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98-简明医彀 >

第33节

598-简明医彀-第33节

小说: 598-简明医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益气聪明汤x 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受内障、耳聋之患。服此令人精神过 
倍,元气自益,轻身健体,耳目聪明。 
黄柏(酒炒) 芍药(各五分) 蔓荆子 升麻 葛根 人参 黄 甘草(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至一盏,临卧时服。 
x黍粘子汤x 治耳痛生疮。 
苏木 黍粘子 生甘草 昆布 龙胆草 连翘 蒲黄 黄芩 当归梢(各五分) 红花(少 
许) 桔梗(一钱) 生地黄 柴胡 黄 (各四分) 黄连(三分) 桃仁(三粒,另研) 
水煎,食后服。忌凉药。 
两耳聋,脓耳、耵耳,上焦痰火,并宜凉膈散、神芎丸、当归龙荟丸(方见胁痛) 防风通 
圣散(方见中风);痰火,滚痰丸(方见痰门)诸方采用。 
耳鸣、聋因火者,吴茱萸、草乌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涂足底,引火下行。 
耳鸣、耳塞,用石菖蒲、肥巴豆(一粒,去壳)、全蝎(一个),共为末,葱涎为丸。如枣 
核,绵裹塞耳。或用生川乌为末,绵裹塞耳。或用磁石(能引针者,豆大),穿山甲(炒为末 
各三分);二味绵裹塞二耳,口含少生铁,觉耳内如风声、愈。 
x简便方x (治耳聋塞) 芥菜子捣烂,人乳调,绵裹塞。 
又方 雄黄、硫黄研,绵裹塞;或蓖麻肉(五粒)、熟枣(一个),乳汁研丸,塞,日一换 
(晒干易丸。)或大蒜(一瓣,剜孔),入巴豆(一粒),慢火炮熟,研丸塞。或骨碎补削成条,火 
煨乘热塞;或鲜乌头削塞;或巴豆(一粒)、斑蝥(一个,去翅),研塞;或巴豆一个,针透眼 
,塞耳中。 
耳鸣及脓∶用香附为末,砂锅煎,萝卜种汤调二钱服。 
耳大痛或有血水∶蛇蜕烧灰,用鹅毛管吹入耳。 
耵耳出脓∶方见幼科耵耳门。 
诸虫入耳∶香油滴入自出。或桃叶卷筒切齐塞(捣塞亦可;)或蒜汁滴入;或姜、韭、葱、 
酱、醋汁皆可滴。 
耳冻疮∶用橄榄核烧灰,清油调搽。耳痛,盐炒包熨。 

卷之五
口证
属性: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口。盖口为脾之窍,脾气通于口 
,口和则知五味矣。若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故胃热则口臭;脾热则口甜;心热则口 
燥;胆热则口苦;肝热则口酸;肺虚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虚则口淡;肺热则喉腥。又口疮者 
,乃脾虚凝滞,风热加之则发口疮。小儿将养太过,衣衾暖浓,心脏客热,其口亦臭。此口疮应 
脏腑之邪热也。复有酒色过度之人,服凉药久而不愈者,乃中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宜温热之 
药。惟在细参脉证,以别其虚实可也。脉浮大洪数,见于何部皆属实热;脉虚,属中气不足。治 
理尤当审别。 
x主方x (口疮糜烂) 黄连 黄芩 栀子 连翘 当归 生地 白芍 枳壳 桔梗 薄荷 
甘草(等分)水煎。食后卧床徐徐噙咽,慎勿顿服,恐上热未除,下成寒疾。 
x甘露饮x 治男、妇、小儿胃中客热,牙宣秽气,牙龈肿烂,时出脓血,口舌生疮,咽喉肿 
痛。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多劳,湿热相搏,致成胆病,身面皆黄。或时身热而肿, 
大小便不调。 
枇杷叶(拭去毛)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茵陈 石斛 枳壳(炒) 黄芩(各 
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七分,食后服。去麦冬,加山豆根、犀角,大效。 
x玄参散x 治满口并舌生疮,连齿龈烂痛。 
玄参 升麻 独活 麦门冬(去心) 黄芩 黄柏 大黄(炒) 栀子仁 前胡 犀角屑 
甘草(炙。各三分) 
上水煎服。 
x升麻黄连丸x 治多食肉,口臭不欲闻其秽恶。 
升麻(半两) 生姜 黄连 黄芩(酒炒) 檀香 甘草(各三钱) 青皮(半两) 
上为末,泡,蒸饼丸弹大,每一丸不拘时细嚼,白汤下。 
x清胃饮x 治口臭。 
黄连 黄芩 栀子 石膏 生地 滑石 连翘(各一钱) 知母 升麻 葛根 大黄(酒炒) 
石斛(各八分) 甘草(五分) 
加芦根,水煎服。口甜加枳壳、骨皮,去知母、葛根,石斛。 
x凉肺饮x 治口辛辣。 
桔梗 桑白皮 地骨皮 金沸草(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水煎服。 
x加减柴胡汤x 治口苦及口酸。 
柴胡 黄芩 半夏 麦冬 黄连 青皮 胆草 当归 骨皮 白芍药(等分)上水煎服。 
x坎离丸x 治口咸。 
黄柏 知母(各二两。好酒拌湿,阴干,晒) 肉桂(二钱) 
为末,水法丸,盐汤下。 
x敷方x 治口舌破烂,唇吻燥裂,咽喉肿痛。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细辛 干姜(等分)上为末,先以米泔水漱口,搽敷,或吐或咽 
。 
又方 黄柏末一两,或蒲黄末、青黛三钱,同研搽(加少冰片)。 
又方(治口疮) 黄连(三钱),好酒煎二沸,候冷,噙漱慢咽。或枯矾、黄丹敷;或莲瓣 
贴。 
x赴筵散x (治口疮) 黄连末(一两) 干姜(炮,研,三钱)和匀,淡盐汤漱口,敷。 
口糜生疮∶胡连(五钱) 川连(三钱) 细辛 藿香(各一钱)研匀敷。 
又 硼砂、青黛、薄荷、石膏,研匀搽。 
又 白芷、铜青(等分),敷。 
又 黄柏、青黛敷。或大黄、明矾敷。或枯矾、雄黄敷。 
x噙方x 益智、甘草为末,舐咽,或汤调下。 
又 白芷、川芎为末;或丁香、川芎、甘草、白芷为末,蜜丸噙服。 
口干燥∶石膏(水飞),寒水石(研。各八两)。水四碗,煎碗半,入白蜜八两,煎稠噙服。 
口上 忽生紫泡如蛋,急刺破出血,用蒲黄、青黛敷,服凉膈散(方见火门)。 
x简便方x (治口疮)五倍子为末,敷。 
又 先以乱发拭口净,用桑树汁敷之。 
又方 蔷薇根避风者,去土,煮浓汁,舍冷则易。 
又方 芒硝陆续含化。 
又 香薷煎汁哈咽。 

