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57-症因脉治 >

第4节

257-症因脉治-第4节

小说: 257-症因脉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又云∶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越婢汤主之。细玩《金匮》,以脉浮主表,皆从太阳经主治,此必是外感门另是太阳之风 
水,非《内经》肝肾并浮,及勇而劳肾,而 庞然,内伤风水也。又云∶皮水其脉亦浮 
,外症 肿不渴,当发其汗。夫曰发其汗,直与太阳经伤寒同兹治法矣。岂可以此法而 
治肝肾并浮,勇而劳肾,而 庞然,虚不当刺之内伤症乎。若云肝肾不足,火衰水泛, 
则以肾气丸摄服之可也,未宜以太阳经表药升散之;若以为面 庞然壅,害于言,宜发 
其汗也,则经衣冠文物有不当刺之戒,温衣谬刺。同是发汗,今刺尚不可,汗岂所宜乎。若以勇 
而劳肾,肾汗客于玄府而当发也,则伤寒少阴症,又有强发厥竭之戒。夫伤寒少阴外感症, 
尚有不应汗之戒,今太阳升散之药,反为劳肾内伤症所宜乎,以此论之,则《金匮》之风水 
,乃是太阳之外感,实非《内经》肝肾之内伤。夫仲景之书,往往补《内经》之缺,如温 
疟论《内经》之温疟,一主少阴,然二者皆先热后寒;《金匮》之论温疟,则但热不寒。《 
内经》之论温病曰∶冬不藏精,春必温病。仲景之论风温,则曰太阳病发汗已,身灼热,名 
风温。即此二症,仲景之论,与《内经》之论,各自一条。《金匮》又曰∶皮水四肢肿,水 
在皮肤中,聂聂动,防己茯苓汤。此亦与上章脉浮风水,以三阳主表而立阳经治法者也。又 
曰∶正水,其脉沉迟,外症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症腹满不喘,二症同是脉沉,而以自喘 
主肺,不喘主肝肾,《金匮》以三阴主里而立阴经治法者也。又云∶黄汗,其脉沉迟,身发 
热,久不愈,必致痈脓。又云∶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此二条,《金 
匮》以脉沉主表,立从症不从脉之法也。又云∶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 
无水而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此又以脉沉脉浮,以分太阳少阴表里主治,而总结上文 
三阳三阴水肿治法也。又云心水少气不得卧,肝水腹大胁下痛,肺水小便难,脾水四肢苦重 
,肾水腰痛不得溺。此以《内经》有五脏之胀,《金匮》复补出五脏之水也。《金匮》又曰 
∶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趺阳之脉当伏,今反紧,本有寒疝。又曰∶趺阳之脉当 
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此以肺主通调水道,胃主出纳水谷,而以肺胃两家为延医也。又曰 
∶腰以上肿者,宜发汗;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此以经文面肿为风,脚肿为水,而以身之 
上下,以分表里,推展于脉沉脉浮之外也。然此乃同伤寒太阳经麻黄治标,五苓治本之法; 
不然,则面 庞然,虚不当刺等症,腰以上虽肿,而发汗在所不取,肝肾并沉,真阴虚 
涸之症,腰以下虽肿,利小便又所不用也。以上诸条,乃《金匮》专论水肿之一症也。至于 
后代节斋、丹溪、张三锡,皆以《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独指足太阴一经立论, 
不及乎诸条者也。何柏斋独指《内经》肝肾石水,发金匮肾气丸为治,又单主足少阴一经者 
也。薛新甫、赵养葵以补肾补脾为肿胀统治,而以脾肾二经为法者也。丹溪又曰∶湿热气 
盛,则肺郁成水,此言《内经》诸气 郁,湿热乘肺作肿一门也。河间又云∶燥邪干肺 
,绝水之源,则小便不利而为肿。此因《内经》独缺燥淫一条,千古从未发明,而特补燥热 
乘肺作肿一门也。奈后代名贤,厌烦喜简,欲将一二经络,印定治法,以为易便,不知此症 
门路甚多,断难以一二脏为总括者也。但当认明何经所主,何经兼见,五脏中何脏有伤,六 
腑中何腑受病,三因中何因起症,六脉中何部应诊。因病治之,无不中病。 

