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一部中华版 >

第7节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一部中华版-第7节

小说: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一部中华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一下张天师传教的例子就知道了,他的黄赤之道、混气之法,其实说白了,就是房中术。但是他不这么说,他会说我这是鼓励大家繁衍人类,没有人类,宇宙就会灭亡了,所以他把参加过度仪的信徒叫做“种民”。

  汉代的官方文献《白虎通义》的《嫁娶篇》上说:“天子诸侯一娶九女者何?重国广继嗣也。”你看,多娶老婆的理由就是为了多生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思想在现代的生活中尚有市场,那么在古代是什么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涉及子嗣问题,连礼都可以变通。

  中国古代有一类图书一直很畅销的,比如《广嗣宝集》,相当于现代的育婴宝典,读这种书是想生孩子的准爸爸妈妈必须要做的功课。这种书里头就少不了收有“仙传种子丹方”、“种子法”。

  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大抵外国人是很难理解的,希拉里·克林顿就曾经在美国国会抨击中国的生育政策,以为中国人连生育的自由都没有。其实她一点也不了解,中国人之所以热衷生育,并不是为了自由,相反是为了不自由。这种热衷是基于对家族的神圣义务每个男子都有义务使本族枝繁叶茂,一旦无后,则祖宗在九泉之下便不得“血食”了。

  这种近乎宗教的崇拜祖先观念导致了重子嗣,尚多子。因此传世房中术文献最经典、最完备的作品《医心方·房内》(即《医心方》第二十八卷)中,其篇幅最长的一节就是“求子第廿一”,远远超出其他各节平均篇幅的五倍以上,也就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我们这里不妨看看一代大儒顾炎武的例子。他一辈子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到处奔波还要著书立说,但是在子嗣问题上却未能免俗。他一生无子,引为憾事,当一代名医傅青主告诉他还有生孩子的可能的时候,他不顾五十九岁的“高龄”纳了个妾。相反,这如果是简单的财产继承问题(当然,对多数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对顾炎武这种认为天下已亡的大儒来说,就成了简单的问题),估计顾炎武也就不会这么放在心上了。

  科学昌明,如果没有孩子,现代人会去求医问药。那么古代人呢?除了祭拜祖宗鬼神之外,往往只能求助于房中术了。

  所以,房中术绝对不是一门下流的学问,而是一门拯救全人类的高尚学问。

  每一门学科在其萌芽时期都会有不少的谬误,现代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妇女排卵一般是在月经周期的中段,其他的日子属于安全期。但是古人的求子偏偏是在安全期上大做文章。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胎产书》上就说:“禹问幼频曰:我欲殖人产子,何如而有?幼频答曰:月朔(指月经)已去汁,三日中从之,有子。其一日男,其二日女也。”

  也有认为只有在妇女月经结束后五日内同房才能受孕。我们先来看一些资料:

  以妇人月经后三日,夜半之后,鸡鸣之前,嬉戏令女感动,乃往从之有子贤良而老寿也。(《素女经》)

  妇人月事断绝洁净三五日而交,有子,则男聪明才智老寿高贵,生女清贤配贵人。(彭祖语)

  凡欲求子,候女之月经断后则交接之,一日三日为男,四日五日为女。(《洞玄子》)

  转引《洞玄子》的那条尤其让人郁闷,因为实在是太言之凿凿了。我就有一个疑问,一三四五日到底是生男还是生女都那么明确,那么二日为什么没写?难道是“不男不女”?汗。

  总之,这一说法到了明清也没有改变,我们看给顾炎武诊病的傅青主写的《傅青主女科》就知道了,播种最合适的时机依旧还是月经之后的三五天内。不过,错误的常识好像并不妨碍中国人多生。

  为了孩子,中国古代人对房事的态度一直是很认真的。认真到什么程度?认真到如果按照房事禁忌去行房的话,简直找不到几个好日子可以做爱了。比如《礼记正义》就说雷电大作时,夫妇禁忌交接,否则生子会肢节不全,而且还会给自身带来灾患:“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这种提法比较具象,所以很容易让人接受,于是这方面的案例就慢慢地累积下来,我们下面不妨看看其他的日子啊,比如《产经》就有“九殃”之说:

