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道-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但不知道那个球是切尔西队谁进的。
听杰克这么问自己,小赵抱歉地摇了摇头:“不知道”。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小赵慢慢地发现杰克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变化,不仅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的工作给予指点和帮助,有时在走廊上见了面,自己跟他打招呼,他也没有什么表情,甚至形同陌路。一开始,小赵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杰克。想来想去,她知道了是自己那个“不知道”扫了他的兴。
“至于这样嘛?别说是个工作之外的足球问题,即使是个工作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参加工作才几个月的新手,不知道的问题也挺多的,这很正常,为什么老把这种事挂在心上?!”小赵心里这么一想,于是觉得自己的上司杰克是个“小心眼”,在这么一个人手下干活没什么劲,也肯定没什么前途,因此,她对自己的工作从此也就失去了兴趣,并决定找机会跳槽。
杰克真的是个“小心眼”吗?也许是的,但是,作为一般的上司,听了小赵的“不知道”那三个字,心里也肯定不是滋味,因为它非常像一份严正声明:一、此事与我无关;二、我对此事不感兴趣!面对下属这样一种态度,杰克慢慢疏远小赵是很正常的。
当然,作为下属,小赵完全有理由要求自己的上司心胸更宽阔一些,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当你改变不了现实的时候,你只有先适应现实。在杰克的心胸无法变得更宽阔的情况下,小赵只有让自己的言行更谨慎,至少对自己的上司和同事少说“不知道”。作为职场新人,你情况不是很了解,经验不是很足,面对上司和老同事的提问,你回答不出来,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可以觉得羞耻,但是,正因为你情况不熟,经验不足,所以,你要表明你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好,我马上去查一查!”或者“我马上去问一问”。
在当时的情况下,杰克可能是无意之间问问小赵,即便如此,他也是对小赵是充满了信任,充满了期待。杰克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自己一样是足球迷,都能回答出这个问题,但他需要一种共鸣,因此,小赵知道不知道那个球是谁进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小赵当时这么回答杰克:“切尔西对曼联队1比0?我马上去查查!”那杰克又会是一种什么感想呢?在互联网时代,要查一场英超联赛的结果,会有多大的难度?
其实,除开极个别人是有意刁难,一般情况下别人问你的问题是对你的信任,因此,作为职场新人,你要把这种提问当作一种机会,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去查资料或者去请教其他的人,这样,你就经历了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这就是一种进步。慢慢地,你对公司的情况就越来越了解,你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你也就开始成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第2个细节 公司潜规则:适应才是硬道理
Blog。xiaobin
谭一平
前几天小敏借上洗手间的时间,抽空吸了一支烟,但是不知被谁看见了,因而她会吸烟的事在公司内传开了。昨天小敏的上司把小敏叫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劝她不要吸烟,要她注意影响,等等。当他劝小敏“要注意影响”的时候,他自己桌上的烟灰缸还没来得及倒掉。
尽管小敏嘴上表示接受批评,但在心里觉得非常可笑:在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或者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哪一条规定只有男士可以吸烟而不许女士吸烟?她认为这事简直不可思议。同在一公司,男士不仅可以公开吸烟,而且互相之间可以递来递去,公开支持或者怂恿吸烟;普通员工如此,连公司领导也是这样。既然如此,为什么女士吸烟就有人看不惯,进而汇报、批评甚至开除,如果认为女士吸烟形象不太好的话,那她更要吸烟,因为像作家三毛,小说家杜拉斯,时装大师夏奈尔,她们都是女性,她们吸烟,人们都认为更增添了女性的风采。
其实在这件事上,女士可不可以吸烟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公司的员工,你尊不尊重公司的“风俗习惯”或者“公司的潜规则”。尽管报纸电视等舆论天天都在宣传吸烟有害,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男士吸烟被认为是很正常。就像小敏的公司那样,男士吸烟不仅不需要躲躲闪闪,而且他们还会递来递去,相互支持怂恿。但是,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公司里,大多数人(自然也包括一些女士)看不惯女士吸烟,女士吸烟仍普遍会被看作“另类”,所谓“另类”就是不尊守潜规则,所以小敏被上司批评是很正常的。
的确,“女士不能吸烟”,它既不是国家法律,也不算是公司的制度,作为一个公司员工,如果小敏执意要继续吸烟的话,估计小敏的上司也会“无可奈何”,他既不能以违纪的名义扣发她的薪水,更不能以违法的名义炒她的鱿鱼。但是,“女士不能吸烟”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如果在一个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风俗习惯”的话,就说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它既不是某一个人定的,也不会因某一个人不习惯而改变。它虽然不像公司的规章制度写得那么明确,也没有那么大的强制性,但是它往往更受公司大多数员工的尊重,如果你触犯它,它同样有可能让你碰得头破血流,吃比违反公司纪律更大的苦头。比如说,一个员工上班迟到几分钟,一般只有考勤的人在意,其他同事可能不闻不问,但如果在一个大多数人看不惯女士吸烟的公司你吸烟,那就是一种不尊重公司的风俗习惯的表现,其他同事“群起而攻之”则是很正常的。这种“群起而攻之”,可能先是在你背后指指点点,跟着就是有关你的风言风语,接下来可能就是同事在工作中不再配合你,甚至暗中使绊,最终把你搞成“孤家寡人”。
当然,在“女士不能吸烟”这类风俗习惯里面,有明显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甚至还有许多像“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等封建味道极浓的丑陋东西,尽管如此,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如果你不能忍受这种风俗习惯而与它对着干的话,到头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对抗是徒劳的。
