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4讲补益药-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品还有滋阴凉血的作用。可用于因阴虚火旺而血热妄行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不止、咳血、衄血等症。常配生地、元参、阿胶、黄芩、白芍、黄柏、白茅根、侧柏炭、棕炭等同用。
本品咸能软坚,并能通任脉、和血络,故有消散癥瘕癖块的作用。对于因血虚气滞、邪气郁于经隧血络而腹中积有癥瘕癖块者,可配合鳖甲、赤芍、生牡蛎、红花、桃仁、山查核、郁金、柴胡、香附、莪术、三棱等同用。近些年来常以此法治疗肝脾肿大。
用龟板熬的胶,名“龟板胶”,性味甘平,滋阴补血的作用比龟板更好,并有止血的作用。但通血脉消癥瘕的力量,则不如龟板。
鹿茸偏于通督脉、补肾阳。龟板偏于通任脉、补肾阴。
玳瑁长于平肝镇惊,功力偏于潜降。龟板长于补阴降火,功力偏于滋收。
鹿角胶补阴中之阳,通督脉之血。龟板胶收孤阳之汗,安欲脱之阴。鹿角胶、龟板胶可以合用,药房有成品(旧名龟鹿二仙胶)。
用量一般为9~25克;必要时可用到30~60克。须打碎、先煎。 舌苔腻、食欲不振者,慎用。
海螵蛸
海螵蛸又名乌贼骨。味咸涩,性微温。能入肝肾血分,有通血脉、活经络、补肝血、祛寒湿的作用;并能止血、止带,固精、制酸。
前人经验用乌贼骨、茜草为末,以雀卵为丸,用鲍鱼汤送服。可治女子伤肝,血枯经闭之证。我在临床上曾用此方常服,配合应证汤药,治疗青年女子经化验、透视、体检未找到原因的经闭,并有骨蒸潮热,消瘦盗汗等,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特附此提供参考。
本品有通血脉,活经络,祛寒湿的作用,前人常用此药治疗脐围腹痛,胃脘痛,吐酸泛水等症,有通络、活血、止痛、制酸的效果。常随症配合高良姜、香附、五灵脂、丹参、白芍、当归、乌药等同用。
近些年来,各地报导以本品配合白芨、贝母、甘草等,为粉末冲服,用于溃疡病出血及溃疡病的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各种出血,本品又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因入肝肾血分,肝肾主下焦,故常用于妇女血崩(子宫大出血),可配合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五味子、菟丝子、川断炭、莲房炭、棕榈炭等同用。《衷中参西录》的“固冲汤”中就用了本品,以治血崩有良故,可资参考。
本品也常用于治疗赤白带下,多与山药、龙骨、牡蛎等同用。
据近代研究,本品含有钙质和胶质,是良好的制酸剂和止血剂。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散剂较汤剂疗效好。
龙骨、乌贼骨均有收敛作用,但龙骨收涩呆滞,乌贼骨则收敛之中兼有活瘀之力。
桑螵蛸偏于补肾气,常用于固肾精、缩小便,海螵蛸偏于补肝血,常用于止崩带、疗腹痛。
用量一般为3~9克。作散剂吞服时可用0。3~2克。
内有热邪及有表证者,不宜用。
旱莲草
旱莲草味甘酸,性平。主要用为补肾滋阴药,并能凉血止血。
本品配女贞子名二至丸,常用于肝肾阴虚,头发早白、脱落,也可在为丸时加入桑椹汁。
配生地、元参、白茅根、黄柏炭、大小蓟、瞿麦、泽泻等,可用于尿血。配生石膏、知母、黄芩、白芨、藕节炭等,可用于吐血。配槐角、地榆、槐花炭、黄柏、防风等。可用于便血。配桑寄生、川断炭、白术、棕炭、艾炭、当归炭、阿胶等,可用于崩漏。
近些年来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紫癜等病的方剂中,也常随证选用本品。
旱莲草有墨(黑)旱莲与红旱莲之分。墨旱莲偏于补肾。滋阴、止血。红旱莲偏于凉血、活瘀、清热,并能治疮疡。
处方上写旱莲草一般给墨旱莲。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特殊需要时,也可用到15~30克。
诃 子
诃子又名诃黎勒。味苦、酸、涩,性温。主要功用为涩肠、敛肺、下气、调中、化痰、开声音。
本品有收涩大肠的作用,对久泻,久痢,可配合肉豆蔻、吴茱萸、芡实、木香、肉桂、五味子、补骨脂、茯苓、白术、赤石脂等同用。对大便下血,可配合防风、槐花炭、地榆炭、黄柏炭、白术、川断炭同用,我曾用四神丸合八味地黄丸方加用诃子、赤石脂、乌梅等用于慢性痢疾,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供参考。
