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医学读书记-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入;即从太阳传入,亦不必循经递进。海藏言之最详,兹不重
述。
伤寒传足不传手者,寒邪中人,先着皮肤,而足太阳膀胱之脉,在最外一层,故先入之
;稍
深则去皮肤而入肌肉,肌肉为足阳阴之分,故次入之;又稍深则在躯壳之内,脏腑之外?而
足少阳之脉,正当半表半里之间,故又次入之。迨去表而之里,离阳而入阴,则三阴者,太
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邪气入之,先太阴,次少阴,次厥阴也。合而言之,阳主
表而阴主里,表为腑而里五脏,故邪气在表,则足三阳受之,在里则足三阴受之也。手之三
阳,虽亦主表,而太阳小肠、少阳三焦、阳明大肠,并从手至于头,位偏而脉短,不若足经
之自下行上,纲维一身也。手之三阴,虽亦主里,然太阴肺、少阴心、厥阴胞络,并处上焦
,不若肝、脾、肾之实居阴位也。是故手三阳经虽阳,而脉绌于表,惟足三阳为独主阳之表
;手三阴脏虽阴,而位不处阴,惟足三阴为独主阴之里。伤寒之邪,所以恒在足而不在手欤
!发明所谓伤寒止伤西北,而不伤东南,亦穿凿之语。夫邪气侵淫,自足及手者有之。如《
玉机》所谓足经实,手经虚,故能冤热。洁古所谓壬病传丙、丙病传丁者是也。然非汗下差
误,或七情劳倦之故,焉有传及手经者哉?
卷中
阳结阴结
属性: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名曰阳结,十七日当剧;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
便反
硬,名曰阴结,十四日当剧。盖天人之气,十五日一更,更则结者当解,设不解,其病则剧
。云十七日者,阳结能食,故过期;十四日者,阴结不能食,故不及期也。成氏过结再传之
说,失之泥矣。
卷中
纵横
属性: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伤寒,发热,啬啬
恶寒
,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按腹满、谵语
,其脉当实沉,而反浮紧,此非里实,乃肝邪乘脾,气窒而实也;发热,恶寒,病为在表,
其证本不当渴,而反大渴,此非内热,乃肝邪乘肺,气郁而燥也。以里无热,不能消水,故
腹满,而汗出便利,则肺气已行,故愈。二者俱泻肝邪则愈,设不知而攻其实热,则误矣。
此病机之变,不可不审也。
卷中
战栗
属性:邪气入,正气抑,则病;正气复,邪气退,则汗出而愈矣。然邪犹未强而未即服,正犹
微而未即胜,此所以战也。
邪气外与正争,则为战;内与正争,则为栗。栗者,心内鼓栗。经曰∶阴中于邪,必内
栗也
。若战,则但肢体战摇而已。战者,正气胜,则有得汗而解者;栗者,内气虚,不能御邪,
遂成厥脱也。
卷中
热入血室
属性:热入血室三条,其旨不同。第一条,是血舍空而热乃入者,空则热不得聚,而游其部,
故胸
胁满。第二条,是热邪与血俱结于血室者,血结亦能作寒热,柴胡亦能去血结,不独和解之
谓矣。第三条,是热邪入而结,经尚行者,经行则热亦行而不得留,故必自愈,无犯胃气及
上二焦,病在血而不在气,在下而不在上也。若诛伐无过,变证随出,乌能自愈耶?
