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欢+番外 作者:淡雅阁(起点封推vip2014.2.8完结)-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蚝每吹囊律迅铮挂蛱呛徒憬阋黄鸪浴!毖畛谢恫嗌砜醋抛约业艿苎畛行牟嗔常患畛行成下冻隽丝释纳裆畛谢对谛睦锵露ň鲂囊敕ㄗ诱醮笄怠昂茫憬愫托穸嘁坏愎剑庋涂梢哉鹾枚嗟囊恿耍貌缓茫俊薄昂谩毖畛行笊鼗卮鸬馈=愕芰饺税压蕉挤烁錾恚抛杲髁掷铩�
杨承欢拉着杨承轩小心地走在树林里的小道上,背上背着的背篓已经装了三分之一的红果,手里的布袋却什么也没有,下午的气温比早上热,菌类都缩回地里去了。杨承欢怀着希望继续往前走着,无意间抬头一看,自己跟前的树枝上结满了果子,杨承欢停下脚步说“轩轩,停一下,树上有果子”杨承轩抬头一看是没吃过的果子,问道“姐姐,这又是什么果子?可以吃吗?”杨承欢看着对自己现在这个小身板来说算得上参天大树的树枝说“姐姐还不知道能不能吃,要摘一个看一看才知道。可是这树太高了,摘不到啊。轩轩,找一下有没有长一点的树枝”两人低头寻找着能够到树干的树枝,突然杨承轩看到地上有一个果子,于是捡了起来拿到杨承欢面前说“姐姐,你看这是树上的果子吗?”杨承欢接过果子,又看了一下周围没有其他的果树,于是确定这就是树上的果子,杨承欢一接过果子就知道这果子可以吃。上一世,杨承欢的老家就种了很多这种果子,这种果子长得很像雪梨,但没雪梨那么大也不像雪梨那样是黄色的而是青色,吃起来也不如雪梨好吃但是很多汁,炖水喝还可以治咳嗽,杨承欢小时候吃过不少,杨承欢记得这果子叫水梨,不知道这里是叫什么。
杨承欢看了一下手上的水梨,没有烂只是一边被鸟啄了一部分,杨承欢把水梨在衣服上擦了擦咬了一口,跟印象中的一样很多汁,挺甜的。杨承欢咬了一口就没再吃了,把剩下的给了杨承轩说“给你轩轩,吃外面的果肉就行了,里面硬的部分不要咬,很酸的”“嗯”杨承轩接过水梨咬了一口,很多水,一下午没喝水的嗓子吃了一口这果子后都服多了。
杨承欢站在水梨树下看着压枝的満树果子,只能望树兴叹。杨承欢对着杨承轩说“轩轩,这树太高了我们摘不了,待会儿叫娘来摘吧”杨承轩点了点头,虽然他还想吃可是摘不到这也没办法的。于是两人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路上还看到了几棵之前没发现的大红果树,两人全都摘了下来直到背篓装不下了才罢休。走出树林回到树林边缘的小山丘上,杨承欢对着山下不远处田里的沐氏喊道“娘,我挖了好多野菜,拿不动了快点儿来拿啊。”杨承欢知道杜氏不想让村里的其他人知道红果的事儿,所以就没说是红果很多而是说野菜很多,杨承欢叫沐氏上来主要是为了草菇和水梨的事,背红果倒是其次。
正在田里干活儿的沐氏听到杨承欢的喊声,转身询问杜氏的意见,杜氏很满意杨承欢没有说出红果的事儿,于是同意了沐氏去帮杨承欢拿红果。在田间作业的乡亲们都听见了杨承欢的喊声,沐氏一路走去,不少乡亲们都直夸杨承欢姐弟俩懂事,沐氏都一一道了谢。
沐氏来到山上,看到杨承欢身旁满满的一篓子红果很是意外,她没想到翠竹村会有那么多的红果。杨承欢拉了拉沐氏的衣袖说“娘,你先别惊讶,我还发现了好多其他可以吃的呢,你跟我来。”说完,姐弟两人拉着沐氏到了晒草菇的地方,草菇晒了一天水分都干得差不多了,沐氏看着眼前一堆堆的菇难以置信地说“欢欢,这些都是什么啊?”杨承欢没有回答而是让杨承轩告诉沐氏,杨承轩奶声奶气地给沐氏介绍着各个菌“娘,这个是木耳,跟之前我和姐姐拿回去的是一样的”沐氏耐心地听着自家儿子的介绍,杨承轩又拿起另一个菌说“这是草菇,姐姐说炖鸡的时候放几个进去最好吃了,这个是香菇也是可以吃的,这个是萍菇···这些晒干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姐姐说这些都很好吃的。”听着杨承轩滔滔不绝地介绍完了所以的菌类,沐氏的神色不淡定了,如果这些东西都可以吃,那自家还愁不够吃的吗?杨承欢好像猜到了沐氏的想法说“娘,这些我们还不能让阿奶他们知道,要是他们问起来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能吃的,我们要怎么说,不能都说是老爷爷告诉我的吧,到时候全村人都知道老爷爷的事了,老爷爷会不高兴的”沐氏冷静了下来,才发觉自己考虑不周了,于是搂着两个孩子说“好,娘不让阿奶他们知道。”听到沐氏的承诺,杨承欢放心了。
