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43节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43节

小说: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搜逐瘀积。在中部食远。下部空心。俱丸如梧子。百劳水煎汤下之。汪氏医方集解同。但去降香莪术 
芒硝。用玄明粉。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沈〕脏。即子宫也。坚癖不止。止当作散字。坚癖不散。子宫有干血也。白物者。世谓之白带也。 
〔魏〕藏坚之脏。指子宫也。脏中之脏。指阴中也。 
〔尤〕脏坚癖不止者。 
子脏干血。坚凝成癖。而不去也。干血不去。则新血不荣。而经闭不利矣。由是蓄泄不时。胞宫生湿。湿 
复生热。所积 
之血。转为湿热所腐。而成白物。时时自下。是宜先去其脏之湿热。矾石却水除热。合杏仁破结润干血也。 
x矾石丸方x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五内中。剧者再内之。 
〔程〕矾石酸涩。烧则质枯。枯涩之品。故神农经以能止白沃。亦涩以固脱之意也。杏仁者。非以止带。 
以矾石质枯。佐杏仁一分。以润之。使其同蜜。易以为丸。滑润易以内阴中也。此方专治下白物而设。未 
能攻坚癖下干血也。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尤〕妇人经尽产后。风邪最易袭入腹中。与血气相搏。而作刺痛。刺痛。痛如刺也。六十二种未详。 
红蓝花。苦辛温。活血止痛。得酒尤良。不更用风药者。血行而风自去耳。 
x红蓝花酒方x(〔原注〕疑非仲景方。)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外台。近效。疗血晕绝不识人烦闷方。 
红蓝花三两。新者佳。以无灰清酒半升。童子小便半大升。煮取一大盏。去滓候稍冷服之。 
妇人良方。红蓝花酒。疗血晕绝不识人。烦闷言语错乱。恶血不尽。腹中绞痛。胎死腹中。 
红蓝花一两。上为末。分二服。每服酒二盏。童子小便二盏。煮取盏半。候冷分为二服。留滓再并煎。 
一方无童便。(本出肘后。○徐氏胎产方。治产后血晕。昏迷心气绝。)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徐〕此言妇人之病。大概由血。故言诸疾痛。皆以术 
苓泽归芍芎主之。谓即有因寒者。亦不过稍为加减。非真以此方概腹中诸痛也。 
〔鉴〕诸疾腹痛。谓妇人腹 
中诸种疾痛也。既曰诸疾痛。则寒热虚实。气食等邪。皆令腹痛。岂能以此一方。概治诸疾痛耶。当归 
芍药散主之。必是错简。 
x当归芍药散方x(见前妊娠中。)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徐〕此言妇人之病。既已由血。则虚者多。从何补起。唯有建中之法为妙。谓后天以脾胃为本。胃 
和而饮食如常。则自能生血而痛止也。小建中。即桂枝汤加饴糖也。言外见当扶脾之统血。不当令借四物之类 
耳。前产后附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正此意也。 
x小建中汤方x(见前虚劳中。) 
朱氏集验方。加味建中汤。治女人虚败腹痛。 
本方中。加当归琥珀木香。 
施丸端效方。大加减建中汤。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产 
损。月事不调。脐腹 痛。往来寒热。自汗口干烦渴。于黄 建中汤。去胶饴。加当归川芎白术。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能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 
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以胞以下。脉经。作此人故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 
瘦。头举中空。感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服肾气丸。以中有茯苓故也。方在虚劳中。) 
〔尤〕饮食如故。病不由中焦也。了戾与缭戾同。胞系缭戾。而不顺。则胞为之转。胞转则不得溺也。 
由是下气上逆。而倚息。上气不能下通。而烦热不得卧。治以肾气者。下焦之气肾主之。肾气得理。庶缭 
者顺。戾者平。而闭乃通耳。 
巢源云。胞转之病。由胞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气还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 