卷中
圊血
属性:下利,寸脉反浮数者,阳之盛也;尺中自涩者,阴之虚也。以阳加阴,必圊脓血。
少阴热在膀胱而便血者,脏邪还腑,血去热出,当愈;强发少阴汗而动血者,热邪内迫
,血去阴竭,多死。
卷中
吐利烦躁四逆
属性: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为阴极而阳绝也;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为阴盛而阳争也。病症则同,而辨之于争与绝之间,盖亦微矣。
卷中
亡阳无阳
属性:亡阳,阳不守也;无阳,阳之弱也。阳亡者,藩篱已彻,故汗出不止;阳弱者,施化无
权,故不能作汗。
卷中
绝阳
属性:阳为津液之源,津液为阳之根。汗出过多,胃气生热,津液竭矣。阳气虽存,根本则离
,故曰绝阳。
卷中
厥
属性: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按本论云∶脉阳盛则促,则手足厥逆。而脉促者,非
阳之虚,乃阳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阳外通。若厥而脉微者,则必更以四逆温之。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胸中,阳也,阳实气于四肢。邪结胸中,其阳
不布
,则手足无气而厥冷。胸邪最高,高者因而越之,故曰当吐之,宜瓜蒂散。脉促者,阳结不
通,故宜引其阳;脉紧者阳为邪遏,故须吐其邪。二者皆与阳虚厥逆不同。
脉微而厥者,阳之虚也,宜四逆辈;脉细而厥者,血虚不营于四末也,宜酸甘辛药温之
、润之、行之,当归四逆是也。
卷中
厥热
属性:伤寒先厥者,寒邪乍中,阳气暴折也;后热者,阳气渐复,阴邪将却也。五日厥,热亦
五日
者,阴胜阳复之常也。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谓有胜则有复,胜之甚者,其复
亦甚。非以外厥之微甚,卜里热之浅深也。
伤寒前厥而后热者,其病多吉,阳复而阴剥也;前热而后厥者,其病多凶,阴进而阳退
也。
厥四日,热反三日,即显阳微之机,不待复厥,至五日而知其病之进也;热四日,厥反
三日即显阴负之兆,不待复热,至五日而知其病之必愈也。
卷中
三阴下症
属性:太阴,有桂枝加大黄汤下之一症;少阴,有大承气急下三症;厥阴,有小承气下之一症
。夫
邪入三阴,病已深矣,其幸而不死者,其邪仍从阳而出耳!张季明所谓太阴脾经,温燥不行
,亦当温利自阳明出,如桂枝加大黄是也;少阴肾经,虽用附子,复使麻黄,厥阴肝经用桂
枝,则知少阴亦自太阳出,厥阴亦自少阳出;及其太阳、少阳郁闭不行,则当自阳明出。故
三阴皆有下症也。
卷中
桂枝汤
属性:风之为气,能动阳气而泄津液,所以发热、汗自出,与伤寒之发热、无汗不同。此用桂
枝外
发邪气,即以芍药内安津液;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药之酸,足以安内;生姜
、大枣甘辛相合,亦助正气去邪之用。盖以肌解而邪不去,故不用麻黄发表,而以桂枝助阳
以为表;以其汗出而营自和,故不用石膏之清里,而用芍药敛阴以为里。此桂枝汤之所以大
异于麻黄、大青龙也。
卷中
麻黄汤
属性:寒邪伤人阳气,郁而成热,皮肤闭而成实,麻黄轻以去实,辛以发阳气,温以散寒气。
杏仁佐麻黄通肺气,使腠理开泄,王好古谓其为治卫实之药者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
枝、甘草虽以佐之,实监制之耳!东垣云∶麻黄汤是阳经卫药也,开腠理使阳气申泄,此药
为卫实也。
卷中
大小青龙汤
属性:大青龙治风寒外壅,而闭热于经者;小青龙治风寒外壅,而伏饮于内者。夫热郁于经,
而不
用石膏,汗为热隔,宁有能发之者乎?饮伏于内,而不用姜、夏,邪与饮抟,宁有能散之者
乎?其芍药、五味,不特靖逆气而安肺气,抑且制麻、桂、姜、辛之势,使不相 而相就,
以成内外协济之功也。
卷中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属性: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
汤主
之。按此所谓阳者,乃心之阳,盖即神也。火气通于心,神被迫而不收,与发汗亡阳者不同
。发汗者,动其肾,则厥逆、筋惕肉 ,故当用四逆;被火者,伤其心,则惊狂、起卧不安
,故当用龙、牡。其去芍药,加蜀漆者,盖欲甘辛急复心阳,而不须酸味更益营气也。与发
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同。蜀漆即常山苗,味辛,能去胸
中邪结气。此症火气内逼心包,故须以逐邪而安正耳!
