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励志]与神对话 >

第55节

[励志]与神对话-第55节

小说: [励志]与神对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佛陀、克里希那、耶稣是太空人?   
是你说的,我没说。   
是真的吗?   
你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吗?   
不是。但那是真的吗?   
你相信这些大师们在来到地球之前存在别的地方,而在所谓的死亡以后又重返那里?   
是,我信。   
你认为那是什么地方?   
我一直以为那是我们所谓的“天国”。我以为他们来自天国。   
而你以为这天国在哪里?   
我不知道。在另一个界域,我猜。   
另一个世界。   
对……噢,我懂了。但是我会称之为精神世界(The spirit world;灵界),不是像我们所说的另一个世界,不是另一个星球。   
那确实是精神世界。然而又是什么使你认为这些精神体——这些神圣精神体(圣灵)——不能够或不愿意选择宇宙中的其他某个地方居住呢——就像他们来到你们世界时一样?   
我想我只是没有这样想过。所有这些都没在我的观念里。   
“贺拉修,天上地下,有许多是你的哲学所未曾梦想的。” 
这是你们奇妙的形而上学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句子。   
那耶稣是外星人?   
我没有说。   
好吧!他是,还是不是?   
耐心点,我的孩子。你跳过头太多了。还多呢,还多得多呢。我们还有整整一本书要写。   
你是说我得等到第三部?   
我跟你说,我从开始就答应过你。我说,我们有三本书。第一本,讨论个人生活的真相与挑战。第二本,讨论这个星球整体一家的生活真相。第三本,我说过,会涵括最大的真相,有关于那些永恒的问题的。我将在其中显示宇宙的秘密。 
除非它们没有。   
噢,天哪!我不知道我还受得了多久。我是说,我真的是烦了这种“生活在矛盾中”。我要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   
那它就会是。   
除非它不是。   
没错!没错!你懂了!现在你懂了神圣二分法。现在你看到全貌了。现在你领会了整个计划。 
所有以往存在一切——一切——现在存在,正于此刻存在,将要存在。因此,所有的一切……此刻存在。然而所有存在的,皆在不断变化,因为生命是继续进行的创造历程。因此,非常真实的说,是即非是(That Which IS……IS NOT)。 
这是(ISNESS;存在状态)是永不一样的。这意谓是即非是。   
好吧,查里·布朗②请原谅我——这有天理吗?这样任何东西又还能意谓任何东西吗?   
不意谓。不过,你又跳过头了!所有这些都会有适当时机。所有这些都会有适当时机。在读过第三部之后,这些秘密和更大的秘密都会懂得……除非……全部……   
除非全部不懂。   
正是。   
好吧,好吧……完美得很。但是,姑且设想一下——设若有人根本不会读到这几本书,则他要在此时此地重归智慧、重归清晰、重归神,那有什么途径可循呢?我们需得回归宗教吗?这是那失落的环节吗?   
回归灵性。把宗教忘掉。   
这样的说法会激怒许多人。   
许多人对整个这套书都会愤怒。……除非他们不会。   
为什么你说把宗教忘掉?   
因为它对你们没有好处。要了解,有组织的宗教若要成功,就必须要让众人相信他们需要它。为了要众人相信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他们必须先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所以,有组织的宗教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让你失去对自己的信心。第二个任务是让你认为它有你所没有的答案。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要你没有疑问的接受它的答案。 
如果你质疑,你就开始思考了!如果你思考,你就开始向内在的源头回返。宗教不能让你这样做,因为你可能得出和它设计要给你的答案不同。所以,宗教必须设法使你不相信自己有直接思考的能力。 
宗教面对的难题是,这种设计经常玩火自焚——因为你不能无疑的接受自己的思想,你又怎么可能无疑的接受宗教所提供的有关神的新观念呢? 
没多久,你们甚至连我的存在都怀疑了。而讽刺是的,这是你们以前从没有怀疑过的。当你以你直觉的认知来生存,你可能并不能把我的影像看得清清楚楚,但你却确定知道我是存在的! 