母子三人把草菇等都装好后,杨承欢又对沐氏说“娘,我在树林里还发现了一种能吃的水果,可是树太高了,我和弟弟摘不了,娘能去看看吗?”杨承轩也拉着沐氏的衣袖,渴求道“是啊,是啊,娘,那果子可好吃了,吃了一个口也不渴了。”沐氏看着两个小大人似的孩子,心里感叹道这两孩子还真是好运,才进山几天,就发现了那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好吃的东西。
沐氏在两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水梨树下,沐氏看了一下树的高度,从树丛里捡了一根长树枝,对着树上的果子敲打,水梨已经都成熟了,沐氏轻轻一敲,就掉下了好多个,杨承欢和杨承轩高兴地都捡进了布袋里。装了满满的一布袋,沐氏就没再敲了,姐弟两人也心满意足地拿着自己的收获下了山。
晚上家里的三个女人都挤在了狭窄的厨房里弄酱,杜氏担心大嘴巴的宋氏会把酱方子说出去最后便把宋氏打发了出去,让沐氏把做酱的方法仔细地告诉了自己,而事关挣钱杜氏也学得很认真,直到把所有的步骤都练熟了才放心。
院子里杨承欢几个小孩在洗着下午摘来的红果,一边洗一边吃,也是自娱自乐。
第十六章 村里来了个少爷
更新时间2013…10…8 15:12:56 字数:3487
摘摘红果,捡捡草菇,杨承欢的日子过得可谓忙碌充实。这天杨承欢趁着家里其他人都不在把养了两天的河螺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换水。杨承轩蹲在一旁看着问道“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河螺?河螺真的和你说的那样那么好吃吗?”杨承欢把脏水倒掉注入干净的水回答说“明天就可以吃了,我也没吃过不过老爷爷说很好吃。”杨承欢这话也不算说谎,她穿越到这个身体里是没吃过河螺,也就是前世的田螺。说完两人都没再说话,杨承欢注満水后把大盆又搬回了屋里。
杨承欢走出院子,看到不少和她们家一样住在较北这个山坳里的小孩子往村子西边跑去,杨承轩也好奇地趴在篱笆上向外张望,杨承欢出了院门向村子西边那边看去,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辆马车,因为距离太远了,即使杨承欢现在1。5的视力也是看不太清楚。
“诶,快去看啊,听说瘸子家来了一辆马车。”住在杨家不远处的李二懒家的儿子李小懒对院子里的杨承欢和杨承轩喊道,一喊完就一溜烟地跑远了。杨承欢蹙着眉看着李二懒的儿子李小懒,这李二懒可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娶了媳妇后才勤奋了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李二懒娶的媳妇也是个大嘴巴的人整天就喜欢乱说话,不过好在不是很懒要不然李二懒一家人还真得去喝西北风了。杨承轩看着自家姐姐皱着眉,但实在是自己的好奇心太强了,于是他拉了拉杨承欢的衣角说“姐姐,轩轩也想去看马车。”杨承欢看了一下杨承轩又看了一下天色,还早着就同意了。杨承轩开心地跳了起来,拉着自家姐姐手就往外走。
一路上,杨承欢都是被杨承轩拖着走的,等他们来到村南山脚下曾启海的家门前,马车已经被拉到曾启海家的后院去了。不少已经看到了马车的人议论纷纷地散开了。杨承轩没看到马车露出了一副沮丧的表情,杨承欢安慰道“好了,我们以后再来看马车好不好?”“嗯”杨承轩不情愿地应了一声,转身跟着杨承欢往回走。
“诶,轩轩,欢欢,你们怎么来了?你们也是来看马车的吧,马车放在后院呢,曾叔叔带你们去看。”从屋里出来的曾启海喊住了转身离去的杨承欢姐弟俩。杨承欢停下脚步,看着拉着自己衣袖不放的杨承轩又回到了曾启海家门前,杨承轩脸上再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后一蹦一跳地跟着曾启海去后院看马车,杨承欢则安安静静地走进了曾启海家。
