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我是谁 读记.意象对话技术 >

第4节

我是谁 读记.意象对话技术-第4节

小说: 我是谁 读记.意象对话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看过一个短篇小说,故事情节很可以用象征来解释。可惜的是找不到这小说的原文了,这里就大致介绍一下它的情节。
 
    主人公好象坏运缠身。一次他做火车,发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个丑陋的、身上散发着讨厌的臭气的矮个子。他要这个家伙离开,而这个家伙拒不离开。他愤怒地找火车上的列车员评理,而列车员竟然说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丑陋的矮子。这时矮子也消失了。主人公百口莫辩。
 
    第二次是在餐厅,他买了饮料。一转眼,那个矮子又喝他的饮料。他愤怒地找服务生,而服务生也说哪里有矮子?他回头一看,矮子又神秘地消失了。
 
    第三次,第四次,最后发展到他回家,发现矮子在他的床上和他的妻子同床,他愤怒至极,扑上去想打这个矮子,但是矮子跑掉了。他追矮子没有追上,回来责备妻子,而妻子也说哪里有什么矮子。
 
    这个小说就象一个梦。里面充满了象征。“自己的座位”象征着自己的家,“自己的饮料”象征着自己的妻子的爱和性,坐他的座位并喝他的饮料的矮子就是妻子的情夫的象征。明明这个家伙存在,但是列车员和服务生都说他不存在,这正是他面临的情况。列车员和服务生都是他妻子的象征。他已经暗暗感觉到了这个家伙的存在,而他的妻子却拒不承认。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说中都有这样多的象征性。如果一个小说家在写小说的时候使用的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很少使用形象思维,很少应用灵感,他的小说中的象征性就比较少,反之象征性就会比较多。诗人的种种比喻,也都是运用了和梦一样的功能。所以玫瑰可以象征爱情、烈火可以象征激情、落红可以象征失去的青春。
 
三、精神病的幻觉的象征性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的象征性,和梦也是一样的。因此,有精神病学家指出精神病患者就是“醒着做梦的人”。
 
    我曾经和一个精神病人谈话,她问我“你是不是相信世界上有鬼?”并且说,“我可以随时见到许多鬼——他们象影子一样,你可以穿过他们,仿佛他们不存在一样。”而在随后的谈话中,她说了她的母亲和哥哥对待她自己的态度,“仿佛我不存在一样”。
 
    她幻觉中见到的鬼就是自己的象征,同样的是被别人忽略、被当成不存在的。
 
    实际上,精神病患者的各种幻觉,都如同梦的意象一样,除了直接的反映他的欲望之外,都是象征。
 
    正常人偶发的幻觉或者错觉中,也一样有象征意义。有这么一个小例子,一个青年和妻子在到岳父母家的时候吵了架,他一怒之下从岳父母家跑出来了。但是过了一会他后悔了,就算是这样,他总不能自己再回到岳父母家吧,那样太没有面子了。他很希望谁出来找他并且劝他回去。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他的岳母和他的连襟一起走过。
 
    实际上他的岳母和他的连襟没有一起走过这里,这是他的幻觉(或者错觉)。但是这个简单的意象也是有象征意义的,他用连襟来象征自己(因为他也是这家的女婿),这个意象的意义是他的愿望——岳母来找他回去。
 
四、神话、童话的象征性
 
    弗洛伊德、荣格和弗洛姆等心理动力学大师都用释梦的手法解释过一些神话或童话。
 
    弗洛姆对圣经中的约伯的故事、对童话故事“小红帽”等做过精美的分析。(被遗忘的语言,弗洛姆,郭乙瑶、宋晓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171页)
 
    我还是分析一个其他的童话吧。
 
    睡美人的故事估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是为了防止个别读者一时记不清楚故事细节,我还是再讲一遍梗概。国王和王后生了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12个善良的女巫被邀请参加宴会,她们纷纷给这个女孩祝福。有的祝她健康,有的祝她快乐……,在第11个女巫刚刚说完祝福后,突然门外闯进来一个恶女巫,她因为未受到邀请而不满,就诅咒说,“这个女孩将在15岁被纺锤刺死”。第12个女巫听她这样说了之后,为了挽回,就说“她不是死,只是睡着了”。
 