卷首
论《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属性:方书所谓膈气呕吐者,此即《内经》气为上膈之一条也。所谓噎隔呕吐者,即《内经》 
三阳结为隔之一条也。仲景《金匮》书,以生姜半夏汤治痰呕,此治膈气方也;又以甘草大 
黄汤治呕吐便结者,此治噎隔方也。洁古《家珍》以呕吐分上中下三条,而以气积寒主治 
;东垣以辛香温胃立法。此乃膈气呕吐方书,非噎隔呕吐之症也。河间以《内经》诸逆冲上 
,诸呕吐酸,诸痿喘呕,正合三阳结热之义,发明气郁不利,胃火上炎,故呕涌溢食不下, 
而以三乙承气等方为治。丹溪亦谓噎隔之症,火热上炎,多升少降,更发内伤真阴不足,津 
液枯涸,而以四物汤中多加竹沥、荆沥、牛羊乳等为治;又着《局方发挥》,力辨《和剂》 
之非,此噎隔呕吐方书,非膈气呕吐胃寒之症也。《内经》明明各是一条,前贤亦各开一面 
,今因二者症名相似,膈隔易讹,呕吐难别,遂至辗转差误。不知同一呕吐也,而有热吐寒 
吐之分;同一痰涎也,而有湿痰燥痰之别。考之方书,同是治隔也,而有膈气噎隔二条之分 
。按之《内经》,同有似论也。而有气为上膈,三阳结为隔之异。夫膈气呕吐者,言饮食之 
时,并无阻碍,但食后时或作胀,时或气逆,时或呕吐,然亦时作时止,不比噎隔之症,饮 
食之际,即有拒隔不下之患,下咽之后,少顷直涌而上也。《内经》云∶三阳结为隔。注曰 
∶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结者,结热也。小肠结热则血脉燥,大肠结热则后不通,膀胱 
结热则津液干涸。三阳下结,食必上潮,此阳火上逆,推而不下也 
。桢细玩之,曰三阳则与阴经无与,曰结热,则非阴寒可知。夫《千金》诸方,治反胃噎隔 
而用姜桂,因气滞清道,用大黄、芒硝、石膏、竹沥、芦根、生地黄汁等一派苦寒,略用姜 
桂以为向导,非因胃寒而用也。又按方约之《附余心法》曰∶噎隔之症,因火而成,病源不 
一,有因思虑过度而动脾火者;有因忿怒过度而动肝火者;有因饮食太过而生胃火者;有因 
淫欲过度而起肾火者。盖火气火上,熏蒸结聚,津液干燥,饮食不得流利,为噎为隔,久则 
胃脘结断,饮食虽进,停滞隔间,反而上逆,为呕为吐,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 
死,夫证属热燥,又用香燥之药,散气消阴,则助火而烁津矣。又考王宇泰《准绳》书,谓 
溢食一症,或伤于酒,或伤于食,或胃风而吐,或胃热而吐,医者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 
桂,沉香未已,豆蔻继之,砂仁未已,胡椒继之,竟将热药妄施。素热之人,三阳既结,食 
必上潮。仓公治用下剂。刘河间治呕吐噎食,遵仲景呕吐门甘草大黄汤,及三乙承气等,独 
超近代,但用药之时,累累加服,慎勿顿攻。若咽喉痰阻,微用若酸,轻轻涌出,因而治下 
。设或不行,蜜盐下道,始终勾引,两道相通,结散阳消,饮食自顺。余今分别发明曰,膈 
气呕吐,与噎隔呕吐,各是一条。膈气呕吐,有寒有热,有痰有气,有燥有湿;噎隔呕吐, 
则但热无寒,但燥无湿,惟是三阳结热。《金匮》、《千金》、洁古、东垣之方,治膈气呕 
吐者,不可治噎隔症;河间、丹溪之方,治噎隔法也,不可治胃寒膈气。仲景小半夏汤,治湿 
痰呕吐者也;大黄甘草汤,治大便燥结,食已即吐者也;其小柴胡汤,治运气外来,少阳所 
胜之呕吐也;后洁古加青黛治呕苦,亦同是义。东垣之丁香茱萸汤,治胃寒呕吐者也;《三 
因方》麦门冬汤内用竹茹、芦根汁,治燥热漏气呕吐也;河间用承气等下药,治热淫所胜, 
膏粱积热,外感有余之噎隔也;丹溪以四物汤加羊牛乳等滋阴,治津竭血燥,内伤不足之噎 
隔也;赵氏书独主滋阴而重地黄丸,此治精竭阴耗,肾经真水不足,内伤噎隔之法也。至于 
东垣所论噎塞,又有不同。夫曰堵塞喉咙,阳气不得出曰塞,阴气不得降曰噎。夫气逆咽喉 
,诸经不行,口开目瞪,气欲绝,当用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桢细玩之,词中并 
不言及拒格饮食等语,下文反言食消服之,更以美食压之。夫噎塞直至口开气绝,尚能待食 
消,更以美食压之乎?此之噎塞,又言膈气不通,阴寒气窒之症,另是气噎一门之症,非言 
噎隔溢食,格食不下,三阳结热之噎矣。余读《准绳》书,见以膈气呕吐叙于噎隔呕吐之上 
,另立一门,又以噎塞之症,叙于噎隔之下,亦另立一门,则知古人原有分别也。是以一症 
之中,亦要分析寒热燥湿诸条。即如《内经》诸呕吐酸,同言热呕也,而为湿热之呕,诸痿 
喘呕。同言热呕也,而为燥热之呕,二热同源,湿与燥又分天壤。方书以食久而吐属寒,名 
曰翻胃;以食入即吐为热,名曰反胃,不知反与翻同,皆是形容呕吐之义,未可以食入即吐 
、食久而吐,以定寒热。王太仆虽有此论,亦言其理之常,难必其症之变也。余常见暴吐多 
热,即久吐中亦有热者。脾胃湿热,食久不化,熏蒸结聚,痰涎裹住不消,亦令上逆而吐, 
如夏月人感湿热,则食不消化而吐是也。是以噎隔之症,千无一寒,万无一寒,从古到今, 
亦无一寒也;呕吐之症,亦止寒热各半耳。余今以下噎食不下,隔食呕吐之症,直以有热无 
寒施治,以呕吐之症,不论食久食已,惟以酸不酸,臭不臭,分别寒热。呕而酸馊,夏热之化 
,主火;呕而不酸不臭,冬寒之象,主寒。如造酒者然,热者主酸主臭,冷者不腐不臭是也。 