曾启海家的前院不大,院子四周用树枝围了起来,从院门方向往里看,右边靠门的这一排树枝边上种了牵牛花,此时开了的牵牛花已经谢了,但是杨承欢还是能够想像得到牵牛花盛开时的美丽情景,连着牵牛花和屋子一边的篱笆附近搭了一个鸡舍,院子的左边是厨房,墙角处还放着个炉子,厨房前面的空地上是一口用来煮饭、洗菜等的水井,村里人的厨房都是和正屋分开的,除了这些就没有其他的摆设,院子里也很干净。走过院子就是正屋,这屋子还是曾启海用朝廷给自己的伤兵补贴建的,盖的都是青瓦房,是村里少有的几栋青瓦房之一。这屋子曾启海本来是为了娶亲才建的,但是定亲的姑娘嫌弃他腿瘸退了亲,这屋子便成了曾启海一个人的家了。杨承欢走进堂屋一看,面积挺大的大概有个十平方米左右,堂屋正对着门的地方是首位,放着一张桌子,旁边各有一张椅子,堂屋的正中央也放着一张方桌和四张长板凳,这桌子一般是用来吃饭的。堂屋两边也各放了一张桌子和两张凳子,往后就是两个房间,靠前院的两个房间左右分别是库房和杂物间,后面的两个都是卧室。堂屋后面是一个可以看到天空的天井,四周有可以遮雨的回廊连着屋子两侧的各两个房间,左边的回廊尽头有一个门是通向后院的。
杨承欢跟着拉着杨承轩的曾启海通过回廊去后院,看到一群衣着华丽的下人正在收拾右边尽头的那个房间,看到曾启海三人,那些仆人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后继续干自己的活儿,杨承欢猜测她们都是马车主人的下人。杨承欢看了一下就收回了视线,前世从电视里看到大户人家的主子都是不好伺候的,杨承欢可不希望自己的不注意就得罪了某个大人物。
曾启海把杨承欢姐弟俩带到后院后,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杨承轩看到了期盼中的马车开心地围着马车转,杨承欢则在一旁看着他不让他靠马车太近,怕惊了马伤着他。杨承轩看了好一会儿了还没过瘾,杨承欢看天色不早了说“轩轩,我们该回家了,晚了娘会担心的”杨承轩一听沐氏会担心,即使还没看过瘾也听话地走回杨承欢身边说“姐姐,我们明天还来看马好不好?”杨承欢没立刻答应,而是说“这要看我们明天能不能摘到很多的红果了,要是摘的不够,阿奶是不会让我们来看马的”“那我明天一定要摘好多红果来”杨承轩信誓旦旦地说道。杨承欢摸了摸自家弟弟的头说“好,姐姐也帮你摘好多红果来。”说罢拉着杨承轩的手离开后院。在经过天井的回廊的时候,杨承欢看到对面房门前一个年纪约四五十岁妇人对曾启海说道“曾公子,你们村可有什么比较特色的小菜,我们家少爷坐了半个多月的马车,再加上刚来这里还有点不习惯,现在实在是没什么胃口吃饭,可是小少爷都已经很多餐没吃了,我真怕他再这样下去身子骨受不住,哎”在南临国称呼成年男子都是叫公子,没成年的叫少爷,而区分成年与未成年看一下男子的发鬓便知道,在南临国只有成年男子才会用簪子之类的束发,而少年男子都是用一块方巾束发的。视线回到曾启海家,只见曾启海对面的妇人的语气很尊敬,一点也没有杨承欢在电视里看到的大户人家的下人的那副高傲的嘴脸,杨承欢不由地停下了脚步,杨承轩看到自家姐姐看着对面的人不动,很纳闷。只见对面的曾启海回答妇人道“锅里炖的猪肉也吃不下去吗?”妇人摇摇头,脸上一副心痛的神色。曾启海一听连猪肉也吃不下去,也头疼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听到这杨承欢总算明白了个大概,坐了半个多月的马车又是水土不服,自是没胃口吃饭的,对荤菜更是如此,看来曾启海和对面的妇人都是不懂任何药理的,要不然也不会被这小小的水土不服的症状给难住了。对曾帮了自家几次忙的曾启海,杨承欢还是有几分好感的,于是杨承欢决定帮一下曾启海,于是对对面的曾启海说“曾叔叔,治愈水土不服最好的方法是给患者吃本地的豆腐,因为豆腐是用当地所产的黄豆做的,而黄豆又是适合于当地水土所生的作物,所以食用当地黄豆所制的豆腐,可以调整身体的体质以适应当地的水土,”华衣妇人听見杨承欢的话诧异对曾启海问道“曾公子,这小姑娘是···?”曾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