    国王和王后怕恶女巫的诅咒实现,决心不让这个公主遇到纺锤,他们不让公主出门,在宫中也决不允许有纺锤出现。
 
    在公主15岁那年,有一次她发现宫中有一处谁也不许进去的房子。好奇心驱使她进去,结果发现在这个房子中有一个老太婆在纺线。小姑娘好奇地问老太婆这是什么,并在老太婆的怂恿下试着纺线,结果被纺锤刺伤手指出血,倒下去“睡着了”。原来这个老太婆就是恶巫婆。
 
    小公主睡着了,大家都很伤心,于是国王王后、以及宫里所有的人都睡着了。在宫殿外长满了多刺的玫瑰花。把宫殿包围在其中。
 
    有许多王子都想进入这个宫殿,但是都被玫瑰的刺刺死了。
 
    100年后,有一个格外优秀的王子来到了。他不怕危险,要进入宫殿。因为巫婆的魔力在100年后已经失效(好象魔力象超市商品一样,也是有保质期的;或者就是象一个限时版的试用软件),所以玫瑰花打开了路,王子走进宫殿,看到了睡着的公主。因为公主很美丽,王子忍不住吻了她。这一吻唤醒了公主,于是所有的人都醒了。
 
    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
 
    用释梦的方法完全可以解释这个故事:
 
    国王和王后代表父母。12个女巫实际上代表的是12个月。而未被邀请的第13个女巫(13这个数字在基督教中也是不祥的数字)代表意外。“纺锤刺死”在这里象征着性的伤害。(因为纺锤的形状很象男性性器)
 
    因为害怕女儿在性上出现问题,父母采用了尽可能不让女儿接触性(纺锤)的方法。
 
    但是,在青春期到来后,也就是15岁左右,女孩子还是遇到了性的问题。在恶巫婆的怂恿下(这个巫婆也可以说象征着命运女神),她接触了性,并受到了性的伤害。
 
    刺破出血可以作为失去处女的象征,手指出血也可能是和手淫有关。
 
    死亡,在象征的语言中未必代表死,只是代表失去了生命力,“死气沉沉”。因为性的问题的干扰,这个女孩子失去了活力。
 
    美丽但是多刺的玫瑰代表的是她的性格,她会刺伤别人。一个个被刺死的王子代表被她伤害过的男孩子。进入宫殿代表进入她的内心(或者也包括身体)。
 
    后来,当时间渐渐过去,性的伤害带来的影响不那么严重了,她才接受了一个男孩子的接近,让他进入了内心。这个男孩子的爱和美好的性(用吻代表)唤醒了她,使她重新获得了生命的活力。
 
    可见,童话中的象征语言和梦中的是一样的。
 
五、原始人和儿童认知的象征性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象征不仅仅是一种比喻的手段,而是一个现实。比如,回乔尔人认为,“鸟,特别是鹰……能听见一切。它的羽毛也有这种能力。据印地安人说,它们的羽毛也能听见,有赋有神圣能力。在回乔尔人的眼中,羽毛是健康、生命和幸福的象征。”(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118页)还有,在一些原始人的观念中,“……神和女神是蛇,他们居住着神和女神的水池和水泉也是蛇;而神所用的权杖也是蛇。”(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119页)
 
    儿童也自发地使用象征性的思维。
 
    一个心理学家举例说“一个女孩学开店,她的母亲从她那儿买了点东西,说是第二天派人来取,为了使第二天快点来到,她就走到自己的‘店铺’,站在那里,认真地大声地打了几声鼾,这就表示过了一夜,接着她满意地说,现在是早晨了”。(斯特,早期儿童心理学英文班,271页)
 
六、瑜珈和气功修炼中的象征性
 
    瑜珈和气功修炼中,经常会引发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往往会是鬼神动物等形象,有的气功师会把这些形象看作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他们认为真的有鬼神存在,而当我们“开了天眼”,就可以看到这些鬼神。当然,说实话,看到“鬼”实际上只可以说是“开了鬼眼”,而说不上是开“天眼”。
 