卷中
五苓猪苓
属性:五苓、猪苓,并治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之症。然五苓则加桂枝、白术,而治太阳
;猪
苓则加滑石、阿胶,而治阳明。盖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太阳为表之表,其受邪也,可以热
发,可以辛散;阳明为表之里,其气难泄,其热易蓄,其发散攻取,自与太阳不同。是以五
苓散加甘辛温药,假阳气以行水;猪苓汤加甘咸寒药,假阴气以利水也。
卷中
泻心诸汤
属性:伤寒下后,心下满而不痛者,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盖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
痞不
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芩、连之苦,能泄其满。热其所以泄
、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此用人参、甘草者,非以下后中伤,故以益气而助其
能耶!
甘草泻心、生姜泻心,虽同为治痞之剂,而生姜泻心意在胃中不和,故加辛温以和胃;
甘草泻心意在下利不止与客气上逆,故不欲人参之增气,而须甘草之安中也。
大黄黄连泻心肠,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成氏云∶此虚热也,
与大
黄、黄连以导其虚热。按成氏所谓虚热者,对燥屎而言也。盖邪热入里,与糟粕相结,则为
实热;不与糟粕相结,则为虚热;非阴虚、阳虚之谓。本方以大黄、黄连为剂,而不用枳、
朴等药者,盖以泄热,非以荡实热也。
卷中
白通四逆
属性:白通、四逆,俱用姜、附,俱为扶阳抑阴之剂。而白通意在通阳,故用葱白,凡厥而下
利脉
微者用之;四逆意在救里,故用甘草,凡厥而清谷不止者用之。若通脉四逆,则进而从阳,
以收外散之热;白通加人尿猪胆汁,则退而就阴,以去格拒之寒也。
卷中
麻杏甘石汤
属性: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经腠,而在肺中,故非桂枝所能发。麻、杏辛甘,入肺
散邪
气;肺被邪郁而生热,石膏辛寒,入肺除热气;甘草甘温,安中气,且以助其散邪清热之用
。乃肺脏邪气发喘之的剂也。
卷中
饮证类伤寒
属性: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云云。按此非伤寒症,乃属饮家也。《金匮》云
;膈
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义。又云∶其人振
振身 动者,必有伏饮。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是也。成氏以为里虚气逆,与
此药和经、益阳、散气,恐未切当。
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
寒也
,当吐之,宜瓜蒂散。寒,谓寒饮,非寒邪也。此亦痰饮类伤寒症。《活人书》云∶痰饮之
为病,能令人增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耳!
卷中
简误
属性: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疑是汗少则热愈,汗多则便难。太阳篇云∶脉阳微而汗出少
者,
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为亦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
津液,大便因硬也。成氏谓汗少则邪热不尽,又走其津液者,非。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
者,
与麻黄汤。谓脉但浮而不细,嗜卧者,邪犹在外,宜麻黄汤;脉浮细,不嗜卧,而胸满、胁
痛者,邪又在少阳,宜小柴胡汤。非外已解,而又和之、发之之谓也。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
微除
,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按“麻黄汤
主之”句,当在“此当发其汗”下。谓服麻黄汤已,病虽未除,而又发烦,目瞑;剧者,阳
邪上盛,必将衄血而后解。非既衄血,而又以麻黄汤发之也。然亦须审微、甚而处之。若其
欲衄而血不流,虽衄而邪不解者,则仍宜发汗。仲景云∶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麻黄汤主之是也。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按阳明篇云∶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
烦,
背微恶寒者,白虎汤主之。厥阴篇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审此,本
文当作里有热,表有寒;表寒即手足厥、背恶寒之谓。盖传写之误,不必曲为之解也。
症象阳旦一条,盖即前条之意,而设为问答,中间语意殊无伦次,岂后人之文耶?昔人
读《考工记》,谓不类于周官。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