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富贾+番外 作者:沐沐格子(起点榜推vip2014-09-30正文完结)-第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摇摇头,说道:“不记得了。”
“啊?”小锦惊呼一声,自己叫啥都不记得了难道是失忆了?
“咋会自己叫啥都不记得呢?”根叔不明白了。
沈郎中叹了口气道:“可能是撞了脑袋什么的,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那可真是可怜。那,娃子。可有去处?”根叔挺同情这少年的。
少年摇摇头,说道:“家也不记得了。”
“那可怎么办呢?那你准备去哪呀?”根叔问道。
少年没说话。
沈郎中说道:“暂时先住我那,看看他能不能想起来吧。”
根叔点头:“沈郎中心善,娃啊,你遇贵人了呢。”
少年看了看他们,说道:“谢谢。”
沈郎中笑了笑道:“这孩子,可真是惜字如金,自打醒来,我就没听他说过一句长话。”
根叔跟着笑了笑,“孩子都怕生,特别是又没个亲人在身边,更加怕不是?”
话音刚落,忽听少年说道:“我不是孩子了,我十三了。”
在座的人皆是一愣,小锦心想,你才十三呀,我以为你十六七了呢,长得还真是老成。
“呵呵,才十三,连志学还没到呢。”沈郎中笑道,这孩子,还觉得自己不是孩子了,连志学之年都未到,按理弱冠之后才算真正长成了呢。
少年眯眼看了看沈郎中,没吭声,移开了目光。
瞬间,屋子里忽然安静下来,众人都没了话题。
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从天而降,惊得小娥尖叫了一声。
“姐,别怕。”小锦虽然也害怕,但没小娥反应强烈,搂住小娥的肩,安慰了她一句。
小娥在潘家曾受潘美莲虐待,关在黑屋里两天两夜不给饭,那两天正好雷雨交加,她那时也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吓得瑟瑟发抖躲在墙角。所以,之后,打雷的天气她就会特别害怕。
“小娥,今个雷大,但你不用怕,雷公不打好人。”根叔见小娥吓得缩成一团,便开口安慰。
小娥勉强挤出了个笑容,说道:“爹,我没事。”
收回目光时,却惊觉那个少年一直盯着她瞧。
不自在地回看了他一眼,少年移开了目光。
“村西头的田都给淹了呀,大伙快去挖沟。”外面忽然传来了嘈杂的喊叫声,原来是村西头的田地势低,大雨一下,全给淹了。
“啊,这可咋办,这可咋办?”根叔一听就急坏了,他家租来的地正是在村西头。
站起身,转了两圈,根叔忽然冲进灶间,拿起锄头就要出去。
“根哥,你做啥呀?你的伤。”霞婶慌忙去拦。
沈郎中和小锦也去阻止。
“使不得呀,大根,你的伤可不能干活,骨头还没长上呢。”沈郎中抢下锄头放到一边,不住地劝说道。
其实,根叔刚拿锄头时就痛得冷汗直冒。心里明白自己干不了重活,但是,若自己不去。人家地里的沟挖好了,到时自己家的地地势最低。所有的水都积在自己地里,那一切可都完了。
根叔着急上火的说出了心里的忧心,霞婶拿过锄头道:“我去,我去,你就别逞能了。”
“你个女人家,哪有啥力气,挖两下就做不动了。等你挖好了沟,秧苗早没了。”根叔捂着胸口,又气又急,却又毫无办法。
“我和娘一起去。爹,你别急。”一直缩在一边的小娥忽然走过来说道。
“行,行,我和小娥去,你别动来动去。喊来喊去的,对伤没好处。”霞婶关切地嚷道。
小娥去拿铁锹。
“我去吧。”忽然,一只有力的手伸了过来,抢过了铁锹。
小娥抬头一看,是那个少年。
“你?怎么能让你去?你的病刚好。”小娥说道。
“女人干不了这个。”少年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完这句话。顺手又从霞婶手中拿过锄头,对霞婶说道:“田在哪?带我去。”
霞婶愣了片刻后,赶紧取出新买的蓑衣斗笠,让少年穿上,自己则打起伞给他带路。
沈郎中拿过自己的伞,紧跟着追去,边追边喊:“等等我,我也去帮忙。”
小娥、小锦、根叔眼睁睁地看着三个人消失在了雨帘中。
