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 >

第34节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第34节

小说: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果它膨胀得比某一临界速率更快,引力则永远不足够强而使其膨胀停止,宇宙就永远继续膨胀下去。这有点像一个人在地球表面引燃火箭上天时发生的情形,如果火箭的速度相当慢,引力将最终使之停止并折回地面;另一方面,如果火箭具有比某一临界值(大约每秒7英哩)更高的速度,引力的强度不足以将其拉回,所以它将继续永远飞离地球。这也就是说宇宙可能无限的膨胀下去,无法形成奇点。
  当然一定会有科学来作出各种假设来限定,但假设大多都出自主观的,我支特宇宙大爆炸学说都就会做宇宙不会无限的膨胀的限定,反对的则会去找出宇宙会无限无限的膨胀的可能,因为我们对宇宙有太多的未知,你随便做一个很荒唐的假设,就是这世上最顶级的科学家也找不到什么科学证据来反对你。
   但总体来说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还是占了主导地位,我们大多数人这就认为这是真理,全盘的接受,省去了自已去思考的困扰。
  以是我们对宇宙总的形成就产生了如下的认识:
  大爆炸开始时 约100多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 大爆炸后10~43秒 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大爆炸后10~35秒 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大爆炸后10~5秒 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0。01秒 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后0。1秒后 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后1秒后 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13。8秒后 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 大爆炸后35分钟后 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大爆炸后的几个钟头之内,氦和其他元素的产生就停止了。之后的100万年左右,宇宙仅仅只是继续膨胀,没有发生什么事。最后,一旦温度降低到几千度,电子和核子不再有足够能量去抵抗它们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它们就开始结合形成原子。宇宙作为整体,继续膨胀变冷,但在一个略比平均更密集的区域,膨胀就会由于额外的引力吸引而慢下来。在一些区域膨胀会最终停止并开始坍缩。当它们坍缩时,在这些区域外的物体的引力拉力使它们开始很慢地旋转;当坍缩的区域变得更小,它会自转得更快——正如在冰上自转的滑冰者,缩回手臂时会自转得更快;最终,当这些区域变得足够小,自转的速度就足以平衡引力的吸引,碟状的旋转星系就以这种方式诞生了。另外一些区域刚好没有得到旋转,就形成了叫做椭圆星系的椭球状物体。这些区域之所以停止坍缩是因为星系的个别部分稳定地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但星系整体并没有旋转。
  随着时间流逝,星系中的氢和氦气体被分割成更小的星云,它们在自身引力下坍缩。当它们收缩时,其中的原子相碰撞,气体温度升高,直到最后,热得足以开始热骤变反应。这些反应将更多的氢转变成氦,释放出的热升高了压力,因此使星云不再继续收缩。正如同我们的太阳一样,它们将氢燃烧成氦,并将得到的能量以热和光的形式辐射出来。它们会稳定地在这种状态下停留一段很长的时间。质量更大的恒星需要变得更热,以去平衡它们更强的引力,使得其核聚变反应进行得极快,以至于它们在1亿年这么短的时间里将氢用光。然后,它们会稍微收缩一点。当它们进一步变热,就开始将氦转变成像碳和氧这样更重的元素。但是,这一过程没有释放出太多的能量,所以正如在黑洞那一章 描述的,危机就会发生了。人们不完全清楚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但是看来恒星的中心区域会坍缩成一个非常紧致的状态,譬如中子星或黑洞。恒星的外部区域有时会在叫做超新星的巨大爆发中吹出来,这种爆发会使星系中的所有恒星相形之下显得黯淡无光。一些恒星接近生命终点时产生的重元素就抛回到星系里的气体中去,为下一代恒星提供一些原料。我们自己的太阳包含大约2%这样的重元素,因为它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恒星,是由50亿年前从包含有更早的超新星的碎片的旋转气体云形成的。云里的大部分气体形成了太阳或者喷到外面去,但是少量的重元素集聚在一起,形成了像地球这样的、现在绕太阳公转的物体。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我们所知的世界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宇宙大爆炸其实质就是一个假设,这不过现在相信的人比较多而已,一如我们人类原来以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样,当然后来我们有坚定的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但不管怎样这都是我们人类文明伟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的动力就是无法找到100%令人信服的科学证之前对一切事物的怀疑。最少就目前来说宇宙大爆炸就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故事,这有我们去将它存在的假设条件用科举的方法一个个去证实,我们才知道其真伪,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宇宙大爆炸很可能又是一个大阳中心的传说。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关于宇宙形成的观点已改变了数次。事实总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在一切没有定论以前我们每一个都有权按自已的理解对宇宙的形成做出解释。
  看过我上面对宇宙的理解就知道我的观点与大爆炸有所不同了,当然我对宇宙理解的唯一出发点,没什么伟大的目的,我这是感觉这样的宇宙我比较能接受点。
  我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根本没有起点,其本身不过就是众多宇宙循环系统中的一环,我们宇宙所在的空间随时都有物质在收缩坍缩,形成一个新的奇点爆炸,同时我们的宇宙中也有不少黑洞在吸收物质与能量,而这些物质与能量可能有些会进入下一个宇宙循环,同时我们所在的宇宙中也有很多物质在膨胀,这些物质可能来自奇点的爆炸,也有可能是来自上一级宇宙的物质。而我们因为目前的科学能力所限,了解的空间不多,所以我们发现身边物质都好象都在远离我们,但远离我们的并产一定是膨胀的物质,也有可能是在收缩的物质。
  我们所在的宇宙就在这样一个物质进进出出,收缩爆炸不断但相对平衡的宇宙之中,我相信宇宙终有死亡的那一天,但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这样,我们宇宙的死亡不来来自宇宙的收缩,而是来自整个宇宙物质能量循环系统的崩溃。
