行散。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禁忌】经疏曰。痈疽已消。禁服。痘疮元气不足。不能起发。亦忌。
【炮制】备要曰。凡使或炮。或烧。或酥炙。或醋炙。或童便炙。或油煎。或土炒。或
蛤粉
卷二宣剂下
蛇蜕
内容:味咸甘。性平。有小毒。畏磁石及酒。
【主治】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螈 癫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弄舌摇头。大人五邪。
言
产难。目
【归经】入肝经。为走窜之品。(兼轻剂 能引诸药入肝散邪)
【前论】寇氏曰。蛇蜕从口退出。眼睛亦退。今眼药及去翳膜用之。取此义也。
【禁忌】经疏曰。小儿惊痫癫疾。非外邪客忤。而由肝心虚者。不效。
卷二宣剂下
白花蛇
内容:味甘咸。性温。有毒。生土穴阴霾之处。禀幽暗毒疠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
得酒良。
【主治】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
暴风
与白
【归经】入肺肝二经。为祛风除湿之品。(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
【前论】雷 曰。蛇性窜。能引药至于有风疾处。故能治风。仲淳曰。疠风疥癣顽皮等
症。
非所
【炮制】雷公曰。凡用。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焙干。如此三次。
以
下
卷二宣剂下
乌贼鱼骨
内容:一名海螵蛸。味咸。性微温。无毒。禀水中之阳气以生。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恶白 芨、白蔹、附子。又名墨鱼。
【主治】主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本经)惊气入腹。腹
痛
环脐
治妇人
疟。消瘿
出如泉。(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通经络祛寒湿之品。(肝经血分药)
【前论】丹溪曰。经闭有有余不足二症。有余者血滞。不足者肝伤。乌贼骨所治。是肝
伤血
时珍曰。此厥阴血分药也。味咸走血。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
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
血。故诸血病皆治之。
【禁忌】经疏曰。其气味咸温。血病多热者。勿用。
【炮制】备要曰。凡使。以鱼卤浸。炙黄用。
以上宣剂鳞部
卷二宣剂下
淡菜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海物皆咸。惟此味淡。故以为名。
【主治】主血损伤惫。精血衰少。及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疝瘕。女人带下。产后
瘦瘠
补五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益阴之品。(兼补剂)
【前论】日华子曰。此虽形状不典。而甚益人。阮氏曰。淡菜生海藻上。故治瘿与海藻
同功
以上宣剂介部
卷二宣剂下
露蜂房
内容:味甘咸。性平。有毒。蜂得火气之甚而生。故房亦有毒。取悬树受风露者良。
【主治】主惊痫螈 。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又疗蜂毒毒肿。
(开
宝)主附骨痈疽。根在脏腑。涂瘰 成 。止风虫牙痛。敷小儿重舌。起阳痿。( 庵)
【归经】入胃经。为祛风杀虫之品。
【前论】韩保升曰。露蜂房。阳明药也。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取其以毒攻毒。
兼杀
鳌按、贼风与附骨疽。本自不同。附骨疽痛处必发热。四肢乍寒乍热。小便赤。大便秘。
却
身
酒
【禁忌】经疏曰。凡病属气血虚无外邪者。与痈疽溃后元气乏绝者。均忌。
卷二宣剂下
白僵蚕
内容:即蚕之自死者。味咸辛。性平。无毒。蚕属阳。而僵者又兼金木之化。升也。阳也
。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 。
【主治】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 。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疮病。女子崩中赤白
产后
瘰
【归经】入肺肝三焦三经。为祛风化痰之品。(兼轻剂)
【前论】张元素曰。轻浮而升。故能去皮肤诸风如虫行。丹溪曰。僵蚕属火。兼土与金
木。
痛及
散
曰
【禁忌】经疏曰。凡本经所治诸病。非由风寒外邪客入者。均忌。
卷二宣剂下
蝎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