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友渔斋医话-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夏季摄生。夏至后伏阴在内,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
起霍
乱。宜从虚堂静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远却贼风,自然清凉,心宜恬淡,冰雪胸怀
,不可以热为热,辄生热恼。其于肥腻当戒,不得坐卧星下,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风
入腠理,渐迫脏腑,其患不测。
秋季摄生。近年天气迟缓,往往早春多寒,早秋多热;晚春尚寒,晚秋尚热。时过中秋
,尚
有裸体洗浴者。故早中二秋,调摄与夏同。谚云∶人过七月半,可称铁罗汉。盖谓三伏炎蒸
,啖生冷,爱风凉,表学受伤。当秋风束缚之时,汗孔闭塞,伏邪欲泄,或疟或痢作焉。摄
生之士,能谨于夏,再谨于夏秋,可无疟痢之患矣。然石成金改;人过八月半,方为铁罗汉
。盖谓七月中至八月中三十日,尚有流金烁石,庚金亢伏之候,正宜留心保养,有深意在焉
。
冬季摄生。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设遇早起,
须饮
温酒一杯,食物少许,既冒大风雾露,亦不致中伤,胃实肌充故也。大寒之时,宜处密室,
多烧香炉,以藉暖气,不得用大火烘炙,损人。手足应心,不可以火炙;手引火入心,令人
烦躁。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
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不宜沐浴。阳气内蕴之时,若加汤火所逼,必出大汗。高年骨
节疏薄,易于感动,多生外疾。虽壮盛之年,宜远房帷,维持阳气,以为来春发生之本。
黄退庵曰∶前贤往哲之言,切于人之养生保命者。已采录若干条,若能探求不懈,亦足
以永
年益算矣。但世人屏弃俗缘,形如槁木,心若死灰者,千万人之中,恐无一人也。今以平居
自处之境录一通,与违生明理之君子观之,或有取乎凡人。总宜平明即起,今日应行之事,
于卯后午前,逐件料理定当;午后仍可读书静坐,浇花扫地,稍劳其体。仲春至仲秋,可早
息,余或稍迟;冬夜虽长,不宜至更深。少壮之年,于二至大寒大暑,雷雨月蚀之宵,醉饱
劳动之后,忧未能释,怒未能解之时,房室切宜远也。饮酒所以谋欢,若至呕吐委顿,则失
矣。食物量腹而受,宁少无多;夏月尤宜淡泊,使脏腑清虚,不致生疾。力不能为之事,莫
放心中,应事必使割藤,则心无所系。偶有所失,勿戚戚于心;非理之来,当平心恕过好言
慰之,或量力周济,自然变怒为悦而去矣。千谋万算,须知总由乎天。不如守吾之拙,为人
之美,莫大乎孝与不淫不杀;不食牛肉,更能存心利人利物。不但自己福大寿长,子孙定为
良善保家也。言虽浅陋,然于为人之道,养生之功,亦有小补云尔。
第二种
橘旁杂论上卷
属性:谈天邹衍,心好未能;买药韩康,身堪为偶。才既局于匡济,志非甘以沉沦,乃感文正
之言,良医岂易。然而尺短寸长,不揣孤陋,古今并论,或有可取。与其矜全而不语,曷若
糊覆而见收?
