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笔花医镜 >

第9节

-笔花医镜-第9节

小说: -笔花医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者。栝蒌散。头痛者。痛或连眉棱骨眼眶。逍遥散主之。目痛者。蒺藜汤加柴胡、山栀。胃脘痛者。 
沉香降气散、柴胡疏肝散并主之。手足筋脉拘挛者。肝气热也。五痿汤加黄芩、丹皮。腹痛者。木乘 
土也。芍药甘草汤主之。小腹痛者。疝瘕之气。橘核丸主之。 
瘰 者。血燥有火也。消瘰丸散之。兼服逍遥散。乳岩者。逍遥散、归脾汤二方间服。阴肿阴痒阴挺 
诸症。逍遥散主之。甚则龙胆泻肝汤。 



卷四女科证治

带下

属性:带症有青黄赤白黑之分。亦不必分属五脏。总之不外乎脾虚有湿而已。用五味异功散加 
扁豆、苡仁、山药、泽泻等。无不愈者。倘挟五色。则加本脏药一二味亦可。若有热。加黄柏、莲心 
为得。 
青色属肝。异功散加柴胡、山栀。黄色属脾。加石斛、荷叶、陈米。赤色属心。加丹参、当归。白色属肺。 
倍加苡仁。黑色属肾。加杜仲、续断。 



卷四女科证治

嗣孕

属性:求嗣之法别无他术。只有实心待人。广行善事而已。男子葆精。女子调经。诗曰。妇人和平。则 
乐有子。男女有病。或气血不足。随症调理。无不得子者。至有孕之脉。左寸心脉动甚。为孕子 
之兆。心主血。心脉旺则血旺。故知有子。若两尺脉旺。与两寸迥别。亦为有子。若流利雀啄。亦 
为孕脉。盖经脉闭塞不行。故脉疾而歇至。此数月之胎也。或谓两寸皆浮大。主生二男。两手 
皆沉实。主生二女。若经断三月。以川芎末煎艾汤。空心服之。腹内微动者。即胎也。 
葆精之道。首宜寡欲。次宜服药。 
真水虚而左尺无力者。六味丸合五子丸。或左归丸。真火衰而右尺无力者。八味丸合五子丸。或右 
归丸。两尺俱无力者。十补丸合五子丸。精薄不凝者。六味丸合五子丸。加鱼鳔、鹿角胶之属。气 
虚不能射远者。赞育丹主之。 
调经之法。见于月经篇。 
血热者。益母胜金丹加生地、丹皮。血寒者。益母胜金丹加肉桂。气滞腹痛者。四物汤加延胡、香附、 
木香。或调经饮。气虚者。四物汤加人参、白术、黄 。气血并虚者。毓麟珠主之。 



卷四女科证治

胎前诸症

属性:妊娠之月。宜节欲食淡。勿过劳。亦勿过佚。日常走动。以活其胎。屏绝嗔怒。以静其性。自然易 
生易育。儿亦聪明多寿矣。然儿在腹中。为时又久。一切皆能致病。备举其症。以示治法。 
恶阻者。浊气闭塞中脘。停痰眩晕。呕吐满闷。宜二陈汤加枳壳主之。脾虚者。六君子 
汤加苏梗、砂仁、香附。 
胎动不安者。起居不慎也。安胎饮主之。 
胎漏者。经水忽下。血沥尽则胎不保。四物汤加防风、黄芩主之。如血虚。加茯苓、阿胶、 
艾叶。气虚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子悬者。胎上逼也。紫苏饮加减主之。更有气逆而厥晕者。名曰子眩。其症甚危。亦用前药。 
如脾虚挟痰者。六君子汤。 
胎不长者。产母宿疾所致。五味异功散。或八珍汤主之。 
子烦者。烦心闷乱也。四六两月居多。火盛而烦。淡竹叶汤。若气滞而闷。宜二陈汤加白术、 
黄芩、苏梗、枳壳。 
子痫者。血虚受风。忽然口噤反张。其症最暴。受风者。羚羊角散定之。若怒动肝火者。佐以逍遥散。胎气 
上逆者。佐以紫苏饮。 
子鸣者。小儿口中脱出胞乳。腹内哭声也。须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一二刻。疙瘩仍入儿口。即止。用四物 
汤加白术、茯苓。以安胎气。 
子喑者。肾脉系舌本。为胎气壅闭。故不能言。不须服药。分娩后自能言矣。 
小便不通者。小肠有热也。四物汤加黄芩泽泻主之。然有胞胎坠压。胞系撩乱。点滴不通者。名曰转胞。 
其祸最速。茯苓升麻汤主之。或服补中益气汤。随服而探吐之。 
胎水肿满者。名曰子肿。由胞胎壅遏。水饮不流所致。五皮饮加白术、茯苓主之。脾虚不能 
制水者。六君子汤。 
乳自出者。名曰乳泣。生子多不育。八珍汤补之。 
热病损胎者。病热而胎损腹中也。古方用黑神散下之。或平胃散加朴硝五钱下之。更稳。产母面赤舌 
青。其子已损。若面青舌赤。母亦难全。慎哉。 
小产者。未足月而欲生。总因劳伤所致。急用安胎饮以安之。既产而腹痛拒按者。瘀血也。 
当归泽兰汤主之。 
小产后血不止。或烦渴面赤。脉虚微者。气血大虚也。八珍汤加炮姜补之。若腹痛呕泻。脾胃虚也。 
香砂六君子汤加姜、桂。 