  夫合阴阳之时,必避九殃,九殃者:日中之子,生则欧逆;夜半之子,天地闭塞不喑则聋盲;日蚀之子,体戚毁伤;雷电之子,天怨兴感必易服狂;月蚀之子,与母俱凶;虹霓之子,若作不祥;冬夏日至之子,生害父母;弦望之子,必为乱兵风盲;醉饱之子,必为病癫,疽痔有疮。

  再看《玉房秘诀》则有“七忌”之说;

  晦朔弦望生子必刑残;雷风天地感动生子必痈肿;新饮酒饱食生子必癫狂;新小便,精气竭生子必妖孽;劳倦重担,志气未安生子必夭残;新沐浴,发肤未燥生子必不全;兵坚盛怒,茎脉痛内伤有病。

  以上说的是怀孕之前的注意事项,那么怀孕之后,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这里提示一下关键词啊胎教。



  采阴补阳:到底什么是阴精

  房中术提倡真阴吸得越多,对男子的健康就越是有利,并劝告最好是多多地吸取不同女子的真阴。

  “精”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元精、元阳或真元。不要小看了这个“元”,《易经》上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元排在第一,所谓元始之德,即充沛宇间、开创万物的阳气。男人的“精”既然如此宝贵,那不做爱不就得以保全了吗?为什么道教从来没有任何形式的禁欲(不是节欲)理论呢?

  我们先来看看《昕心斋客问说》上的说法:

  客问元精与交感之精何以异?曰:非有二物。未交之时,身中五脏六腑之精,并无停泊处,却在无中,未成形质,此为元精。及男女交媾,精自泥丸顺脊而下,至膀胱外肾施泄,遂成渣滓,则为交感之精矣。

  这里的“交感之精”,就是男人做爱时射出的精液,一射出来了,就不再是元精了,是废物了,不值钱了。像小说《国色天香》中在说到周公子与玉狐频频交媾时,就说:“周公子贪恋美色岂知人之真元已失,未免精神倦怠,便就不似先前那等充实身体。况又旦旦而伐之,岂有不欲火上攻之理?所以人之元阳,乃系一身之宝者,不丧失,不但寒暑之气不侵,可以长生寿者。”

  这种以元阳为一身之宝的观念在笔者读书的时代仍未过时,在十三四岁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一再谆谆告诫自慰的坏处,但其说明的方式却一点也不科学,一点也不生理卫生。

  闲话表过,转入正题。

  古人在研究男女做爱的过程时,就已经认识到房事之后,男方有不应期,而女方却可以随时再接受挑战,这种生理上的男女不平等自然会激起男人的愤慨。愤慨来愤慨去,又总结出一条,是男人损伤了自己,滋补了女性。于是很自然就有了固精、积精、保精之说。

  你想要,我偏不给,这明显是杨朱精神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样未免有损女人心目中男人的完美形象。这里就要谈到采阴补阳的观念了。最初的采阴补阳观念其实就是“合气”,如《混元八景真经》上所说的:“老阴夺少阳,阴命自然昌;老阳夺少阴,阳龄死不侵。人若悟此法者,可以救老得少,返老还童。”

  采阴补阳这一发明的初期运用中,男方要握固不泻,要在不损害自己身体的前提下照顾到女方的情绪和健康,男女双方靠性交增强彼此元气,而不像后来,变成男方对女方的纯粹榨取,还有一个更残酷的名字,叫做采战。在采阴补阳的过程中,男方为了交而不泄,除了加强自身素质之外,还要借助内服、外敷药物,使得阳物举而坚,坚而久。同时也注意通过大量的前戏技巧,让女方尽快达到性高潮。

  相对于男人的真阳,女性也有真阴。然而真阴是什么东西,古人也说不准,是性交时女性的分泌物还是性高潮时的分泌物呢,历来医家和道家之书没有说清。我们不妨来看看清代情色小说《杏花天》,此书主要描写男主人公封悦生的风流艳遇与放浪行为。他在得到房中秘术之后,连名妓妙娘也对他依依不舍,以致死心塌地地嫁给了他,而最终妙娘本人也因贪图房室之乐一命归天“自此以后终夜欢狎,时刻聚首。在悦生丹田永固,在妙娘癸枯血竭。过残腊至次冬不及一周,妙娘淫欲奢纵,不惜身体,恹恹一病,名登鬼禄。”