第二种橘旁杂论上卷
古今医书大意
属性:古今医书,汗牛充栋,何可胜言哉?自上古及周秦两汉,魏晋六朝,唐宋元明至国朝,
名贤
代出,各自成家,其书不下几千百种。其中砂混南金,鱼目乱珠者,亦复不少;今汰其繁,
而检其要若干种。如三光之丽乎天,五味之益于口,诚不可一日废焉。每种略疏其大旨,俾
人知所采择;而访求善本,有欲熟读者,有欲熟玩者,有欲查阅者,此皆在人神而明之者
也。自上古神农着《本草》,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一日而化七十毒,合人之五
脏六腑、十二经脉,条晰寒热升降之治。计药三百六十五种,分上中下三品,是为方书之祖
。黄帝作《素问》,与岐伯、雷公等六臣更相问难,其言通贯三才,包括万象,虽张、李、
刘、朱诸人,终身钻仰,竟无能尽其蕴奥;唐·启元子王冰注释,颇为补益。《灵枢经》十
二卷,是书论针灸之道,俞穴脉络之曲折,医者终莫能外;与《素问》通号《内经》。《难
经》二卷,周秦越人撰,计八十一难。发明《内经》之旨,辞义古奥,猝不能通。元·滑寿
伯
仁所注,较诸家笺释,则为明畅。《金匮要略》,汉·张机仲景撰,晋·王叔和编,世罕传
本。宋·王洙始于秘阁录出,凡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为医杂症者之祖。国朝徐彬忠可
注为独善。又有《伤寒论》十卷,亦叔和编次,金·成无己注解。后贤以叔和将原文颠倒错
乱,各出己见以成书,如方中行之前条辨,程郊倩之后条辨,喻嘉言之《尚论篇》,诚为各
有发明;然无互有胶柱之处,莫若无己之原注为得。总之讲《伤寒》者,各部俱宜探讨深究
也。《明理论》五十篇,论方五十篇,皆无己所撰,以发明仲景意也。《肘后方》八卷,晋
·
葛洪稚川撰,凡分五十三类,但有方而无论。梁·陶贞白增修,金·杨用道附注。《甲乙经
》八卷,晋·皇甫谧士安撰,盖合《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诸书,撮
其精要,以成是经,言针灸之法最悉。《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叙阴阳表里,辨三部
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 ;若
网在纲,有条不紊。披诵之,足以占外知内,回死别生焉。《褚氏遗书》一卷,南齐·褚澄
彦道撰,凡十篇。发明气血阴阳之奥,其论寡妇僧尼之异治,发前人所未发。至宋嘉泰中始
有刻本。《巢氏病源》五十卷,隋大业中巢元方等奉敕撰,凡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条。
然但论病源,不载方药,后贤往往采择所论以成书,则历代宝为圭臬矣。《千金方》三十卷
,唐·孙真人思邈撰。后因方中多用虻虫、水蛭,别撰《千金翼方》。以他药代之,以惜物
命。后有混作九十三卷。其为原书与否,已不可详。《外台秘要》四十卷,唐·王焘撰,是
书作于出守邺郡时,故曰《外台》。凡一千一百四门。皆先论后方,古圣专门授受之法,多
在其中。惟以针法无益而有损,削之不载。又如《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皆经
验诸方,并记医案,故以《本事》为名。其书属词简雅,伪医不能甚解,故罕传习,然多入
微之论。《素问原病式》一卷,金·刘完素守真撰,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所列病机十九
条,演为二百七十七字。立全书纲领,而逐条辩析,其大旨多主于火。又撰《宣明方论》十
五卷,其大旨本《素问》及《金匮要略》,而用药多主寒凉。盖因天时地气而施。泥之者非
,废之者亦非也。《病机气宜》三卷,金·张元素撰,其书分三十门,于脉证多所阐明。李
濂《医史》称∶刘完素病伤寒,不能自医,得元素治之乃愈,则其术侔完素矣。《儒门事亲
》十五卷,金·张从正子和撰。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当知医也
。其法以汗吐下三法作诸症,惟宜治六淫外感,不可为常训。用之得宜,取效亦捷,在因证
而施治之。《内外伤辨惑论》三卷,金·李杲东垣撰。发明内伤之症,有类外感,大旨培补
脾胃为主。又撰《兰室秘藏》六卷,凡二十一门。其归重于脾胃,极言寒凉峻剂之害。盖隐
挽刘张二家之流弊也。又《脾胃论》十二卷,申明培补脾土,升阳益胃,与《辨惑论》相辅
而行。《医垒元戎》十二卷,元·王好古撰。以十二经为纲,首伤寒附杂症,大抵祖仲景之
意,参以其师张元素、李杲之法,与朱震亨门径小异。又撰《此事难知》二卷,皆阐明李杲
之绪论,于伤寒延医尤详。杲《伤寒会要》,久已散佚,惟赖此尚存其梗概。《格致余论》
一卷,元·朱震亨丹溪撰。其说以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以补阴为宗。又撰《局方发
挥》一卷,以《和剂局方》多温补燥烈之药,耗损真阴,乃着此书以辟之。后之分别门户以
相攻者,自此为始。又撰《金匮钩元》三卷,以补阴为宗,其以郁论病,亦开后来无穷之悟