到了正午,小娥已经生火做起饭,外面的雨小了许多,挖沟的村民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待饭蒸熟时,霞婶他们也回来了。
“多亏了有他和沈郎中,地里的苗淹死的不多。”霞婶带回来了好消息。
“那就好,那就好,不然,不仅没粮吃,我们还得买粮凑数交租呢。”根叔想想都后怕。
“呵呵,大根,可得好好谢谢这娃,这娃可真能干,我一个郎中,没啥力气,今个多亏了他。”沈郎中抖了抖湿透了的长袍,冲着根叔说道。
“诶,诶,真是太谢谢了。中午就在家里吃,虽然家里破点,但现在菜还是有的。云霞,去帮小娥多做几个菜,我们得好好谢谢人家。”根叔吩咐道。
“我就不了,我得回去换身衣裳,趁着雨停,我还得去趟及第村,那里的阿良伯一下雨就犯病,我得去瞅瞅他。”沈郎中谢绝了根叔的好意,回了家,独留了少年在陆家。
为了感谢少年,小娥将家里的肉全切了做了一大碗回锅肉,又蒸了鸡蛋,炒了一盘花生米,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少年吃得很香。
“你的手艺真好。”少年边吃边赞小娥。
“那是,自打我姐姐上了灶台,我们家就都有口福啦。”小锦本就是个自来熟,现在和这少年说话已不那么拘谨了。再说,她说得也是实话,自从小娥做了第一顿饭,全家人的嘴就都变刁了,霞婶做的饭菜谁都不乐意吃,就想着小娥做好吃的。
“别听小锦瞎说,我也是学着做。”小娥谦虚。
少年埋头吃了两碗饭,吃完后拿袖子擦了擦嘴,冲着还在吃饭的根叔、霞婶道:“我以后就住你们家吧!你们家没有男人干活,我能干!”
少年一语惊人,根叔、霞婶愣着没说话,小锦则一口饭差点喷了出来。
好一会儿,根叔看了看霞婶,又看了看小娥、小锦,再看少年,叹气道:“娃,你别说,我们家还真缺个干活的,只是,你也看到了,我们家连你住的地方都没啊。”
少年四处张望,最后指了指长凳,“晚上我就把这个拼起来睡。”
根叔眨眨眼,问道:“娃,你真愿意呆我们家?”
少年肯定地点点头。
根叔看了看霞婶,咬咬牙道:“行,你就住我们家,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要是想起你家在哪了,再回去。”
少年点点头。
“那,娃,你总得有个名吧。”根叔道。
“叫水生吧。”小锦开始搞怪;“他反正是水里来的。”
少年瞪了小锦一眼,显然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
“凤槃,以后我就叫凤槃。”少年说道。
“丰盘?”根叔、霞婶不懂。
“是凤凰涅槃的凤槃吗?”小娥盯着少年问道。
少年侧过头,看着她,眼睛里闪着亮光,点点头说道:“对,就是凤凰涅槃的凤槃。”
第二篇 成长
第77章 三伏天
ps:
今日第一更。
转眼间,小娥、小锦在这乌雀村已经生活了两个月。
人们常说三伏天最热,这七月的天气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小锦过惯了现代冷热皆有空调的日子,这穿越来的第一个夏日,让她倍觉难熬。
一大早,天刚亮,小锦便醒了。不是因为她勤快,而是因为她睡不着,身上黏黏的都是汗,只想起来擦擦换身衣裳。
院子里传来了砰砰的声音,小锦知道是凤槃在砍柴。
家里头自从有了凤槃,体力活便不再担心没人干了,这小子体力好,力气大,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干起活来却抵得过一个成年人。而且,学什么都快,那地里的活他明显没干过,但只要教过一遍,基本上就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了。
小锦擦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立于门口看着在院子里砍柴的凤槃。
此时,虽然太阳还未出来,但温度已经渐渐升高,凤槃光着膀子,扬起斧头,一斧一下,很快旁边就垒了一小堆的木柴。
凤槃的皮肤是很健康的小麦色,身体也比一般同龄少年要强壮,一块块肌理分明的肌肉说明他并不缺少体力锻炼。