是宗教创造了不可知论。 
任何清晰的思考者在察看宗教所做的事情时,必然会认为宗教无神!因为让人心充满了对神之恐惧的是宗教,而原先人心对那一切万有的光辉灿烂是充满了爱的。 
是宗教命令人在神的前面卑躬屈膝,而原先人是欢欢喜喜敞开怀抱站立的! 
是宗教要人担忧神的愤怒,而使人忧心忡忡,而人原本是求神来减轻他的担子的! 
是宗教告诉人要耻于他的肉体与其最自然的功能,而人曾欢庆这些功能,以之为生命最大的礼物! 
是宗教告诉你们,为了与神接触,你们一定要有中间人③,而你们曾经认为自己只要在真与善中过日子,就可以接触到神。 
是宗教命令人类去崇拜神,而原先人类崇拜神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不如此! 
宗教所到之处一定制造分裂——而这正是神的反面。 
宗教把人与神分开,把人与人分开,把男人与女人分开——有些宗教真的告诉男人,他高于女人,就像它宣称神高于人一样——如此对一半的人类做了前所未有的歪曲。 
我告诉你们:神不高于人,男人高于女人——因为那不是“事物的自然秩序”。但一切掌权的人(也就是男人)都想要它如此,因为他们构筑的是男性崇拜的宗教,他们在他们“圣经”的最后版本中,有系统的删除了一半的资料,并把剩余的部分强行塞入他们的男性世界模式中。 
是宗教一直到今日还在坚持女人比较差,是次等的精神公民,不“适合”去教导神的话语,不适合传播神的道,不适合当教士。 
像孩子一样,你们到现在还在辩论哪一种性别是由我规定当我的传教士的! 
我告诉你们:你们统统是传教士!每一个人。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阶级,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阶级更“适合”做我的工作的。 
但你们有许多人正像你们的国家一样,是权力饥渴者。他们不喜欢分享权力,只想展示权力。他们构想的神也是同样。一个权力饥渴的神。一个不喜欢分享权力却只想展示权力的神。然而我告诉你们:神的最大礼物是分享神的权力(能力)。 
我喜欢你们像我。   
但我们不可能像你!那会是亵渎。   
你们被教以这样的事情才是亵渎。我告诉你们;你们是以神的形象和本质创造出来的——你们的目的就是去实现它。 
你们来到此处,不是为了努力与挣扎却永不能“到达那里”。我也没有派遣你们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要相信神的善,要相信神的造物——也就是你们的神圣本我——之善。   
你在本书的前段曾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到很想探究。在本书将要结束之际,我想再回头来谈谈。你曾说:“绝对的权力绝无需求。”这是神的本性吗?   
现在你懂了。 
我曾说过:“神是一切,神成为一切。没有任何事物不是神,而神对其自身的一切体验,皆是在你们之内、以你们之身、籍由你们而体验。”我在我最纯粹的形式中,我是那绝对。我绝对是一切,因此,我绝对不需、不要、不求任何东西。 
由这绝对纯粹的形式,我呈现(am)为你们所缔造的我。就像你们最后终于看到了神,并说:“嗨!你看怎么样?”然而,不管你们把我看成什么样,我都不可能忘记我的最纯形式,不可能不一直回归我的最纯形式。所有其他一切都是虚构。是你们装饰打扮成的样子。 
有些人把我弄成妒忌的神;但因我拥有一切,是一切,我怎么可能妒忌呢? 
有些人把我弄成愤怒的神;但我即不会以任何方式受到伤害,我又怎么会愤怒呢? 
有些人把我弄成复仇的神;但我向谁去复仇?因为所有存在的一切皆是我。 
而我又为什么只因为我的创造而惩罚自己呢?——或者,如果你一定要认为我们是分别的,我为什么要创造了你们,给了你们,给了你们创造的能力,给了你们选择的自由,让你们去创造你们想要的经验以后,只因你们做“错”了选择,而永远惩罚你们呢? 