卷四女科证治

临产将护法

属性:临产之月。一宜善养。勿呆坐。勿多睡。勿饱食。常食糜粥。以解饥渴。天热则择凉处。天寒则择 
暖室。二宜选稳。须预请老练稳婆。备办需用之物。临产时但用老妇二人撑扶。不许多人喧 
闹。三宜服药。怀孕八月。宜服保产无忧汤二三剂。临产时再服此剂。撑开道路。则儿易生。如 
或连日不产。用力太早。宜服加味八珍汤。以助其力。人生人系天生人。有自然之造化。不假 
人力强为。其有调护失宜而为逆产者。则命在呼吸。备列方法。以保两全。 
冻产者。天寒气血凝滞。难以速生。须暖其室。浓其衣服。 
热产者。暑月过热。恐头目昏眩。而生血晕。宜就凉处。若水阁风雨。更宜谨避。 
横生者。儿方转身。用力太急也。产母宜安然仰睡。令老练稳婆先推儿身顺直。以中指探儿肩。不令脐 
带扳羁。然后用脱花煎催之。产母努力。儿即顺生。 
倒产者。儿未转身。努力太早。手脚先出也。令稳婆轻手推入。若良久不生。稳婆手入产户。就一边拨转 
儿头。服脱花煎。 
偏产者。儿已转身。母努力太急。逼儿头偏一边。虽露顶。非也。乃额角耳。令稳婆轻手扶正 
其头。儿即下。若儿顶后骨偏注谷道。露额。稳婆轻手于谷道外旁托正。产母努力即生。 
碍产者。儿转身时。脐带绊其肩。以致不生。稳婆轻手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去脐带。即生。 
盘肠产者。临产子肠先出。然后生。子肠出时。以洁净漆器盛之。用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烂。涂产母顶。肠 
即收。急洗去其药。其肠若干。以磨刀水少许温润之。又有用麻油纸燃点灯。吹熄。以烟熏其鼻。肠即上。 
交骨不开。有锁骨者。有血虚不能运达者。令稳婆以麻油调滑石。涂入产门。或用两指缓缓撑开。服加 
味归芎汤、脱花煎。 
产门不闭。气血虚也。八珍汤补之。如不应。十全大补汤。 
胞衣不下者。因力乏不能努力。宜用物系定。再服归芎汤。即下。或血入胞衣。胀大不下。 
心腹胀痛。喘急。急用清酒送失笑丸三钱。其衣自下。如不应。花蕊石散、牛膝散亦得。 



