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全-少有人走的路 >

第33节

全-少有人走的路-第33节

小说: 全-少有人走的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心灵的力量带来的孤独感,要比政治权力更加突出。
  对于政治当权者而言,他们至少还有心智相当的人与之沟通.总统或国王的身边,总是簇拥着一大群政客或臣下,哪怕他们是趋炎附势者和溜须拍马者。而心智成熟到无所不知的人,却难以找到水准相当的人。在圣经的《福音书》中,涉及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就是耶稣常因无人了解他而颇为沮丧。不管他如何努力,如何教育他的门徒们学习自律,都无法使其心智大幅度成熟,达到与他同等的层次。最聪明的门徒,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追随他的指引,却永远无法与他相提并论。耶稣无限的爱和慈悲心肠,也无法使他摆脱强烈的孤独。那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冷清,是孤独地走在前方,始终无人陪伴的寂寞。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所有走在最前面的人,所有走得最远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孤独。孤独本身就像是沉重的负担,倘非把别人远远抛到身后,而自己与上帝越来越接近,近到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领略到他的微笑的话,那么我们肯定难以忍受下去。
  正因为意识不断成长,我们可以与上帝心灵相通,我们才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正是“神交”带给我们莫大的幸福,才支撑我们鼓足勇气,宁可忍耐孤独、踽踽独行。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谈到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我曾提出或暗示过一系列结论。
  表面上,这些结论毫不相干,比如:神经官能症是人生痛苦的替代品;要让心理恢复健康,就要不惜任何代价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如果我们偏离潜意识的意愿,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心理疾病的话题,并把上述结论整理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观念。
  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为了生活得更好,必须尽可能地少有人走的路了解世界的本质,但真正的了解无法一蹴而就。要洞悉世界的本质,认清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可能经受各种痛苦,而惟有经受痛苦,才能够最终走向真理。
  我们趋向于逃避一切痛苦和折磨,因此对某些消极现象可能熟视无睹,对残酷的现实可能不闻不问,我们的目的,只在于捍卫我们的意识层次。不让现实资讯侵入其中,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意识的防卫机制”。每个人都可能采用这种机制,有意限制个人的认知范围和认知能力。但是,不管是出于懒惰还是害怕痛苦的原因,我们采用防卫机制.阻碍自己的认知过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少得可怜,我们的心灵就会与现实脱节,言语和行为也会变得不切实际。这种情形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即便我们自己没有察觉,别人也会清楚地看到:我们正在脱离现实,成了可怜的怪人或者异类。我们自以为很正常,其实我们的心理疾病可能相当严重。
  在健康出现恶化之前,潜意识就会察觉到我们的变化,注意到我们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它通过各种方式,提醒我们情况变得不妙——频繁的噩梦、过度的焦虑、极度的沮丧,类似的症状在我们身上不断出现。虽然意识可能与现实脱节,但无所不知的潜意识总能看清真相。并以上述症状的产生提醒我们做出及时的改变。换句话说,心灵产生的种种症状,或许让我们难以接受,但它们却是神奇力量的体现.它们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滋养心灵的强大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我在前面简短列举过忧郁症的病例。一个人出现忧郁的症状,说明他(她)的生活状态与心理需求发生了冲突.因此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前面谈到的许多病例,固然是为了说明某些道理,但它们都可以证明一个事实:出现心理疾病的症状。