内。溲应出不得出。内外壅胀不通。故为胞转。其状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至死。张仲景云。妇人本 
肥盛。且举自满。全羸瘦。且举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朱氏格致论。引妇人本肥盛云云。而 
曰。其义未详。)案了。缭并音聊。缭。缠也。绕也。千金有四肢痿 缭戾等文。舒氏女科要诀云。了戾者。 
绞纽也。 
x肾气丸方x 
干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千金翼用桂附各二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详于虚劳。及消渴中。当参考。) 
〔鉴〕赵良曰。此方在虚劳中。治腰痛小便不利。小腹拘急。此亦用之何也。盖因肾虚用之也。用此 
补肾则气化。气化则水行而愈矣。然转胞之病。岂尽由下焦肾虚。气不化出致耶。或中焦脾虚。不能散精归 
于胞。及上焦肺虚。不能下输布于胞。或胎重压其胞。或忍溺入房。皆足成此病。必求其所因。以治之也。 
李曰。方名肾气丸者。气属阳。补肾中真阳之气也。内具六味丸。壮肾水。以滋小便之源。附桂 
益命门火。以化膀胱之气。则熏蒸津液。水道以通。而小便自利。此所以不用五苓散。而用肾气丸也。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脉经。作妇人阴寒。温阴中作药。蛇床子散主之。徐程魏尤金鉴并同。) 
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合。赵作令。是。) 
〔徐〕坐。谓内入阴中。如生产谓坐草之坐也。 
〔程〕 
白粉。即米粉。借之以和合也。 
〔尤〕阴寒阴中寒也。寒则 
生湿。蛇床子温以去寒。合白粉燥以除湿也。此病在阴中。而不关脏腑。故但内药阴中自愈。 
案千金注云。坐药。即下着坐导药。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野狼牙汤洗之。 
〔尤〕脉滑者湿也。脉数者热也。湿热相合。而系在少阴。 
故阴中即生疮。甚则蚀烂不已。野狼牙味酸苦。除邪热气疥疮恶疮。去白虫。故取治是病。 
案龚氏外科百效云。如因妇人子宫。有败精带浊。或月水未净。与之交合。后又未洗。男子肾虚。邪秽 
滞气。遂令阴茎连睾丸肿疮。小便如淋。名阴蚀疮。然妇人亦有之。据此则阴蚀。乃霉疮之属已。 
x野狼牙汤方x(外台引千金云。疗人阴虫疮方。案千金云。治阴中痒入骨困方。与外台所引异。) 
野狼牙(三两○千金作两把)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箸。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外台古今录验。妇人阴蚀。苦中烂伤。野狼牙汤。 
野狼牙三两。 咀以水四升。煮取半升。去滓内苦酒。如 
鸡子中黄一杯煎沸。适寒温。以绵濡汤。以沥疮中。日四五度即愈。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尤〕阴吹。阴中出声。如大便失气之状。连续不绝。故曰正喧。谷气实者。大便结而不通。是以阳明下 
行之气。不得从其故道。而乃别走旁窍也。猪膏发煎。润导大便。便通气自归矣。 
案金鉴云。膏发煎导之五字。当是衍文。此谷气之实也之下。当有长服诃黎勒丸之六字。后阴下气。谓之 
气利。用诃黎勒散。前阴下气。谓之阴吹。用诃黎勒丸。文义始属。药病相对。盖诃黎勒丸。以诃黎勒固下 
气之虚。以浓朴陈皮平谷气之实。亦相允合。方错简在杂疗篇内。此说未知是否。姑附之。 
萧氏女科经论云。按妇人阴吹证。仲景以为谷气实。胃气下泄所致。此之病机。有不可解。云来注云。 
胃实肠虚。气走胞门。亦是随仲景之文。而诠之也。夫人谷气胃中。何尝一日不实。而见阴吹之证者。未之 
尝闻。千百年之书。其缺疑可也。予甲寅岁。游峡右。有友吴禹仲来询云。此镇有一富室女。阴户中时簌簌有 
声。如后阴之转失气状。遍访医者。不晓此何病也。予曰。阴吹证也。仲景之书有之。禹仲因叹予之读书 
之博。案阴吹非罕见之病。简前年疗一诸侯夫人患此证。寻为瘵。药罔效而没。 
x膏发煎方x(见黄胆中。) 
x小儿疳虫蚀齿方x(〔原注〕疑非仲景方。) 
雄黄 葶苈 
上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案本草纲目。二味等分。日。作月。) 
〔程〕小儿胃中有疳热。则虫生。而牙断蚀烂。雄黄味辛。葶苈味苦。辛苦能杀虫故也。按张仲景有口 
齿论一卷。(案见宋艺文志。)今未之见。岂被处简脱于此耶。而妇人方后。不应有小儿方也。 
案玉函经第八卷末。亦载治小儿药三方。盖另有幼科书。而亡佚者。此类岂其遣方耶。 

卷六
杂疗方第二十三