卷一
中风总论
属性:秦子曰∶中风之症 卒然仆倒,昏不知人,若痰涎暂升,少顷即醒,此中之轻者。卒然 
倒仆,昏不知人,痰涎壅盛,口噤失音,良久不醒,渐渐沉重,此中之重者。有外感,有内 
伤。外感者,真中风也;内伤者,类中风也。 

卷一中风总论
外感中风症
属性:【中风之症】卒然倒仆,身热口噤,志乱神昏,四肢俱废,良久不省,《内经》名曰 
风痱 
《内经》名曰偏枯;东垣所谓中腑之稍轻者;外无六经寒热,内无便溺阻隔,无痰无喘,言 
语分明,惟见皮肤不仁,或麻或木,口眼 斜,东垣所谓中血脉之最轻者。以上乃外感真中 
风之症也。 
【中风之因】或坐卧当风,风入五内,或衣单被薄,卒遇暴风,或披星戴月,风露袭 
人,外邪乘虚入于诸经,而中风之症作矣。 
【中风之脉】左关浮弦,病在足厥阴、少阳。左寸浮弦,病在手少阴、少阳。左尺浮 
大,病在足少阴、太阳。右寸浮洪,病在手太阴、阳明。右关浮大,病在足太阴、阳明。右尺浮 
【中风之治】初起宜祛风涤邪,有表者,小续命汤、羌活愈风汤汗之;有里者,三化 
汤下之;表里俱见者,大秦艽汤、防风通圣散和之;痰涎壅盛者,竹沥二陈汤,合胆 
星汤、牛黄 
x小续命汤x 通治中风六经表症。后具河间六经加减、四时加减之法。 
麻黄 人参 黄芩 白芍药 甘草 防风 杏仁 川芎 防己 
春,加防风;夏,倍加石膏;秋,加知母;冬,加桂枝。身痛,加羌活、秦艽。 
河间云∶凡中风,不审六经加减,虽治之不能去其邪。《内经》云,开则淅然寒,阖则 
热而闷,知暴中风邪,宜以小续命汤,随症随经治之。 
中风无汗,恶寒,脉浮紧,风中太阳经营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麻黄续命汤。 
麻黄 防风 杏仁 
宜针太阳少明,出昆仑阳跷穴血。 
中风有汗恶风,脉浮缓,风中太阳经卫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桂枝续命汤。 
桂枝 白芍药 杏仁 
宜针风府。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脉洪长,风中阳明经症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曰石 
石膏 知母 甘草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风,脉缓长,风中阳明表症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干葛 
葛根 桂枝 黄芩 
宜刺厉兑,泻阳明之实清火也,针陷谷,云阳明之邪散表也。 
中风无汗身凉,风中太阴经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附子续命汤。 
熟附子 干姜 甘草 
宜刺隐白,以去太阴之贼。 
中风有汗,无热,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桂附续命汤。 
桂枝 熟附子 甘草 
宜针太溪,以去少阴之邪。 
中风六经混淆,指节挛痛,麻木不仁,系手少阳、厥阴,羌活连翘续命汤。 
小续命 羌活 连翘 
宜刺厥阴之井大敦,以通其经,灸少阳之经绝骨,以引其热。又云,古之小续命,混淆 
无六经之别,今各分经治,又立针刺之法。 
中风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隔,惟舌强难以言语,手足不能运动,知血弱不能养筋 
,宜养血舒筋,大秦艽汤主之。 
又云,中风外有六经形症,先以加减小续命诸方,随症随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