对妇女崩漏、带下、胎漏、胎动欲坠等证。也可用本品配合白术、山药、川断炭、黄芩炭、桑寄生、补骨脂、艾炭、苧麻根等同用。有收涩止血、固胎的作用。
诃子能收敛肺气,对因久咳不愈而致肺气浮散,症见久咳无痰,气短声嘎者,可以本品与百合、乌梅、五味子、麦冬、马兜铃等配合同用,以收敛肺气而止咳。但须注意,用上述这些收敛肺气的药品治疗咳嗽时,必须在后期肺内确实已无实邪者,方可应用。否则容易敛邪难出,使咳久久难愈。
本品配合乌梅、旋复花、金果榄、五倍子、射干、蝉衣等同用,随症加减用于慢性喉炎、慢性咽炎、声音嘶嘎等症,可收到一定效果。 五倍子、诃子皆能敛涩止血,但五倍子性寒;诃子性温。
金樱子酸涩,主用于涩固精关;诃子主用于涩肠止泻,肉豆蔻暖脾燥湿而止泻。诃子涩肠固脱而止泻。
乌梅止久痢、下血,兼能生津止渴,杀虫。诃子止久痢,下血,但苦多酸少,故又能下气、降肺火。
生用行气、消胀、保肺、清痰,煨熟用则温胃固肠。诃子皮可用于久嗽、喘逆、久泄,涩性更为明显。
用量:一般为3~9克。
咳嗽、痢疾初起及肺有实热,湿热泻痢,火冲气喘等。均忌用。
据近代研究,本品对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诃子到肠的下部,方有收敛作用;可用为治痢疾药;口含能治喉炎。
何首乌
何首乌生者味苦涩,制熟后则兼有甘味。性微温。主要功能为养血益精,平补肝肾,乌须发,兼能润便滑肠、消瘰疬、治疟疾。
本品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性质平和,适于久服,常用于病后虚弱、阴虚血亏、筋骨软弱以及滋补强壮的丸药中。例如配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白术等,可用于肝肾不足、血虚气衰以及各种贫血。据近代研究,本品有促进血液新生的作用。配山萸肉、山药、芡实、五味子、龙骨、牡蛎、远志、茯苓等,可用于肾虚、滑精、遗精、妇女带下等症。
年老、久病、产后失血等,由于津血不足而致肠道津液缺乏,肠管传导涩滞,大便秘结不通者,可用本品配当归、肉苁蓉、黑芝麻、火麻仁等,养血润肠以通便。据近代研究,本品能促进肠管蠕动,适于治虚性便秘。
肝肾虚亏,精血不足,身体衰弱,须发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致须发枯白者,可用本品配合补骨脂、当归、地黄、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黑芝麻、旱莲草等,作为丸剂服用。
气血流行滞碍则可发生瘰疬、痈肿等,生何首乌可调和气血、解毒消肿,常配合蒲公英、地丁、连翘、元参、生牡蛎、夏枯草等同用。
疟疾邪入阴分,久久不愈者,可用何首乌配人参或党参(何人饮)同用,或用何首乌25~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我曾运用这一经验,结合小柴胡汤和白虎汤,随症加减,治愈过几例查不出原因的定时寒热病,仅供参考。
熟地黄滋补肝肾、添精益髓之力较何首乌为优,但滋腻太甚,容易腻膈害胃。何首乌则不寒不燥,不腻膈、不害胃,又有养血祛风之功,是熟地黄所不及。急需滋补时,用熟地黄为宜,长服慢补时,用何首乌为好。二药也可合用。
黄精也补而不腻,但偏于补中益气、润养肺胃阴津。何首乌偏于滋补肝肾,养血益精。
何首乌的藤,名首乌藤又名夜交藤,水煎内服,能治失眠,祛风湿,舒经络,除痹痛。煎水外洗,有解毒、和血、祛风的作用,可用于风疮、疥癣作痒。
生何首乌适用于消瘰疬,解疮毒,通便结;制何首乌适用于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固精。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本品能“止心痛”。故此,我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等病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时加用何首乌9~15克,效果尚属不错。因中医说的“心痛”也包括胃院部疼痛,所以在虚性的胃院痛,也有时使用。我的习惯用法是生熟各半使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有强心作用,尤其对疲劳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并且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我曾在治疗冠心病的丸药中,加入本品,让患者久服。仅供同志们参考。