  而我们人类所存在的只不过是宇宙的中一块碎片而已,这要我们人类在地球资源耗尽之前发展出时空旅行的科技,人类就有可能殖民星际,也有可能我们所在的宇宙走向死亡时移居别的碎片,未来的我们,一个个体所需的能量可能就远超过地球上能量的总和。这有无限的宇宙才能满足我们对于物质和能量的需求,而是否能在地球或太阳系资源耗尽之前发现出能大规模实现的空间旅行技术则关系到我们人类未来的存亡。下一节我就空间时间及时空旅行的可能做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
  时间是什么,它因何而起,又因何而去,为什么从不停留,为什么它有去无回。一个宇宙的时间到底由什么去决定,由什么去影响。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时间真的很公平,给谁都那么多,时间有很无情,一去从不回。过去,现在,未来,有时六个字就能包含时间的所有,但有时你就是写一本书也说不清时间是为何。
  在古希腊,时间的定义问题对哲学家的困扰更甚于对数学家的困扰。在伽利略的伟大发现之后,牛顿把时间最终定义为数学上的量。但是,这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认为,时间是一个被神秘气息所覆盖着的客体,因为时间独立于任何物体,在一切之上,是绝对的。时间与圣人是如此接近,以至于上帝被比为一座钟。
  在哲学上关于时间这一命题,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有如此描述:时间非自任何经验引来之经验的概念。乃存于一切直观根底中之必然的表象。时间是非论证的概念即所谓普泛的概念,乃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时间非自身存在之事物,亦非属于事物为一客观的规定,故当抽去其直观之一切主观条件,则并无时间留存。正如人先天的能谓一切外的现象皆在空间中,且先天的依据空间关系所规定者,人自内感之原理亦能谓一切现象,即感官之一切对象,皆在时间中,且必须在时间关系中。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一个实实在在的尺度。时间是介定物质运动和标度,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像定义任何一个实际的事物那样给时间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度量时间,但不知道时间是什么,并且还把“时间”挂在墙上或者带在手腕上但没人明白它的实质。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知道时间可以延长或是缩短。这就是物理学家为什么把时间简单地用作确立事件的序列,并且用时间标记它们。比如人的生日或食品的保质期等。
  查了很多资料我发现我们对时间的定义都是含糊不清,而时间却事实的存在,就总体来说,时间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会随物质的运动速度和质量而改变,但这种改变这是相对个体而言的。其实质对宇宙时间来说是没有影响的。时间是如此真实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宇宙时间的本质。
  时间存在于空间,我们宇宙的空间又因时间而存在,但我们宇宙的空间是那么的超乎人们的想象,扭曲的,变形的,运动的,变幻的,有形无边,有边无形,空间中随便一个星体的距离就远的让人类不敢企望。
  我们仰望着夜空,看着那繁星点点;但一个个离我们都是那么的遥远,除了我们自身太阳系的几颗星体,别的星球动不动就是我们离多少光年的距离(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即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更正式的定义为:在一儒略年的时间中(即365。25日,而每日相等于86400秒),在自由空间以及距离任何引力场或磁场无限远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离。因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准确),所以一光年就等于 9;460;730;472;580;800米)。;而人类目前所知最快的速度是光;但就是我们能制造以光速飞行的太空船;要去那么遥远未知的星球也是不可想象的。
  已知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为半人马座比邻星,它相距地球4。22光年。我们人类就是乘坐光速的飞行器,最快也要4。22才能到达,而地球上的人得到其到达的消息可能要8。44年以后了。我们所处的星系——银河系的直径约有七万光年。 假设有一个近光速的宇宙船从银河系的一端到另一端,它将需要多于十万年的时间。人类个体的生命才那么几十年,但在宇宙中时空旅行的时间动不动就是以千万年来计,时空旅行简直让我们人类不敢去想像。便何况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物体不可能以光速飞行。
  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来表达(这儿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以及没有任何东西能运动得比光还快的定律。由于能量和质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总量相对不变,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物体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那它所具的能量转化到质量上面去也说是说物体质量与速度是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要加速它将变得越困难。这个效应只有当物体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才有实际的意义。
  例如,以10%光速运动的物体的质量只比原先增加了0。5%,而以90%光速运动的物体,其质量变得比正常质量的两倍还多。当一个物体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上升得越来越快,它需要越来越多的能量才能进一步加速上去。实际上它永远不可能达到光速,因为那时质量会变成无限大,而由质量能量等价原理,这就需要无限大的能量才能做到。由于这个原因,相对论限制任何正常的物体永远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只有光或其他没有内禀质量的波才能以光速运动。
  但未来的发展总会超出你的想象;人类的思维总会被现有的知识结构所限止;一如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人们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在运动,只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因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观念才进入人类的意识。以前人们甚至从来没有想到过宇宙还会演化。就如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