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全-少有人走的路 >

第35节

全-少有人走的路-第35节

小说: 全-少有人走的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中,或妄自菲薄。
  自认为没有任何价值,并且一再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就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的产生,并且使之成为心理治疗的核心问题。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害怕滥用力量并不是抗拒潜意识的主要原因。他们并不担心自己能够随心所欲,让他们望而却步的原因其实是爱和侍出本身。我们当中的多数人,就像是幼小的孩子或是青春期的少年。我们渴望摆脱束缚和乏力的状态。拥有成年人的自由和力量。但是,成年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学习的自律原则,却让我们感到乏味乃至恐惧。尽管我们时常觉得父母、社会或者命运,对我们是一种压迫或威胁,但我们少有人:走的路还是甘居下游,希望有更大的权威帮助我们推卸责任、摆脱压力。如果没有人代我们承受职责,我们就会感到害怕。若非有上帝与我们同在,独自处于崇高境界的我们,更会感觉不寒而栗。相当多的人缺乏忍受孤独的能力,所以宁可放弃“掌舵”
  的机会。大多数人只渴望平安,却丝毫不愿承受孤独。他们缺乏忍受孤独的能力。他们渴望拥有成年人的自信,却不肯让心智走向成熟。
  我们以各种方式,探讨了成长的艰难之处。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人能够义无反顾地走向成熟,并乐于接受崭新的、更大的责任。大多数人都会随时终止前进的脚步。实际上,他们的心智充其量只是部分成熟而已。他们总是避免完全成熟,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完成上苍赋予的更高的要求。
  响应潜意识的召唤如此艰难,难怪耶稣说过:  “被召唤的人众多,被选上的人寥寥”。许多人即便找到最出色的心理医生,却不能从心理治疗中获益,原因也正在于此。在心灵的熵的作用下,抗拒潜意识的召唤,就显得非常自然,于是,人们也习惯性地百般逃避。可是,我们似乎更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听从潜意识的召唤?这些人和大多数人有何不同?对此,我无法给出确定的结论,因为这些人和普通人相比,好像并无不同。他们既可能来自生活富裕、教育良好的家庭,也可能成长在贫穷而迷信的环境之下;他们可能自幼得到父母的关爱,也可能生而不幸,丝毫不曾感受过被入关怀的滋味;他们可能产生过心理不适的小问题,也可能因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接受过长期的心理治疗;他们可能是老人,也可能是年轻入;他们可能听从潜意识的召唤,不假思索地履行使命,也可能与潜意识多次较量,才渐渐做出让步,走向皈依。我虽然有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可是,对于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病人,至今仍没有多少把握。说实话,在心理治疗初期,我的确无法预测出哪些病人对于治疗不可能有任何反应,而哪些病人真正适合接受治疗,而且可能迅速恢复心灵的成长,甚至达到很高的境界。总而言之,潜意识深不可测。耶稣曾对门徒尼戈蒂姆斯说:  “你听见风的声音,却不知它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对于上帝也是如此,我们不知道他最终把天堂的使命赋予何人。”我想耶稣对于上帝的看法类似于我们对潜意识的看法。归根到底,我们只能承认:潜意识,有着无比神奇的属性。
  本章有关潜意识的论述,旨在帮助走上心智成熟之路的人去赢得人生的好运,去学习和掌握发现神奇事物的本领。不期而遇的好运和收获不是天赋的才能,而是后天习得的本领。拥有这样的本领,我们就可以理解意识领域之外的潜意识.并妥善地加以运用。拥有这样的本领,就可以确保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始终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智慧,指引着我们走向新生。这一双手,这一种智慧,总是目光犀利、判断准确,远远胜于我们的意识思维。有了它们的指引,我们的人生旅途才会畅通无阻。
  释迦牟尼、耶稣、老子,以及其他古代圣贤,都以不同方式阐述过类似观点。我在我的行医生涯中,发现人生的现实与先人的教诲完全一致,由此促使我饱含激情,撰写了这本《少有人走的路》。如果你想对上述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就不妨去重读那些古老的经典,汲取更为深刻的人生见解。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你不要期待从中获得更多的细节。也许出于被动、依赖、恐惧和懒惰的心理,你希望看清前方每一寸路面,确保旅途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你的每一步都具有价值,可是很遗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丁.少    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有    牵着你的手前进,也没有任何既定的宗教仪式能让你一蹴而就。
  人    任何训诫,都不能免除心灵旅行者必经的痛苦。你只能自行选走    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的    境界。