。《推求师意》二卷,明·戴元礼撰。元礼为震亨之弟子,既校补震亨《金匮钩元》,又阐
发其未尽之意,以成是书。震亨用黄柏、知母补阴,或过于苦寒,以伐生气;元礼能调剂其
所偏,尤为善学。《薛氏医案》七十八卷,明·薛己立斋撰。盖裒其生平著作,共为一编。
所自着者九种,订正旧本而附以己说者十五种。考其大旨,以命门为真阳真阴,而气血为阴
阳所化,常用者不过十余方,而随机加减,变化不穷。后赵献可作《医贯》,述己之说,而
主持太过,遂至胶柱鼓瑟,非己之本意也。《名医类案》十二卷,明·江 撰,其子应宿增
补,凡二百五门。所采上自秦越人、淳于意;下至元、明名医治验方论,多所辨证,不但以
捃拾为富也。《赤水元珠》三十卷,明·孙一揆撰,凡分七十门,每门又各条分缕析,辨别
疑义。大旨以明证为主,故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端,言之甚详;其论古今病症,名实混淆
之处,尤为细密。其医案亦能发明病源,可取也。又《医旨绪余》二卷,以脏腑气血经络
穴,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并论诸家之长短。《证治准绳》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撰。凡五
种∶杂症、伤寒、疡科、幼科、女科,附以类方,其扩采繁富,条理分明。考方论者,莫赅
洽于是书。《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濒湖撰。取诸家本草,删复补漏订讹,汇为
一编。凡十六部,六十二类,所取诸药一千八百七十一种,图三卷,百病主治二卷。考证精
搏,与《证治准绳》俱为医学之渊海。又《奇经八脉考》一卷,以人身十二经脉,医家所共
知,惟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任、督、带,为奇经八脉,医所易忽。因各详其证治,
并附以气口九道脉图,阐发《内经》之旨。《广笔记》四卷,明·缪希雍仲淳撰。其大旨以
刘完素、朱震亨为宗,与张介宾同时,而门径迥异。缪捷变而或以巧失,张持重而或以缓误
,亦互有得失也。又撰《本草经疏》三十卷,分为十部,每药皆有发明,故谓之疏。王懋
作《石膏辨》,颇诋 之,然亦一家之学也。《类经》三十卷,明·张介宾景岳撰。以《素
问》、《灵枢》析为三百九十条,分十二类,厘为十七卷;又益以《图翼》十一卷,《附翼
》四卷,注释亦为通贯详悉。虽不免割裂古书,而门目分明,易于寻检,洵为后学之实筏也
。李杲、罗从谦尝有是作,不自介宾始。又撰《景岳全书》六十四卷。大旨以温补为宗,然
执持太过,故传其说者,功过相半。《温疫论》三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又可撰。
其说以伤寒中脉络,因表入里;瘟疫之气,自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在不表不里之间,治法
迥异,乃撰此书以辨别之。盖崇祯辛巳,疫气蔓延数省,以伤寒法治之多死,因推究而得其
病源焉。《 疟论疏》一卷,明·卢之颐撰。所论证治用药,分寒热虚实之辨,至为详悉
。《医门法律》六卷,国朝喻昌嘉言先生撰。大旨为针砭庸医而作,每门先冠以论,次为法
为律,法者疗病之例,律者纠误疗之失也。所治医案,为《寓意草》。明审证候,意亦不似
他家医案,但称治验,而不言其所以然。其论秋燥一症,超越古今。《伤寒舌鉴》一卷,国
朝张登撰,以舌苔辨伤寒证因,以身所阅历,定为一百二十图,颇显明易见。如国朝张倬《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王子接晋山《古方选注》三卷、《得宜本草》一卷,魏之 《续名医
类案》六十卷,徐大椿洄溪《本草百种录》一卷、《兰台轨范》八卷、《伤寒类方》一卷、
《医学源流论》二卷,皆所表表,业斯道者,咸宜备览焉。
第二种橘旁杂论上卷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属性: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日得相位乎?不许。复祷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
许。
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昔之志也。他日有人谓公曰∶丈夫之志于相理为当
然;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常欲救物,故无弃物。且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
,有不被其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相不可得矣,夫能
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