当然,像小敏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人们“看不惯女士吸烟”这类的“风俗习惯”,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对抗“女士不能吸烟”这类“风俗习惯”,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人们头脑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做起来不知要花多大的代价。对于小敏这些职场新人来说,除开血气方刚,她们并没有多大能耐。事实证明,职场新人要对抗公司里一些明显不利于职场新人的“风俗习惯”,不仅是做不到的,而且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因看不惯而与公司的“风俗习惯”对着干的,其结局几乎百分之百是“出师未捷身先亡”,即使不跳槽,也把自己搞得灰头灰脑的。因此,作为职场新人,至少在你们进入公司的前两年,你对这类“风俗习惯”是无能为力的。评论其对错,都没有实际意义。对于公司的潜规则,适应才是硬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第2个细节 公司潜规则:适应才是硬道理
Blog。xiaobin
谭一平
前几天小敏借上洗手间的时间,抽空吸了一支烟,但是不知被谁看见了,因而她会吸烟的事在公司内传开了。昨天小敏的上司把小敏叫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劝她不要吸烟,要她注意影响,等等。当他劝小敏“要注意影响”的时候,他自己桌上的烟灰缸还没来得及倒掉。
尽管小敏嘴上表示接受批评,但在心里觉得非常可笑:在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或者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哪一条规定只有男士可以吸烟而不许女士吸烟?她认为这事简直不可思议。同在一公司,男士不仅可以公开吸烟,而且互相之间可以递来递去,公开支持或者怂恿吸烟;普通员工如此,连公司领导也是这样。既然如此,为什么女士吸烟就有人看不惯,进而汇报、批评甚至开除,如果认为女士吸烟形象不太好的话,那她更要吸烟,因为像作家三毛,小说家杜拉斯,时装大师夏奈尔,她们都是女性,她们吸烟,人们都认为更增添了女性的风采。
其实在这件事上,女士可不可以吸烟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公司的员工,你尊不尊重公司的“风俗习惯”或者“公司的潜规则”。尽管报纸电视等舆论天天都在宣传吸烟有害,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男士吸烟被认为是很正常。就像小敏的公司那样,男士吸烟不仅不需要躲躲闪闪,而且他们还会递来递去,相互支持怂恿。但是,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公司里,大多数人(自然也包括一些女士)看不惯女士吸烟,女士吸烟仍普遍会被看作“另类”,所谓“另类”就是不尊守潜规则,所以小敏被上司批评是很正常的。
的确,“女士不能吸烟”,它既不是国家法律,也不算是公司的制度,作为一个公司员工,如果小敏执意要继续吸烟的话,估计小敏的上司也会“无可奈何”,他既不能以违纪的名义扣发她的薪水,更不能以违法的名义炒她的鱿鱼。但是,“女士不能吸烟”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如果在一个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风俗习惯”的话,就说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它既不是某一个人定的,也不会因某一个人不习惯而改变。它虽然不像公司的规章制度写得那么明确,也没有那么大的强制性,但是它往往更受公司大多数员工的尊重,如果你触犯它,它同样有可能让你碰得头破血流,吃比违反公司纪律更大的苦头。比如说,一个员工上班迟到几分钟,一般只有考勤的人在意,其他同事可能不闻不问,但如果在一个大多数人看不惯女士吸烟的公司你吸烟,那就是一种不尊重公司的风俗习惯的表现,其他同事“群起而攻之”则是很正常的。这种“群起而攻之”,可能先是在你背后指指点点,跟着就是有关你的风言风语,接下来可能就是同事在工作中不再配合你,甚至暗中使绊,最终把你搞成“孤家寡人”。
当然,在“女士不能吸烟”这类风俗习惯里面,有明显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甚至还有许多像“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等封建味道极浓的丑陋东西,尽管如此,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如果你不能忍受这种风俗习惯而与它对着干的话,到头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对抗是徒劳的。
当然,像小敏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人们“看不惯女士吸烟”这类的“风俗习惯”,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对抗“女士不能吸烟”这类“风俗习惯”,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人们头脑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做起来不知要花多大的代价。对于小敏这些职场新人来说,除开血气方刚,她们并没有多大能耐。事实证明,职场新人要对抗公司里一些明显不利于职场新人的“风俗习惯”,不仅是做不到的,而且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因看不惯而与公司的“风俗习惯”对着干的,其结局几乎百分之百是“出师未捷身先亡”,即使不跳槽,也把自己搞得灰头灰脑的。因此,作为职场新人,至少在你们进入公司的前两年,你对这类“风俗习惯”是无能为力的。评论其对错,都没有实际意义。对于公司的潜规则,适应才是硬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第3个细节 千万别说“新来的”
Blog。xiaobin
谭一平
前些天,为了讲座的事,我给济南的一家公司的公关部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新员工,当我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她马上很谦虚地说自己是我的忠实读者。我说找她的经理,她说经理出去了,我说你们公司请我来做讲座,能否给我介绍一些你们公司的基本情况,免得到时无的放矢。
听我这么一说,她马上打退堂鼓:“谭老师,实在对不起,我是新来的,还不太了解公司的情况,我给您另外找个人介绍。”说着,她把电话转给了别人。
尽管这位员工态度很好,但还是让我失望。
许多职场新人进了公司后,往往几个月过去了,他们还像作客,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在企业的基层,部门内部分工往往不是很细,而一些重要的工作又不能马上交给新人,所以一般都是先做内勤,也就是处理考勤、收发电子邮件这类日常工作。在一些满怀激情的职场新人看来,这就是打杂,在他们眼里打杂有什么好学的。许多职场新人也想找事做,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他们总是在等老员工手把手地教自己,就像中学时等数学老师来讲解习题一样。
从理论上来说,办公室里的每个老员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