用量一般为9~15克,重症需要时也可用到20~30克。
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性平。为滋补肝肾药。有补精、润燥、滑肠等作用。
配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白蒺藜等,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配何首乌、桑椹、旱莲草、女贞子、生地等,可用于肝肾不足的头发早白。
本品含油脂多,有润燥通便的作用。配当归、桃仁、肉苁蓉、火麻仁等,可用于津枯血燥的便秘。
何首乌乌须发兼能养血,黑芝麻乌须发兼能润便。
用量一般为9~12克。多用于丸剂中。
便溏、口渴、火牙痛者不宜用。
琥珀
琥珀味甘,性平。主要作用有三。
一、镇惊安神:主用于治癫痫。由于突然受到严重的惊吓而发生神昏、吐白沫、吊眼、抽搐等症,称作惊痫。小儿目触异物或突闻异声都可致此病。本品有镇惊安神及通心窍的作用,常配合朱砂、胆星、牛黄、全蝎、天竺黄等同用(如琥珀镇惊丸)。
二、利水通淋,本品有淡渗利尿的作用。对于膀胱热结而致尿血、尿痛。排尿困难等症。可用本品配木通、萹蓄滑石、茯苓、泽泻、瞿麦等同用。
三、散瘀血:妇人由于产后恶露不净,渐致下腹部疼痛拒按,并有硬块作痛等症,为腹中有瘀血所致,可用本品散瘀活血,常配合当归、川芎、别甲、三棱、元胡、没药、红花、桃仁、五灵脂等同用。
朱砂重镇清热而安神。琥珀镇惊通窍而安神。
珍珠母镇心平肝而安神,兼能去目翳收疮口。琥珀镇惊通窍而安神,兼能利水通淋。
用量一般0。3~2。5克。随汤药冲服。
凡阴虚内热,津液不足而尿少。小便不利者不可用。
黄 精
黄精性味甘平。补中益气,性质平和。主要功用为补脾气,养胃阴,润心肺。
本品配伍白术、党参、茯苓、甘草、陈皮、麦芽、谷芽等,可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精神疲倦、四肢懒动、脉象虚软无力之症。本品性质平和,适于久服、病后调养之用。前人经验认为“黄精可代参芪,玉竹可代参地”,可作为临床应用时参考。
高热病后,胃阴受伤而口干不欲食,食少便千,饮食无味,舌红少苔者,可用本品配玉竹、麦冬、沙参、冰糖、生麦芽等,养阴开胃。
心肺阴虚而致咳嗽少痰、气短乏力、口干、少眠、多梦等症者,可配伍麦冬、贝母、沙参、远志、杏仁、茯神、枣仁等同用。
配蔓荆子、草决明等,可补肝明目;配枸杞子、菟丝子等,可补肾益精;配杜仲、川断等,可助筋骨;配羌活、独活等,可除风湿。
用量一般6~9克。
阴盛、气滞者,均忌用。
黄 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利小便。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固表止汗:干素体弱的人,或久病重病之后,表虚卫气不固,常有自汗、易受风寒感冒等情况。治疗表虚自汗,可用黄芪固表止汗。常配合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同用。对于卫气虚,易出汗,经常易患感冒的,可用黄芪助卫气、固皮表。常配合白术、防风(玉屏风散)、桂枝、白芍等同用。
2。补中益气: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出现体倦、懒言、食欲不振、大便久溏、面黄气短,或兼腰腹重坠,或兼脱肛者,可用本品补益中气,升提清气。常配合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同用(例如补中益气汤)。配党参(或人参)、升麻、白术、甘草,为“举元煎”,可治疗脾阳虚、中气下陷而致气短、腹沉坠、久泄、脱肛、崩漏等症。
3。消水肿:黄芪还有利尿作用。常用于治疗头面,四肢水肿,可配合防己、白术(或苍术)、甘草、姜皮等同用(例如防己黄芪汤)。或配茯苓、桂枝、甘草、防己(防己茯苓汤),用于全身皮肤及四肢皆水肿,并感觉有些怕风的。据近代报导,用本品单味(每日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