属性:(案以下三篇。魏尤并不载。) 

卷六杂疗方第二十三
论一首、证一条、方二十二首
属性: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术(八分) 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 陈皮(五分 
)生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 (减)白术(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 
(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 咀。分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 
甘草少许。每帖分作三小帖。每小帖。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 
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鉴〕此方证不属。不释。 
案程不载此方。盖为宋人所附也。 
x长服诃黎勒丸方x(〔原注〕疑非仲景方。) 
诃黎勒(赵有煨字) 陈皮 浓朴(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程〕二味破气行气之剂。不可长服。宜审之。 
案本草云。诃黎勒。破胸膈结气。 
x三物备急丸方x(〔原注〕见千金。司空裴秀为散用。亦可。先和成汁。乃倾口中。 
令从齿间得入。至良验。○千金云。张仲景三物备急丸。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诸卒暴 
百病方。先和上。有口已噤可四字。外台古今诸家丸方门同。) 
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外外台作别○沈脂作泥)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 
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歇。○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 
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 
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歇下。徐沈并千金。 
有气字。程本金鉴。歇。作泄。) 
〔鉴〕方名备急者。以备暴然诸腹满腹急痛。及中恶客忤。噤闭卒死者也。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是恐 
人不急救。则死之义。然不如后人管吹入鼻之法为良。李 云。人卒得病欲死者。皆感毒厉邪阴不正之气而 
然。三物相须。能荡邪安正。或吐或下。使秽气上下分消。诚足备一时急需也。 
案停尸无考。盖是即遁尸。巢源云。遁尸者。言其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瘥后复发。停遁不消。故 
谓之遁尸也。 
千金月令抵圣备急丸。主干霍乱。心腹百病。疰痛等方。 
即本方。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服三丸。快利为度。 
外台许仁则巴豆等三味丸。疗干霍。心腹胀满。搅刺疼 
痛。手足逆冷。甚者流汗如水。大小便不通。求吐不出。求痢不下。须臾不救。便有性命之虑。 
巴豆(一百枚熬去心皮) 干姜(三两崔氏以芒硝五两代与千金同) 大黄(五两) 
上药。先捣干姜大黄为散。后别捣巴豆如膏。和前二味。同捣令调。细下蜜丸。以饮下。初服三丸。 
如梧子大。服讫数 。用令转动。速下利。良久不觉。则以热饮投之良。 
又古今录验。三味备急散。本疗卒死感忤。宫泰以疗人卒上气。呼吸气不得下喘逆。瘥 
后已为常用方。(出食饮水上气方。) 
即本方。合捣下筛。服半钱匕。得吐下则愈。 
又古今录验。司空三物备急散。疗卒死及感忤。口噤不开者。(即本方。出卒死。) 
又崔氏备急散。疗卒中恶。心痛胀满。欲吐短气方。 
大黄(二两) 桂心(四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 
上三味。捣筛为散。取一钱匕。以汤七合和服。当吐下。 
即愈。甚妙。(肘后千金。治遁尸尸疰。心腹刺痛。不可忍方。三味酢和如泥。敷病上。) 
千金翼。解散雷氏千金丸。 
即本方。去干姜。加硝石。炼蜜和丸。如小豆许。饮服一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