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出阳的情况,这个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首先说少阴病(的寒化
证)有两类证候,一个是以真阳衰微为主的,正气虚衰为主的它不大可
能出现脏邪还腑的问题,另外一类是以寒盛伤阳为主,这个病证的主要
矛盾方面是寒邪太盛伤了少阴的阳气。当机体阳气来抗邪的时候,阳气
恢复以后,可以把一部分邪气驱逐到太阳,让它回到太阳,就叫驱邪达
表,这个表不是指的体表,是指的太阳,因为太阳和少阴相表里,太阳
为表,少阴为里,驱邪达表的〃表〃是指的太阳膀胱,然后再现脏邪阴病
出阳的情况,出现了膀胱有热的尿血。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是对于太
阳病的成因来说,它是太阳病的成因之一,所以我们在这里作介绍,等
后面到少阴病篇,我们遇到这个原文的时候,再给大家把它的病机和临
床表现作详细的讲解。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谈太阳病的病位,太阳病的病位主要涉及到足太阳
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没有涉及到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的病
变。
在《黄帝内经》里,虽然用太阳来命名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
用太阳来命名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腑。但是在《伤寒论》里,它
的六经分证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的,临床上它所看到的外感风寒邪气
的初起阶段,邪气侵犯的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没有涉
及到小肠,所以太阳病里头没有小肠的病变。
另外肺主皮毛,太阳主表,在太阳表证阶段,寒邪伤表以后,常常引发
肺气的宣发肃降失调,所以在太阳病篇涉及到了许多肺部的病变,象我
们刚才提到的麻黄汤有喘,小青龙汤证有喘,麻杏石甘汤证有喘,桂枝
另厚朴杏子汤有喘,这些证候都是在太阳病篇出现的,因为这是外感病
的客观情况,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太阳表阳受寒,表气不利,常常可
以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失调,所以肺部的病变在太阳病就都表现出来
了,《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包含了肺部的病变,而《伤寒论》中的太阴
病变,只不过是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脏的病变而已。
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太阳病的病机,所以我们这里要复习一下有关太
阳的生理,我们从经络,从脏腑、从阳气这三个角度来回忆足太阳这个
系统的生理。
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看,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脚,它行于人体的头、
项、后背,它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经脉,这是它的循行特点。
第二个要点我们要掌握的是,其脉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
和肾相连,这是在循行特点上我们要把握的第二个特点。和督脉通,督
脉是阳经的总督,它主管一身阳经的阳气,调节全身阳经的阳气,所以
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相通,它就可以借助督脉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表
阳,这是它为什么它可以主表的一个生理基础。另外,它和肾相连,肾
内藏元阴元阳,它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它可以借助肾中的阳气
来主管一身的表阳,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这是经脉循行特点上,从头到脚,行于头、项、后背,上连风府,和督
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所以它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
管一身的表阳。
我们还应当知道的是,足太阳膀胱的经别,(经别是)十二经都别别出
的一个分支,(足太阳)经别散布于心,太阳膀胱经和心有关系,所以
当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和血结于膀胱的时候,下焦
瘀热循经上扰心神,就可以出现如狂,或发狂这样的精神症状。按理
说,一个膀胱的病变怎么会出现精神症状呢,这就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经
的经别上行散布于心的缘故,关于它的经络的循行特点,我们就介绍这
么多。
膀胱腑,它是司气化的,它位于下焦,和肾相连,它有气化的功能,它
的气化功能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化生阳气,它怎么化生阳气呢?它
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产生阳气,这个阳气就叫做〃太
阳之气〃,这种阳气通过太阳膀胱经,通过三焦,通过这两个通道,向体
表输布,有温养体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作用,这个功能,太阳阳
气的功能,我们到第三点〃阳气〃,这个地方再讲。所以它有化生阳气的
作用,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太阳的阳气,通过三
焦,通过膀胱经向体表输布,因此《黄帝内经》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
毫毛其应〃这样的话,这个话我们讲义上也引用了,〃三焦膀胱者,腠理
毫毛其应〃,什么意思呢?腠理毫毛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和三焦膀胱的
正常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这句话我们要记住,膀胱主表和三焦有
关,所以当我们讲到少阳病的时候,少阳病涉及到胆,涉及到胆经,涉
及到三焦,少阳病三焦气机不畅可以导致太阳表气不和,为什么?因为
太阳的阳气在输布的过程中,因为三焦这个水、火、气机的通道,这是
太阳膀胱腑气化机能的第一点化生阳气。
太阳膀胱腑气化功能表现的第二点是参与水液代谢。在参与水液代谢
上,它也有两个表现,一个是排除废水,这个功能大家都非常容易理
解,人体多余的水液,通过膀胱的气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
出,有排除废水的功能。
但是还有个功能不被人们所重视,就是化生津液,通过气化,化生津
液,并且使津液输布上承。所以当太阳膀胱受邪,膀胱气化不利的时
候,排除废水的功能发生了障碍,出现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化生津液
的功能,输布津液的功能发生了障碍,出现了上面津液缺乏的口渴、消