  路翻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在世界各地,都有人踽踽独行,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心智成熟之路上,而且默默走过了很远的距离。无数的脚步汇聚起来,构成了一张庞大的网络,其覆盖面积之广超过我们的想象。读者感谢我减轻了他们旅途的寂寞,我也要因同样的理由感谢他们。
  曾有读者询问我,我是否认为心理治疗必然可以带来理想的效果。心理治疗的质量当然良莠不齐。不过我始终相信心理治疗的意义无可替代。诚然,有的患者甚至与一流的心理医生进行过合作,却似乎未能从中受益。尽管如此。在我看来,大部分患者遭遇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本身缺少兴趣与意志力,以致不能配合治疗市的严格要求。我还要补充一点:大约有5%的心理疾病是无法治愈的,而且,随着治疗中涉及的深刻自省.患者的病情甚至会更加恶化。
  丁少有人走的路所有认真阅读并理解本书内容的人。都不大可能属于这5%之列,但是,心理医生都有责任挑选出极少数病人(我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症状极为特殊,或是病情相当严重,因此不适合接受一般的心理分析治疗),采用某种更恰当、更有益的治疗方式,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那么,什么样的心理医生真正有资格对病人实施心理治疗呢?不少寻求心理治疗的读者询问我:如何选择理想的心理医生?如何确认对方是否有资格进行治疗我的第一个建议是:选择医生务必慎重,这是你毕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心理治疗是一项不小的投资,不仅需要花钱,还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它就是股票经纪人所说的“高风险投资”:选择正确,会给你带来大笔“心灵红利”;倘若万一选错,即使你表面上没有受到多少伤害,其实你浪费的是宝贵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精挑细选的同时,也要信任自己的感受与直觉。
  通常,和心理医生交谈过一次,你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适合你。
  如果感觉不适合,那就付清这次的费用,随即另请高明。确定医生是否适合自己,这种感觉可能很抽象,不过,通过某些具体的线索或细节,你就可以做出判断。我曾于l966年接受过心理治疗。当时,我对美国参加越战的道德性不仅产生了怀疑.而且采取了明确的反战立场。接待我的心理医生,在候诊室里摆放了诸如《壁垒》、  《纽约书评》等杂志,这些都是采取反战立场的自由派杂志,所以,我在见到医生本人之前就已经对他产生好感了。
  不过,心理医生能否真正给予你关心,远比他们的政治立场、年龄或者性别更加重要,这一点,你同样可以很快察觉。
  一般说来,一流的心理医生不应急不可待地做出乐观的保证.或者不假思索地对病人实施治疗。真正用心的心理医生应该稳重而审慎,而且有所保留。作为患者,你可以凭借直觉发现.在他们含而不露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关心还是漠视。
  通常,心理医生首先都会和你面谈,决定是否接受你。你也可以趁机面试他们,这没有任何不妥。如果认为有必要,你尽可大胆询问心理医生:他们对于女权运动、同性恋和宗教问题有何看法?你有权得到诚实、坦白而严肃的回答。至于其它问题,譬如,治疗需要多长时间,你的皮疹是否由心理因素引起,如果心理医生回答“不知道”,你完全可以相信他们是在说实话。凡是受过良好教育、事业成功的专业人士,如果能够泰然承认不足,通常都是正式受过专业训练,而且是值得信任的人。
  心理医生的能力,和他们持有的证书几乎毫无关系。爱心、勇气和智慧都不能从文凭上显示出来。例如,  《心理医生协会资格考核证明》或许是医学界最高的资历证明,代表持有者受过严格的训练。它虽然可以让你感到踏实,不必担心落入江湖郎中手里,但是,就心理治疗的质量而言,有些专业心理医生未必比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或者教会牧师更加出色,甚至可能不及后者。事实上,我认识的两位一流的心理医生,甚至都没有大学毕业。
  口碑,通常是寻找一流心理医生的有效途径。假若你有一些可靠的朋友,他们对某个心理医生的服务感觉满意,那你何不接受他们的推荐呢?还有一种方式,尤其适合病情严重或兼有生理问题的患者,那就是去找职业心理医生。职业心理医生接受过心理医学的系统培训,收费也最为昂贵,不过,他们能从多个角度了解绦的状况。交谈一个钟头,让他们了解你的问题之后,你就不妨提出要求,让他们把你介绍到收费低廉、非科班出身的心璎医生那里。最优秀的心理医生通常都愿意告诉你,在附近社区中,哪些非科班从业者能力最强。当然,如果你感觉医生和你配合默契,对方也愿意接受你的求诊,就不妨丁留下来,继续接受治疗。
  如果你经济紧张,而且没有专业门诊治疗的医疗保险,则可以选择到政府、医院下属的精神或心理健康专科门诊,去向那里的医生求助。根据个人财力,选择适合的专科门诊,也可以确保你不会落入江湖骗子之手。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专科门诊的治疗水平有可能并不理想,而且,你选择心理医生的能力也可能相当有限,即便如此,上述方式也不妨一试。
  上面的建议和指导,可能不及你希望的具体而详尽,但我只想提醒你一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要使心理治疗顺利进行,心理医生必须和病人经常沟通,建立起亲密的感情。因此,你有责任挑选值得信任的医生并接受治疗。适合某一个人的心理医生不见得适合另外一个人。每一个心理医生和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你惟有依赖直觉自行判断,当然,这其中会有风险。我真诚地祝愿你一切顺利,交上好运。考虑到接受治疗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也佩服你能够自负其责,做出最终的正确决定。
  ·斯科特·派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