    虽然不敢公开说,他们心里认定世界上是“有鬼”的,理由是他们自己就看到过,他们自豪地想“你们不承认是因为你们没有见到过”。当然,没有见到过鬼神的人是大多数。但是我也是看到过的,不过看到过并不足以证明鬼神存在。也许这些你看到的东西只是一种幻觉,并不是一种实体。
 
    这些你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潜意识中的,具体说是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始意象。
 
    这些原始意象是有象征性的,比如,“鬼”象征着心理的矛盾、死亡的本能;蛇象征着直觉、神秘等。在练气功而幻觉中看到这些形象,和在梦里梦见这些形象,完全是一个道理。现代人已经不把梦中的东西当真了,但是还有些人把幻觉当真。这是很危险的,假如幻觉中的形象很可怕,而你却认为它是真的,你就和精神病相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专用一节讲“心理现实性”这个问题,要不知道什么是心理现实性,人很容易走进迷信的误区,或者相反,走进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中。
 
 
 

进入电脑的知识只是数据;进入大脑的知识只是回忆;进入习惯的知识才是力量。——牛头 
 
第二节 艺术家和精神病的相似
意 象 对 话 技 术介绍(连载六)
第二节 艺术家和精神病的相似 
发表时间:2001…7…15 
 

 
 朱建军
 
    一个人在做梦,文学家在想象,巫师沉入一种恍惚的状态,瑜珈师在修习,精神病在发病,原始人在思考……这些人是如此的不同,如果我说他们都是在使用同样的象征性的认知,也许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会很不满,比如文学家大概会很生气地说“怎么把我和精神病相提并论?”不过,我相信也有很多文学家不是这样愤怒,因为他们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和精神病人之间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文学家是这样,画家、演员也是这样,昨天我就看到一个艺术家,英达,表达了类似这样的看法:艺术家有些象精神病,他们再往前走一步就可能会成为精神病了。
 
    这个说法在经验上看似乎有一定道理,艺术家后来成了精神病的似乎要比一般人多。Kay Redfield Jamison在一个综述报告中总结到“创造力和情感障碍是紧密联系着的”。(情感性精神病和创造力相伴相生,Kay Redfield Jamison,摘自“往来心理世界网站”)
 
    这个报告中说:“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天才疯子”的先例。欧洲18、19世纪的多位显赫的诗人William Blake; Lord Byron and Alfred; Lord Tennyson描述了他们感受到的极端的情绪波动的体验。现代美国诗人John Berryman; Randall Jarrell; Robert Lowell; Sylvia Plath; Theodore Roethke; Delmore Schwartz and Anne Sexton在一生中都曾因情感障碍(躁狂或抑郁)而住过院。许多画家和作曲家(Vincent van Gogh; Georgia O'Keeffe; Charles Mingus and Robert Schumann)也经受过同样的痛苦。”
 
  “70年代,Nancy C。 Andreasen of the University of Iowa进行了首例严格的研究:使用定式检查法,设对照组和进行严格的诊断。她调查了30位创造性强的作家,发现在他们中间情感并和酒精依赖的发生率很高。80 % 的人有至少一次的重性抑郁、轻躁狂或躁狂的发作;43%的人有轻躁狂或躁狂的病史。而且,与对照组的亲属相比,作家的亲属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和较多的情感障碍患者。”
 
  “几年后,我(Kay Redfield Jamison)对英国的47位作家和视觉艺术家进行了研究。我选取其中的佼佼者以便更好的进行创造力的研究;画家和雕塑家是皇家艺术协会的成员。我发现:38%的艺术家和作家曾接受过情感障碍的治疗;其中的3/4需要药物和/或住院治疗。一半的诗人需要广泛的监护。”
 
  “Hagop S。 Akisk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also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Memphis; and his wife; Kareen Akiskal紧接着20位获奖的欧洲作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进行了调查。其中的2/3的人表现出环行情绪或轻躁狂的倾向;一半的人有过至少依次的重性抑郁发作;Akiskals还发现在世的抑郁情调的作曲家中也有类似的倾向。Stuart 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