  意味着选择了错误的道路,意味着病人的心灵非但没有成长,而且处于严重的危机当中。下面,我还想再举一个例子,证明心理症状在人生道路上的作用。
  贝特西是个22岁的女子,她聪明可爱,但常常不苟言笑,显得过于假正经。她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她是一个工人家庭的独生女,父母笃信天主教,省吃俭用,供她读完了大学。尽管贝特西学习成绩优异,不过她刚刚读完一年级,就突然选择了辍学,嫁给了邻家的小伙子——一个汽车修理师,贝特西本人则到超市做了收银员。婚后的两年尚且顺利,不过,她很快出现了奇怪的心理症状:总是无缘无故地感到焦虑,有时甚至难以控制。她外出购物,或是在超级市场上班,或是独自走在街上,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她不得不丢下手头的事,马上赶回家中或是丈夫的修理厂。只有和丈夫在一起,她的恐惧感才会消失。这种症状越来越严重,迫使她不得不辞去工作。
  她去看过许多医生,而医生的镇静剂无法让她平静下来,她的病状也没有改善。贝特西不得不向我求助,她哭泣着说:
  “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我的生活都很正常,丈夫对我也很好,我们彼此深爱,我也喜欢我的工作。现在情况却糟透了,我快要发疯了!请你帮帮我,让我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其实,贝特西的处境,不像她描述的那么美好。通过治疗。她承认并接受了一个令她一直痛苦的事实:尽管丈夫对她很好,可是,丈夫身上的某些缺点总是让她无法容忍。她的丈夫性格粗鲁、兴趣狭窄,惟一的兴趣就是看电视,这让她感到厌烦。另外,在超级市场做收银员,同样让她感觉极度无聊。我们开始探讨她为什么中途辍学,去过眼下这种单调的生活。  “我就读的大学让我觉得不安,”她说,  “许多同学都在吸食毒品,乱搞男女关系。他们生活糜烂,不务正业。我觉得无法接受,整天都很不自在,别人却认为是我有问题。不只那些想和我有那种关系的男生那样想,我的女性朋友也认为我不正常,还说我过于天少有人:走的路真和幼稚。我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教会和我父母的价值观。我真是被这种局面吓坏了,所以不得不选择辍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贝特西最终能够鼓起勇气,面对逃避的一切。
  而且.她决定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幸运的是,她的丈夫愿意改变缺点。与妻子一同进步,因此也决定进入大学读书,他们的人生视野迅速扩大。贝特西的焦虑症,自然而然地痊愈了。
  贝特西的焦虑感,属于一种“广场恐怖”,就是置身于超级市场等大型公共场所时,不自觉地产生的一种心理恐惧症。对于贝特西本人而言,这是自由感带来的恐怖。尽管她可以自由地走动,同别人沟通和交往,可是假如她独自出门,没有丈夫“保护”。焦虑和恐惧的症状就会随时出现。因自由感而产生的恐惧,是她的心理疾病的本质,它使得贝特西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也许更容易了解她的病情:早在焦虑症出现前,贝特西就产生了对自由感的恐惧,她选择从大学辍学,更是限制了其心智的成熟。根据我的判断,早在焦虑症出现三年之前,她就患上了“自由恐惧症”。她对此一无所知。她也不知道选择辍学只能使病情日益加重。当她莫名其妙地感到焦虑时,才意识到息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好在经过治疗,贝特西终于回到了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我相信,大多数心理疾病都与上述模式有关,即早在症状频繁出现之前,疾病就存在于人的身体里。症状本身不是疾病,而是治疗的开端,尽管它们不受欢迎,而且为我们所厌恶和恐惧,但是,它是来自潜意识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信息。它使病人意识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正在出现问题,因此,他们可以及时自我反省,或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