小锦嘴角轻扬,露出了欣赏的笑容。
别说,这家伙的身材还真不错,肌理分明,腰腹结实,虽然胸口那道伤疤有些吓人,但也带了一种狂野的视觉效果。现在他年纪还小,要是再长个五六年,肯定是个运动型美男子。
小锦边想边露出了“猥琐”的笑。
“小锦,你在看什么?”小娥梳洗完,就见小锦站在门口发呆。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看到了上身赤…裸,正在砍柴的凤槃。
小娥脸一红。拍了拍小锦的肩,轻声说道:“小锦,非礼勿视。”
小锦嘿嘿一笑。说道:“姐,怕啥。只不过是个未长成的小男孩嘛。”
“那也不能盯着看。”小娥硬拉着小锦进了厨房,淘米做早饭。
今个,小娥、小锦起得早,根叔、霞婶都还未起来。
“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可咋办呀。”夏天里生火无疑是火上浇油,小锦可受不了。小娥便让她淘米,自个儿在那将灶火点燃。
就在两人忙着做早饭时。忽听霞婶惊呼:“啊呀,你这个孩子,可不能这样洗,会得病的。”
小锦走出灶间去看。原来是霞婶起床,正看见干完活的凤槃将一大勺冷水浇到头上、身上,洗去身上的汗。
“快擦擦,快擦擦。”霞婶取过一块布,让凤槃将身上的水擦了。
“婶。没事。”凤槃不以为意地笑了。
现在的他比刚进陆家时要活泼一些,话也说得多了。
而霞婶、根叔也没真让他睡长凳,专门给他做了一张简单的单人床,晚上就在堂前睡,早上起来就收了放在一边。
“傻孩子。你现在还小,不觉得,等大了就会发现这么洗,伤身子呢。”霞婶心疼凤槃这孩子。这孩子从不偷懒,只知道干活,话也不多,在她的心里,这是个踏实的好孩子。
“好,我以后不这么洗了。”凤槃道。
“哥,以后我们给你烧点热水,你兑着冷水擦擦。温水洗比直接用冷水洗好。”小娥正好出来抱柴火,顺口也劝了句。
“嗯。好。”凤槃看了小娥一眼,上前帮她抱了一堆柴火进灶间。
没多久,粥香便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娥,你今个做了什么粥,咋闻起来还有股别的香气?”霞婶吸了吸鼻子,这周似乎还带了别的香气。
“娘,我放了莲子,夏天喝点莲子粥,清凉去火。”小娥喊道。
坐在院子里做鞋子的霞婶一边做着鞋面,一边回道:“小娥,你懂得可真多。你亲娘可真贤惠。”
小娥早就将自己会做这么多菜归功于自己的亲娘所教,所以霞婶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小娥的亲娘十分贤惠,教会了小娥这么多。
听着这话,小娥心头一紧。自己的亲娘确实很贤惠,只可惜早早地跟爹去了,自己这些都是在潘家、翁家学的,若是爹娘还活着,恐怕根本就不舍得她学这些吧。只会和沈家娘子一样,让她学琴棋书画。
一家人喝过粥,男的便去地里干活,女的则在家里干家务。
根叔现在已经能够去地里了,只是不能干重活,怕影响断骨的恢复。好在现在有了凤槃,这体力活就不怕了。
通草花如今也卖得差不多了,通草已很难再收到,原材料断了,成品自然就不好再做下去。何况夏日里的圩日,赶集的人不多,生意也不好做。
“姐,我们上次做得一千枝花可以留着过年卖。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想添喜庆,生意肯定好,而且过年了,价钱也卖得高。”小锦建议。
“嗯,你说得对,这做生意呀还是你在行。”小娥对小锦的生意头脑很放心,她总是能抓住最好的商机。
“下个圩日,我们可以先拿头花去卖,能卖多少是多少,总不能断了收入。”小锦盘算着这家现在的开支比以前大了许多。在她和小娥的坚持下,五个人隔一天就吃一个水煮蛋,每七天必须吃一次肉,只有这样,霞婶、根叔的身子才能好起来,而她和小娥,还有那个凤槃,才能茁壮成长。
只是,如此,开支便大了许多。吴妈妈赔来的二十两银子霞婶给收了,说是攒起来盖房。确实,这个家需要重新规划规划了。小锦去打听过,若是直接加盖几间砖木房,大概需要一百两银子,若是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