卷之五
唇证
属性:经曰∶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夫脾脏应唇通口气 
,脾与胃为合。足阳明胃之经,其脉挟口环唇,故脾胃受邪,则唇为之病。风则动,寒则紧,燥 
则干,热则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色白。治法宜对证清理脾胃,外敷散药乃安。唇紧、撮口难 
开、饮食难进者,名曰紧唇,又曰HT 唇。失治则死。 
x主方x (心胃客热)杏仁(去皮尖,麸炒微黄)黄连 麦门冬 赤茯苓 黄芩 地骨皮 
山栀 大黄(酒炒) 蔷薇根(各五分) 甘草 犀角屑(各三分)上加竹叶水煎服。唇干生痰 
加石膏。 
x独活散x 治唇生恶核,由脾胃热壅。(唇燥生疮,橄榄烧,研末,猪油和涂;或荷花瓣贴) 
。 
独活 升麻 桑寄生 犀角 沉香 汉防己 连翘 川大黄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磨入犀、沉服。 
x薏苡仁汤x 治风热在脾,唇 动。或结核,或浮肿。 
苡仁 防己 赤小豆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七钱,水煎服。 
唇生肿核;用松香(半两),大黄、白蔹、赤小豆、胡粉为末,鸡子清调搽。 
紧唇∶用白布一块,缠作灯柱如指大,燃,安斧刃上,有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三度,愈。 
旧青布亦佳。或用青布烧灰,猪脂调敷。 
茧唇∶用黄柏(二两),五倍子(二钱),密陀僧(一钱),甘草(少许),各为末,和匀 
,水调,频涂唇上。 

卷之五
舌证
属性:经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故曰∶舌乃心之苗。又曰∶七情气郁,心经蕴热, 
则舌肿满不得息。心热则舌裂而疮;肝热则舌木而硬;脾热则舌滑而苔。又曰∶少阴气至则啮舌 
;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若产后血竭,舌如黄土,或色干白。子死则舌黑,母死则 
唇黑。心脉洪大,舌病;浮滑,舌喑。 
x主方x (心热) 生地(酒洗) 木通 黄连 升麻 玄参 栀子 甘草(等分) 加竹 
叶二十片,灯心三分,水煎。 
食后临睡服。 
x玄犀散x 心脾热壅,木舌肿胀。 
玄参 升麻 大黄 犀角(无,用黄连) 生地 黄芩 黄柏(等分) 甘草(减半) 水煎 
服。 
x升柴汤x 心脾虚热上攻,舌疮、舌强、颊肿。 
柴胡 升麻 芍药 栀子 木通 大青 黄芩(各七分) 石膏(钱半) 
水煎服。甚者,加熟附子三分,从治。 
x绛雪x 舌疮、口疮、咽喉肿痛等证。 
软石膏( ,飞) 玄明粉(各二钱) 朱砂(飞) 硼砂(各一钱) 冰片(二分) 
上研细匀,频掺患处,咽下不妨。喉痛,芦管吹入。 
x碧雪x 一切热壅,舌疮,舌根紧强,腮颊肿痛,咽肿,皆心、脾火。 
蒲黄 青黛(画家用者) 软石膏( ) 硼砂(明亮) 甘草(各一钱) 冰片(二分) 
玄明粉或焰硝(淡者加一钱,咸不用) 
各研极细末,入冰匀,频掺咽下,或蜜和丸噙化。 
x简便方x 舌疮。 
薄荷 蒲黄 青黛研末,等分和敷,加冰片尤妙。 
舌上细孔出血∶黄连、黄柏、栀子,酒煎服。蒲黄末敷。 
木舌肿大杀人∶枯矾、百草霜等分研,捻糟茄自然汁调灌。或蓖麻油纸捻蘸点烟熏,舌消缩 
。 
舌下有筋∶刺破,锅煤敷。 
虚阳上浮舌疮∶吴萸(醋炒) 干姜(炮。各五钱) 木鳖(五个。去壳)研,五分,水调 
纳脐中,外纸贴。 