卷四女科证治

产后诸症

属性:产后最宜将护。一曰倚坐。上床以被褥靠之。暑月以橙靠之。不可遽然睡倒。须至十日后。方 
可平睡。常以手从心摩至脐下。俾瘀露下行。二曰择食。初生后宜专食粥。半月后方可食打 
开鸡蛋。盈月后可食羊肉、猪蹄等物。三曰避风。养神。少言语。大忌梳头濯足。恐招风湿。四曰 
服药。初产毕。即用生化汤或归姜汤。以驱瘀血。自然安吉。其有变生他症者。随症治之。 
产后血晕者。瘀血上攻。胸腹胀痛拒按。宜归芎汤下失笑丸。若去血过多。心慌自汗。用归姜饮加人参。 
甚则加熟附子。 
产后不语者。由心肾不交。气血虚弱所致。七珍散、归脾汤并主之。若虚火上炎。六味地黄丸。 
产后发热者。若无风寒表邪之象。则血虚也。四物汤加黑姜补之。或加童便为引更效。如有脾虚伤食。 
用异功散加神曲、麦芽。大凡风寒发热。昼夜不退。若血虚与伤食发热。则晡热晨退。然伤食更必吞酸 
嗳腐满闷。以此为别。更有气血大虚。阴躁作渴者。乃阳随阴散之危候。十全大补汤救之。 
狂言如见鬼神者。有败血上冲。胸腹胀痛。宜泽兰汤并失笑丸。若血虚神不守舍。则心慌自 
汗。宜安神定志丸加人参、归、芎治之。归脾汤亦得。 
心神惊悸者。心血空虚也。七福饮、秘旨安神丸之类。 
汗多变痉者。阳气大虚也。十全大补汤主之。 
产后身痛。若遍身手按更痛者。瘀血凝滞也。四物汤加黑姜、桃仁、红花、泽兰化之。若身 
痛喜按者。血虚也。四物汤加黑姜、参、术补之。若兼风寒。必头痛鼻塞恶寒。宜古拜散加当归、 
川芎、秦艽、黑姜散之。 
产后腰痛。若上连脊背。下连腿膝者。风也。独活寄生汤主之。若专腰痛者。虚也。八珍汤 
加杜仲、续断、肉桂。若恶露不尽。痛如锥剌者。速用桃仁汤化之。免作痈肿。 
产后心腹诸痛。受风寒者。口鼻气冷。停食者。吞酸嗳腐。俱用二香散。惟瘀血作痛。若刀锥之刺。失笑丸 
主之。其中气虚寒。腹中冷痛。得热则止者。理中汤加桂心。若小腹痛处有块。不可手按者。此名 
儿枕痛。瘀滞也。失笑丸主之。 
恶露不绝者。因肝气不和。用逍遥散。因脾不统血。用归脾汤。若因瘀滞而新血不得归经。 
必腹痛拒按。归芎汤下失笑丸。 
蓐劳者。寒热食少头胀肢痛。最难调治。八珍汤养之。 
喘促者。荣血暴竭。卫气无根据。最为难治。六味地黄汤加人参。若脾肺两虚。四君子汤加黑姜、 
当归。若瘀血入肺。口鼻起黑气及鼻衄者。此肺胃将绝之候。急服参苏饮。如厥冷自汗。更加附 
子。间有得生者。 
产后乳少。由元气虚弱。八珍汤主之。若乳房 胀。是未通也。速宜吮通。服王不留行汤。若 
为儿口吹气。壅肿不通。不急治即成乳痈。速服栝蒌乳香散。敷香附饼。若儿饮不尽。留乳作肿 
者。亦如前法。亦有郁怒而乳肿者。于栝蒌乳香散内加柴胡、赤芍、橘叶、甘草。 
乳痈初起。由胆胃热毒。服栝蒌乳香散。敷香附饼即消。如已成脓。则以神仙太乙膏贴之。 
吸尽脓则愈矣。 
乳岩初起。内结小核。不赤不痛。渐大而溃。形如熟榴。内溃深洞。此脾肺郁结。气血亏损。 
最为难治。初起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二方间服。亦可内消。及其病势既成。虽有卢扁。 
亦难为力。 
乳卸者。乳头拖下一二尺。此肝经风热发泄。用小柴胡汤加羌防主之。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 
一分。研涂顶心。俟乳头收上。即洗去。 



卷四女科证治

产后诸症

属性:x益母胜金丹x 调经行血。 
砂仁拌熟地 酒蒸当归 酒蒸茺蔚子 土炒上白术 酒炒香附(各四两) 
酒炒白芍 酒蒸丹参(各三两) 酒蒸川芎(二两五钱) 
以益母草八两。酒水各半熬膏。蜜丸。开水下。 
x独圣丸x 去瘀积。 
五灵脂去土。炒烟尽。为末。醋丸。酒送下。 
x蒺藜汤x 治目赤肿痛。 
白蒺藜(一钱五分) 荆芥 赤芍(各一钱) 羌活 防风(各七分) 甘草(五分) 加有须葱白二段 
x龙胆泻肝汤x 治肝经湿热。 
龙胆草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 生地 山栀 酒炒当归 黄芩 甘草(各五分) 
x解恨煎x 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 
陈皮 半夏 浓朴 茯苓(各一钱五分) 苏叶 芍药(各一钱) 砂仁(七分) 
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一钱。如胸膈气滞加枳壳、香附、藿香。 
x调经饮x 治经阻气滞而作痛者。 
当归(三钱) 牛膝 山楂 香附(各二钱) 青皮 茯苓(各一钱五分) 
x五子丸x 此方同六味丸八味丸合成。为种子之方。 
枸杞子 菟丝子(各四两) 五味子 车前子 覆盆子(各二两) 
石斛六两熬膏。蜜丸。开水下四钱。 
x赞育丹x 治男子精衰阳痿。而艰子息。 
熟地 白术(各八两) 当归 枸杞(各六两) 杜仲 仙茅 韭子 巴戟肉 山茱 
萸淫羊藿 肉苁蓉(各四两) 蛇床 附子 肉桂(各二两) 
x毓麟珠x 治妇人气血虚。而经不调不孕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川芎 炙草 杜仲 鹿角霜 川椒(各二两) 熟地 
当归 菟丝子(各四两) 
蜜丸。空心服。 
x安胎饮x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茯苓 阿胶(各一钱) 白术(三钱) 炙草 艾叶(各三分) 
x紫苏饮x 
当归 川芎 紫苏(各一钱) 炙草 人参 白芍(各五分) 大腹皮(八分) 加姜一片葱白一寸 
x淡竹叶汤x 
淡竹叶(七片) 黄芩 知母 麦冬(各一钱) 茯苓(二钱) 
x羚羊角散x 
羚羊角 独活 当归(各二钱) 川芎 茯神 防风 炙甘草(各七分) 钩藤(三钱) 
桑寄生(二钱) 人参(八分) 
x茯苓升麻汤x 治妊娠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