我告诉你们:我不会做这样的事——在这个真理中,存在着你们免于神之暴政的自由。 
事实上,没有暴政——除非是在你们的想像中。 
任何时候你们想回家就可以回家。任何时候你们想要与我合一,我们就可以合一。跟我合一的喜悦是你们随时可以领受的。就在当下。清风拂面。夏夜钻石的天空下蟋蟀的叫声。 
初见彩虹,初闻婴儿啼。绚烂日落,绚烂人生的最后一息。 
我时时都与你同在,直至时间的结束。你与我的结合是完全的——过去一直是,现在一直是,将来一直是。 
你与我是一体——现在与永远皆是。 
去吧,将你的生命做为此真理的表述。 
使你的日日夜夜成为你内在此一最高理念的反映。让你现在的时时刻刻充满了神藉着你而表现出来的绚烂的欢悦。藉着对你所接触的一切生命之永恒而无条件的爱来这样表达。成为对黑暗的光,而不诅咒它。 
成为荷光者。 
你本就如此。 
是即如此。     
译注 
①:bringer of the light; 〃带来光的人”。佛经有“荷光如来”,即“带着光来到世间的如来”。 
②:Charlie Brown 或许是指Charles Brockden Brown (1771…1810),“美国小说家之父”,作品内容悬疑。 
③:intermediary;在主教称之为“中保”       
书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创造的历史   
谢谢你们与我共走这一程。我知道,对你们某些人而言,这并不容易。这里所提出的许多观念,对我们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所相信的观念都是挑战,也对我们以前的一些行为模式构成挑战。本书的资料邀请我们去创造新的信念,展示新的行为,对事物所可能发生的情况怀抱新的观念。对我们生活的方式,本书的资料都殷切而彻底的呼唤我们走向新的思想。 
这就是我们说过的“新思想运动”(new thought movement)。与其说它是一种组织或社会结构,不如说它是一种历程,以此历程,社会的一切从一种存在方式转移到另一种。那是行动上(压跨大象)的“第一百双猴子论”。那是“临界量”的关键问题。这份资料怎么给我的,我原原本本的在书中呈现出来,以有助于此项运动,以有助于达成这临界量,造成这种转移。 
我们必须缔造这种转移。因为我们不能再继续走原先的路。我们原先用以引导我们人类的观念结构不合我们之用。事实上,它们几乎已经毁了我们。我们必须改变;如果我们还想把世界传给予子孙,我们必须改变。 
说过这些话后,我希望各位知道,我对我们怀有巨大的希望。我相信,做为人类我们现在拥有无比的机会,把那些久来挡住我们的障碍铲除,以实现我们最恢宏的可能性,而且我处处看到,不仅许许多多个人在成长,而且——终于——集体意识也在成长。我知道,是这集体意识在形成关键量,成为能量,来发动我们在此星球上的体验之引擎。所以,我们的集体意识的水平才是关键。 
我现在看出来,这套书的神圣目的,就是要提升这集体意识。这三本书中的话,自始就不是为说给我一人听的,而是籍著我,说给全世界——正如它是藉着你要达到同一目的。你会让书中的这些话以你的心做为终站吗?或是跟我加入使者的行列,把它们带给更多的人? 
以我所见,人类目前状况颇堪玩味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走得不对。然而如果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走得不对,则为什么我们不能集结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把个人的觉醒转化为集体的行动呢? 
我认为,我们不仅由实行和传播《与神对话》中的讯息可以这样做,而且可以加入志在改革的团体与组织。我愿建议各位参加三个团体。(当然,我知道还有很多别的类似团体。) 
如果你同意本书中所讲的某些话,我赞成你去接触和支持“生态经济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colonomics),这是由我的朋友丹尼斯·维佛(Dennis Weavr)所创办。这个研究所的指导原则是,生态与经济并非敌人,两者合一来改善地球的生活,乃是唯一可行道路。 
丹尼斯和该研究所投下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探寻新途径,使全球的工商业可与全球生态的保护与改善行动得以合作与沟通。丹尼斯相信生态运动与经济运动无需冲突,无需背道而驰。 
我们所需要的是,在我们所从事的工商业中,在我们所制造的产品中,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