  如同对待潜意识的态度一样,大多数人总是拒绝这种提醒,他们以各种方式逃避,不肯为疾病承担起责任。他们对症状视而不见,还振振有辞地说:  “人人都可能出现异常状况,或者偶尔遭受到小灾小病的打击。”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他们也可能中断工作,停止驾车,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放弃参加某些活动。他们也可能吃止痛药,服用医生开的药丸,借助酒精或其他药品麻醉自己,试图自行消除这些症状。即便承认出现某些奇特的症状,他们也下意识地把责任归咎于外界——家人的漠视、朋友的虚伪、上司的压榨、社会的病态,甚至把问题归咎于自身命运不济。只有少数人正视自身症状,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之所以出现异常是内心深处出现问题所致。他们听从潜意识的暗示,并从中获得帮助。他们接受缺点和不足.忍受治疗中必经的痛苦,也由此得到巨大的回报。根据基督教《圣经·马太福音》,耶稣在“登山训众”时曾说过:  “虚心者必有福气,因为天堂属于他们。”我想,这种说法,和心理治疗的本质如出一辙。
  有关“潜意识”与心理疾病的关系,我认为最好的例证之一,就是希腊神话中俄瑞斯忒斯与复仇女神的故事。俄瑞斯忒斯是阿特柔斯(希腊古城迈锡尼之王)的孙子。阿忒柔斯野心勃勃,想证明自己无与伦比,甚至比诸神更伟大,所以遭到诸神的惩罚,他的后代都遭到了诅咒,导致俄瑞斯忒斯的母亲克吕泰墨斯特拉与人私通,谋杀了自己的丈夫——俄瑞斯忒斯的父亲阿伽门农。就这样,诅咒又降临到俄瑞斯忒斯头上——根据古希腊伦理法则,儿子必须为父亲报仇。但是,弑母的行为同样为希腊法理所不容。俄瑞斯忒斯进退丽难,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最后他还是杀死了母亲。于是诸神派复仇女神昼夜跟踪,对他进行惩罚。有三个形状恐怖、只有他看得着听得见的人头鸟身怪物,时刻都在恐吓他、袭击他、咒骂他。
  不管走到哪里,俄瑞斯忒斯都被复仇女神追赶。他到处流浪,寻求弥补罪过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孤独、反省和自责,他请求诸神手下留情,撤销对阿特柔斯家族的诅咒。他说.为了少有人走的路弑母之罪,他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复仇女神不必紧追着他不放。诸神于是举行了大规模的公开审判。太阳神阿波罗为俄瑞斯忒斯辩护,说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亲手安排的,他下达的诅咒和命令,使俄瑞斯忒斯陷入了弑母雪耻的困境。此时,俄瑞斯忒斯却挺身而出,否认了阿波罗的说法,他说:  “有过错的是我,是我杀死了母亲,与阿波罗无关。”他的诚恳和坦率,让诸神十分惊讶,因为阿特柔斯家族的任何人都不曾有过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情形,他们总是把过错推到诸神头上。最终,诸神决定赦免俄瑞斯忒斯,取消了对阿特柔斯家族的诅咒,还把复仇女神变成了仁慈女神。人头鸟身的怪物变成了充满爱心的精灵,从此给予俄瑞斯忒斯有益的忠告,使他终生好运不断。
  这个神话的含义并不难理解,只有俄瑞斯忒斯能看得见的复仇女神的幻影代表着他自己的症状,也就是他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复仇女神变成仁慈女神,意味着心理疾病得到治愈,整个过程,和我们前面谈到的病例完全一致。俄瑞斯忒斯实现了局面的逆转,是因为他愿意为自己的心理疾病负责,而不是一味逃脱责任或归咎到别人头上。虽然他尽力摆脱复仇女神的纠缠和折磨,但他并不认为他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的惩罚,也不把自己看成是社会或环境的牺牲品。作为当初降临到阿特柔斯家族身上的诅咒。复仇女神象征着阿特柔斯的心理疾病,这是阿特柔斯家族的内部问题,也就是说,父母或者祖父母的罪过,要由他们的后代来承担。然而,俄瑞斯忒斯没有怪罪其家族,没有指责他的父母或祖父母,尽管他完全可以那样做。他也没有归咎于上帝或者命运。与此相反,他认为局面是自己造成的,他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以洗刷罪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大多数治疗一样,都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才能最终见警效。最终,俄瑞斯忒斯还是获得了“痊愈”,他通过努力完成了“治疗”,而曾经带给他痛苦的一切,也变成了赋予他智慧和经验的吉祥使者。
  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都目睹过上述神话在现实中的“重演”,他们亲眼见过复仇女神变成仁慈女神的过程,即他们使病人康复了。这种改变的过程殊为不易。大多数病人一旦意识到心理治疗意味着要面对痛苦,要为病情和治愈负起责任,心中的畏惧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进入治疗状态以后,不管病人的斗志多么高昂,心里都会打退堂鼓。有的人宁可继续生病.冒着丧失健康的危险,也要把责任推到“诸神”身上,却不愿自行承担。心理医生必须让他们接受这种观念:敢于自律并承担责  2蟹任,才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