  做爱做到死,不知道是不是死了也要爱。从这个小说可以看出,真阴是经不起榨取的,而房中术提倡的是真阴吸得越多,对男子的健康就越是有利,并劝告最好是多多地吸取不同女子的真阴。关于这一点,唐代孙思邈在《房内补益》中说:“人常御一女,阴气转弱,为益亦少。阳道法火,阴家法水。水能制火,阴亦消阳。久用不止,阴气逾阳,阳则转损,所得不补所失。”《玉房秘诀》则说:“青牛道士曰:数数易女,则益多,一夕易十人以上,尤佳。常御一女,女精气转弱,不能大益人,亦使女瘦瘠也。”《玉房指要》中也说:“但接而勿施,能一日一夕数十交,而不失精者,诸病甚愈,年寿日益。”

  看来过于频繁地采阴是对女子最大的伤害,而对于男子也不会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最好尽可能与不同的女人交合,越多越好。这恰恰不是不尊重女性,而是爱护女性这个逻辑有点那个那个,当然,这是古人的逻辑啊。

  当然,以上的说法都是理论,理论是不是真理就得看看到底是不是从实践中来了。《金瓶梅》是小说,小说讲的是世情人情,我们来看看里头的一段:

  (潘金莲)须臾一阵昏迷,舌尖冰冷,泄讫一度,西门庆觉牝中一股热气,直透丹田,心中翕翕然,美快不可言。

  这种感受大多数正常人都可以领受。然而真正方士的吸阴之法又另有一功,他是真的用阳物去吸。根据笔记记载,古代皇帝为了验证前来应聘的方士,会让太监端上注满酒的杯子,看着方士把自己的那话儿放进杯子里头,如果能把酒吸入阳物之中便算成功。这在现代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方士显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难怪葛洪要说真正的房中术不是写在书上的,而是通过耳口相传的。

  震惊了么?清代赵翼的《檐曝杂记》上有一条“妖民吸精髓”更让人震惊:

  徽州歙县颜子街有妖民张良璧,能吸童女精髓,年已七十余,鬓眉皓白,而颜貌只如三四十岁人。其术诱拐四五岁女童,用药吹,入鼻孔,即昏迷无所知,用银管探其阴,恣吸精髓。女童犹未死,抱送还其家,或数日,或十数日始殒命。人皆不知其中伤也。忽一日门扃有罅缝,同被诱之女童瞥见之,归语其父母,事遂败露。此声既扬,县尉某先拘其接某氏讯供。诸被害家亦争控于官,然无赃证。良璧到案,挺身长跪,抗论不挠,谓:“从古无此事,何得以莫须有之事诬陷人?”严讯三日,并呼其妻质对,始吐实。二十年来,被拐共十七人,其四人尚无恙,余十三皆被戕。适有同乡御史吴椿官于朝,合邑士民公札寄知,椿据以入奏。皇上饬地方有司,讯得实情。良璧照《采生炙割律》凌迟处死,妾及子皆遭戍,失察之官吏黜革有差。此嘉庆十六年八九月间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阴精确实有极好的滋补作用,能让七十岁的老头像一个壮年人,但是这种阴精的吸取却不是通过性交,而是用银管探进童女阴部吸取,而且还是四五岁的女童,显然这里的阴精就不是女性性交或性高潮的分泌物了。

  那到底什么是阴精呢?请原谅王威吧,他已经查阅了所能查阅的资料,得出的结论是不晓得。


  男女俱仙之道:佛道的双修概念

  佛教认为做爱是男方对女方的施舍,而不像道教徒念念不忘要从女性身上得到元阴的滋补。

  采阳补阴或者是采阴补阳都是以榨取对方来成就自己,哪怕理论再怎么完美,在道德上也完全没有说服力可言。那么有没有第三条路呢?

  有的,叫做“男女俱仙之道”,通俗一点就是男女双修。这其实也是道家中的一派,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后世影响不大,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常被认为是佛教密宗的专利。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就解释道:“男女俱仙之道,深内勿动精,思脐中赤色大如鸡子,乃徐徐出入,精动便退。一旦一夕可数十为之,令人益寿。男女各息意共存之,唯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