卷之五
齿证
属性:经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又曰∶齿乃肾之标,骨之余也。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 
所养。内床生者名齿,外单立者名牙。手足阳明所过,上龈隶于坤土,乃足阳明胃脉贯络。重浊 
不动,恶热喜寒。下龈嚼物属金,乃手阳明大肠脉络,轻清能动,恶寒喜热。故痛时,饮食有寒 
热相宜。又有疳蚀、蛀缺,血出而痛;有脾胃风热,龈肿而痛。有风、寒、湿、热、虫五种之别 
;有牙疳臭烂秽气者,火热极也,脉见右寸关浮洪数大,二阳明之火盛矣。 
x主方x 当归身 生地 牡丹皮 黄连(各二钱) 升麻 石膏(上齿倍) 大黄(酒煮) 
黄芩条(各一钱,下齿倍) 细辛(三分)水煎,食后服。上齿痛甚,凉膈散,大黄(酒煮), 
加石膏、升麻、知母,一剂即安(方见火门)。 
x清胃汤x 治一切风热湿痰牙痛,接服七神。 
栀子 苍术 条芩 当归 生地 石膏 黄连(各一钱) 白芍 青皮(各八分) 荆芥 
藿香 升麻 细辛 丹皮(各五分) 甘草(四分) 
水煎服。含浸痛处。 
x七神散x 痛甚,继以姜黄、白芷、川芎、细辛末,椒盐汤漱,敷患处。 
龙胆草(钱半) 黄连 防风(各一钱) 升麻(七分) 草豆蔻(建宁者,十粒,研) 
北细辛(连叶,二分) 炙草(四分) 
水一钟,煎半钟,哈一口含浸患处,少时咽。 
x宣风牢牙散x 驻颜补肾,滋血固齿。 
当归 川芎(各一两) 青盐(七钱) 细辛(四钱) 
上为末,清晨漱口净用,擦牙,连药咽下。不咽,加石膏一两。 
x简便方x 绿豆(十粒) 胡椒(七粒) 
捣细,绵裹豆大,咬于痛处。 
又 黑豆、葱白、艾叶、川椒,水煎含漱。或干姜(一钱)、雄黄(五分),研擦。或独蒜煨 
热熨,冷则易。或霜后丝瓜烧,擦。或雄黄研,蜜丸塞。 
走马牙疳∶妇人溺桶垢(火 ,一钱)、铜青(三分)、麝(一分)研匀,厘许敷患处。 
欲取下牙∶荜菝 草乌(各五钱) 川椒 细辛(各三钱) 为末,敷患牙内外,自落。 
坚牙去风∶香附(炒焦,三两)研末,入青盐(一两),日擦。 
牙动出血∶白蒺藜为末,擦。 
风虫牙痛∶鲜菖蒲咬痛处。或良姜煨热,咬患处痛止。或李根皮煎汤漱。或槐白皮醋煮,入 
盐含。或胡荽子煎汁含。或苋茎、或茄蒂烧,搽。 

卷之五
咽喉
属性: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又曰∶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 
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音声之门户也。足少阴肾,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 
夫喉痹者,由痰生热,热生风,火主肿胀,故热客上焦,而咽嗌肿痛也。咽喉之于会厌,《内经》 
谓之吸门。咽以候气,通肺属金;轻清不容;喉以纳食,通胃属土,无物不受。会厌管乎其中以 
司开合,能闭其咽以进食。仓卒误投滴粒,嗽出乃止。咽中惟呼吸行焉,故为人身之 紧关。 
卒然浆水不入,语言不出,命悬须臾。喉痹即今之乳蛾,咽喉一十八证,谓单蛾、双蛾、缠喉风 
之类。名状不同,其源则一,相火是也。多感于酒腥辛辣浓味,七情痰火。发则通连颈项,头面 
肿胀。古书治法,刺破出血。今屡见因刺有伤人者,莫如探吐痰涎,万无一失。脉宜浮洪,忌微 
伏。尤有伤寒少阴咽痛及阴证下虚痛,不能分别,先根据主方。 
x主方x 桔梗(四钱) 甘草(三钱) 荆芥(钱半) 玄参(一钱) 水煎服。卧床慢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