渴、渴欲饮水、烦渴,这是膀胱腑在水液代谢方面功能失调的一种表
现,这就是我们以后要提到的,太阳膀胱腑证气化不利的五苓散证。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里所说的膀胱,它绝不是解剖学上所说的那个
只有贮藏尿液(功能)的那个器官,而应该是指的整个泌尿系统的一组
功能,所以我们说中医的脏腑的概念是以功能为边界,而不是以解剖学
的结构为边界的。
太阳的阳气,这个阳气的量是多少,是三阳,阳气的量是三阳,这个我
们在讲三阴三阳的时候就提到了,〃太者,大也〃,所以后世把太阳也叫
做〃大阳〃也叫做〃巨阳〃,其阳气巨大,阳气的量充足,是三份。
阳气的生成和布达,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这个刚才我们已经说过
了,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机能产生阳气,然后通过
三焦和膀胱向体表输布,所以说它是化生于下焦的,阳气还需要补充于
中焦,阳气输布到体表以后,在体表不断消耗,所以太阳阳气在体表的
不断消耗,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所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的补充能量。
比方说,我们冬天的时候,出来上班或者上课,早晨突然起得晚了,根
本就来不及吃早饭,匆匆的赶车就到了单位或者学校,到了中午你正要
吃饭的时候,你外地来了个老同学,他说他吃过饭了,他非得拽着跟你
说话,结果你中午饭也没吃,到了晚上这个老师拖堂,到了7点钟了他也
不下课,你琢磨琢磨你会不会很冷,然后,好,好不容易下了课了,赶
紧往家赶,到门口等车,一个小时车子不来,堵车了,你琢磨琢磨你身
上是什么感觉,是腹中?(…视频文件有问题)
太阳阳气在体表的不断消耗,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所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
断的补充能量,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太阳的阳气还要宣发于上焦,太阳
阳气虽然要借助太阳膀胱经,借助三焦向体表输布,但是要想均匀地布
达到体表,还必须要借助肺气的宣发,因为肺是主皮毛的,肺是主宣发
的,所以把津液输布到体表,也把阳气输布到体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
看,说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光一个膀胱经脉,光
一个膀胱腑完不成这个功能,所以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来协
同完成的。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以后,也就容易影响和
太阳主表有关的这些脏器的这些脏器的功能失调。你看,表阳被寒邪所
伤,很可能出现肺气的宣发肃降,也很可能影响中焦接气机的升降失
调。一旦感冒了,首先我们许多人食欲不振,吃得少了,不象过去有食
欲,还有的人出现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还有的人再现脾气下陷的(症
状),就是拉上几泡稀,也有的人呢,一得感冒好几天不大便,那都是
体表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以后,影响了脾胃之气升降功能的失调。
至于一些老年人,肾阳虚衰,一旦得了感冒,可能就会寒邪飞渡少阴,
起病就表现了一派手脚发凉,精神不振,这就是〃但欲寐〃这样一个证
候。
所以我们还是重复那句话,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
当太阳表阳被风寒邪气所伤之后,也可以影响和太阳主表的功能相关的
脏器而出现功能的失调,所以太阳病篇合并证、并发证、变证最多,这
也是和它的生理有关。
为什么说太阳主表呢?换句话来说,太阳的阳气输布到体表它有什么功
能?
它的功能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温养肌表,我们一个正常的人,有正常
的体温,是靠太阳的阳气来提供能量的,所以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
寒邪气所伤之后,温煦失司,我们就出现了怕冷,一怕冷我们就知道阳
气被寒邪所伤了,这就是给我们人的一个信号,你感受了寒邪发病了,
温养体表是它的功能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管理汗孔阖,调节体温。天气热的时候,或者我们运动了,或
者吃了热的饭的时候,体内代谢旺盛,产热增多,我们的汗孔就打开,
以出汗的方式来散一些热。天气冷的时候,为了减少身体的散热,汗孔
就关上,这是谁所主管的呢,是太阳的阳气所主管的,关于汗孔开阖调
节体温。所以太阳的阳气一旦受邪,这种管理汗孔开阖的功能失调,要
么就象太阳伤寒证那样,汗孔关着不能开,无汗,要么就像太阳中风证
那样,汗孔开着不能合,出现了汗出,汗出不断,这是管理汗孔开阖
(的功能)失调的表现。
太阳阳气在体表的功能的第三点是防御外邪。
归纳起来是温养肌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肥腠
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肥腠理〃就是温养肌表,〃司开阖〃就是管理
汗孔开阖调节体温,〃卫外而为固〃就是防御外邪。因此我们说太阳为什
么主表啊,是因为太阳的阳气输布于体表,体表的防御功能,保持体表
正常体温功能,保持我们正常的人一个恒温的功能,就都是太阳阳气所
主管的,所以说太阳主表,外来的风寒邪气,侵犯了太阳的阳气,当然
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太阳病〃了。
风寒邪气是阴邪,它容易伤阳气,温热邪气是阳邪,它容易伤阴液,体
表的阳气是太阳所主,体表的阴液主要靠肺来输布,大家琢磨琢磨是不
是这样,体表的阳气是靠太阳所输布,体表的阴液是靠肺来宣发,所以
风寒邪气伤阳气,起于足太阳,而温热邪气伤阴液起于手太阴。所以温
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开始就是手太阴温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六
经辨证,是风寒邪气伤阳气为主,所以开始起于足太阳,因为体表的阳
气是由足太阳所化生,然后进一步输布的。这就是伤寒和温病在起病之
初,它们表现了病位不同(的原因)所在。太阳病〃概说〃,我们讲了太
阳病的成因,太阳病的病位,讲了太阳病的生理,这里的生理只不过是
为了,对我们以下解释太阳病的证候、症状的病机来复习的,下面要谈
到的是太阳病的证候和分类、太阳病的治法,我们下次课再讲。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佚名
麒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由 '电子书制作生成器2007' 制作完成
联系帮你忙信息中心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第07讲太阳病提纲
第07讲太阳病提纲
我们上次课给太阳病篇作了个开头,就是讲的太阳病的大概的情况,我
们把它叫做太阳病的〃概说〃,我们说太阳病的成因,主要是风寒邪气侵
袭人体的体表,当然太阳病的成因还有一种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气
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